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阶段的学生具备不同特点,本文以实际工作经历和体会为着力点,在对“95后”大学新生的特点与表现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95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与重点环节,期待对 “95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辅导员;新生入学教育;关键环节
一、“95后”大学生的特点与表现
(一)心态开放,个性张扬
“95后”大学生同“80后”及“90初”学生相比心态开放,个性张扬,追求、需要多元化,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乐于表现自己,在新生中95%以上的学生均已加入到学生组织(学生会、团委、社团)中,部分学生在学生组织及班级中出现多个兼职的情况,表现积极,期待得到身边人的赞许和认可。个性张扬方面,追求打扮的标新立异,语言交流中善于使用网络用语,QQ个性签名中大部分同学喜欢使用“火星文”,这些个性与特点表明“95后”新生的入学教育需创新。
(二)心理脆弱,约束力差
通过与“95后”新生的接触和交流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成长道路较为平坦,当独自生活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心理素质脆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表象和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反差:一方面是学生期待身边人,包括老师和家长把他们当成成年人,在语言表达及装束打扮中追求成熟;另一方面是当事情发生时,哪怕是小事也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更严重者会引发心理问题。另外“95后”新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大学之前是在父母、班主任的监督、约束下成长,来到大学宽松的环境离开外界约束,自觉性较差一面立刻显现。
(三)缺少沟通,团队合作少
主要表现是:第一,缺少与家长的沟通。大一新生常常以忙或是同学会笑话为借口,减少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第二,缺少与老师及身边同学的交流。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应用,使得“95后”新生“机不离手”现象极为严重,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课上、课下不会主动找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老师交流,空余时间常常是几名同学聚集在寝室利用电话或是电脑上网,在集体活动中常常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二、“95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与重点
(一)注重思想修养,做事先做人
“95后”新生入学教育中应关注学生思想修养教育,让刚脱离中学教育的学生分清善恶,懂得美丑,明辨是非,通过实际案例让他们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增强内心的时代精神和使命感,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其诚信、务实、乐观、向上、豁达、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尽快在入学初找准自己定位。另外“95后”新生在日常交往中突出的是“奇”与“怪”,本身并没有恶意,目的是引起他人的关注。由此新生入学教育中,要加强学生校园礼仪方面教育,从小事做起。对于新生讲尤其是在课上、课下对专业课教师的礼貌,在图书馆、自习室减少甚至避免不文明行为,培养学生如何实施和践行礼仪,做事先做人。
(二)适应大学生活节奏,传递正能量
适应大学生活节奏包括很多,如学习节奏、日常生活规划、安全警示等。首先学习节奏。进入大学大部分新生学习上缺少自主性,学习目标不明确。为此在新生学习教育上,以榜样的力量进行激励。通过名人名师、高年级学习优秀学生的实际案例,激励新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经验介绍会等传授恰当的学习方法;通过专业介绍会让学生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专业方向。其次,日常生活规划。离开父母的照顾,“95后”新生大部分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尤其是消费上出现很多不合理消费,教育之初需要给予引导。另外“95后”大学生情感丰富,但进入大学后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等多方情感及交叉情感时处理较为混乱,甚至一部分同学因为情感问题而引发心理危机。为此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需对大学生的情感问题给予重视。最后安全警示方面。如诈骗案例、新生宿舍用电不合理引发火灾案例等需加强引导和专项教育。
(三)把握需求,创新内容与形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手机网络的普及,“95后”大学生的信息储备量较高,为此对“95后”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除包括传统常规教育外,还需根据“95后”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首先内容上进行拓展。除包括常规的教育内容:思想教育、生活教育、学习教育、安全教育等,更多的应该倾向于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免在遇到情感波折时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其次形式上进行创新。传统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是以集体讲授,发放宣传资料为主,其作用和效果在“95后”大学新生身上效用较低。一方面是他们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对教育形式的厌烦,有被迫感。为此在形式上可以转变为学生喜欢并能够参与的访谈形式、互联网互动(人人网、QQ、微信)等形式。
三、结论
长期的高校学生管理经验发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成效的好与坏对新生群体日后的学风、寝风、班风建设和大学生活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高校工作者,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及替代的作用。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创新入学教育内容和形式,以实际案例教育、激励性教育为主,通过访谈互动、互联网互动等方式,提升新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秉承“学生工作无小事”的理念,主动关心、帮助学生,让学生离开家后在大学校园并不感觉孤单,从内心开始接受大学生活,主动的来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徐明宇. 浅析“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7):96-97.
