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现在的教育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班里学生人数多,成绩分层现象严重。新课程改革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然而,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师资少、班额大的问题在短时期内还很难得到根本的解决,大班英语教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因此,如何把新课程理念与大班英语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同时改进大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仍是我们一线工作的英语老师们常常在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大班英语教学固然有许多自身的弊端,但也不是说大班教学就没有自己的优势。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还是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和把握。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大班教学的客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计活动和组织教学,提高学生语言接触和操练的密度,创设语言使用的机会,同样可以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实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目标。
一、贯彻学生主体原则
在大班教学条件下,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尤为重要。首先,如果学生主体原则得不到很好的落实,那些由于学生人数多而得不到教师足够关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可能得不到充分调动,他们就有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就可能掉队,“面向全体学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其次,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本身也要求学习者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有效的语言教学应当满足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在进行大班教学时,教师除了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学生的层次和需要。在安排教学程序时,一定要充分预测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点拨。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准备。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要了解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语文学习;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还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学习动机、智力水平、意志品质、兴趣爱好等等。总之,对学生的了解越全面越细致越好,只有了解充分才能提高针对性,这是实现学生主体原则的基本前提
二、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动机和兴趣对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动因,也是维持学习者努力水平的底层力量。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比较持久的学习动机,那么教师的许多努力都会变成无用功。相反,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大班语言学习的许多先天不足。多数学生在开始接触英语时对英语学习都有一定兴趣,但随着学习进程的发展,不少学生开始变得不愿意学英语。导致这种兴趣丧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对学习 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心理准备不足,遇到困难时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不理想;或者取得成绩时没有得到教师或家长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英语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导致达不到学习要求;不喜欢英语老师,或者不喜欢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等等。对这些常见的原因,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并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就给学生打上预防针,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改进方法,及时鼓励,这样,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不会那么快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
信心。
为了减少大班教学环境下导致学习动机丧失的诱发因素,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精心构思教学设计,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之外,还需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情绪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持续不断地刺激及保持学生的内在动机。由于多数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仍停留圈外在工具型动机阶段,他们遇到困难时很容易退却,所以教师有必要以多种方式,持续不断地刺激和保持他们的内在动机。例如,用一些具体案例结合日常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使他们的外部动机逐渐稳定和内化。此外,利用学生渴望成功、希望得到他人鼓励和关注的心理,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也是一种激发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三、实施分层教学
大班教学条件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和学生人数众多的事实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这个矛盾的有效解决方式之一,就是分层教学。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要求;相反,面向全体学生的本意就是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共性,又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分层教学的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和材料分层、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以及评价分层等。要求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前提下,给不同学生量身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评价。一般的原则是:输入性活动(听和读)采取集体活动、分层要求的办法,例如,在听力教学时,所有学生听同一段对话,要求程度高的学生边听边记笔记,听后转述;程度中等的学生边听边记笔记,听后说出主旨大意或者回答几个细节问题;程度较低的学生记下所能听清的任何单词或句子,猜测说话的人是谁、在哪儿等。这时,学生回答问题的顺序一般是由易到难。输出性活动(说和写)则实行分层活动的办法。作业的分层可以采用录音作业的方式,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个别指导。
