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鲁迅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在施教过程中,我们要掌握一定的的方法和技巧,由浅入深,化繁为简,按照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思维的特点结合鲁迅先生的风格,讲究技巧的解析文章。
关键词:鲁迅作品; 教学思路; 整体思想; 写作特点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数量之多,任何一位现代作家都不能比肩。因此,鲁迅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在当前,中学的鲁迅作品教学遇到了很多实际的问题,很多中学语文教师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教甚至无法教,很多中学生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懂甚至无法懂,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教师在指导鲁迅作品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纠正僵化的模式,以学生接受为主体,强调师生对作品本身的解读和想象,以作品为中介走进作家,从而不断发现新意境和新角度,使作品讲授久讲久新。
一、变换教学思路
鲁迅作品授课思路上一定要注意深入浅出。以《风筝》为例,要当作鲁迅的作品来教,而不应当简单地当作一般的文学作品对待。对于鲁迅的生平、主要著作及《风筝》的写作背景等应当涉及。但如果按一般程序:作家作品、背景介绍、字词教学、文本解读、美点探究、延伸拓展,则又会显得呆板、枯燥。可以换一个思路:不妨先不介绍鲁迅,先从文本入手,从文本语言文字的解读出发,去感受作品所描绘的文学形象,进而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作品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的艺术功力,使《风筝》这篇作品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那么在这时候再去探究作者、作者的生平、作者的家世、作品所折射出的思想内涵,学生就会有兴趣,探究的结果会使他们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人格美、人情美。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爱上鲁迅,为以后更进一步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把握整体思想
初中语文课本里收有《故乡》、《社戏》、《孔乙己》等鲁迅小说,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将其孤立起来教学,采取了一种“见树不见林”的片面的态度,这种做法是极不科学的,作为读者,我们应把一个作家的所有作品作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找到美丽的球形生命。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有一个内蕴深刻的故事,那就是《庄子》里的“混沌之死”,如果我们一定要把一个作家的每一作品都弄一个“眉清目秀”,就会导致“混沌”的死去,就会失却对其思想的整体的理解的把握,得到的解读结果就会变成偏安一隅的滑稽。笔者在前文中得到的那节竞赛课,施教者对学生“《故乡》这篇小说,通过‘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我’对眼前故乡的失望和对过去故乡的依恋”的主题表述持了赞赏的态度,是极为错误的。如果我们以一种整体的观点,切中鲁迅小说的主脉,结合鲁迅先生创作心态,我们似乎可以对《故乡》主题如此阐述,“通过对‘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当然,只在以鲁迅先生“改造国民精神”为基点,作出其它解读也是可以成立的。
三、丰富教师内涵
如果教师的讲解与文学史观点完全相同,只是从正面、呆板地讲鲁迅,学生就会认为上课没有新意,最终不能很好理解鲁迅。在中国正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对传统的鲁迅阅读理念与思路不得不进行一番反思与改进。试想,教师在解读《祝福》只讲“四条绳索”对良家妇女的束缚,教读《故乡》只看到“兵匪、苛税、灾荒,多子”对闰土的压迫,而读不出更深层次的文化阐释,如何让现代学生心悦诚服呢?因此,如果教师的文化积累不够,对鲁迅了解肤浅,无法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鲁迅作品的思想含义和艺术特色,将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唯有破除陈旧的鲁迅观,才能赋予鲁迅作品以现代的生命与活力,唤起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激情。借用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先生的话:“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老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所以教师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不至于断章取义,人云亦云,甚至歪曲。
四、掌握写作特点
1.以人性和童心感受世界
鲁迅的作品里,充满了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的感受事物的方式,与一般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鲁迅的这一特点,在我们课文里选得比较多的他的回忆童年生活、故乡风物的作品,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孔乙己》、《社戏》等篇里,是表现得特别突出的。他用儿童的眼睛和心理去发现世界,描述世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觉的儿童世界的复原,这不仅是他的童心的自然流露,而且是自觉的写作追求。我曾经说过,只要我们不故作深沉、深刻,而是以自己的本心、本性,“赤裸裸”地去读鲁迅的这些作品,这样的儿童眼光、儿童叙述是俯拾即是的,这里也不多举例了。这就是说,不仅是鲁迅的童心,鲁迅的精神,而且鲁迅的文字,和中小学生之间,都是存在着彼此接近的通道的。
