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宏傣族的《阿銮桑吉沙》和缅甸的《江喜佗》都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两个作品的比较,说明文学作品在长期的流传中,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依然保存着许多相同之处,同时体现作品在流传中受到本土化、民族化和地域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实际上是跨境民族之间文化继承和再创造的结果,这结果与当地的历史、地域、信仰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阿銮桑吉沙 江喜佗 比较研究
南传佛教是佛教三大支系之一,又称南传上座部佛教或巴利语系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南传佛教主要流传于东南亚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等国,以及云南的德宏、版纳、保山、临沧的部分地区。佛教传入这些地区后,大量的佛经文学也涌入该地区,佛经文学不仅宣传佛教思想、教规和教义,同时为本土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
关于德宏傣族的阿銮故事,方峰群在《浅谈阿銮故事与佛教的关系》中认为“阿銮故事就是描写古德玛修行的全部过程……德宏傣语古德玛,即佛主释迦牟尼。据说,印度巴利文《佛本生经》(Jataka)是以佛的前生为骨架,把几百个民间故事汇集起来,成了一本大书。《阿銮》和《佛本生经》很可能就是同一本书,只不过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到中国以后,改换了名称罢了。”傅光宇在《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中认为“某些阿銮故事源于缅甸古老传说。例子也是两个,一是《阿銮冒艾补》源于《胡瓜王》,二是《阿銮桑吉沙》源于《江喜佗》。”无论《阿銮桑吉沙》源于《佛本生经》,还是源于缅甸的《江喜佗》,但它都与佛教的传入有关。本文对《阿銮桑吉沙》和《江喜佗》作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作品内容是作品主、客观因素的统一,即作品所描绘的外在现象和内在意蕴的统一体。了解德宏傣族地区和缅甸地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生活、文化等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行为标准等的异同,进而了解不同民族接受外来文化、彩绘外来的方式方法。
一、主人公出生的比较,突出作品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
相同:主人公都是母亲怀胎十月所生。不同:桑吉沙是怀孕的穷寡妇所生;江喜佗是被放逐王妃的私生子,其父是迎亲的使臣。
作品反映外来佛教文学与本土文学相互融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学。原佛教文学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出生高贵的国王或王子,《阿銮桑吉沙》主人公是穷人之子,《江喜佗》的主人公是被放逐王妃的私生子。主人公身份的多样化,突出了更为宽广的文学视野和本土特色。
二、主人公遭遇的比较,突出不同民族对宗教文化的态度
相同:被国王三次追杀,主人公最终在佛门寺院中长大。反映人们神圣的佛教信仰,人对佛极度虔诚与崇敬,因为人相信在佛的庇佑下可以驱灾避难,可以幸福生活;反映了佛教思想、教义和教规对世人的影响;也反映佛教文学为本土文学带来了新的养分和气息,促进本土文学的发展。不同:《江喜佗》中国王通过卜者测知江喜佗只能下一代承袭王位,才赦免他,并用为武将;《阿銮桑吉沙》中国王听信巫师卜算后,说桑吉沙将会对王位有威胁,就对桑吉沙展开追杀。
作品中主人公的遭遇和巫师有直接的关系,体现巫师在国家统治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国王相信巫师的话,害怕王位的动摇,所以要杀害对王位有威胁的人,体现了原始宗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原始宗教通过不同形式向民众灌输宗教思想,也体现了人们对原始宗教文化的认可与继承。
三、主人公配偶的比较,突出作品中加入了世俗化的因子
相同:主人公都娶公主为妻,公主是一种政治和权利的象征,体现政治对文学的影响。不同:《江喜佗》中“金乌”是白古王敬献给国王的,回国途中江喜佗和金乌产生恋情,为此江喜佗险些丧命,逃至恭骠隐居。修罗继位后江喜佗被召回,又因与金乌重温旧梦,再次被流放至达拉。修罗战死后,江喜佗驱逐楞军而大胜,登上王位,与金乌团聚。《阿銮桑吉沙》中桑吉沙和四个朋友,帮助波孟戛驱逐入侵的曼撒拉瓦军队,波孟戛国王把公主喃莫丽嫁给桑吉沙,喃莫丽被国王抢走,桑吉沙和四个朋友杀死国王,桑吉沙做了国王,喃莫丽成了皇后。
主人公都娶了漂亮的公主为妻,不乏世俗的气息和地方色彩。与佛经文学相比,作品中加入了大量世俗的文化因子,增添了男女主人公之间曲折有趣的爱恋情节,强化了作品的文学性,削弱了作品的佛教色彩,成为世俗的民间文学。
四、战争坐骑的比较,突出作品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
相同:战争都有坐骑,主人公都找到了四个帮手。反映坐骑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不同:《江喜佗》中的战争坐骑是战象,《阿銮桑吉沙》中的坐骑是飞马。