分层教学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自如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能力,能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分层。为避免分层流于形式,教师要做到备课充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合理制定教学计划,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要求。为使分层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保证分层活动的实效,每项活动之前,教师给学生的指令语和活动所需要的规则一定要具体清楚,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要给学生产生迷惑或者不肯定的机会。学生活动时,教师有必要巡回指导,随时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对于那些不积极、不主动的学生要特别留意,及时督促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必要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直接参与某个小组的活动。对学生的评价要在客观的前提下,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以鼓励为主。
四、利用小组活动,促进合作学习 分组活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小组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种常用形式。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欲望。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同时,由于它把学生个体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所以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团队精神。
在大班教学环境下,小组活动可以实现更多的价值。一方面,由于学生人数多,只要准备工作做得好,小组活动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会比小班条件下好得多;另一方面,它又可以较好地解决大班教学中单个学生学习和活动机会相对较少的矛盾。
小组活动的组织准备和监督是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首先,小组划分有多种形式,原则上,分组时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小组中的分布尽量均衡,即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标准来划分。这种划分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以及组内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提高。其次,小组活动应有一个明确的、充满挑战的目标,这一目标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可完成的任务。同时,对整体目标要进行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为目标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仅仅靠几个英语学得好的学生来垄断活动,其他学生做观众。另外,小组活动的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都要丰富多样。可以是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也可以是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小组每个成员的评价,也可以是对达成目标的评价,对活动过和合作情况程的评价等。教师应着重强调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对学生的努力加以肯定,而不是一味强调谁做得好。
五、探求操练的有效途径,促进技能的形成
语言学习学的是语言,而语言在其本质上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基本语言交际技能的培养。对于知识积累还很有限的中小学生来说,课堂学习仍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形成技能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足量的、有效琄实践操练活动仍然教学目标最终是否能够达成的关键。在强调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和真实性的同时,不能否认系统的语言知识和必要的形式操练在各阶段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改变英语学习方式”并不是不讲语言知识、也不是要废除形式操练,而是要使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操练形式变得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意义。操练也有不同的层次,形式操练是基础,足量的形式操练是前提;模拟的准交际操练是过渡,是知识向技能内化的必要桥梁;交流性操练是目的,是语言知识学习和形式操练的归宿。
在实践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时候,不能片面地、形式化地认为提倡交际就是不要形式、不要结构。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能割裂开来的。过去有些人过于追求结构和形式不对,目前有些人谈形式和结构色变也大可不必。关键还是根据学生的基础,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根据教学条件和实际需要,寻找一个能把结构和意义真正比较好的地结合起来的办法。
学生年龄越小,其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受到越多的限制,所以必须语言形式操练尽可能地充分,尽量使每个学生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以便意义操练和交流性操练顺利有效地进行。在大班教学条件下,由于学生数量多,操练往往既不充分又不普遍,流于形式而失去应有的意义。教师需要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不是学生练了没有,练了多少或怎么练的,而是练的结果如何。离开这一点,活动形式再新颖,课堂气氛再活跃,也都会偏离英语教学的立足交际能力培养的本意。
精心安排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操练活动的顺序,以求得最佳效果,正是需要特别用心钻研的地方。比如,进行听读任务的操练时,为确保输入的可理解性,事先如何做好分解的铺垫性操练;分组角色扮演之前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的估计和排除;小组活动中Group leader 的选择和任务说明;拼块式阅读活动中学生的分组,问题的准备,小组间信息沟通的方式,汇报人的选择等等,可以说每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
结对活动和小组活动在大班教学中有时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判断哪些目标适宜采取这样的活动,效果会如何。不一定所有目标的练习一定要用到这样的活动方式。在形式上,即使桌椅不好移动,小组活动也可以通过让相邻的两行或者两列学生在不挪动桌椅的情况下,转身面对面进行。结对活动可以采用男女生组、左右侧组或者前后半组等形式。总之,根据需要,不拘形式。
此外,一些传统的教学形式,如听写、集体朗读、分大组朗读、集体尝试背诵等,这些实践证明有效的方式在大班英语教学中也应该继承下来。在真实语言环境相对缺乏的条件下,运用恰当,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操练活动中需要强调几点:首先,由于班额大,教师在整个教学操练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察言观色,观察监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表现消极的学生,特别关照有困难的学生。其次,教师的板书或者课件中文字的字要足够大,足够清楚,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教师声音、录音的音响都要清晰;同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要洪亮、清晰。最后,教师不要总站在教师的前面,如果还有可能,要经常走动,特别是关注一下教室另一边的学生。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如不注意,同样会因“小”失大,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学习策略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总是有限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结合学习内容,加强学习策略培养,引导、帮助不同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随着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会越来越少。
