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艺术设计岗位能力结构要求与人才培养策略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_SQ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艺术设计岗位能力结构要求分析,阐述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围绕行业对设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实施项目教学和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是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艺术设计岗位能力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王伟(1963- ),男,辽宁沈阳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学;蔡丽芬(1969- ),女,江苏南京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学。(江苏南京21116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2-0115-0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艺术设计行业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视觉设计师、环境设计师已成为21世纪的热门职业。良好的社会需求促进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规模的高速发展,但由于各学校的性质和基础不同,使得在专业建设的定位和专业的教学质量上有着较大差异。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行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快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规范艺术设计人才的岗位能力结构、调整专业教学体系已经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一、行业对艺术设计人才能力结构要求的分析
  信息产业快节奏进步,对信息传播中起着关键媒介作用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图文互动、高速高效的特点对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有着较大的冲击。数字印刷,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新媒介的出现,对于直接运用电脑操作的设计师来说,就意味着必须掌握日新月异的电脑硬件和软件,并灵活把握视觉新语汇的表达。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随之所带来的人才结构变化,对艺术设计行业领域从业人员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宽领域、知识面广、适应性强、既懂专业又懂管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最受企业的欢迎。
  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已成为企业用人关注的焦点,一个企业需要的不是一种工具型人才,而是真正能够胜任这一岗位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人才。因此、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一名设计师工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他的工作态度、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公共关系与组织协调能力。只有具备了与之相关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在其所在的行业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其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同时又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培养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毕业生,是企业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出的一项最根本任务。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这类人才除了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培养,不抓好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得不到提高,想要达到行业要求的培养目标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围绕能力结构要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传统的艺术设计培养模式对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角色定位,这种课程设计思想并不是从社会对于职业角色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出发,也没有研究学生从一个门外汉到一个专业设计师所应经历的最佳学习路线,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后知识泛而不专,对自己难以定位,很难达到企业对于人才拿来就用的要求。此外,大多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结构雷同,没能形成艺术设计行业教育的校际特色和区域特色。要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最根本的就是要围绕能力结构要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要树立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适应技术竞争压力的能力,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教与学的整体互动。第二,要导入综合创新的教育思想,围绕社会职业能力要求,变单一的技能训练为知识创新能力培养。第三,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对知识、技术的热爱,注重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要变终极教育为终身教育。第四,要以企业的视角来审视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及企业的需求规划课程设置,充分利用学院资源及专能,以专业基础学科教育、适当程度的专业技能教育、企业精神教育为基础,不断拓展专业学习的技能培训,提高学生企业化和国际化的认识,最终实现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明显增强。
  三、根据岗位能力需求,构建项目课程教学体系
  艺术设计学科是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节奏同步进行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设计学科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成为企业用人关注的焦点,艺术设计教育应根据市场岗位能力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新课程,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目前艺术设计院校课程体系中,实践课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除毕业实习外,教学基本局限在课堂上进行,设计题目大多为虚拟设计,停留在纸上谈兵,缺乏社会实践,学生对设计的程序没有自始至终的实践过程,缺乏对整个过程的了解。针对这种理论技法多、实践应用少的情况,我们应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艺术设计教学经验,尝试与企业联合办学,与设计单位联合办专业,这样就会大大改善实践少的教学现状。学生除了课堂的学习外,还可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延伸到现实的工作实践中去。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市场,与客户直接接触,在实践中消化、吸收专业理论知识,经过市场调查写出策划报告、成本核算等在课堂内所完不成的“课程”。这样做的目的最主要的是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实训为目标,项目案例贯穿于培养过程,项目任务贯穿于培养阶段,通过项目课程实践,使学生提前进入真正的设计,走向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学生岗位能力形成的有力保障
  建立科学的能力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岗位能力的提高,将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考核的制度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鉴定制,主要由项目小组完成研究项目评语、个别性的研究报告和实地考察报告,校内外实践基地的项目能力鉴定、实践指导教师评语等,专业的学术评分系统分特优、优等、好、及格、不及格几个档次。非考试科目的鉴定模式系部可在课余时间进行,形式不受限制,如参观企业、市场调查等,教师在设定考核形式上可灵活操作。学院各系应分别设立考试鉴定委员会来研究和探讨各专业学科的鉴定考试成绩。(2)考试制,包括艺术专业技能单元阶段考试、教学计划规定的期中和期末统考学科。考试成绩分专业通常占总分数的40%~60%。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完成学科文凭的全部课程和学分。个人评价制,学生在项目岗位实习中检验自己所学课程对整个岗位能力的适应性,评价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未掌握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3)职业资格认证,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一项制度。认证考核从单纯的课程成绩考核转向对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综合评价,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设置实训项目和实训内容,制定相应考核标准,在模块综合考核时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应知+应会”的方式,在学生毕业前通过组织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评。
  总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按照艺术设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能力结构要求,因势利导,不断深入,在理论与实践交融的过程中,形成有我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孙仁玲.基于职业能力结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人才资源开发,2008(8).
  [2]李松,崔巍.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3]袁继道,蒲华.对“职业能力”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9(3).
其他文献
翻译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文章根据翻译学习规律和翻译教学性质,以自主学习理论为依据,提出翻译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从知识积
由贵州省通信管理局牵头,省内各通信运营企业、增值电信企业及相关涉农部门共同参与的“三县三乡三村”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已经起步,试点工程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已初步显现,但
大学生欠费问题是由多种因素交错形成的,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严重制约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仅仅靠高等学校是不够的,必须全社会
[摘要]地方性理工类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载者之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因和实现方式要求地方性理工大学必须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地方性理工大学的数学教学现实也急需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文章阐述了以“教以致用”为指导的、以“别类分门,因需施教”为特点的数学教育改革。  [关键词]地方理工类大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侯卫华(1963-),女,河北沧州人,天津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
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某大学发生“官二代撞人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当事人一句“我爸是李刚”,触动社会痛点,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媒体披露,该校对学生下达“封口令”,大量现场目击学生被校方找去谈话,禁止接受媒体采访,学生和老师因害怕学校处分而集体沉默,此事更是引起一片热议。  该大学是否下达过“封口令”,我们现已无从考证,但是从媒体在采访过程中屡屡碰钉子来看,从学校在整个事件处理中的犹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