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者绘表现形式在戏曲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本的歌舞伎演出与中国的戏曲艺术都是以歌舞演故事。但浮世绘中描绘歌舞伎演员的役者绘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深刻影响了近现代的中西方美术。文章从役者绘表现形式中的人物造型、用色特点、构图、选题入手分析,从中汲取能为戏曲绘画所借鉴的元素,以期为戏曲绘画的创作注入新鲜血液。
  关键词:浮世绘;役者绘;歌舞伎;戏曲绘画
   日本作为和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在文化发展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日本在发展演变中不断吸收优秀异邦文化,古代时以中国为主要学习对象,在唐朝时,派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大和绘①、浮世绘等都有唐朝绘画的影子。浮世绘是日本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在日本江户时代起源发展并成熟,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表现平民化的生命欲求和个人意识,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样式,充分体现日本民族性格和审美思维,并影响了近代中西方艺术风格样式和叙事方式。浮世绘中的大部分作品是美人绘和役者绘,它们构成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群众艺术,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大众的流行时尚和生活百态,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是美术史上绚丽的一段乐章,也是现代研究歌舞伎难得的参考资源。
  歌舞伎②作为浮世绘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起源、发展、成熟期与浮世绘较同步,贯穿整个江户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不断发展壮大,18世纪末江户已经成为容纳超过100万人的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地位相对较低的平民有了一定的消费能力后,欣赏趣味有别于贵族正统文化推崇优雅伤感的诗歌和克制的能剧,形成了以通俗易懂、造型表演夸张、化妆服装艳丽为特征的歌舞伎表演和以描写市民生活的浮世绘为主的町人文化,被人们称为“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歌舞伎通过夸张的造型动作、浓郁的妆容、艳丽的服装展现出歌、舞、演剧浑然一体的艺术。在日本传统的文化艺术中,歌舞伎从一度是妓女的演艺成为登大雅之堂的高尚艺术,如今也是日本文化的一张名片,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役者绘的表现形式
  役者绘通过描绘普通百姓难以见到的歌舞伎演员舞台表演、后台生活、人物肖像等题材,形成了以似颜绘③、大首绘④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役者绘可大致分为两类:以突出人物造型和内心活动的似颜绘和大首绘,如东洲斋写乐《第三代大谷鬼次之奴江户兵卫》、胜川春好《市川团十郎之暂》;以描绘演出场景、舞台布景、大小道具的写实浮世绘,如歌川丰春《歌舞伎芝居之图》、奥村政信《芝居狂言浮绘根元》。此类作品成为研究歌舞伎发展史的参考资料。
  从役者绘的人物造型来看,呈现以“瓢箪足”为特征的夸张的肌肉凸显,以“蚯蚓描”为特征的线条纹饰粗线变化,以呈现演员有张力的动态。役者绘中大首绘的代表人物天才绘师东洲斋写乐以其写实性给画坛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他所表现的写实性并不是表面的相似,而是努力探寻、刻画人物内在精神的真实,在写实的同时又运用恰到好处的夸张变形体现出幽默感,赋予了作品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同样,中国戏曲中的程式化舞蹈动作具有无穷的表现张力,既典型又美观,高度夸张概括,结合纹饰多样、宽大或者紧凑的戏服,还有夸张概括的脸谱等一系列元素最终形成了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舞台美学原则,为戏曲绘画人物造型提供了天然变形、夸张的素材基础。这种舞台美学同日本役者绘中歌舞伎人物在表现形式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可以借鉴役者绘的造型语言,为画家的艺术再创造提供宽阔的空间与无限多样的可能性。
