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水平显著增强,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也应采用移动教育的方式。思政教育是促进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主要渠道,学校应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但是,部分学校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思政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对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产生了阻碍作用。本文将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移动教育;高校学生;政治素养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提倡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在移动教育背景下,“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形式得到教师的广泛应用,并且也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融入到教学当中,使思政教育能够充分符合时代潮流,对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形式和内容单一
在以往传统的思政教育中,主要是采用授课、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硬性教育,在具体的思政课堂中,通常是教师讲,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在移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在思政知识学习方面将具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能够打破以往制度和规定的束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对应的知识,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在部分高校中,思政工作者也能够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设计一些思政教育网站,但是所展现出的教育内容却较为单一且枯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资料信息较为陈旧,不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网站的访问量较低,不利于学生政治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学生政治素养较低
在移动教育的背景下,网络的开放性和全面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更新自身的价值观念。但是,网络的应用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有效拓展,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好奇心较强,政治素养较低,很可能被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所蒙蔽,对其价值取向产生威胁,这将为高校的思政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学生应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校也应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使学生的媒介知识和政治素养得到显著提升[1]。
(三)新媒体技术落后
部分高校的信息化水平较低,思政平台建设较为落后,在校园中缺乏专业进行思政知识传播的队伍以及网络技术作为支撑,这将对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起到较大的阻碍作用。另外,部分高校对思政建设方面的思想认识不足,没有对其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这将对思政建设的实效性产生较大不利影响。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在大部分高校中,专业从事思政方面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少,更多的是由思政教师担任此项工作。同时,教师在此方面的素质和技能都难以符合现代化要求,在移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能够对现代传播理论知识进行扎实的掌握,并且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才能够切实保障学生政治素养的增强。
二、高校学生政治素养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新时期背景下,应采用新型的移动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使其政治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成为大势所趋。对此,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学校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与当前现代化的教育潮流相符合,使学生的政治素养得到显著的培养和提升。
(一)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在移动教育的背景下,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将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部分高校提出“红色微信”的方针,围绕其构建红色平台,并且在“微时代”的背景下,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能够利用手机舆论参与到思政知识的学习当中。另外,高校还可以采用建立“微信红军”的形式,对平台的功能进行强化、建立多层次的体系,充分利用网络舆情功能,对大学生的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在微博方面,由于其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发布,并且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渗透性,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也应渗透到微博当中,可以建立学校官方微博,并且配备思政预警机制、反馈机制等等,以此来提升学生政治素养。
另外,在移动教育的背景下,应采用相对应的移动方式进行教育,移动学习主要是利用无线移动设备来获取教育资源的学习形式,其具有便捷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能够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人机互动,学习活动与内容具有较强的有效性。通过对当前思政教育的现状调查能够看出,移动教育形式与当前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现状相符合,使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成为可能,其能够以学生本位的思想进行教育,更加符合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潮流。
(二)高校做好信息监管工作
新媒体作为一个信息获取的平台,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知识储备得到显著提升,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但是,由于受网络开放性影响,其中混杂的消极信息将会对学生思想进行侵蚀,不利于政治素养的提升。对此,高校应积极发挥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做好信息监管工作,对新媒体中传播的信息首先进行过滤,起到领导作用。同时,发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使社会各方面都建立相应的信息监管机制,加强宣传工作,使网络运营商都能够具备社会责任感,加强自律。其次,学校应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宣传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减少学生对不良信息接触的机会,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2]。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中宣部教育部要求,在移动教育背景下,高校育应加强社会实践与政治素养相结合,采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与社会进行“零距离”的接触,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政治理论,端正政治态度,对于其政治素养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另外,高校的思政教育还应打破以往教学模式的限制,充分运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方式,打开学生心扉,使学生对网络信息能够拥有较强的鉴别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移动教育的背景下,使自身的政治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高校也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在移动教育的背景下,加强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移动教育的基础上,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具体的思政教育中融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切实解决高校学生中存在的思政教育问题,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使学生的政治素养得到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刘长宇.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政治素养的建设与培养研究[N].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6,3601:81-83+106.
[2]王岩.哈尔滨金融学院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基本做法和主要成效[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04:113-115.
