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清袁景澜《咏月饼》
中秋节,每家每户都会在餐桌上放上各种月饼。现在的月饼馅料五花八门,包装复杂高档,价钱也贵得离谱。
原本亲情团圆的月饼,渐渐品尝不到淳朴的幸福味道。
可你还记得儿时用火炉慢烤而成的土月饼,金黄色的外表,上浮朴拙的图样,吃起来却是入口香甜,层层酥香,原生态的美味绵久留长。
我多方寻访,
终于打听到位于太行山深处的盂县小崔家庄村,仅有的几家庄户人,还会使用旧式土炉,并每年都会做些“自家味道”的月饼。
秘制配方功夫好
太行山的秋季真是一个喜人的季节,从盂县县城出发,向西行五十多公里,终于寻到了大山深处的小崔家庄,这是一个隐在深山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颇具沧桑感,但我们一行人还继续往山里走,颠簸一阵后,终于又到了一个更小的自然村,因村口有座小阁,阁里曾塑罗汉,村名就叫罗汉堂,这里能看到的,也就是几户人家,然而一入村,一股甜甜的香味扑鼻而来。
随行的主任扯着嗓子喊起来,马上就得到村民们的回应。循着喊声,寻着香味,我们一行来到了一座简陋的老院子里,古朴的庄户人家静谧而鲜活,三家五个人为了做月饼早已忙活开了。原来,小村里打月饼都是邻里街坊聚集在一起,每年的农历八月初,邻居们就开始商量什么时候开始打,在谁家打,并分好次序。现在在村里居住的三家人自然就结成了互助组,今天是打月饼的日子,各家自带东西一早就过来了。
今年60岁的牛文明,一看就是作月饼的大师傅,最考验功力和经验的当然是馅料的配制和月饼皮的制作了,馅儿料已经做好,盛在一个大盆,我能分辨出的就有花生仁、瓜子仁、芝麻、红糖、葡萄干,牛师傅说,月饼原料的搭配和比例很讲究,他有自己的秘方,一斤面搭配多少鸡蛋、油、红糖及馅料,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因为要打第二家的月饼,做皮儿的面要重新和,牛师傅认真地用秤一项项称重量,他的口中念念有词,十斤面要配三斤油三斤水,这样烤出来的月饼最酥,同时每斤面需要八两馅,总共能打出来六、七十个月饼。原料准备停当了,牛师傅麻利地将略加温的食油和温开水浇在称好的面粉上,双手顺时针上下急速将面搅成糊状,飘逸的手法如同武功里边的“负阴抱阳”,揉面过程更加神奇,掌型如花,掌姿虚幻,细看发现左手一直在上,右手在下,搓中带揉,不一会就面柔如水、面光如镜,手光、面光、盆光“三光”立体鲜活地呈现出来。牛师傅一串动作一气呵成,看看自己的作品,他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和面要一次性和好,中间不能再加面和水,这可不是一会半会能拾会的(土话:学会的),我虽然做了这么多年,每回都不敢大意。”
三分制作七分烤
面醒好了,馅料也备好了,接下来就轮到巧手的媳妇们上场,她们揪一块黄油面,在案板上揉圆压扁,捏成中间厚、四周薄的窝状同时加馅,将包好馅料的面团塞进木头模具里,再用力往案台一拍,“啪”的一声Ⅱ向,圆形带花边、印有漂亮图案的月饼应声而落。有首儿歌唱的是“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打月饼”的说法估计就源于拍打的这个好看的动作吧。她们用的月饼模具也很有特色,老模具是枣木制成,长柄因年代久远,已磨得光滑溜圆,中间的图案有字有画,“五仁”两字刻划有力,花开四季图案则喜庆祥和,像是在中秋月圆之时,寄托人月两全的美好祝愿。