为了弥补课堂空间小的不足,教师还有必要带动学生多渠道拓展教学资源,例如制作收集可以用于教学的实物和直观教具;充分利用录音机让学生模仿真实、地道、自然的英语;建立小型英语图书阅览室;课外利用报刊杂志、广播影视节目、多媒体光盘资料等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等。 此外,组织经常性的课外活动也是弥补课堂教学的好办法,如英语角、手抄报、阅读小组、演讲比赛等,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空间。当课堂不再是唯一的语言学习场所时,当学生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时,大班教学的空间矛盾就得到了缓解。此外,传统的课前预习和准备,课后复习练习等要求也是巩固大班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方式。
七、重视师生感情的交流,师生共建和谐课堂
大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无意识地冷淡某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其实,这些学生才最需要教师的关注。一旦他们掉队,不仅使“关注全体学生”的理想成为空话,而且会影响到身边更多的同学,导致整个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滑坡。教师要特别注意,课上多这些学生给机会,课下定期与他们谈心,进行情感交流和关心鼓励。
教师应该是所有学生的朋友。教师要用真爱去理解学生,要蹲下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这既包括英语学习上的需要,也包括英语学习以外的需要。教师的爱和付出最能感动学生,结果学生往往是“亲其师,信其道”,学习兴趣和信心大增,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一样。同时,教师也不必再为大班教学的课堂秩序伤脑筋。不仅如此,前面谈到的几个原则,对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对症下药”的技巧都有很高要求,而这些技巧也都是以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关爱和深入细致的了解为前提的。许多教师对此认识不足,甚至认为这些不应该是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英语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行了,其他都是班主任的事。他们忘了“磨刀不费砍柴工”的道理。毕竟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有自己思想情感的生命个体,如果不舍得花些功夫磨好“了解学生”这把“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就往往会遇到重重困难,教学效果就很可能不那么理想。大班教学时,了解学生会花费教师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但是这项工作很有价值,非做好不可。
总之,大班小班并不是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关键还是在教师自身的素质。只要教师能够克服对传统拷贝式教育的惯性依赖,根据大班教学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需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手段,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抓住语言教学的特点并正确地与大班教学模式融合贯通,使学生这一传统教育中被动的受体转变为创造性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就可以使大班教学的英语课堂充满和谐的气氛,圆满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Jeremy Harmer. 200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3rd. [M]. Longman.
[3] Michael J. Wallace. 1998. 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Nolasco, R and Arthur, L. 1988. Teaching Large Class. [M]. Macmillan.
[5] 陈琳,王蔷,程晓堂. 200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一、贯彻学生主体原则
在大班教学条件下,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尤为重要。首先,如果学生主体原则得不到很好的落实,那些由于学生人数多而得不到教师足够关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可能得不到充分调动,他们就有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就可能掉队,“面向全体学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其次,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本身也要求学习者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有效的语言教学应当满足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在进行大班教学时,教师除了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学生的层次和需要。在安排教学程序时,一定要充分预测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点拨。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准备。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要了解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语文学习;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还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学习动机、智力水平、意志品质、兴趣爱好等等。总之,对学生的了解越全面越细致越好,只有了解充分才能提高针对性,这是实现学生主体原则的基本前提
二、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动机和兴趣对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动因,也是维持学习者努力水平的底层力量。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比较持久的学习动机,那么教师的许多努力都会变成无用功。相反,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大班语言学习的许多先天不足。多数学生在开始接触英语时对英语学习都有一定兴趣,但随着学习进程的发展,不少学生开始变得不愿意学英语。导致这种兴趣丧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对学习 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心理准备不足,遇到困难时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不理想;或者取得成绩时没有得到教师或家长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英语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导致达不到学习要求;不喜欢英语老师,或者不喜欢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等等。对这些常见的原因,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并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就给学生打上预防针,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改进方法,及时鼓励,这样,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不会那么快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