  从役者绘的用色特点来看,其有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中清新明快、色彩艳丽的艺术效果,浮世绘版画习惯用中间色,雅致柔和,在人物纹案服饰中展现出丰富而不繁杂的效果。而这种用色习惯恰好对应了当下流行的高级灰颜色,虽然色彩纯度低,但是有虚实对比,空间能拉开,色彩节奏有韵味,不是一片死灰。最重要的是,色彩搭配漂亮,尽量做到每一种颜色在画里都是和谐的、合适的,更高级的是要表现出某一种倾向的氛围。
  从役者绘的构图来看,似颜绘、大首绘中通常只有简单的背景,甚至没有背景,以此衬托演员的生动形象。其运用非对称性构图、扁平的图形、简洁明了的边线、极度概括的不受立体和三维空间约束的装饰性元素。在观察、表现对象时,充分夸张其造型特征,使之进一步单纯化,作为“形”加以整理并抽象化,不拘泥于细节,大胆切割,营造出多变的视觉空间效果。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不规则、不整齐的背后具有增长的潜质,能使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心理经验形成不同的完整形态。将役者绘的构图方法运用到戏曲绘画当中能更快地抓住观众的眼球,通过绘画作品将观众的情感代入其自身认知理解的戏曲情节中。
  从役者绘的题材来看,因为受众区别于宫廷贵族,虽然不乏文化修养较高的群体,但观众普遍是平民百姓,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从题材选择到形式表现方面都和传统的大和绘关注点不同,其从形式和内容方面迎合大众口味。自似颜绘到大首绘的发展正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戏迷心理、迎合市民潮流,而不是根据画师自己的喜好和情趣随意画出的俊男美女。绘师一般根据当下剧目的火热程度选取题材,例如东洲斋写乐在短短10个月的艺术生涯中发表140余幅作品。在他的作品中不模仿浮世绘以往的绘画模式,其闪光点就是令演员的个性服务于扮演人物的塑造。正如日本学者井曾太郎所说:“写乐所描绘的演员本人的个性与舞台上所表演的角色相融合,二者得以生动彻底的表现。”
  二、役者绘表现形式在戏曲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进入21世纪,信息和科技快速、爆炸式的发展使得传统艺术受到巨大冲击,面临更多挑战,而这其中戏曲与戏画艺术更是被大众所渐渐遗忘。值得庆幸的是,在现代戏曲中,也不乏观众对极个别戏曲演员的追捧,张火丁⑤的演出门票往往刚刚放出就被抢购一空,甚至出现“灯迷”⑥彻夜排队只为抢到限购的《白蛇传》门票;如果在视频播放平台观看戏曲名家李胜素⑦演出的剧目,打开弹幕你可以看到满屏都是粉丝对李胜素的表白,戏迷亲切称其为“素素”。由此可见,目前的戏曲受众中青年观众也不少,大多都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独立的审美诉求和新媒体环境下的话语权。而我们的戏曲绘画同样可以根据当下的流行剧目和当红演员进行一些二度创作,将视野放在受观众喜爱的演员的舞台造型、幕后排练、日常生活中挖掘艺术素材,借鉴役者绘的艺术语言,通过戏剧化的人物面部特写、流畅的造型艺术和简洁且富有节奏感的色彩,描绘歌舞伎演员,将其对角色的真切感受和演员个性魅力传达给观众,使观众通过有别于戏曲的途径对剧目印象深刻,并对演员表演和剧情回味,培养新的审美趣味。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通过新的途径进行完美创新发展,将戏曲艺术中优美的、夸张的、程式化的形象与写实绘画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助于丰富戏曲艺术的表现张力与内容,极大程度地提升戏曲艺术在民间的认知程度。
  注释:
  ①大和绘:(Yamato-e),日本10世纪前后产生于日本本土的民族绘画。它以日本的题材、方式和技法制作,与当时流行于日本的中国风格的唐绘相区别。
  ②歌舞伎: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1600年发展为成熟的一个剧种,演员只有男性。近400年来与能剧、狂言一同传世。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似颜绘:日本用语,翻译成中文被译为“似颜绘”。是通过绘画的方式,将真人的相貌和心情结合起来,在纸上画出接近真人的头像。
  ④大首绘:有脸部特写的半身胸像。
  ⑤张火丁:中国女京剧青衣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著名京剧程派艺术家赵荣琛的关门弟子,属程派第三代传人。
  ⑥“灯迷”:张火丁的崇拜者。
  ⑦李胜素:女,中国国家京剧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花衫。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参考文献:
  [1]李琢玉.“戏画”与“画戏”[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8.
  [2]杨贵玉.论浮世绘对当代艺术的启示[J].美与时代(上),2019(6):16-18.
