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然科学领域认为,一个事件的存在,必然会有一个与之完全相反的事件相对应,这便是“镜像”。本文以“镜像世界”为视角分析余华的《第七天》,通过解析小说中现实世界与“死无葬身之地”的镜像呈现,从“温情”和“冷峻”两个方面,深度分析小说中的文学与文化内涵,挖掘余华《第七天》中真正探寻的主题。
【关键词】镜像;现实世界;死无葬身之地;人性
1、《第七天》中镜像世界的文本呈现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镜像世界”的说法,其指在我们生活的宇宙之外,还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平行宇宙,这两个世界遥相呼应,呈现出镜像的对比。
在余华的《第七天》中也存在着一种“镜像”,小说中的现实世界与“死无葬身之地”便是鲜明的镜像对比。我们通过认识“死无葬身之地”这个镜像世界的美好,才真正认清了现实世界的悲凉;同样我们也希望通过认识现实世界的荒诞,从而产生了对“死无葬身之地”的向往。余华通过两个世界的对比将现实与想象发生“混淆”,让读者感受到现实“真实”得可怕,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
佛教中称有生有死的世界为“此岸”,而涅槃的世界为“彼岸”。余华在《第七天》中创造了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这样两个平行的世界。现实世界中“浓雾锁住了这个城市的美貌” ,处处充满着死亡的气息。候烧大厅不仅仅有贵宾区与普通区这样的分别,还要都要等着市长火化完了,才能轮到其他非权贵人士。这样的等级差距,使读者看见的是权力制约着世界,权力是这里的一切。现实世界的人更是被利益充斥著内心,在社会中没有感情的活着,仿佛一具具被抽空了魂的傀儡。余华将现实世界描述成了一个被黑暗所占据的荒诞世界,而“死无葬身之地”就像是美好的天堂,充满着善良和爱。在彼岸世界里人们用爱包容着一切,不管前世认识与否,在“死无葬身之地”都成了至亲之人。在现实世界里麻木的人也在此迷途知返,内心被洗涤干净。
2、《第七天》中人性善的双重意涵
2.1 冷峻的善——以丑陋批判现实
《第七天》将写作背景置于现实,通过暴力的书写,揭示现实世界的黑暗。小说的开篇,便是杨飞在通往火葬场的场景,这样的开头便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压抑与充满死亡的气息,而后余华先生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暴力丑恶的新闻,以文学性的方式展现在小说中,更是将一层黑暗、阴郁的氛围渲染的更加浓烈。我们不禁会心里产生一丝凉意,我们真的是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吗 但是余华先生恰恰是通过这样悲凉的写法,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现实是多么的可怕,我们从来是向往真实的,但是现在社会的真实却是那样令人毛骨悚然。如在小说中讲到了暴力拆迁,虽然在权力的包庇下,它是显得那么的冠冕堂皇、义正言辞,但是我们透过表象,看见的便是可怕的真实,是权力压榨下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暴力拆迁毁掉的不是简单的房屋,而是人性善的构建。余华先生将写作环境置身于地狱,无情地撕开现实所佩戴的面纱,让那张被权力所控制的丑陋而又可怕的面孔曝光在人们眼前。真实的现实不仅仅是简单的压榨人们,更加严重的是在无形中感染了人们,让生存于其中的人们渐渐失去本心,被物化成为恶魔,社会也因此功利化。在充满功利化的社会中鲜活的人不得不被物化,因为在这个功利化的世界里,不被物化的人是不存在栖身之所的,人们苟同的是恶,而不是善,这正是真实世界的悲凉。
2.2 温情的善——以美丽照亮人生
余华在谈及《第七天》的小说语言的时候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写的时候感到现实世界的冷酷,写得很狠,所以我需要温暖的部分,需要至善的部分,给予自己希望,也给予读者希望” 。
余华在《第七天》中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彼岸世界,这里是现实世界的镜像呈现,也是余华所寻找的人性善的栖息地。余华先生在小说中不停地呐喊,想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唤醒人们内心的善,让世界回到上帝所创造的最原始的那样,为世人找寻人性善的根源。在栖息地里包容一切的爱填充着这里的空间,无所谓前世是善人还是恶人,在彼岸世界都是享受极乐,或永生或安息。余华想通过这样如佛家般包容一切的善念来感化世人,或许收效甚微,但是就如孟子所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有这种外界作用力去影响,总是可以使人性偏离的角度变小,甚至重返最初的轨道,重归人性至善。余华先生仿佛成为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战斗者,背负着唤醒人性的使命在迷雾笼罩的世界里彳亍前行。