[3]高静.从执政能力的高度把握高校學生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N].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4:58-60+5.
【关键词】:移动教育;高校学生;政治素养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提倡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在移动教育背景下,“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形式得到教师的广泛应用,并且也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融入到教学当中,使思政教育能够充分符合时代潮流,对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形式和内容单一
在以往传统的思政教育中,主要是采用授课、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硬性教育,在具体的思政课堂中,通常是教师讲,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在移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在思政知识学习方面将具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能够打破以往制度和规定的束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对应的知识,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在部分高校中,思政工作者也能够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设计一些思政教育网站,但是所展现出的教育内容却较为单一且枯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资料信息较为陈旧,不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网站的访问量较低,不利于学生政治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学生政治素养较低
在移动教育的背景下,网络的开放性和全面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更新自身的价值观念。但是,网络的应用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有效拓展,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好奇心较强,政治素养较低,很可能被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所蒙蔽,对其价值取向产生威胁,这将为高校的思政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学生应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校也应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使学生的媒介知识和政治素养得到显著提升[1]。
(三)新媒体技术落后
部分高校的信息化水平较低,思政平台建设较为落后,在校园中缺乏专业进行思政知识传播的队伍以及网络技术作为支撑,这将对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起到较大的阻碍作用。另外,部分高校对思政建设方面的思想认识不足,没有对其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这将对思政建设的实效性产生较大不利影响。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在大部分高校中,专业从事思政方面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少,更多的是由思政教师担任此项工作。同时,教师在此方面的素质和技能都难以符合现代化要求,在移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能够对现代传播理论知识进行扎实的掌握,并且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才能够切实保障学生政治素养的增强。
二、高校学生政治素养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新时期背景下,应采用新型的移动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使其政治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成为大势所趋。对此,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学校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与当前现代化的教育潮流相符合,使学生的政治素养得到显著的培养和提升。
(一)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在移动教育的背景下,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将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部分高校提出“红色微信”的方针,围绕其构建红色平台,并且在“微时代”的背景下,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能够利用手机舆论参与到思政知识的学习当中。另外,高校还可以采用建立“微信红军”的形式,对平台的功能进行强化、建立多层次的体系,充分利用网络舆情功能,对大学生的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在微博方面,由于其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发布,并且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渗透性,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也应渗透到微博当中,可以建立学校官方微博,并且配备思政预警机制、反馈机制等等,以此来提升学生政治素养。
另外,在移动教育的背景下,应采用相对应的移动方式进行教育,移动学习主要是利用无线移动设备来获取教育资源的学习形式,其具有便捷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能够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人机互动,学习活动与内容具有较强的有效性。通过对当前思政教育的现状调查能够看出,移动教育形式与当前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现状相符合,使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成为可能,其能够以学生本位的思想进行教育,更加符合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潮流。
(二)高校做好信息监管工作
新媒体作为一个信息获取的平台,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知识储备得到显著提升,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但是,由于受网络开放性影响,其中混杂的消极信息将会对学生思想进行侵蚀,不利于政治素养的提升。对此,高校应积极发挥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做好信息监管工作,对新媒体中传播的信息首先进行过滤,起到领导作用。同时,发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使社会各方面都建立相应的信息监管机制,加强宣传工作,使网络运营商都能够具备社会责任感,加强自律。其次,学校应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宣传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减少学生对不良信息接触的机会,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2]。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中宣部教育部要求,在移动教育背景下,高校育应加强社会实践与政治素养相结合,采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与社会进行“零距离”的接触,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政治理论,端正政治态度,对于其政治素养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另外,高校的思政教育还应打破以往教学模式的限制,充分运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方式,打开学生心扉,使学生对网络信息能够拥有较强的鉴别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移动教育的背景下,使自身的政治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高校也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在移动教育的背景下,加强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移动教育的基础上,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具体的思政教育中融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切实解决高校学生中存在的思政教育问题,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使学生的政治素养得到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刘长宇.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政治素养的建设与培养研究[N].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6,3601:81-83+106.
[2]王岩.哈尔滨金融学院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基本做法和主要成效[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04:113-115.
[3]高静.从执政能力的高度把握高校學生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N].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4:58-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