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成长,顶层思考,系统推进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几个案例,心中在为各位班主任的民主、探索和反思精神高兴的同时,也在暗暗担心,各种“万一”涌上心头:万一学生借助班级议事“民主”制订了一些“奇葩”的破坏性的班规怎么办?万一民主议事制订的“非常规班规”遭到学生和家长投诉怎么办?万一制订班规和处罚措施后学生做不到怎么办?万一关于“罚款”的班规遭遇“土豪”学生,包年缴费或者预先付费,有钱任性地违纪怎么办?等等。
  关于用班级议事来制订班规,我的观点是:朝向成长,顶层思考,系统推进。
  朝向成长,顶层思考,系统推进,一方面是基于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班主任自身成长的需要。很多班主任习惯性地在班级议事的表层游走,模仿议事的形式却忽略了对议事的前提和作用的深层次思考。用班级议事制订班规,实为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中的一个“点”;教育的核心不在于“点”上技术的精湛,而在于教育方向的正确和教育工作的系统、深入。所谓教育方向的正确,是指教育要坚持朝向发展而不是朝向控制,是要借助班级议事制订班规等活动来发展学生、发展班级进而使教育者本身获得专业成长。所谓教育工作的系统、深入,是指教育不是一招一式的简单叠加,而是顶层设计、系统思考之下的“点—线—面—体”的系统推进。
  如何才能更好地借助班级议事制订班规呢?下面是我在实践中的思考与尝试。
  一、制订班规:充分讨论,澄清价值,形成共识
  1.价值澄清,明晰议事的前提和目的。
  开学之初,我问学生:大家最渴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班集体?在班级范围内组织召开了“关于是否制订班规”的大讨论,因为学生表达观点的过程就是价值呈现的过程,辩论的过程就是价值澄清的过程。经由这次辩论,学生才真正明白制订班规的目的不是为了约束自由而是为了保障成长,学生才能从内心里接受班规的存在,才更能理解班规的基本精神。借此,引导学生明白,班级议事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发扬民主精神和尊重学生意愿,更是为了让大家本着公平客观的态度,朝向班级的发展和自身更好的成长而贡献智慧、做出更加理性的抉择。为什么案例2中的“迟到大王”反对制订关于“迟到”的班规?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心中重私情而少公心。议事,不应该是部分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而应该是全体学生谋求共同发展的途径。因此,议事的前提是心中有正气,班里有正能量,学生对班级和个人的未来有美好的期待。如果缺少了这个前提,班级议事很容易制订出一些“奇葩”班规,甚至破坏性班规。
  2.共同分析,明晰班规的价值和基本原则。
  既然要制订班规,就要考虑班规的维度和基本原则问题,即班规要涉及哪些方面,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经过全班学生共同分析,大家认识到:就维度而言,班规的范围应该主要包括学习、生活、纪律三大方面,其中学习方面又可以细化到课堂和课下,课堂又可以细化到听讲、发言、睡觉、看课外书等,课下又细化到作业等方面。这样把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罗列,班规才能针对各种情况做出规范和指导。在此,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班规的设定不针对任何人,而是针对可能出现的违纪行为,即对事不对人。就原则而言,要注意班规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内容的层次性、目的的发展性等原则,做到有赏有罚,借助班规促进成长。
  有些老师也许会说:“既然是学生民主决议的结果,奇葩也好,意外也罢,我们都应该尊重并接受。”这种说法固然有道理,但是需要指明的是,学生喜欢或学生的需要不等于学生的成长需要。因为多元的社会环境和不良价值取向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产生影响,加之成长中的个人有相当强的原始享乐本能和个人中心倾向,学生自发的需要不一定能引导学生的发展。成长中的学生,独立选择发展取向的能力并不强,发展很难在无引导下自动产生。对此,教育者要有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认识。
  3.坚持与妥协,班规的刚性与柔性。
  在民主的基础上选出一些有原则、有正义感、有权威的学生组成班规制订委员会,广泛收集意见,拟定班规草稿。然后全班逐条讨论修改、举手表决通过,正式出台班规试行稿。
  当然,在制订班规过程中,案例2中班级议事的“意外”随时可能遇到。我们再来重温这个情景:
  峰站起来梗着脖子说:“我不认为迟到是对的,但我们总有遇上刮大风、下暴雨等恶劣天气的时候,也会有身体不舒服等特殊情况。没有谁愿意迟到,所以,只要迟到就扣分,这样太不人性化了,我坚决反对。”他这次发言引发了更大的躁动,获得了更多的掌声……
  我们不妨想一想,峰说的有没有道理?为什么他的发言会获得更多掌声?一个原因可能是学生都希望给自己的“意外”留一点退路和空间,以使自己免受惩罚;另一方面,峰的观点也确实有合理的成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办?
