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设想在《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小组活动的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教学与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识,形成积极主动的、轻松活跃的、气氛和谐的学习过程,增加学生课堂活动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字:小组活动 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各种课堂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举行,而这其中,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一线的老师们也是各显神通。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都喜欢在课堂上运用小组活动。它并不仅仅是一种方法问题,而是一种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超的教学艺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爱生的情感,从学科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各种学习活动、思考,在活动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组活动式的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将死板的、固定模式的教学转变到全面培养人的素质上来,根据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质量真正得到提高,最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小组活动的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教育学理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技能,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课堂上增加学生活动量,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积累知识、获取方法、发展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必由之路。
2、心理学理论
“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需要,也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研究者。”学生需要从创新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加课堂学生活动量正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
3、外语学习理论
“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生英语学习就是要把接受性学习变成发现性、探究性学习,增加课堂学生活动量可以把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游戏活动,提高课堂效率。游戏能寓教于乐,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许多游戏都有戏剧性、角色性,这正好满足了学生爱说爱动、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编出适合的游戏。
讲故事活动,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用填灌式教法单纯以灌输语言材料为目的,而应通过创造各种较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又令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与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竞赛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天性好胜、好强,适量的竞赛活动可以诱发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心理学家认为,竞赛是激励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训练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最有效手段。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教育即生活”。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上为了教与学而付出的,那么教师平时每一堂课都是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我发展的组成。就学生而言,他们的青春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是积极的、丰富的、各方面的,也可以是贪婪的、萎靡不振的、单调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就能分享彼此的成功与喜悦,也能分担双方的挫折与困惑。在参与的活动中,学生的人格、毅力、态度、责任感、荣誉感、协作精神充分得到完善和发挥,确保英语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此外,学生成为参与竞争的一个战斗集体,活动中、学生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加,集体心理意识上升,心理压力减轻,被动角度得到扭转。由此,我们也意识到,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开车中学会开车,在操作电脑中学会使用电脑,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学会语言,熟能生巧。学生把自己当作外国人,表露思想,交流感情,语用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强,自主感觉强。学生思维活跃中,兴趣浓厚,基本功扎实,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发展。最终,改善师生交往的时空频度,实现由部分向全体的转变,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乐学会学。
在设计小组活动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主动性。学生对所布置的任务感兴趣,他们乐于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积极为所在的小组出谋划策,特别是英语基础不很好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2) 独立性,从“依赖课堂、书本、教师”到“超越课堂、书本、教师”,运用学习策略,广泛的资源,独立完成小组中所应承担的任务,如有的负责查资料,有的负责设计广告,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制作ppt课件等。
(3) 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独特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和能力不一样,学习的结果也就不同。外语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更为突出,在小组分工中可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获有成功感。
(4) 体验性,学生在实践中,有身体活动,口、手、耳、眼、脑并用。学生自觉地参与各种交流和完成任务的活动中体验和获得直接经验,并加以发展。
(5) 问题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现在的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必须自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在一次次的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
此外,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鼓励学生思考,学会适时总结。因为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知识既要讲清,又不要什么都讲清,要给学生留有独立钻研和思考的一些余地。主干知识要讲好讲透,派生性的知识不一定全由教师去讲述,不分巨细,都“嚼碎”了“喂”给学生,这种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反之,界限分明,对学生提出的似乎“超纲”但能拓宽思路的问题,简单地以“不考”为由而不去涉及,容易堵塞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积极性。
关键字:小组活动 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各种课堂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举行,而这其中,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一线的老师们也是各显神通。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都喜欢在课堂上运用小组活动。它并不仅仅是一种方法问题,而是一种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超的教学艺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爱生的情感,从学科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各种学习活动、思考,在活动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组活动式的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将死板的、固定模式的教学转变到全面培养人的素质上来,根据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质量真正得到提高,最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小组活动的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教育学理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技能,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课堂上增加学生活动量,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积累知识、获取方法、发展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必由之路。
2、心理学理论
“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需要,也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研究者。”学生需要从创新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加课堂学生活动量正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
3、外语学习理论
“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生英语学习就是要把接受性学习变成发现性、探究性学习,增加课堂学生活动量可以把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游戏活动,提高课堂效率。游戏能寓教于乐,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许多游戏都有戏剧性、角色性,这正好满足了学生爱说爱动、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编出适合的游戏。
讲故事活动,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用填灌式教法单纯以灌输语言材料为目的,而应通过创造各种较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又令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与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竞赛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天性好胜、好强,适量的竞赛活动可以诱发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心理学家认为,竞赛是激励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训练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最有效手段。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教育即生活”。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上为了教与学而付出的,那么教师平时每一堂课都是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我发展的组成。就学生而言,他们的青春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是积极的、丰富的、各方面的,也可以是贪婪的、萎靡不振的、单调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就能分享彼此的成功与喜悦,也能分担双方的挫折与困惑。在参与的活动中,学生的人格、毅力、态度、责任感、荣誉感、协作精神充分得到完善和发挥,确保英语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此外,学生成为参与竞争的一个战斗集体,活动中、学生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加,集体心理意识上升,心理压力减轻,被动角度得到扭转。由此,我们也意识到,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开车中学会开车,在操作电脑中学会使用电脑,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学会语言,熟能生巧。学生把自己当作外国人,表露思想,交流感情,语用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强,自主感觉强。学生思维活跃中,兴趣浓厚,基本功扎实,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发展。最终,改善师生交往的时空频度,实现由部分向全体的转变,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乐学会学。
在设计小组活动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主动性。学生对所布置的任务感兴趣,他们乐于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积极为所在的小组出谋划策,特别是英语基础不很好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2) 独立性,从“依赖课堂、书本、教师”到“超越课堂、书本、教师”,运用学习策略,广泛的资源,独立完成小组中所应承担的任务,如有的负责查资料,有的负责设计广告,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制作ppt课件等。
(3) 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独特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和能力不一样,学习的结果也就不同。外语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更为突出,在小组分工中可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获有成功感。
(4) 体验性,学生在实践中,有身体活动,口、手、耳、眼、脑并用。学生自觉地参与各种交流和完成任务的活动中体验和获得直接经验,并加以发展。
(5) 问题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现在的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必须自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在一次次的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
此外,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鼓励学生思考,学会适时总结。因为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知识既要讲清,又不要什么都讲清,要给学生留有独立钻研和思考的一些余地。主干知识要讲好讲透,派生性的知识不一定全由教师去讲述,不分巨细,都“嚼碎”了“喂”给学生,这种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反之,界限分明,对学生提出的似乎“超纲”但能拓宽思路的问题,简单地以“不考”为由而不去涉及,容易堵塞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