余华先生在《第七天》中创造了两个死亡世界即“死无葬身之地”和“安息之地”。生前有墓地前往“安息之地”安息,没有墓地前往“死无葬身之地”永生。小说中死亡之后去哪里的分配方式不是传统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而是通过有没有墓地来区分,并且不管是谁在死后都是极乐,不受前世的影响。这样的观念可能与中国的传统观念相悖,但这恰巧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大爱,充满着佛家思想的悲悯。不管生前是政府高官、底层贫民还是凶恶歹徒,在死亡之后都是一样的,都前往各自不同的彼岸世界安息,享受至善世界的美好。余华在此没有过分的区分凶恶的人要怎样处罚,善良的人要怎样享受。而是统一标准,都去成为“极善之地”的一份子。余华不是通过让恶人死后下地狱,好人死后升天堂来吓唬现实世界的人,去强迫人们行善,而是以一种仁爱方式来教化人们行善,那就是感化。正如佛祖割肉喂鹰一样,这样的行为不是放任,而是一种从内心的感化。或许这样的方式过于长远,在短时间里面得不到明显的改观,但是这样的方式却是最为彻底的,因为人毕竟为“人”,不管怎样都存在着人性的善良。
余华一直以一种无边的悲悯来看待现实世界的人,尽管苦难折磨的他们疲惫不堪,心力交瘁,但他们依然不忘初心,不被现实所同化,在苦难中艰难求生存,寻找爱与希望。余华对于大众的博爱,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的爱,在《第七天》中有墓地的人前往安息之地安息;没有墓地的人留在“死无葬身之地”永生,余华笔下不存在地狱与天堂之分,这样对于大众的爱是最热切的呼唤与渴望。余华先生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人性善的极度体现,能重新使得天堂的“善”回归世界,现实世界能升起新曙光。爱与希望的光辉总是会撕破黑暗的束缚,照向人间,人们内心的善也会再次盛开。
参考文献
[1] 余华.第七天[M] .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219.
[3] 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4] 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5] 付建舟.余华《第七天》的创作意图与其叙事策略[J].小说评论,2013(5)13-19.
[6]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关键词】镜像;现实世界;死无葬身之地;人性
1、《第七天》中镜像世界的文本呈现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镜像世界”的说法,其指在我们生活的宇宙之外,还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平行宇宙,这两个世界遥相呼应,呈现出镜像的对比。
在余华的《第七天》中也存在着一种“镜像”,小说中的现实世界与“死无葬身之地”便是鲜明的镜像对比。我们通过认识“死无葬身之地”这个镜像世界的美好,才真正认清了现实世界的悲凉;同样我们也希望通过认识现实世界的荒诞,从而产生了对“死无葬身之地”的向往。余华通过两个世界的对比将现实与想象发生“混淆”,让读者感受到现实“真实”得可怕,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
佛教中称有生有死的世界为“此岸”,而涅槃的世界为“彼岸”。余华在《第七天》中创造了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这样两个平行的世界。现实世界中“浓雾锁住了这个城市的美貌” ,处处充满着死亡的气息。候烧大厅不仅仅有贵宾区与普通区这样的分别,还要都要等着市长火化完了,才能轮到其他非权贵人士。这样的等级差距,使读者看见的是权力制约着世界,权力是这里的一切。现实世界的人更是被利益充斥著内心,在社会中没有感情的活着,仿佛一具具被抽空了魂的傀儡。余华将现实世界描述成了一个被黑暗所占据的荒诞世界,而“死无葬身之地”就像是美好的天堂,充满着善良和爱。在彼岸世界里人们用爱包容着一切,不管前世认识与否,在“死无葬身之地”都成了至亲之人。在现实世界里麻木的人也在此迷途知返,内心被洗涤干净。
2、《第七天》中人性善的双重意涵
2.1 冷峻的善——以丑陋批判现实
