记忆中的夏至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123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节日,称为“夏至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日也是我国最早的节日。夏至应节食,俗有“冬至馄饨(饺子)夏至面”之说。
  《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节是古代很重视的节日,正值夏收之际,皇家不仅要举行“祭地”仪式,还要“当早黍于农历五月登场时,天子要在夏至时举行尝黍仪”(《吕氏春秋》)。《诗经》中也有“年丰多黍”的诗句,大家一起尝食角黍,被认为是一种欢庆年丰的标志。民间百姓在这一天也用自己的食俗方式过节庆祝丰收。有的地方还将新麦做成饼、饺、面、馍等,有过节尝新的意思。
  时至今日,各地仍然保留着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夏至节日食俗。在北京,每逢夏至将近的时候,凉面等食物就开始大卖了。老北京最经典的是那香喷喷的炸酱面。一般老百姓家里都会自制,热锅热油把黄酱和甜面酱放一起炸,酱香扑鼻。在山东,夏至的这一天里,人们都要纷纷吃凉面,也就是过水面,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往嘴里捞面吃,对于小孩子来说已经不只是吃饭了,更是一种游戏,充满了乐趣。
  我所居住的南方城市,此时令也有吃面食的习俗。夏至日这天,金华人家家户户擀面皮,包馄饨,并在馄饨里拌面条。吃了馄饨可以免“疰夏”,用面条的长比拟夏至的长昼时间,取长寿的好彩头。而夏至以后,正午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因此,民间又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我是喜欢吃馄饨、面条等面食的,一者对面食的热爱,二者面食养胃。记忆里,家乡的手工面最好吃。夏至节气,农村正处于农忙时节,夏收、夏种……每一样都不轻松。夏至日当天,家家户户的妇人都会早早起床,和面、擀面,等待面发酵一段时间,然后将备好的青菜、黄瓜、鸡蛋、肉丝,加葱、蒜等作料,放在土菜油中爆炒,快熟时加入水,几分钟后,再将发酵了一会儿的面擀得又细又长,最后入锅煮,不一会儿,那筋道、爽口的面条便出锅了。家里的劳动力都是第一个吃的,吃完面要下地干活。
  临近中午,妇人又开始擀面皮,包馄饨。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混沌”谐音。盘古开天,混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也因此,夏至日当天,金华人除了吃面条,还要吃馄饨。
  煮馄饨是很讲究的,等水开了下锅,经过“三滚三冷”,见一个个馄饨浮了起来就可以捞上来吃了。由于馄饨在水里最终都会浮上来,不会沉到水底。于是,就有在夏至这天吃了汤馄饨,游泳时人也始终会像馄饨一样浮在水上,不会被水淹的说法。
  母亲的擀面技能和包馄饨技术在街坊四鄰中是出了名的,我就是吃着母亲的面食长大的。
其他文献
国破,家何在?太平日子何在?  读蒋殊先生的散文《一碗饭,一条命》,我一次次在思索这个问题。回望上个世纪那场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国不国,家不家,民不聊生,饥寒交迫,多少耻辱、多少血泪、多少绝望啊!  作者选取的人物是“一介草民”,时间背景是宏阔的抗日战争,然而,她拒绝了大的叙述、大的描写,回忆了“曾祖父喝一碗和子饭”的故事。拼凑出这个完整的故事的,不是作者,而是作者曾祖母、爷爷、奶奶、姑姑和母亲
期刊
转眼间又到小满,地里的麦子熟了。一阵阵热风夹杂着麦香的味道迎面扑来,还有人们在繁忙的麦收间隙的欢声笑语。  “唰,唰唰——”随着镰刀轻触麦秆的声音,一抱的麦子已被镰头揽进怀里,我直起已经有些酸痛的腰,把割下的麦子放在前面父亲已经打好的“腰子”上,回头看看,母亲边割麦子边把割下已经放好的麦子捆好,在我们身后低平的麦茬上,便站成了一排整整齐齐的麦个子!  相邻的地里,人们已经开始装车拉麦子了。麦收季节