  作者单位:
  中国戏曲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其依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宜居的自然环境是侗族大歌传承的物质基础,强调协作、尊崇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是其传承的文化基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侗族大歌产生学校教育传承的新途径。文章研究了侗族大歌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的传承现状,以期为侗族大歌进课堂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侗族大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創造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得到改善,人们在精神领域的追求与需求愈加强烈,驱动现代音乐艺术的发展。但是客观来讲,我国的现代音乐艺术创作质量并不高,频率加快,并趋于商业化,其中充斥着大量低俗作品。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音乐艺术创作中能增添其内涵和魅力,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通道。文章基于对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艺术交互关系的解析,着重就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音乐艺术中
期刊
摘 要:伽倻琴是极具代表性的朝鲜族乐器,而中国25弦伽倻琴是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所生产制造的少数民族乐器。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探析,即从历史流变的角度观察其形制美学,从“母语”特征的角度研究其演奏技巧,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发现其社会功能,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解读这件乐器深层次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伽倻琴;形制;演奏  伽倻琴作为朝鲜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符号,在朝鲜族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
期刊
摘 要:铜版画是一种在金属版上用腐蚀液腐蚀或直接用针、刀刻制而成的一种版画,由于所使用的金属板一般是铜版,所以称为铜版画。风景铜版画作为铜版画的一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很强的艺术美感。文章探讨了风景铜版画的起源和发展,并阐述了风景铜版画的金属美感和印痕美感。  关键词:风景铜版画;艺术美感;金属  随着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与材料技术的进步,版画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版画展览和版画拍卖的
期刊
摘 要:蒸汽波艺术作为诞生于21世纪初的一种新潮、反主流的亚文化,近年在潮流服装品牌以及互联网平台十分流行并被年轻人大量传播。在对蒸汽波风格的特征、色彩构成进行分析以及将其和赛博朋克风格进行对比后,发现其强烈的色彩冲击、独特的视觉效果可以为现代设计创造出极其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对此,设计师应该在充分了解该小众风格的前提下,将其与设计巧妙结合,实现有效应用。  关键词:蒸汽波;色彩;美学
期刊
摘 要:音乐能够提高一个人的艺术修养,提升一个人的思想水平,也能提高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学前音乐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为他们日后在生活中欣赏音乐、感悟艺术打下良好基础。文章阐述了钢琴即兴弹奏的概念,分析了它对学前音乐教育的价值影响,探讨如何将二者很好地融合于一起以及研究二者的价值构建。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即兴弹奏;价值构建  学前音乐教育意在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学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竹笛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竹笛的发展几乎贯穿了我国古典音乐发展的整个历程,以其独特的音色、音律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民间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竹笛既可以与其他乐器共同演奏,也可以单独演奏,用它独特的演奏方式以及韵律,展现其独特的美感,让听众沉醉其中。正是竹笛独特的魅力才使其经久不衰,成为我国民族乐器的代表之一。文章就竹笛在演奏过程中所展现
期刊
摘 要:所有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关学科之间需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文章对柴可夫斯基舞剧中音乐与舞蹈的相关性进行阐述,以舞剧《睡美人》为例展开分析,首先从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舞剧出发,简要介绍舞剧《睡美人》的创作背景及故事情节;其次重点分析舞剧《睡美人》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从舞蹈创作的作品不能脱离音乐、音乐与舞蹈之间的感情色彩能够相互渲染、节奏是音乐与舞蹈之间的纽带三个角度展开论述;最后从柴可夫斯基
期刊
摘 要:柯达伊从事音乐教育很多年,他深刻了解教学法和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认为音乐教育是完整的人的教育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享受音乐的权利。同时,他还认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柯达伊音乐教育的主要理念被称为“柯达伊教学法”,适用于所有国家,因为每个国家都能从他们的民歌中找到音乐教材,这样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音乐教学传播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对柯达音乐教育的分析,论述了柯达伊基于匈牙利民族音乐的音乐教育方法,
期刊
摘 要:通过探究体验在不同研究领域中的理论概念及内涵,对比推断出关于体验的相关因素,以此为切入点,对线性空间体验下的路径生成过程进行分析论证。从知觉现象学的角度将人的空间活动与路径的功能作用相结合,得知路径的体验模式分为知觉体验和场所体验两种,并将室内坡道作为路径研究案例加以论证。在综合以上空间体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坡道设计的分类和运用进行归纳总结来进一步阐述基于体验角度的路径生成相关内容。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