[2] 徐国锋,潘俊波.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 王传中,朱伟.辅导员工作指南[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辅导员;新生入学教育;关键环节
一、“95后”大学生的特点与表现
(一)心态开放,个性张扬
“95后”大学生同“80后”及“90初”学生相比心态开放,个性张扬,追求、需要多元化,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乐于表现自己,在新生中95%以上的学生均已加入到学生组织(学生会、团委、社团)中,部分学生在学生组织及班级中出现多个兼职的情况,表现积极,期待得到身边人的赞许和认可。个性张扬方面,追求打扮的标新立异,语言交流中善于使用网络用语,QQ个性签名中大部分同学喜欢使用“火星文”,这些个性与特点表明“95后”新生的入学教育需创新。
(二)心理脆弱,约束力差
通过与“95后”新生的接触和交流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成长道路较为平坦,当独自生活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心理素质脆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表象和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反差:一方面是学生期待身边人,包括老师和家长把他们当成成年人,在语言表达及装束打扮中追求成熟;另一方面是当事情发生时,哪怕是小事也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更严重者会引发心理问题。另外“95后”新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大学之前是在父母、班主任的监督、约束下成长,来到大学宽松的环境离开外界约束,自觉性较差一面立刻显现。
(三)缺少沟通,团队合作少
主要表现是:第一,缺少与家长的沟通。大一新生常常以忙或是同学会笑话为借口,减少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第二,缺少与老师及身边同学的交流。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应用,使得“95后”新生“机不离手”现象极为严重,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课上、课下不会主动找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老师交流,空余时间常常是几名同学聚集在寝室利用电话或是电脑上网,在集体活动中常常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二、“95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与重点
(一)注重思想修养,做事先做人
“95后”新生入学教育中应关注学生思想修养教育,让刚脱离中学教育的学生分清善恶,懂得美丑,明辨是非,通过实际案例让他们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增强内心的时代精神和使命感,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其诚信、务实、乐观、向上、豁达、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尽快在入学初找准自己定位。另外“95后”新生在日常交往中突出的是“奇”与“怪”,本身并没有恶意,目的是引起他人的关注。由此新生入学教育中,要加强学生校园礼仪方面教育,从小事做起。对于新生讲尤其是在课上、课下对专业课教师的礼貌,在图书馆、自习室减少甚至避免不文明行为,培养学生如何实施和践行礼仪,做事先做人。
(二)适应大学生活节奏,传递正能量
适应大学生活节奏包括很多,如学习节奏、日常生活规划、安全警示等。首先学习节奏。进入大学大部分新生学习上缺少自主性,学习目标不明确。为此在新生学习教育上,以榜样的力量进行激励。通过名人名师、高年级学习优秀学生的实际案例,激励新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经验介绍会等传授恰当的学习方法;通过专业介绍会让学生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专业方向。其次,日常生活规划。离开父母的照顾,“95后”新生大部分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尤其是消费上出现很多不合理消费,教育之初需要给予引导。另外“95后”大学生情感丰富,但进入大学后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等多方情感及交叉情感时处理较为混乱,甚至一部分同学因为情感问题而引发心理危机。为此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需对大学生的情感问题给予重视。最后安全警示方面。如诈骗案例、新生宿舍用电不合理引发火灾案例等需加强引导和专项教育。
(三)把握需求,创新内容与形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手机网络的普及,“95后”大学生的信息储备量较高,为此对“95后”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除包括传统常规教育外,还需根据“95后”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首先内容上进行拓展。除包括常规的教育内容:思想教育、生活教育、学习教育、安全教育等,更多的应该倾向于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免在遇到情感波折时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其次形式上进行创新。传统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是以集体讲授,发放宣传资料为主,其作用和效果在“95后”大学新生身上效用较低。一方面是他们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对教育形式的厌烦,有被迫感。为此在形式上可以转变为学生喜欢并能够参与的访谈形式、互联网互动(人人网、QQ、微信)等形式。
三、结论
长期的高校学生管理经验发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成效的好与坏对新生群体日后的学风、寝风、班风建设和大学生活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高校工作者,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及替代的作用。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创新入学教育内容和形式,以实际案例教育、激励性教育为主,通过访谈互动、互联网互动等方式,提升新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秉承“学生工作无小事”的理念,主动关心、帮助学生,让学生离开家后在大学校园并不感觉孤单,从内心开始接受大学生活,主动的来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徐明宇. 浅析“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7):96-97.
[2] 徐国锋,潘俊波.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 王传中,朱伟.辅导员工作指南[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