期刊
黄金铺地,老少弯腰。  那一车车饱满、美妙的麦穗,就是一张张暄腾、喷香的面饼啊。可要吃到这张饼,必须等到颗粒归仓、核算清楚才可以呢,饥肠辘辘的社员们哪里受得了?于是,大人们收工到家,便会神秘地掩上院门,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扎起的裤脚里、鞋窝里,神奇地掏出、磕下可爱的麦粒来。孩子们已不满足于捡拾落在地上、挂在路边树枝上一根两根的麦秆了,而是趁大炮队长不在跟前,车手又是家里哥哥、叔叔或亲戚,便猛地蹿上
期刊
父亲这一觉,一睡就是20多年,直到现在,也没醒。  麦苗用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半个夏天来生长,父亲便跟着麦苗的脚步,躬身除草,施肥,呵护着每一棵麦苗的拔节打苞和抽穗。东南角的那棵柳树,是父亲种下的,粗大的树干上布满了皱纹,像父亲的额头。没有柳树之前,麦田是盐碱地,是荒草滩,不长一棵麦子。  晚秋的一个中午,我还不到八岁,母亲忽悠我:“你是个小男子汉了,愿不愿意帮大人做点事?”我点点头,挎着母亲递
期刊
1984年,我到部队报到那天,政委听说分来个地方大学生,吩咐炊事班宰羊买酒,羊肉在滚锅里翻腾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好一番闹腾!  转业地方以后,我交往的多半是老战友,嗜酒的不少,贪杯的不多,不用酒勾兑感情,不乘酒相托要事,没有劝酒压酒,只有自酌自斟,喝高了悄悄散开,嘴里“哼哼唧唧”,不知是吟诗还是唱歌,较那些疯癫的“鬼”,有着飘逸的“仙”态。  喝酒有酒量好、酒性好之说,酒量好是多喝不醉,酒性好是
期刊
第一次看见海,是在秦皇岛,面对大海的波澜壮阔,我心潮澎湃,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海是平静的,温柔的,平静得能听见风儿的吟唱。海天一色,一望无际,波浪静静地辟开了一条闪着波纹的“路”,好像是为了迎接我,又好像是伟大的母亲伸开了玉带臂拥抱着我。漫步在沙滩上,旅途的疲惫及晕车的状况被轻柔的海风一扫而光,一波一波的海水似坚强的战士冲过来,时时刻刻,永不言败。  登上觀光船,再次倚栏眺望,海鸥舞动着它们美丽
期刊
土塔河藏在大山深处,山民养牛羊、骡马、驴儿,繁殖快,变钱快,是家中的宝。  我家养了两头驴儿,一头是骟驴,我们叫大驴;一头是草驴,我们叫小驴。小驴是大驴的母亲,大驴是小驴的儿子,我们以驴的身架大小来命名,这样母亲成了小驴,儿子成了大驴,长得像一个模坯里出来似的,黑背白肚,体格颀长,黑长的驴脸额头上有一个白圆点,像被顽皮的小孩涂染了一颗美人痣。  晨曦刚镀亮土塔河,我起床了,喝了妈妈熬的酽茶,啃了锅
期刊
那时,我在一家很不起眼的单位开小车,职位就像那辆破旧的桑塔纳一样卑微,所以,当有一天我突然收到一个朋友的求助电话时,差不多把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其实求助我的这个朋友根本还说不上朋友,无非就是在几个哥们小聚的场合混了个脸熟,八辈子也不会想到和他会有什么交集,所以当他求助于我时,来不及细想我就答应了。  放下电话我就把车开去了医院。是的,到医院总不是什么好事,何况那阵已到夜晚。但到了医院我就知道我和
期刊
穿过被灯影覆盖的新化东路,穿过人流汹涌的二桥,镇南汽车新站就镶嵌在鳞次栉比的钢筋水泥的丛林中。  我不知道南来北往的车辆都在忙碌些什么,但知道它会像穿城而过的红水河一样,给大化这么个巴掌大的小县城带来容量。仰望天际,你会感觉到天空的星月和大地的灯火一样明亮,人群如蝼蚁置身其中,并且明暗不断变幻着,人事景物的暧昧光晕时而占据我们有限的视线,时而盘旋升空,远离凡尘。我此刻宁愿相信,这个新兴的不眠的小城
期刊
父亲爱喝酒,甘蔗酒、柿子酒、苞谷酒……从来不挑,尤其是柿子酒。  早些年,父亲和同村的几位叔叔出门打散工。有次在邻县的一个村,他们帮一户人家盖房子。晚上吃饭时,人家轮流着给他们敬酒,可能是年轻气盛,借着酒胆,父亲说了一句自认为很牛的话:“这样喝酒不过瘾,要喝,咱们茶杯喝?”  父亲见没人理他,就又说了句更牛的话:“我和你们划拳喝,一次两杯,谁敢?”这次有人似乎被吓住了,沉默了几秒,有几个胆大的应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