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性地学习,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阅读、看书的习惯
读书主要指阅读数学课本。课本是落实新课程标准,是实现教学计划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自己先来自学。要做到认真,仔细,拿着笔边看,边思考,边做标记。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激活学生自主研读课本的强烈意欲的导语,使学生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自己去学习相关知识。例如:我在教学《垂线性质应用》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你知道跳远时,跳远成绩是怎样测量的吗?你知道这里包含了怎样的数学道理吗? 通过学生能够喜爱的体育运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非常强。学生们开始阅读教材,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把难点、疑点圈点勾划,使学生带问题有目的的听课。师生共同解疑,解疑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各个方面理解课本内容。要求学生精读、研读、有重点的读,如读标题,要求学生细心体会,注意提纲携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读例题,在读中发现问题,并初步领会解题方法或把自己的解题方法与此题进行对照,使思路更明确,广阔;读插图表格时与文字相结合,有助于更具体形象、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在教学“垂线段最短”一课时,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学生很快知道垂线段性质。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探究和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我们要领会新教材观的真谛,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拿起课本阅读,精读,研读,而且还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学生自主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逐渐由“读会”向“会读”发展。
二、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
在教学“矩形”时,我努力打破教材有什么教什么的传统做法,放手让学生探索创造,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对题目进行分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有自由的活动空间,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更有了一份创造的信心。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小组合作,大胆实践,探索出用类比的方法,利用已学“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来解决“矩形”,并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点;这一过程改变了过去那种先告诉学生怎样做,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做的被动方法,而是采用先给学生“材料”,放手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使学生自觉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发言时声音要清晰、响亮,说话要完整,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数学语言以其独特的内涵,成为数学思维的基础,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力的保证。对回答的问题师生要给予客观的评价与及时的鼓励。
三、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一)倾听老师说。要用“心”、用“脑”去听课,要进入角色去听课,这样才不会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扰,思想才不会开小差。要听出老师上的新知识,复习的旧知识,要注意易错之处和老师上课的重点、难点,听出老师的解题方法、技巧,听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倾听组内同学说。边听边想,想到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和不懂之处,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学习,听其正确观点,纠其错误观点,或补充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倾听它组同学说。不仅要让学生肯听老师讲的内容,更要让学生会听同学的发言,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思考,从而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要求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要做到三点: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自己收集他人发言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先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也让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产生自己的见解。这样,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才有话可说,从而避免了部分学生的从众心理。同时,也给那些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动脑筋的机会,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及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对主动质疑问题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调动他们质疑问题的积极性。
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应常抓不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数学教学细微未节之中,一旦他们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那样:“教是为了不教”。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性地学习,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阅读、看书的习惯
读书主要指阅读数学课本。课本是落实新课程标准,是实现教学计划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自己先来自学。要做到认真,仔细,拿着笔边看,边思考,边做标记。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激活学生自主研读课本的强烈意欲的导语,使学生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自己去学习相关知识。例如:我在教学《垂线性质应用》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你知道跳远时,跳远成绩是怎样测量的吗?你知道这里包含了怎样的数学道理吗? 通过学生能够喜爱的体育运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非常强。学生们开始阅读教材,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把难点、疑点圈点勾划,使学生带问题有目的的听课。师生共同解疑,解疑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各个方面理解课本内容。要求学生精读、研读、有重点的读,如读标题,要求学生细心体会,注意提纲携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读例题,在读中发现问题,并初步领会解题方法或把自己的解题方法与此题进行对照,使思路更明确,广阔;读插图表格时与文字相结合,有助于更具体形象、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在教学“垂线段最短”一课时,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学生很快知道垂线段性质。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探究和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我们要领会新教材观的真谛,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拿起课本阅读,精读,研读,而且还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学生自主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逐渐由“读会”向“会读”发展。
二、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
在教学“矩形”时,我努力打破教材有什么教什么的传统做法,放手让学生探索创造,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对题目进行分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有自由的活动空间,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更有了一份创造的信心。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小组合作,大胆实践,探索出用类比的方法,利用已学“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来解决“矩形”,并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点;这一过程改变了过去那种先告诉学生怎样做,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做的被动方法,而是采用先给学生“材料”,放手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使学生自觉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发言时声音要清晰、响亮,说话要完整,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数学语言以其独特的内涵,成为数学思维的基础,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力的保证。对回答的问题师生要给予客观的评价与及时的鼓励。
三、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一)倾听老师说。要用“心”、用“脑”去听课,要进入角色去听课,这样才不会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扰,思想才不会开小差。要听出老师上的新知识,复习的旧知识,要注意易错之处和老师上课的重点、难点,听出老师的解题方法、技巧,听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倾听组内同学说。边听边想,想到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和不懂之处,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学习,听其正确观点,纠其错误观点,或补充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倾听它组同学说。不仅要让学生肯听老师讲的内容,更要让学生会听同学的发言,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思考,从而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要求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要做到三点: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自己收集他人发言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先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也让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产生自己的见解。这样,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才有话可说,从而避免了部分学生的从众心理。同时,也给那些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动脑筋的机会,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及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对主动质疑问题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调动他们质疑问题的积极性。
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应常抓不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数学教学细微未节之中,一旦他们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那样:“教是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