飞马和战象都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战象”明显受到缅甸地域文化的影响,缅甸地区产象,象对缅甸人民的生活、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一种重要的工具,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飞马”明显受到中国中原文化的影响,中原民族的战争坐骑几乎都是马,飞马又被神化了,表明各种文化间的融合。主人公有天神和灵物相助,就能化险为夷,取得成功。这种灵物不仅反映人们对原始宗教的信仰与崇敬,还反映人们希望战胜困难、排除险阻、驾驭生活与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五、作品结局的比较,突出历史和民族心理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相同:结局都是圆满的,主人公既成了英雄,也成了国王。不同:江喜佗是隔代为王;桑吉沙是报仇杀了国王,坐上王位。反映作品受到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桑吉沙杀了国王报了仇,直接坐上王位。而《江喜佗》的传说与缅甸的历史有关,作品更多地保留了江喜佗传说原有的某些成分,所以江喜佗隔代为王。
六、主人公帮手的比较,突出佛教“善恶终相报”的因果报应思想
主人公都得到了四个能人相助,通过真善美与假臭恶的斗争,扬善惩恶,肯定善良情感和道德观念,也反映佛教对民族思维和心理的影响。所以,善良的主人公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终战胜邪恶的力量。这正是“善恶终相报”的思想在不同民族文学作品中的表现,也是这种思想对后世民众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育广大民众积德行善。
七、作品中意象的比较,突出浓厚的宗教色彩
作品中出现“巫师”,“神禽像”,“神矛”“佛门”,“和尚”,“寺院”,“佛发”,等意象,突出作品中原始宗教色彩,还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阿銮桑吉沙》和《江喜佗》与佛教的传入有关,因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后,佛经文学也传入该地区,在本土化与民族化的过程中,而产生的民间文学作品。
本文通过对德宏傣族《阿銮桑吉沙》和缅甸《江喜佗》的比较,体现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两篇民间作品出现了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民族艺术创造力表现的过程。事实上,一个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总是从自己的需要和特点出发,经过融合、贯通和再创造,创造出反映本民族文化特点的民间文学,把吸收的外来文化包括佛教文化变成自己的东西。通过对比,我们了解到两则作品在不同國家和地区受到不同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实际上是跨境民族之间文化继承和再创造的结果,这结果与当地的历史、地域、信仰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方峰群:《浅谈阿銮故事与佛教的关系》.来源于中国知网。
【2】傅光宇:《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3】刀承华:《佛教对傣泰民族民间故事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34卷。
【关键词】阿銮桑吉沙 江喜佗 比较研究
南传佛教是佛教三大支系之一,又称南传上座部佛教或巴利语系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南传佛教主要流传于东南亚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等国,以及云南的德宏、版纳、保山、临沧的部分地区。佛教传入这些地区后,大量的佛经文学也涌入该地区,佛经文学不仅宣传佛教思想、教规和教义,同时为本土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
关于德宏傣族的阿銮故事,方峰群在《浅谈阿銮故事与佛教的关系》中认为“阿銮故事就是描写古德玛修行的全部过程……德宏傣语古德玛,即佛主释迦牟尼。据说,印度巴利文《佛本生经》(Jataka)是以佛的前生为骨架,把几百个民间故事汇集起来,成了一本大书。《阿銮》和《佛本生经》很可能就是同一本书,只不过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到中国以后,改换了名称罢了。”傅光宇在《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中认为“某些阿銮故事源于缅甸古老传说。例子也是两个,一是《阿銮冒艾补》源于《胡瓜王》,二是《阿銮桑吉沙》源于《江喜佗》。”无论《阿銮桑吉沙》源于《佛本生经》,还是源于缅甸的《江喜佗》,但它都与佛教的传入有关。本文对《阿銮桑吉沙》和《江喜佗》作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作品内容是作品主、客观因素的统一,即作品所描绘的外在现象和内在意蕴的统一体。了解德宏傣族地区和缅甸地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生活、文化等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行为标准等的异同,进而了解不同民族接受外来文化、彩绘外来的方式方法。
一、主人公出生的比较,突出作品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
相同:主人公都是母亲怀胎十月所生。不同:桑吉沙是怀孕的穷寡妇所生;江喜佗是被放逐王妃的私生子,其父是迎亲的使臣。
作品反映外来佛教文学与本土文学相互融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学。原佛教文学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出生高贵的国王或王子,《阿銮桑吉沙》主人公是穷人之子,《江喜佗》的主人公是被放逐王妃的私生子。主人公身份的多样化,突出了更为宽广的文学视野和本土特色。