  面对这种意外,我的选择是积极介入,因为制度的本质是契约,契约意味着涉事双方乃至多方的共同认可。事实上,教师和学生在制度建设过程中都应拥有自己的权利,从教师的角度看,他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提要求和期待,这既是职责赋予他的权利,也是他应履行的义务;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既有成长愿望又有自然欲求,他们要求规则更人性、更能表达自己的愿望。所以,合理的规则制订过程应该是充满民主氛围的协调、妥协与坚持的过程。因此,班级议事不是简单地把议事权、决策权交给学生,更重要的是经由班级议事,在教育者的积极介入和理性指引下,全班学生客观分析、理性思考、认真抉择、追逐成长的过程。
  我会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哪些迟到是可以避免的?哪些迟到是无法避免的?讨论中可以找到很多种方法,如,把“迟到扣分”纳入班规,同时在后面备注(因暴雨、地震、重大疾病等不可抗拒因素导致的迟到不计入在内),问题得以完满解决。既坚持原则的刚性又体现人文的柔性的班规,便可在坚持与适当妥协中形成。
  班规制订前后,这种充分讨论、澄清价值的做法虽然烦琐,但是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一过程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让学生认识到了班规是源于自己内心的需要,是为了实现个人更好的成长需要,这一过程是提升认识、形成共识的过程。   二、执行班规:理解班规精神,公正文明执法
  关于班规的议事,决不能止步于制订环节,执行过程同样需要。回到案例1,我们看到孩子们都针对自己的不良习惯制订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那么接下来的一大问题是:如果学生做不到,怎么办?文中教师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结合自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这样一些约束自己的点子。”我不敢妄自猜测这个班的孩子能不能真的做到,最少我的学生难以靠一纸班规就完全改变自己的行为。班级议事和班规制订只是一个开启,对学生民主精神和规则意识培养的开启。要想真正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还需要继续在班规执行中借助班级议事引导学生理解班规的精神内核,做到公平执法、文明执法。
  1.适用范围:班规执行的针对性和可迁移性。
  班规制订后先在教室公示3天,3天后,正式宣布班规开始实行。此时,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早期出现的错误,尤其是第一个较严重的错误,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个错误违反了班规中的哪个条款,按照班规应该如何处理。此时,班级议事的价值在于和学生一起明晰班规内容,根据具体的违纪行为有针对性地执行班规。
  当然,班规不可能涉及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种具体情境。于是一个可能的问题是:如果学生的违纪行为和班规规定的具体情境不相符或有冲突,甚至班规中完全没有涉及这一方面,怎么办?此时,我的建议是:借助班级议事,让学生理解班级精神的稳定性和具体情境的可迁移性。
  某周日下午,由于交通严重堵塞(长达2个小时),迟到的同学达20余人。按照规定,因交通问题所造成的迟到属于可避免的范围,应该扣分。班级议事讨论决定此次迟到事件做不扣分处理:虽然交通延误所造成的迟到属于可避免的范围(提前出发),但是此次交通延误超出可预备的范围,应归入“不可抗拒因素”。
  一次班级调整座位后,小C的留言:“老师,我坐到了某某同学后面。我不想坐在你安排的位置,理由如下……”自调座位,班规中完全没有规定,怎么办?我把聊天信息截取出来(抹去姓名)让全班同学讨论:这份申请你们觉得该不该接受?“在申请获得批准之前,能否行使未经批准的权利?”结论是:“调整座位不属于紧急或危急情况,应该先得到批准。未经批准,其行为等同于违反‘不能擅自换座’这一条班规,应该按照违反‘擅自换座’的条款予以处理。”
  班级议事让学生意识到:班规不可能完善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班级精神是稳定且广泛的,班规中未涉及的违纪情况可以迁移到班规中有规定的相同或相似性质的情况予以处理。
  2.执法准则:执法的原则性、公正性和文明性。
  班规实行之后,面对学生的错误,班主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学生的错误纳入班规系统去处理,谨防班主任本人随意、主观地处理班务、僭越班规。因为只有班主任首先尊重班规,学生才会更好地遵从班规。
  当然,很多时候班规的具体执行者并不是班主任而是学生,比如纪律部门的学生主管班级纪律,执法部门的学生负责惩罚。于是问题来了:如果有人不认真执法,不按照班规规定完成自己的工作,怎么办?如果有人野蛮执法,以粗暴甚至违法的方式进行执法,怎么办?换言之,如何确保执法的原则性、公正性和文明性?