三分制作七分烤,最后的烤才最关键,该“火头军”崔吉和大显身手了,他的阵地——自制土炉,是我见过的烤炉中最原始古朴与简陋的一个,叫炉都有点夸张,其实就是几块石头上放了个深口的铁鏊子,上面再盖个浅口的铁鏊子,两层鏊子上、下都是慢慢燃烧的粗大柏树根,而操纵上面当作盖的铁鏊子开合的,是崔师傅手上的两根长长的火柱,他用火柱头的铁钩子麻利地钩住铁鏊两边的把手,连同上面的柏树根就移开了位置,牛师傅把扣好的月饼一个个摆在深口铁鏊上,崔师傅立刻盖上铁盖,开始使劲的煽火,木炭样的柏树根不一会就烧红了,随之飘出一股清香特异的柏油味。红红的火光映得他脸颊更红,烟火呛得眼泪都要出来了,崔师傅却打趣地说起了俚语:“谁不烧柏油,谁不熬眼。”原来,过去生活艰难没有油点灯,百姓们就在柏树里找油,所以从中总结出了俗语,意思就是谁不劳动,谁不辛苦,当然也就没有劳动所得了。崔师傅回忆去年这个时候,在山里寻到的一根柏树根油很大,烤制过程中柏油滴得到处都是,烤出来的月饼也异常好吃,除了月饼香,还有股柏油香,这也成了崔师傅好长时间很得意的一件事情。
大火烤了五分钟,崔师傅打开盖子,逐一翻了一下月饼,盖上盖子继续用小火再烤五分钟。崔师傅说,用土灶烤月饼好吃,但容易烤过头。烧土灶不像用电炉子,温度可以随意设,全凭经验:什么时候可以进炉子,火够不够旺,要不要填火,这些都是关键,万一出一个岔子,一炉月饼就全烤坏了。说话工夫,月餅出炉了,金黄的月饼整齐地排列在鏊子上,橙黄色的表皮散发出阵阵香味,看着黄橙橙、香喷喷的月饼,让人禁不住流起了口水,因为刚刚烤制好的月饼烫手且较为软和,容易被压碎,所以需要置放几分钟,可我已经耐不住月饼香的诱惑,趁热掰开一个月饼开始品尝,没等咽下第一口,称赞声已经挂在了嘴边。没有华丽的包装,制作时可能还会带有一点点炭火的烧焦味,但这是最传统的手工月饼,最淳朴的味道,最自然的外表,就像好人家的闺女,质朴、明艳、实在。
自家味道太行飘
这看似简单的打月饼,如果掌握不好火候分寸,根本出不来口感。牛文明师傅有个二叔叫牛有通,因识得几个字,又心灵手巧,见多识广,村里的月饼配方与烤制技巧就是他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前些年村里的常住人口有一百多人,每逢中秋节都是让牛二叔打月饼,这是牛二叔最累的时候,从早上天一明开始,一直要忙到深夜,但也是牛二叔最高兴的时候。有一年,牛二叔邻居的一户人家不知何故没有来打月饼,牛二叔心里就老不高兴,觉得看不起他的手艺,丢人了,后来那家和街坊悄悄说,并非不想打月饼,只是经济困难没有备好馅料,不好意思去打,牛二叔知道原委后,自己补够馅料把月饼打了,倔老头就是这样,他拿手的事儿,不管是写对联,还是打月饼,还是各种红白喜事,让他贴钱贴物贴劳力都可以,但不用他绝对不行。
现在牛师傅得了二叔的真传,可以说是小村打月饼的行家里手了,刚开始学着打月饼时,他和好的面不知是面粉还是油出了问题,打出来的月饼又磁又硬、鼓鼓腾腾的,被人们笑称为“正面看象馍馍,背面看象包子,拿起来掂一掂像块石头,扔出去能打死一条狗”。但在那个年代,能自家拿上面粉、黄油、芝麻、糖打月饼的人家并不多,所以,笑归笑,这能打死狗的月饼人们还是很愿意吃。牛二叔去世后,牛师傅就彻底接过班,约定俗成地张罗起了村里月饼的事儿,可惜的是,村里人口越来越少,也就他们这些留守的老人,还在用这种土炉烤月饼,“自家地里的枣、花生做馅子,卖的月饼哪比得上?就像咱山西人爱吃的面,手工擀面,肯定比机器面好吃。”是啊,如今的月饼品种琳琅满目,花样繁多,可乡土人家这种自建土炉、自做馅料,自烤自烧以及自家人其乐融融自做月饼的情景却越来越少,真希望这种旧式土炉做出的“自家味道”的月饼能永远飘香太行。