二、主人公遭遇的比较,突出不同民族对宗教文化的态度
相同:被国王三次追杀,主人公最终在佛门寺院中长大。反映人们神圣的佛教信仰,人对佛极度虔诚与崇敬,因为人相信在佛的庇佑下可以驱灾避难,可以幸福生活;反映了佛教思想、教义和教规对世人的影响;也反映佛教文学为本土文学带来了新的养分和气息,促进本土文学的发展。不同:《江喜佗》中国王通过卜者测知江喜佗只能下一代承袭王位,才赦免他,并用为武将;《阿銮桑吉沙》中国王听信巫师卜算后,说桑吉沙将会对王位有威胁,就对桑吉沙展开追杀。
作品中主人公的遭遇和巫师有直接的关系,体现巫师在国家统治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国王相信巫师的话,害怕王位的动摇,所以要杀害对王位有威胁的人,体现了原始宗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原始宗教通过不同形式向民众灌输宗教思想,也体现了人们对原始宗教文化的认可与继承。
三、主人公配偶的比较,突出作品中加入了世俗化的因子
相同:主人公都娶公主为妻,公主是一种政治和权利的象征,体现政治对文学的影响。不同:《江喜佗》中“金乌”是白古王敬献给国王的,回国途中江喜佗和金乌产生恋情,为此江喜佗险些丧命,逃至恭骠隐居。修罗继位后江喜佗被召回,又因与金乌重温旧梦,再次被流放至达拉。修罗战死后,江喜佗驱逐楞军而大胜,登上王位,与金乌团聚。《阿銮桑吉沙》中桑吉沙和四个朋友,帮助波孟戛驱逐入侵的曼撒拉瓦军队,波孟戛国王把公主喃莫丽嫁给桑吉沙,喃莫丽被国王抢走,桑吉沙和四个朋友杀死国王,桑吉沙做了国王,喃莫丽成了皇后。
主人公都娶了漂亮的公主为妻,不乏世俗的气息和地方色彩。与佛经文学相比,作品中加入了大量世俗的文化因子,增添了男女主人公之间曲折有趣的爱恋情节,强化了作品的文学性,削弱了作品的佛教色彩,成为世俗的民间文学。
四、战争坐骑的比较,突出作品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
相同:战争都有坐骑,主人公都找到了四个帮手。反映坐骑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不同:《江喜佗》中的战争坐骑是战象,《阿銮桑吉沙》中的坐骑是飞马。
飞马和战象都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战象”明显受到缅甸地域文化的影响,缅甸地区产象,象对缅甸人民的生活、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一种重要的工具,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飞马”明显受到中国中原文化的影响,中原民族的战争坐骑几乎都是马,飞马又被神化了,表明各种文化间的融合。主人公有天神和灵物相助,就能化险为夷,取得成功。这种灵物不仅反映人们对原始宗教的信仰与崇敬,还反映人们希望战胜困难、排除险阻、驾驭生活与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五、作品结局的比较,突出历史和民族心理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相同:结局都是圆满的,主人公既成了英雄,也成了国王。不同:江喜佗是隔代为王;桑吉沙是报仇杀了国王,坐上王位。反映作品受到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桑吉沙杀了国王报了仇,直接坐上王位。而《江喜佗》的传说与缅甸的历史有关,作品更多地保留了江喜佗传说原有的某些成分,所以江喜佗隔代为王。
六、主人公帮手的比较,突出佛教“善恶终相报”的因果报应思想
主人公都得到了四个能人相助,通过真善美与假臭恶的斗争,扬善惩恶,肯定善良情感和道德观念,也反映佛教对民族思维和心理的影响。所以,善良的主人公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终战胜邪恶的力量。这正是“善恶终相报”的思想在不同民族文学作品中的表现,也是这种思想对后世民众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育广大民众积德行善。
七、作品中意象的比较,突出浓厚的宗教色彩
作品中出现“巫师”,“神禽像”,“神矛”“佛门”,“和尚”,“寺院”,“佛发”,等意象,突出作品中原始宗教色彩,还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阿銮桑吉沙》和《江喜佗》与佛教的传入有关,因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后,佛经文学也传入该地区,在本土化与民族化的过程中,而产生的民间文学作品。
本文通过对德宏傣族《阿銮桑吉沙》和缅甸《江喜佗》的比较,体现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两篇民间作品出现了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民族艺术创造力表现的过程。事实上,一个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总是从自己的需要和特点出发,经过融合、贯通和再创造,创造出反映本民族文化特点的民间文学,把吸收的外来文化包括佛教文化变成自己的东西。通过对比,我们了解到两则作品在不同國家和地区受到不同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实际上是跨境民族之间文化继承和再创造的结果,这结果与当地的历史、地域、信仰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方峰群:《浅谈阿銮故事与佛教的关系》.来源于中国知网。
【2】傅光宇:《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3】刀承华:《佛教对傣泰民族民间故事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3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