2.注重对语言文字的锤炼
对于鲁迅的作品我们常常有一种说法,认为鲁迅的作品中有很多错字,别字,无法教。其实,我们对这个问题缺乏正确的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有着深厚国学修养的大家,他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可能是我辈所不能比拟的:一是他十分注意从生活中选择语言,如《故乡》,但他又十分注意“无一字无来历”,如他的大量杂文。二是他十分注意对语言文字的锤炼,如《孔乙己》《药》。三是他爱有一些独到的字眼,如“蹩”(《药》《拿来主义》)有时候是一些生字。四是他有着深厚的古文修养,只要他觉得需要,他可以拈之即来,拿来即用,用得其所。所有文字方面的这些问题,都是中学生阅读的拦路虎,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讲解。如果我们用今天的文字标准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去衡量前人的作品,那就犹如削足适履,本末倒置。
3.反映现实问题赋予人生启迪
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挖掘鲁迅作品中最现实的主题并给人以启示。例如,《故乡》的末尾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往往不容易一下子理解,教学中可以抓住“路”和“希望”的关系让学生思考:“鲁迅先生这里所说的路,真正指的是地上的路吗?它实际上比喻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教师再进一步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又领悟到:“希望是靠人们的共同奋斗才得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可以在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笔者却话题一转:“其实地上本就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尤其没有自己的路。”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以后,无疑是给他们传统的思维注入了一支兴奋剂。他们迅速开始思考:老师所说的这句话的意义、角度是什么?这种思维的“碰撞”同时也是一种“碰创”,撞击传统思维的同时要激活、刷新既定的思维模式,创设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平台。学生顿时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迅速达成共识:人需要个性化、创造性生活,要善于开拓创新。再与原文主题一对比,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认识,而且获得了新的人生启迪。
综上所述,我们要明确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价值,坚持探讨“鲁迅作品怎么教、怎么学”,深入探究和解读,为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开辟新天地。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5-10
关键词:鲁迅作品; 教学思路; 整体思想; 写作特点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数量之多,任何一位现代作家都不能比肩。因此,鲁迅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在当前,中学的鲁迅作品教学遇到了很多实际的问题,很多中学语文教师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教甚至无法教,很多中学生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懂甚至无法懂,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教师在指导鲁迅作品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纠正僵化的模式,以学生接受为主体,强调师生对作品本身的解读和想象,以作品为中介走进作家,从而不断发现新意境和新角度,使作品讲授久讲久新。
一、变换教学思路
鲁迅作品授课思路上一定要注意深入浅出。以《风筝》为例,要当作鲁迅的作品来教,而不应当简单地当作一般的文学作品对待。对于鲁迅的生平、主要著作及《风筝》的写作背景等应当涉及。但如果按一般程序:作家作品、背景介绍、字词教学、文本解读、美点探究、延伸拓展,则又会显得呆板、枯燥。可以换一个思路:不妨先不介绍鲁迅,先从文本入手,从文本语言文字的解读出发,去感受作品所描绘的文学形象,进而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作品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的艺术功力,使《风筝》这篇作品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那么在这时候再去探究作者、作者的生平、作者的家世、作品所折射出的思想内涵,学生就会有兴趣,探究的结果会使他们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人格美、人情美。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爱上鲁迅,为以后更进一步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把握整体思想
初中语文课本里收有《故乡》、《社戏》、《孔乙己》等鲁迅小说,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将其孤立起来教学,采取了一种“见树不见林”的片面的态度,这种做法是极不科学的,作为读者,我们应把一个作家的所有作品作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找到美丽的球形生命。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有一个内蕴深刻的故事,那就是《庄子》里的“混沌之死”,如果我们一定要把一个作家的每一作品都弄一个“眉清目秀”,就会导致“混沌”的死去,就会失却对其思想的整体的理解的把握,得到的解读结果就会变成偏安一隅的滑稽。笔者在前文中得到的那节竞赛课,施教者对学生“《故乡》这篇小说,通过‘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我’对眼前故乡的失望和对过去故乡的依恋”的主题表述持了赞赏的态度,是极为错误的。如果我们以一种整体的观点,切中鲁迅小说的主脉,结合鲁迅先生创作心态,我们似乎可以对《故乡》主题如此阐述,“通过对‘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当然,只在以鲁迅先生“改造国民精神”为基点,作出其它解读也是可以成立的。
