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0例,给予其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20例,在此基础上加以干预性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5.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小儿先行性巨结肠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又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率。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护理体会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该病主要因直肠、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引发,进而使得粪便难以排出,在近端结肠造成阻滞所致[1]。该病可对患者的胃肠道消化系统造成伤害,并可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对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干预性护理,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0例,男患18例、女患2例,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3.4±1.4)岁。对照组患者20例,男患16例、女患4例,年龄为1.5~7.2岁,平均年龄为(4.0±1.0)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与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干预性护理,具体情况如下:(1)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年龄普遍较小,难免对医护人员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在此次调查中,我院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诊治时,需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注意语气温和,在日常可多与患者进行互动,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2)饮食干预。患者治疗前需进行全面的营养补充,以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与术后恢复。术前营养补充应多以流质食物为主,对于营养较为缺乏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营养素的补充,以帮助患者增强体力。(3)术后肛周护理。患者术后一段时间内肛周括约肌易松弛,可使得肠内稀便不受控制而流出,因此,术后需由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肛周进行清洁,避免因排泄物流出后而导致肛周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两种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临床满意率进行观察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以t检验进行比较,p<0.05时视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2.2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比较
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分别为96%、8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小儿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症可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产生损害,并影响患者正常的生长发育。临床上常以手术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但除基本的治疗外,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3]。
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以干预性护理。此次干预性护理主要从患者的心理、饮食、术后肛周清洁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有效拉近了护患关系,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使得干预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得到肯定。此外,对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总而言之,对先天性小儿巨结肠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的临床满意率。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小儿天性巨结肠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乐玉娇,蒋淑兰,徐玲等.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与经腹根治性手术的护理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16):3534-3535.
[2] 王惠亭,刚梅毅.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C].//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0:57-59.
[3] 余晓燕.浅议小兒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4):141-142.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护理体会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该病主要因直肠、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引发,进而使得粪便难以排出,在近端结肠造成阻滞所致[1]。该病可对患者的胃肠道消化系统造成伤害,并可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对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干预性护理,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0例,男患18例、女患2例,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3.4±1.4)岁。对照组患者20例,男患16例、女患4例,年龄为1.5~7.2岁,平均年龄为(4.0±1.0)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与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干预性护理,具体情况如下:(1)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年龄普遍较小,难免对医护人员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在此次调查中,我院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诊治时,需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注意语气温和,在日常可多与患者进行互动,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2)饮食干预。患者治疗前需进行全面的营养补充,以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与术后恢复。术前营养补充应多以流质食物为主,对于营养较为缺乏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营养素的补充,以帮助患者增强体力。(3)术后肛周护理。患者术后一段时间内肛周括约肌易松弛,可使得肠内稀便不受控制而流出,因此,术后需由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肛周进行清洁,避免因排泄物流出后而导致肛周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两种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临床满意率进行观察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以t检验进行比较,p<0.05时视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2.2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比较
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分别为96%、8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小儿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症可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产生损害,并影响患者正常的生长发育。临床上常以手术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但除基本的治疗外,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3]。
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以干预性护理。此次干预性护理主要从患者的心理、饮食、术后肛周清洁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有效拉近了护患关系,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使得干预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得到肯定。此外,对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总而言之,对先天性小儿巨结肠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的临床满意率。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小儿天性巨结肠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乐玉娇,蒋淑兰,徐玲等.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与经腹根治性手术的护理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16):3534-3535.
[2] 王惠亭,刚梅毅.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C].//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0:57-59.
[3] 余晓燕.浅议小兒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