信心。
为了减少大班教学环境下导致学习动机丧失的诱发因素,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精心构思教学设计,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之外,还需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情绪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持续不断地刺激及保持学生的内在动机。由于多数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仍停留圈外在工具型动机阶段,他们遇到困难时很容易退却,所以教师有必要以多种方式,持续不断地刺激和保持他们的内在动机。例如,用一些具体案例结合日常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使他们的外部动机逐渐稳定和内化。此外,利用学生渴望成功、希望得到他人鼓励和关注的心理,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也是一种激发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三、实施分层教学
大班教学条件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和学生人数众多的事实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这个矛盾的有效解决方式之一,就是分层教学。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要求;相反,面向全体学生的本意就是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共性,又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分层教学的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和材料分层、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以及评价分层等。要求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前提下,给不同学生量身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评价。一般的原则是:输入性活动(听和读)采取集体活动、分层要求的办法,例如,在听力教学时,所有学生听同一段对话,要求程度高的学生边听边记笔记,听后转述;程度中等的学生边听边记笔记,听后说出主旨大意或者回答几个细节问题;程度较低的学生记下所能听清的任何单词或句子,猜测说话的人是谁、在哪儿等。这时,学生回答问题的顺序一般是由易到难。输出性活动(说和写)则实行分层活动的办法。作业的分层可以采用录音作业的方式,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个别指导。
分层教学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自如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能力,能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分层。为避免分层流于形式,教师要做到备课充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合理制定教学计划,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要求。为使分层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保证分层活动的实效,每项活动之前,教师给学生的指令语和活动所需要的规则一定要具体清楚,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要给学生产生迷惑或者不肯定的机会。学生活动时,教师有必要巡回指导,随时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对于那些不积极、不主动的学生要特别留意,及时督促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必要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直接参与某个小组的活动。对学生的评价要在客观的前提下,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以鼓励为主。
四、利用小组活动,促进合作学习 分组活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小组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种常用形式。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欲望。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同时,由于它把学生个体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所以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团队精神。
在大班教学环境下,小组活动可以实现更多的价值。一方面,由于学生人数多,只要准备工作做得好,小组活动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会比小班条件下好得多;另一方面,它又可以较好地解决大班教学中单个学生学习和活动机会相对较少的矛盾。
小组活动的组织准备和监督是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首先,小组划分有多种形式,原则上,分组时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小组中的分布尽量均衡,即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标准来划分。这种划分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以及组内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提高。其次,小组活动应有一个明确的、充满挑战的目标,这一目标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可完成的任务。同时,对整体目标要进行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为目标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仅仅靠几个英语学得好的学生来垄断活动,其他学生做观众。另外,小组活动的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都要丰富多样。可以是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也可以是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小组每个成员的评价,也可以是对达成目标的评价,对活动过和合作情况程的评价等。教师应着重强调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对学生的努力加以肯定,而不是一味强调谁做得好。
五、探求操练的有效途径,促进技能的形成
语言学习学的是语言,而语言在其本质上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基本语言交际技能的培养。对于知识积累还很有限的中小学生来说,课堂学习仍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形成技能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足量的、有效琄实践操练活动仍然教学目标最终是否能够达成的关键。在强调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和真实性的同时,不能否认系统的语言知识和必要的形式操练在各阶段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改变英语学习方式”并不是不讲语言知识、也不是要废除形式操练,而是要使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操练形式变得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意义。操练也有不同的层次,形式操练是基础,足量的形式操练是前提;模拟的准交际操练是过渡,是知识向技能内化的必要桥梁;交流性操练是目的,是语言知识学习和形式操练的归宿。