三、丰富教师内涵
如果教师的讲解与文学史观点完全相同,只是从正面、呆板地讲鲁迅,学生就会认为上课没有新意,最终不能很好理解鲁迅。在中国正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对传统的鲁迅阅读理念与思路不得不进行一番反思与改进。试想,教师在解读《祝福》只讲“四条绳索”对良家妇女的束缚,教读《故乡》只看到“兵匪、苛税、灾荒,多子”对闰土的压迫,而读不出更深层次的文化阐释,如何让现代学生心悦诚服呢?因此,如果教师的文化积累不够,对鲁迅了解肤浅,无法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鲁迅作品的思想含义和艺术特色,将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唯有破除陈旧的鲁迅观,才能赋予鲁迅作品以现代的生命与活力,唤起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激情。借用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先生的话:“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老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所以教师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不至于断章取义,人云亦云,甚至歪曲。
四、掌握写作特点
1.以人性和童心感受世界
鲁迅的作品里,充满了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的感受事物的方式,与一般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鲁迅的这一特点,在我们课文里选得比较多的他的回忆童年生活、故乡风物的作品,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孔乙己》、《社戏》等篇里,是表现得特别突出的。他用儿童的眼睛和心理去发现世界,描述世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觉的儿童世界的复原,这不仅是他的童心的自然流露,而且是自觉的写作追求。我曾经说过,只要我们不故作深沉、深刻,而是以自己的本心、本性,“赤裸裸”地去读鲁迅的这些作品,这样的儿童眼光、儿童叙述是俯拾即是的,这里也不多举例了。这就是说,不仅是鲁迅的童心,鲁迅的精神,而且鲁迅的文字,和中小学生之间,都是存在着彼此接近的通道的。
2.注重对语言文字的锤炼
对于鲁迅的作品我们常常有一种说法,认为鲁迅的作品中有很多错字,别字,无法教。其实,我们对这个问题缺乏正确的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有着深厚国学修养的大家,他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可能是我辈所不能比拟的:一是他十分注意从生活中选择语言,如《故乡》,但他又十分注意“无一字无来历”,如他的大量杂文。二是他十分注意对语言文字的锤炼,如《孔乙己》《药》。三是他爱有一些独到的字眼,如“蹩”(《药》《拿来主义》)有时候是一些生字。四是他有着深厚的古文修养,只要他觉得需要,他可以拈之即来,拿来即用,用得其所。所有文字方面的这些问题,都是中学生阅读的拦路虎,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讲解。如果我们用今天的文字标准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去衡量前人的作品,那就犹如削足适履,本末倒置。
3.反映现实问题赋予人生启迪
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挖掘鲁迅作品中最现实的主题并给人以启示。例如,《故乡》的末尾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往往不容易一下子理解,教学中可以抓住“路”和“希望”的关系让学生思考:“鲁迅先生这里所说的路,真正指的是地上的路吗?它实际上比喻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教师再进一步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又领悟到:“希望是靠人们的共同奋斗才得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可以在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笔者却话题一转:“其实地上本就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尤其没有自己的路。”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以后,无疑是给他们传统的思维注入了一支兴奋剂。他们迅速开始思考:老师所说的这句话的意义、角度是什么?这种思维的“碰撞”同时也是一种“碰创”,撞击传统思维的同时要激活、刷新既定的思维模式,创设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平台。学生顿时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迅速达成共识:人需要个性化、创造性生活,要善于开拓创新。再与原文主题一对比,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认识,而且获得了新的人生启迪。
综上所述,我们要明确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价值,坚持探讨“鲁迅作品怎么教、怎么学”,深入探究和解读,为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开辟新天地。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