  对此,我们再次召开班级议事,商讨解决方案,成立了“班级法院”,设置“岗位述职”,执法者的权力受到了监管和约束。这一议事,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执法不是特权而是服务,执法的前提是守法,执法的实质是服务,执法的原则是公平和文明。
  三、完善和超越,由限制性规定走向发展性引导
  可以预期的是,经由以上工作的推动,班级建设可以达到“管理井井有条,氛围民主和谐,正能量充足”的状态,这对很多班主任和学生而言都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但是,班规不管如何制订,不管由谁制订,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规定可能不再适应班级的实际情况,这时可以启用班级议事,对班规进行修改和完善。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班规大多是限制性的,大多数的班规都是在强调“不能……否则……处罚”。我一直认为,制度的出发点不应该是为了“管住”学生,使学生丧失生命的灵动和自由,而应该着眼于借助制度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让班规从限制性的约束走向发展性的引导?如何以一种更高的标准激发学生的成长动力?我的尝试是和学生一起制作“修身指南”。修身指南全员参与,不仅要写出修身行为,同时要给出该修身行为的理由,目的是借助提升学生的行为品质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让学生知道正确的行为“是什么”,而且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学生做一个理性而高尚的人。在此,和大家分享几条修身指南:
  上下楼轻轻走,不要大声讲话;手里有东西时要提起来,以免发出摩擦声。(理由:轻轻走带给自己舒服,也带给别人安静)——ljc
  如果你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宿舍的人,记得关好风扇、空调,并随手关门。(理由:举手之间彰显责任,贡献不分大小,敢于奉献才是王道)——ljc
  修身指南不再是对学生最低行为标准的要求,而是教师对学生、学生对自身行为标准的期待和指引,指引学生超越制度,做一个更优秀的自己,因为,比遵守制度更高的境界是超越制度。所以,班级议事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制订班规、遵守班规,还可以引导学生超越班规、追逐成长。这一阶段班级议事的核心是朝向成长,追求卓越。
  综上不难看出,在借助班级议事制订班规、执行班规、超越班规的发展过程中,班主任意志的呈现是有迹可循的:从班规制订前借助议事培养和凝聚班级正能量,到班规制订中对正能量的坚守和对学生成长愿望的激发与尊重;从班规执行中借助议事引导学生理解班规的精神内核、强化班级正能量,到超越班规,借助议事唤起学生向上、向善、追求卓越的成长渴望;从早期班主任意志的彰显到中期原则性的坚守、发展性的引导,再到后期真正实现学生在班级议事、班级建设和个人成长中的主体地位。这种班级议事对学生而言,不只是议事表层的热闹,更是正能量、规则意识、民主意识、人文情怀、成长体验的精神大餐;在此过程中,班主任的方向一直是朝向美好、朝向成长,班主任的工作过程一直都是顶层思考之下的系统推进过程。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中学 贾高见)
其他文献
很多会议的正式议程时间沉闷乏味,组织者参会者都备受煎熬,会前焦虑、会中郁闷、会后抱怨(同咱们在制订班规时的状况何其相似啊),但是在茶歇时间却一个个四处寻机攀谈积极交流,萌发出很多有价值的见解。由此受到启发,哈里森·欧文研发了一种高效会议方法——“开放空间”技术(OST:Open Space Technology)——通过提供一个提倡自我承担责任的场合,每个参与者可以在会议主题框架下,提出自己关心的
期刊
班级议事已成为班级事务必不可少的管理策略,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所以在议事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不如人意的情况,导致议事议而不决,决而不断,此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休议。即叫停议事。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引领者,应该在学生议事出现负面影响的时候及时叫停。在议事过程中,难免出现学生情绪激动,失去理智的时候;不能达成共识时,议事成员众说纷纭,再争论下去也没有结果,这时教师应该启动休议议程