——清袁景澜《咏月饼》
中秋节,每家每户都会在餐桌上放上各种月饼。现在的月饼馅料五花八门,包装复杂高档,价钱也贵得离谱。
原本亲情团圆的月饼,渐渐品尝不到淳朴的幸福味道。
可你还记得儿时用火炉慢烤而成的土月饼,金黄色的外表,上浮朴拙的图样,吃起来却是入口香甜,层层酥香,原生态的美味绵久留长。
我多方寻访,
终于打听到位于太行山深处的盂县小崔家庄村,仅有的几家庄户人,还会使用旧式土炉,并每年都会做些“自家味道”的月饼。
秘制配方功夫好
太行山的秋季真是一个喜人的季节,从盂县县城出发,向西行五十多公里,终于寻到了大山深处的小崔家庄,这是一个隐在深山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颇具沧桑感,但我们一行人还继续往山里走,颠簸一阵后,终于又到了一个更小的自然村,因村口有座小阁,阁里曾塑罗汉,村名就叫罗汉堂,这里能看到的,也就是几户人家,然而一入村,一股甜甜的香味扑鼻而来。
随行的主任扯着嗓子喊起来,马上就得到村民们的回应。循着喊声,寻着香味,我们一行来到了一座简陋的老院子里,古朴的庄户人家静谧而鲜活,三家五个人为了做月饼早已忙活开了。原来,小村里打月饼都是邻里街坊聚集在一起,每年的农历八月初,邻居们就开始商量什么时候开始打,在谁家打,并分好次序。现在在村里居住的三家人自然就结成了互助组,今天是打月饼的日子,各家自带东西一早就过来了。
今年60岁的牛文明,一看就是作月饼的大师傅,最考验功力和经验的当然是馅料的配制和月饼皮的制作了,馅儿料已经做好,盛在一个大盆,我能分辨出的就有花生仁、瓜子仁、芝麻、红糖、葡萄干,牛师傅说,月饼原料的搭配和比例很讲究,他有自己的秘方,一斤面搭配多少鸡蛋、油、红糖及馅料,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因为要打第二家的月饼,做皮儿的面要重新和,牛师傅认真地用秤一项项称重量,他的口中念念有词,十斤面要配三斤油三斤水,这样烤出来的月饼最酥,同时每斤面需要八两馅,总共能打出来六、七十个月饼。原料准备停当了,牛师傅麻利地将略加温的食油和温开水浇在称好的面粉上,双手顺时针上下急速将面搅成糊状,飘逸的手法如同武功里边的“负阴抱阳”,揉面过程更加神奇,掌型如花,掌姿虚幻,细看发现左手一直在上,右手在下,搓中带揉,不一会就面柔如水、面光如镜,手光、面光、盆光“三光”立体鲜活地呈现出来。牛师傅一串动作一气呵成,看看自己的作品,他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和面要一次性和好,中间不能再加面和水,这可不是一会半会能拾会的(土话:学会的),我虽然做了这么多年,每回都不敢大意。”
三分制作七分烤
面醒好了,馅料也备好了,接下来就轮到巧手的媳妇们上场,她们揪一块黄油面,在案板上揉圆压扁,捏成中间厚、四周薄的窝状同时加馅,将包好馅料的面团塞进木头模具里,再用力往案台一拍,“啪”的一声Ⅱ向,圆形带花边、印有漂亮图案的月饼应声而落。有首儿歌唱的是“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打月饼”的说法估计就源于拍打的这个好看的动作吧。她们用的月饼模具也很有特色,老模具是枣木制成,长柄因年代久远,已磨得光滑溜圆,中间的图案有字有画,“五仁”两字刻划有力,花开四季图案则喜庆祥和,像是在中秋月圆之时,寄托人月两全的美好祝愿。
