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学习评价,是指以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恰当有效的评价方式与途径,系统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学习过程中认知行为方面的变化信息与证据,并对学生的学习进展与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赏识性评价”呢?“赏识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尊重、信任、肯定、赞许、鼓励、嘉奖等形式对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答案正误、思维水平、学习效果及进步幅度、努力程度、有无创建等方面加以肯定和赞许,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凡是使用惩罚能够有益的地方,教师就应当使用惩罚。”赏识与批评性评价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每个学生都有可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逐步追求上进的学生?因此,为人师者可以尝试着大胆表扬,合理批评。
那么,如何把赏识性评价与批评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一、尊重个体差异,让赏识性评价成为学生向上攀登的阶梯
学生的发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赏识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1.“沙里淘金”,消除自卑。
适当、及时的赏识性评价能对学生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而要达到这一点,教师要善于为落后学生或学生学习中暂时落后的方面创造种种成功的机会。通过教学评价,让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在评价时可以运用“低起点、小台阶”的方法,鼓励学生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例如,有一位学生,通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在大家心中,甚至在她自己心中,都认为自己是一个语言天赋极差的学生。为此,他上课几乎从不举手发言,与小组内学生合作表演她也很少参加,作文语句都写不通顺,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她都显得非常被动。直到教学《雷雨》一课,教师参加了他们小组的活动,在课堂上她在小组伙伴的鼓励下,表演了课文的情境对话。表演中,虽然表情、语调尚需加以提醒,但对她来说,已经相当不简单,当时教师高兴地举起她的手说:“大家瞧,她今天表演得多棒呀!看来只要勇敢地尝试,就一定会有进步!”其他学生也发出了赞叹声。这时,她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成功的喜悦,接下来的语文课里常能看到她自信的笑容,她学语文的兴趣也在逐日提高。所以,只要教师提供激励学生发展的反馈信息,使“学困生”认识到自己的强项,就可以为学生今后如何发挥强项提出宝贵的建议,充分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2.以“我”比“我”,激发自信。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教师所关注的焦点往往是那些少数的优等生,而学习水平一般或是不太好的学生往往很难看到自己的长处与进步。如果能够引导他们以“我”比“我”,从纵向比较中,他们将会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前进的动力。如,课文朗读正确、流利,体会作者感情准确到位,遣词造句新颖独特,作业书写工整漂亮,等等,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也可以通过填写随堂记录卡的方式进行评价。如,如果有进步,就可以在后面画一个笑脸。这样,使学生很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不断地由小成功积累为大成功,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在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对每位学生的成长持有肯定、乐观的态度。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对学生心灵健康的肯定,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现在社会很多地方过度地运用赏识教育,不选地点时间乱用赏识教育变成了事事都赏识,样样都赏识,这就有失偏颇了。
二、批评教育的不可或缺性
在教育教学中提倡赏识教育,也要提倡适当批评教育,赏识和批评需要共存,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但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如果说赏识是抚慰人心灵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人心灵的镜子,二者在一个人的进步提高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作为教育的手段不能单一,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用最合适的度。
赏识与批评本不矛盾,在某些领域两者结合,更会有意外的收获。特别在教育中两者结合更加有利于学生思想上的正确发展和人格的健全,这样才能使学生经受得起社会的考验。人生在世,有谁能不犯错误呢?即使是圣贤也无法避免这种人生中的必然,而在求知问道中的学生更会犯错误,该怎样对待学生的问题,又该如何恰到好处地进行处理,这大概是教育者常要面对的事情。
教学评价中应避免“廉价的表扬”,对于较轻松的学生,频繁的激励式评价会使他们飘飘然不知所向,助长他们自高自大的情绪。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和平日的学习表现,展开生生互评或自我评价。找缺点,寻不足,让“优生”心服口服,使他们真正看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激励他们精益求精,锦上添花。
