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q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仍未发挥其专业特色,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其发展。通过大量调研,本文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对口就业等方面,对该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看法;着重探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定位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问题,以期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提升专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发展方向实践能力就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新设立的专业,是地理学科的二级学科。由于该专业的专业口径较宽,不仅涉及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学等领域,同时也与资源开发、城市开发及经济建设等领域内容紧密联系,导致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很多。据统计,截至2007年,全国已有158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有162所。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多为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林院校、理工类院校、工程类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和其他院校[1]。然而,遗憾的是该专业的学生培养和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已成为诸多开设该专业院校亟需解决的专业发展问题,尤其是如何解决制约该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其主要问题进行了相关解决方法的探讨,以期为该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方案。
  一、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内涵可以概括为:运用资源环境协调理论,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从事城市、乡村和区域规划,以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因此“宽口径”是本专业的重要特点。
  该专业的优势在于:1)综合性和系统性较强。该专业“重基础,宽口径”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2)该专业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该专业具有很多实践教学环节,各项野外实习与室内实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智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情商,为其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2]。
  该专业的劣势在于:1)专业特色不明确,知识宽泛而不深入,在与其他相关专业的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2)尽管学生所学学科比较宽泛,但是没有精通的技能,导致毕业生就业没有对口单位接收[2]。
  二、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模糊
  该学科是自然和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边缘学科特性。
  由于本专业自身的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从而造成课程体系较为宽泛,学科的综合性弱化了该学科自身特色,专业定位比较模糊。也导致该专业培养方案的不明确,既未结合学校自身优势,也未结合市场需求,从而对学生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就业方向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专业定位不明确阻碍了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比较发现,多数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存在趋同性和模糊性,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部分学校本专业课程体系是由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简单叠加而成,追求专业主体课程的细而全,特色不明显,交叉性课程建设、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没有形成。另外,实践课程设置也依赖原有专业条件,缺乏适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创新体系[3]。
  (三)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充足优秀的师资力量也是本专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随着高校的扩招,仅在短短的10年的时间里,该专业遍及了全国162所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虽然都有着各自的学科背景,可仍存在着师资力量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同时,新办专业的师资力量远远不如一些传统学科的师资。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感觉到迷茫,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影响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质量,影响了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同时也就影响了该专业的创新与发展[4]。
  (四)教学实践薄弱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理科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在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存在随意性,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测量、制图、规划设计、相关软件操作等方面技能的培养,都比较薄弱,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与环境工程、测绘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的学生竞争时,在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方面表现欠佳,从而影响就业单位的选择倾向。
  (五)对口就业难
  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如前所述,该专业的学生不具备某一个方面的突出能力。相比较而言,在城市建设方面有工科的城市规划专业,环境方面有环境工程专业,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方面有测绘工程和GIS专业的,在竞争中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都弱于他们,从而导致就业困难这个局面。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方向不明确也使很多同学产生困惑、迷茫的状态,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情况。
  三、相应的对策
  (一)专业定位模糊方面
  针对该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在明确专业方向时,必须结合学科设置背景,结合学校的相关优势专业,以便充分利用优势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条件;2)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方向不宜多设定,以便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及进行实践教学,为就业提供可靠的保证;3)除了结合学校的相关优势学科之外,还需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地方出台的一些经济政策,也就是说根据市场导向来培养人才。
  通过调研以及相关文献的阅读,了解到许多高等院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定位方向,举例如下: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优势学科为大气科学,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应加强与大气科学的结合,体现气象特色。
  (2)结合南京大学的地理学基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南京大学设置了“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方向。
  (3)结合河海大学学科特点,依托于水利,将专业培养划分为水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和城乡规划与管理两个方向。
  (4)西华师范大学偏重于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两个方向[5]。
  (5)北京大学规划专业的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开设了城市规划及相关课程5门,共14学分[6]。
  还有许多高校也开设了自己的特设方向,华中师大为环境资源评价与管理城乡发展与规划管理;湖南师范大学为城市规划、环境规划;湖南科技大学为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山西师大、辽宁师大、东北师大侧重于城市与环境方向;西北师大侧重于环境科学、城市与资源方向。中山大学形成了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与文化地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研究4个研究方向[7]。
  (二)课程体系设置
  该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个方面: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各大院校的设置基本上大同小异,因为该学科具有“重基础,厚口径”的特点,所以前两类课程设置与这个特点是相对应的,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而对于专业方向课的设置,需要体现该专业各自发展方向的特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明确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2)要以专业发展方向的核心内容为重点进行教学,突出特色;3)要对方向课的设置进行合理安排,除理论课之外,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重点设置;4)慎重选择教材,力求为学生讲解最新的专业方向知识,培养其相关实践技能。
  (三)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方面
  师资队伍水平影响学生的发展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以下建议:1)引进优秀的师资,并且鼓励教师进修,多参与科研项目,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2)多渠道聘请相关资深专家进行讲学,开拓学生专业视野;3)建设师生的互动,交流平台,确保教师能够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授业中对学生进行传道教育,使其获得智商与情商的双重发展,提高学生个人能力。
  (四)实践教学环节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属于应用地理学的,所以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许多院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偏向于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的获取可以从两个方面,一个是在课程内,另外一个就是课程之外。课程内主要包括课程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而课程之外的实践途径应该是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到对口的单位去实习进而获得的实践能力。为了达到锻炼的目的,必须对每个实践进行合理的安排,适时考核,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课程内的实践目的在于通过实习,实验等,对书本上的知识达到一个融会贯通的目的,便于对知识的吸收理解。也同时培养了一定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文章的写作能力。课程外实践主要是去单位实习,学校可以与资源、环境、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等科研院所、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达成协议,每年都安排学生去那里工作一段时间,参与管理,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实际规划与设计的锻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实践中培养管理能力、交流能力、首创精神和合作态度[8]。