三分制作七分烤,最后的烤才最关键,该“火头军”崔吉和大显身手了,他的阵地——自制土炉,是我见过的烤炉中最原始古朴与简陋的一个,叫炉都有点夸张,其实就是几块石头上放了个深口的铁鏊子,上面再盖个浅口的铁鏊子,两层鏊子上、下都是慢慢燃烧的粗大柏树根,而操纵上面当作盖的铁鏊子开合的,是崔师傅手上的两根长长的火柱,他用火柱头的铁钩子麻利地钩住铁鏊两边的把手,连同上面的柏树根就移开了位置,牛师傅把扣好的月饼一个个摆在深口铁鏊上,崔师傅立刻盖上铁盖,开始使劲的煽火,木炭样的柏树根不一会就烧红了,随之飘出一股清香特异的柏油味。红红的火光映得他脸颊更红,烟火呛得眼泪都要出来了,崔师傅却打趣地说起了俚语:“谁不烧柏油,谁不熬眼。”原来,过去生活艰难没有油点灯,百姓们就在柏树里找油,所以从中总结出了俗语,意思就是谁不劳动,谁不辛苦,当然也就没有劳动所得了。崔师傅回忆去年这个时候,在山里寻到的一根柏树根油很大,烤制过程中柏油滴得到处都是,烤出来的月饼也异常好吃,除了月饼香,还有股柏油香,这也成了崔师傅好长时间很得意的一件事情。
大火烤了五分钟,崔师傅打开盖子,逐一翻了一下月饼,盖上盖子继续用小火再烤五分钟。崔师傅说,用土灶烤月饼好吃,但容易烤过头。烧土灶不像用电炉子,温度可以随意设,全凭经验:什么时候可以进炉子,火够不够旺,要不要填火,这些都是关键,万一出一个岔子,一炉月饼就全烤坏了。说话工夫,月餅出炉了,金黄的月饼整齐地排列在鏊子上,橙黄色的表皮散发出阵阵香味,看着黄橙橙、香喷喷的月饼,让人禁不住流起了口水,因为刚刚烤制好的月饼烫手且较为软和,容易被压碎,所以需要置放几分钟,可我已经耐不住月饼香的诱惑,趁热掰开一个月饼开始品尝,没等咽下第一口,称赞声已经挂在了嘴边。没有华丽的包装,制作时可能还会带有一点点炭火的烧焦味,但这是最传统的手工月饼,最淳朴的味道,最自然的外表,就像好人家的闺女,质朴、明艳、实在。
自家味道太行飘
这看似简单的打月饼,如果掌握不好火候分寸,根本出不来口感。牛文明师傅有个二叔叫牛有通,因识得几个字,又心灵手巧,见多识广,村里的月饼配方与烤制技巧就是他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前些年村里的常住人口有一百多人,每逢中秋节都是让牛二叔打月饼,这是牛二叔最累的时候,从早上天一明开始,一直要忙到深夜,但也是牛二叔最高兴的时候。有一年,牛二叔邻居的一户人家不知何故没有来打月饼,牛二叔心里就老不高兴,觉得看不起他的手艺,丢人了,后来那家和街坊悄悄说,并非不想打月饼,只是经济困难没有备好馅料,不好意思去打,牛二叔知道原委后,自己补够馅料把月饼打了,倔老头就是这样,他拿手的事儿,不管是写对联,还是打月饼,还是各种红白喜事,让他贴钱贴物贴劳力都可以,但不用他绝对不行。
现在牛师傅得了二叔的真传,可以说是小村打月饼的行家里手了,刚开始学着打月饼时,他和好的面不知是面粉还是油出了问题,打出来的月饼又磁又硬、鼓鼓腾腾的,被人们笑称为“正面看象馍馍,背面看象包子,拿起来掂一掂像块石头,扔出去能打死一条狗”。但在那个年代,能自家拿上面粉、黄油、芝麻、糖打月饼的人家并不多,所以,笑归笑,这能打死狗的月饼人们还是很愿意吃。牛二叔去世后,牛师傅就彻底接过班,约定俗成地张罗起了村里月饼的事儿,可惜的是,村里人口越来越少,也就他们这些留守的老人,还在用这种土炉烤月饼,“自家地里的枣、花生做馅子,卖的月饼哪比得上?就像咱山西人爱吃的面,手工擀面,肯定比机器面好吃。”是啊,如今的月饼品种琳琅满目,花样繁多,可乡土人家这种自建土炉、自做馅料,自烤自烧以及自家人其乐融融自做月饼的情景却越来越少,真希望这种旧式土炉做出的“自家味道”的月饼能永远飘香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