期刊
推优工作稍有不慎,易引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将自己置于非常被动的局面。所以,评优标准应以班级议事的形式事先确定,避免师生仅凭印象做出评选,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一、未雨绸缪,共议标准  首先,班主任务必在班级组建之初,制定班规时,就将评优标准和方法纳入其中,让学生和家长都知晓,达成共识。  初一上学期,周五的一次班干部例会上,学生提出我班需要确定班级评选各项优秀的评分标准的议题。同学们纷纷就
期刊
一般来说,教育部门与学校设置的评优项目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学习积极分子等。不仅项目少,名额也少,强调成绩,并且还有非常严格的评审流程。比如要参评市级优秀,必须获得过区级优秀,要参评区级优秀,必须获得过校级优秀。如果上述条件符合,还要写出情真意切的文字材料,有时还需要网上拉票。不得不说,这是一条极其狭窄的评优通道,所以每次获奖的都是班上几个学霸型人物,难以惠及大多数孩子,这对大多数
期刊
评选各类优秀学生,比较常见的做法有两种,一是班主任直接指定;二是学生投票,班主任采纳或者部分采纳学生投票的结果。班主任指定优秀学生名单,会使大部分学生感觉到评优与自己无关,也难以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学生投票,在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尚未形成、班主任又没有加以有效规范的前提下,会产生一些负面行为,比如学生投票时不考虑优秀学生候选人的表现,只考虑他与自己的关系,将票投给与自己关系好的人。另外,有
期刊
学校检查卫生,班长沈鹏没有打扫,让班级被扣分了。作为室长的赵传军按班级规定要求,罚沈鹏第二天打扫宿舍卫生。沈鹏由此与赵传军闹,并拳打了赵传军。经过我的谈心后,沈鹏表示一定要给赵传军道歉。两天后,我询问赵传军,沈鹏是如何处理此事的。赵传军告诉我,沈鹏不但没有道歉,还在宿舍中拉帮结派,说话阴阳怪气,孤立他,导致寝室工作无法开展。我又询问其他舍员,沈鹏确实没有道歉和诚心改错的意图。  为此,我们启动了班
期刊
我以为,虽然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证明一切按照班主任的意图去发展是多么美好,但这是为成事,而非立人。  班级工作尤其是推优工作,班主任都不能干预,否则,无以立人。  着眼于立人,就要把人的感受、人的思考、人的未来,考虑在成事的过程中。试想,学生按照老师的意图去推选优秀,可能学生学会的只是看班主任的脸色行事。  在我班,我明确告诉学生,我非权威,也会犯错,所以班级是每个同学的,人人平等,多数原则是唯一的评
期刊
健全和完善班级“推优”的议事程序,即批判性地分析议事程序的构成,建构性地进行“推优”议事程序的创新,可充分发挥班级议事的功能,激活“推优”活动的正能量,发挥“推优”活动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引领和实现自我教育的作用。  一、提名阶段:功夫在平时  如何提名和筛选是“推优”议事程序设计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常见的情况是班主任拿到了“评优”的通知或者自己有了一个评选的动议时,马上召集班委或团支部小范围的几个
期刊
班会开始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推选劳动标兵的候选人!”我开门见山。  接着我讲清此次推选候选人的具体做法:第一阶段推选组内标兵,第二阶段推选班级标兵。  个人推荐,组内评议小组标兵  以组为单位,每组推选一个组内劳动标兵。具体要求是:组内所有成员必须全员参与,实事求是、直言不讳。根据平时的劳动情况,推选心目中的标兵,并要陈述理由。不同意,需说出反对理由。最后组内表决,全部同意者当选组内劳动标兵
期刊
罗氏议事规则的根本原则:  平衡:保护各种人和人群的权利,包括意见占多数的人,也包括意见占少数的人,甚至是每一个人,即使那些没有出席会议的人,从而最终做到保护所有这些人组成的整体的权利。  对主持人权力的制约:集体的全体成员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主持人,并将一部分权力交给主持人,但是同时,集体必须保留一部分权力,使自己仍旧能够直接控制自己的事务,避免主持人的权力过大,避免他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集体的头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