赏识和批评是教育的双翼,是教育的有机结合体,只有赏识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应该是不负责任的教育,至少是不完整的教育。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赏识和批评教育相结合,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更为重要。
那么,什么是“赏识性评价”呢?“赏识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尊重、信任、肯定、赞许、鼓励、嘉奖等形式对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答案正误、思维水平、学习效果及进步幅度、努力程度、有无创建等方面加以肯定和赞许,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凡是使用惩罚能够有益的地方,教师就应当使用惩罚。”赏识与批评性评价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每个学生都有可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逐步追求上进的学生?因此,为人师者可以尝试着大胆表扬,合理批评。
那么,如何把赏识性评价与批评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一、尊重个体差异,让赏识性评价成为学生向上攀登的阶梯
学生的发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赏识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1.“沙里淘金”,消除自卑。
适当、及时的赏识性评价能对学生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而要达到这一点,教师要善于为落后学生或学生学习中暂时落后的方面创造种种成功的机会。通过教学评价,让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在评价时可以运用“低起点、小台阶”的方法,鼓励学生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例如,有一位学生,通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在大家心中,甚至在她自己心中,都认为自己是一个语言天赋极差的学生。为此,他上课几乎从不举手发言,与小组内学生合作表演她也很少参加,作文语句都写不通顺,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她都显得非常被动。直到教学《雷雨》一课,教师参加了他们小组的活动,在课堂上她在小组伙伴的鼓励下,表演了课文的情境对话。表演中,虽然表情、语调尚需加以提醒,但对她来说,已经相当不简单,当时教师高兴地举起她的手说:“大家瞧,她今天表演得多棒呀!看来只要勇敢地尝试,就一定会有进步!”其他学生也发出了赞叹声。这时,她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成功的喜悦,接下来的语文课里常能看到她自信的笑容,她学语文的兴趣也在逐日提高。所以,只要教师提供激励学生发展的反馈信息,使“学困生”认识到自己的强项,就可以为学生今后如何发挥强项提出宝贵的建议,充分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2.以“我”比“我”,激发自信。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教师所关注的焦点往往是那些少数的优等生,而学习水平一般或是不太好的学生往往很难看到自己的长处与进步。如果能够引导他们以“我”比“我”,从纵向比较中,他们将会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前进的动力。如,课文朗读正确、流利,体会作者感情准确到位,遣词造句新颖独特,作业书写工整漂亮,等等,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也可以通过填写随堂记录卡的方式进行评价。如,如果有进步,就可以在后面画一个笑脸。这样,使学生很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不断地由小成功积累为大成功,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在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对每位学生的成长持有肯定、乐观的态度。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对学生心灵健康的肯定,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现在社会很多地方过度地运用赏识教育,不选地点时间乱用赏识教育变成了事事都赏识,样样都赏识,这就有失偏颇了。
二、批评教育的不可或缺性
在教育教学中提倡赏识教育,也要提倡适当批评教育,赏识和批评需要共存,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但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如果说赏识是抚慰人心灵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人心灵的镜子,二者在一个人的进步提高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作为教育的手段不能单一,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用最合适的度。
赏识与批评本不矛盾,在某些领域两者结合,更会有意外的收获。特别在教育中两者结合更加有利于学生思想上的正确发展和人格的健全,这样才能使学生经受得起社会的考验。人生在世,有谁能不犯错误呢?即使是圣贤也无法避免这种人生中的必然,而在求知问道中的学生更会犯错误,该怎样对待学生的问题,又该如何恰到好处地进行处理,这大概是教育者常要面对的事情。
教学评价中应避免“廉价的表扬”,对于较轻松的学生,频繁的激励式评价会使他们飘飘然不知所向,助长他们自高自大的情绪。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和平日的学习表现,展开生生互评或自我评价。找缺点,寻不足,让“优生”心服口服,使他们真正看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激励他们精益求精,锦上添花。
赏识和批评是教育的双翼,是教育的有机结合体,只有赏识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应该是不负责任的教育,至少是不完整的教育。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赏识和批评教育相结合,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