  课程内实习加深了学生的理论理解,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外实践则增加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态度,加二者融合起来,则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筹码。随着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不断加强,最终就业问题也会得以解决。
  (五)对口就业难方面
  顺利对口就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首先是专业知识,其次是实践能力,还有就是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所以根据以上要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需对学生的掌握能力进行不定期考核,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2)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在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在对口单位实习可以是学生掌握相关工作的流程,使之在以后的就业中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四、结语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相对于其他专业属性新兴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问题,本文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对口就业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且着重阐述了专业定位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就业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继续改正:(1)需结合自身院校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对课程设置做适当的调整。(2)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兴趣,增加就业的方向。(3)实践能力的培养需始终关注,因为这是就业的一个重要筹码。(4)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去探索发现新的发展方向。(5)各个高校间需经常进行沟通,交流,达到经验共享。
  
  项目资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项目(J080101)
  Abstract:the management of resource and rural planning is a new developing major.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development,it still have not exerted its specialty,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at block its development.Ahrough much investigations,the test analysis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develoment of the major from Professional positioning,the set of curricula,the construction of faculty,the practice ability of of students,corresponding employment and so on.Then put forward solving view.Focuses o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resourc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positioning and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the competitive and potential of development.
  Keywords: the management of resource and rural planning
  development direction;practical ability;employment
  
  [参考文献]
  [1]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等.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79(3):50-53
  [2]郑光辉,焦彩霞,赏刚,沈润平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C].黄贤金,彭补拙,全国首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38-40
  [3]叶新才,黄远水,李洪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经济师,2007(8): 133-134
  [4]张红梅,许光泉,陈要平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探讨[C].黄贤金,彭补拙,全国首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47-50
  [5]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6]张利华,董玉森,彭红霞,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2008,(3):54-57
  [7]杨晓霞,杨庆媛,李元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C].黄贤金,彭补拙,全国首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122-126
  [8]宁小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阴山学刊,2007,(9):112-114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与环境系)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了当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以知识点为主线,以典型零件为载体,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通过案例分解,将案例与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工程意识。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案例教学法 知识点    引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是全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合并以来,新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的工科机械类各专业学生都必需学习的主干技术基础课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次全面性,总结性的教学实践环节,如何做好毕业设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提高教师水平、加强学生训练、开发校内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的准备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提高 实践 答辩    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校于2000年建立了工科性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两个专业。为了办好新专业,正
期刊
[摘要]根据现代技术对传统工程制图的要求,我们对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通过三维实体设计引进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结合二维图样表达三维物体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全面介绍了三维设计技术的工程制图教学研究与实践;指出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的培养,构建了以三维实体设计为主线,三维实体表达方法和二维工程图表达方法并重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三维设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中学理科的基础。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理科思维。本文通过对“首因效应”的探讨,提出了笔者的一些体会与做法。  [关键词]首因效应 融洽无间 课堂导入 犯错 考查 质疑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作用。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且持续的时间更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在学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关注的是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其目的是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
期刊
一缕明媚的阳光斜斜地射入四年级一班的教室里,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更让我这个老师感受到阳光的魅力。  伴着和煦的阳光,我和学生又一次打开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走进了保罗、男孩和男孩的弟弟的生活之中。在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分析、体味之后,我禁不住感慨道:“看到大家学会理解文句的方法,我感到了教学相长的幸福;看到大家懂得做人的道理,我感到了为人师表的幸福;看到
期刊
[摘要]高校民族预科大学语文的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实施语文教学工作中须根据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特点,更加注重课程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以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与培养模式方面做有效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民族预科 大学语文 教学理念 培养模式    高校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的原有目的是在原有的汉语基础上通过“补”“预”结合,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基础知识,提
期刊
[摘要]建设适应新学校特质的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合并组建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理学院作为一所合并组建的地方性综合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校园文化 融合创新 合并高校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合并组建的地方性高等学校,普遍面临校园文化资源整合与构建适应新学校现在和将来发展要求的文化体系、凝练具有新校特质的校园文化精神等问题。大理
期刊
[摘要]笔者认为,电子琴教学的关键几课包括初学基础课、等速感训练课和弦教学课。这些都是电子琴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中,每一个环节都阐述了课程内容以及训练方法,包括练习方案的设计等。  [关键词]讲解演示带唱和弦固定手位    电子琴轻巧便携、价格低廉,加之具有自带伴奏、录音等多种功能,这种乐器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在浩浩荡荡的学琴大军当中,学习电子琴的孩子更不在少数。  电子琴的教材有多种,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全国各大专院校都在朝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学生教育培养也朝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毕业后更好地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公共选修课是高等学校为培养复合型人才,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知识面,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的课程。由于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