在实践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时候,不能片面地、形式化地认为提倡交际就是不要形式、不要结构。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能割裂开来的。过去有些人过于追求结构和形式不对,目前有些人谈形式和结构色变也大可不必。关键还是根据学生的基础,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根据教学条件和实际需要,寻找一个能把结构和意义真正比较好的地结合起来的办法。
学生年龄越小,其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受到越多的限制,所以必须语言形式操练尽可能地充分,尽量使每个学生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以便意义操练和交流性操练顺利有效地进行。在大班教学条件下,由于学生数量多,操练往往既不充分又不普遍,流于形式而失去应有的意义。教师需要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不是学生练了没有,练了多少或怎么练的,而是练的结果如何。离开这一点,活动形式再新颖,课堂气氛再活跃,也都会偏离英语教学的立足交际能力培养的本意。
精心安排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操练活动的顺序,以求得最佳效果,正是需要特别用心钻研的地方。比如,进行听读任务的操练时,为确保输入的可理解性,事先如何做好分解的铺垫性操练;分组角色扮演之前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的估计和排除;小组活动中Group leader 的选择和任务说明;拼块式阅读活动中学生的分组,问题的准备,小组间信息沟通的方式,汇报人的选择等等,可以说每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
结对活动和小组活动在大班教学中有时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判断哪些目标适宜采取这样的活动,效果会如何。不一定所有目标的练习一定要用到这样的活动方式。在形式上,即使桌椅不好移动,小组活动也可以通过让相邻的两行或者两列学生在不挪动桌椅的情况下,转身面对面进行。结对活动可以采用男女生组、左右侧组或者前后半组等形式。总之,根据需要,不拘形式。
此外,一些传统的教学形式,如听写、集体朗读、分大组朗读、集体尝试背诵等,这些实践证明有效的方式在大班英语教学中也应该继承下来。在真实语言环境相对缺乏的条件下,运用恰当,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操练活动中需要强调几点:首先,由于班额大,教师在整个教学操练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察言观色,观察监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表现消极的学生,特别关照有困难的学生。其次,教师的板书或者课件中文字的字要足够大,足够清楚,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教师声音、录音的音响都要清晰;同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要洪亮、清晰。最后,教师不要总站在教师的前面,如果还有可能,要经常走动,特别是关注一下教室另一边的学生。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如不注意,同样会因“小”失大,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学习策略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总是有限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结合学习内容,加强学习策略培养,引导、帮助不同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随着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会越来越少。
为了弥补课堂空间小的不足,教师还有必要带动学生多渠道拓展教学资源,例如制作收集可以用于教学的实物和直观教具;充分利用录音机让学生模仿真实、地道、自然的英语;建立小型英语图书阅览室;课外利用报刊杂志、广播影视节目、多媒体光盘资料等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等。 此外,组织经常性的课外活动也是弥补课堂教学的好办法,如英语角、手抄报、阅读小组、演讲比赛等,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空间。当课堂不再是唯一的语言学习场所时,当学生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时,大班教学的空间矛盾就得到了缓解。此外,传统的课前预习和准备,课后复习练习等要求也是巩固大班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方式。
七、重视师生感情的交流,师生共建和谐课堂
大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无意识地冷淡某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其实,这些学生才最需要教师的关注。一旦他们掉队,不仅使“关注全体学生”的理想成为空话,而且会影响到身边更多的同学,导致整个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滑坡。教师要特别注意,课上多这些学生给机会,课下定期与他们谈心,进行情感交流和关心鼓励。
教师应该是所有学生的朋友。教师要用真爱去理解学生,要蹲下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这既包括英语学习上的需要,也包括英语学习以外的需要。教师的爱和付出最能感动学生,结果学生往往是“亲其师,信其道”,学习兴趣和信心大增,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一样。同时,教师也不必再为大班教学的课堂秩序伤脑筋。不仅如此,前面谈到的几个原则,对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对症下药”的技巧都有很高要求,而这些技巧也都是以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关爱和深入细致的了解为前提的。许多教师对此认识不足,甚至认为这些不应该是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英语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行了,其他都是班主任的事。他们忘了“磨刀不费砍柴工”的道理。毕竟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有自己思想情感的生命个体,如果不舍得花些功夫磨好“了解学生”这把“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就往往会遇到重重困难,教学效果就很可能不那么理想。大班教学时,了解学生会花费教师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但是这项工作很有价值,非做好不可。
总之,大班小班并不是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关键还是在教师自身的素质。只要教师能够克服对传统拷贝式教育的惯性依赖,根据大班教学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需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手段,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抓住语言教学的特点并正确地与大班教学模式融合贯通,使学生这一传统教育中被动的受体转变为创造性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就可以使大班教学的英语课堂充满和谐的气氛,圆满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Jeremy Harmer. 200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3rd. [M]. Longman.
[3] Michael J. Wallace. 1998. 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Nolasco, R and Arthur, L. 1988. Teaching Large Class. [M]. Macmillan.
[5] 陈琳,王蔷,程晓堂. 200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