《第七天》将写作背景置于现实,通过暴力的书写,揭示现实世界的黑暗。小说的开篇,便是杨飞在通往火葬场的场景,这样的开头便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压抑与充满死亡的气息,而后余华先生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暴力丑恶的新闻,以文学性的方式展现在小说中,更是将一层黑暗、阴郁的氛围渲染的更加浓烈。我们不禁会心里产生一丝凉意,我们真的是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吗 但是余华先生恰恰是通过这样悲凉的写法,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现实是多么的可怕,我们从来是向往真实的,但是现在社会的真实却是那样令人毛骨悚然。如在小说中讲到了暴力拆迁,虽然在权力的包庇下,它是显得那么的冠冕堂皇、义正言辞,但是我们透过表象,看见的便是可怕的真实,是权力压榨下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暴力拆迁毁掉的不是简单的房屋,而是人性善的构建。余华先生将写作环境置身于地狱,无情地撕开现实所佩戴的面纱,让那张被权力所控制的丑陋而又可怕的面孔曝光在人们眼前。真实的现实不仅仅是简单的压榨人们,更加严重的是在无形中感染了人们,让生存于其中的人们渐渐失去本心,被物化成为恶魔,社会也因此功利化。在充满功利化的社会中鲜活的人不得不被物化,因为在这个功利化的世界里,不被物化的人是不存在栖身之所的,人们苟同的是恶,而不是善,这正是真实世界的悲凉。
2.2 温情的善——以美丽照亮人生
余华在谈及《第七天》的小说语言的时候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写的时候感到现实世界的冷酷,写得很狠,所以我需要温暖的部分,需要至善的部分,给予自己希望,也给予读者希望” 。
余华在《第七天》中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彼岸世界,这里是现实世界的镜像呈现,也是余华所寻找的人性善的栖息地。余华先生在小说中不停地呐喊,想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唤醒人们内心的善,让世界回到上帝所创造的最原始的那样,为世人找寻人性善的根源。在栖息地里包容一切的爱填充着这里的空间,无所谓前世是善人还是恶人,在彼岸世界都是享受极乐,或永生或安息。余华想通过这样如佛家般包容一切的善念来感化世人,或许收效甚微,但是就如孟子所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有这种外界作用力去影响,总是可以使人性偏离的角度变小,甚至重返最初的轨道,重归人性至善。余华先生仿佛成为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战斗者,背负着唤醒人性的使命在迷雾笼罩的世界里彳亍前行。
余华先生在《第七天》中创造了两个死亡世界即“死无葬身之地”和“安息之地”。生前有墓地前往“安息之地”安息,没有墓地前往“死无葬身之地”永生。小说中死亡之后去哪里的分配方式不是传统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而是通过有没有墓地来区分,并且不管是谁在死后都是极乐,不受前世的影响。这样的观念可能与中国的传统观念相悖,但这恰巧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大爱,充满着佛家思想的悲悯。不管生前是政府高官、底层贫民还是凶恶歹徒,在死亡之后都是一样的,都前往各自不同的彼岸世界安息,享受至善世界的美好。余华在此没有过分的区分凶恶的人要怎样处罚,善良的人要怎样享受。而是统一标准,都去成为“极善之地”的一份子。余华不是通过让恶人死后下地狱,好人死后升天堂来吓唬现实世界的人,去强迫人们行善,而是以一种仁爱方式来教化人们行善,那就是感化。正如佛祖割肉喂鹰一样,这样的行为不是放任,而是一种从内心的感化。或许这样的方式过于长远,在短时间里面得不到明显的改观,但是这样的方式却是最为彻底的,因为人毕竟为“人”,不管怎样都存在着人性的善良。
余华一直以一种无边的悲悯来看待现实世界的人,尽管苦难折磨的他们疲惫不堪,心力交瘁,但他们依然不忘初心,不被现实所同化,在苦难中艰难求生存,寻找爱与希望。余华对于大众的博爱,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的爱,在《第七天》中有墓地的人前往安息之地安息;没有墓地的人留在“死无葬身之地”永生,余华笔下不存在地狱与天堂之分,这样对于大众的爱是最热切的呼唤与渴望。余华先生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人性善的极度体现,能重新使得天堂的“善”回归世界,现实世界能升起新曙光。爱与希望的光辉总是会撕破黑暗的束缚,照向人间,人们内心的善也会再次盛开。
参考文献
[1] 余华.第七天[M] .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219.
[3] 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4] 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5] 付建舟.余华《第七天》的创作意图与其叙事策略[J].小说评论,2013(5)13-19.
[6]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