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发学生的质疑,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心得体会:一是语言提示法,二是板书图示法,三是挖井设套法,四是问题引疑法,五是定位定向法。
[关键词]语言;提示;板书;图示;挖井;设套;问题;引疑;定位;定向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246-01
《语文课程标准》七——九年级阅读目标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从这一目标可以看出,课标对于质疑学习的重视程度。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发学生的质疑,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它关系到一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是教学设计时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语言提示法
所谓语言提示法,指教师为了引发学生对某一处文本产生质疑,刻意使用一些具有提示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让学生快速发现某一疑点的方法,也就是能对学生质疑产生提示作用的教师语言。因说话的目的是对疑点问题的提示,所以教师此时的语言不宜太直白,即不能直接说出质疑问题,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甚至可用半截话。同时教师的语言也不能太迂曲,即不能与质疑问题相差太远,这样极易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其他方向,应该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以之作为提示语言的标准,保证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如我在教学《背影》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品味“不相见”与“未相见”两个句子的区别,我明确告诉学生:先用近义词替换原文中的某一词,再通过反复读、仔细想体会两个近义词的不同。这样把学生体会揣摩的内容告知了学生,同时还将揣摩的方法“反复读、仔细想”也告知了学生。比较的是什么具体内容虽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但从学生体会揣摩的意思看,学生还是领悟到了教师的意图,比较的是“不”和“未”两个词在句子中的的优劣。而且从学生体会琢磨的过程来看,学生全是小声的连续的读着两个句子,并没有出现因声音过大影响别人思考的现象,可见学生都懂得了如何把握“反复读、仔细想”。在交流时,认为“未”好的与认为“不”好的观点进行了辩论、砥砺,最终“不相见”在这里的妙处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同。
二、板书图示法
就是教师运用多媒体图示或板书图示,让学生直观的发现疑点,提出质疑问题的引导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前的幻灯片制作和板书图式的设计上,是教师备课时必须细心准备的工作之一。在设计板书图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直观和清晰,对于需要强调的引疑之处,字号相对要大一些,尽量使用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彩色粉笔书写。我在教学《爱莲说》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前后的顺序安排有不同,板书时我将三种花用红色粉笔以比其它字大一倍多的字体写在黑板上。这副板书设计是对全文脉络的一个整体显现,也是要引出学生质疑的图示。当我提出“观察板书,你会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快就提出了“文章前后对三种花的顺序安排不统一”的质疑,并提出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顺序”的质疑问题。设计幻灯片时,要注意画面的清晰度,注重质疑点明显的构图差异。
三、挖阱设套法
就是指教师为了诱发学生对某一疑点产生质疑,故意设置一个陷阱让学生坠入,当学生在走投无路之际会訇然明白,老师是为了引发某一问题。我在教学《再塑生命》一文时就采用了挖阱设套法。为了引导学生发现这篇文章中有不符合叙述角度的的地方,从而更近一步探讨这篇文章为什么会有不合常规的写法。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回答:一般写人的文章会使用那些人物描写方法?学生争抢着回答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四种方法。接着我提出学习任务:找出文本中的肖像描写。接到任务后,学生都非常认真的、仔细的从文本中找寻着“肖像描写”,经过两分钟左右的寻觅学生一无所获。此时有学生提出“文章中没有出现肖像描写,老师为什么要骗我们呢?”我一言未发,两手一摊,神秘的一笑。马上就有学生反应过来“老师是让我们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来。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应该是:为什么这篇写人的文章没有肖像描写呢?”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学生很快的自觉的分组对这一问题开始了探讨。这跟常见的教师为了强调某一易错的字,故意在板书时写错提醒学生的做法有同工异曲之妙,让课堂充满了幽默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
四、问题引疑法
即通过教师课前预设的一系列问题,一步一步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疑点,就疑点提出质疑问题的引导方法。设计问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解决对文本某一处的理解,二是在讨论过程中对教师预设的疑点产生质疑,提出问题,为后面的探究学习提供任务。从上面两个目的出发,作为引疑而用的问题要具备一般课堂问题的特点,有探究性,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而且对该问题学生会有哪些探究结果也要有所预知,要从这些结果中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任务。我在教学《岳阳楼记》时,就用了这种方法: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岳阳楼记》和《小石潭记》、《桃花源记》这些“记”类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学生边讨论边翻阅资料。)
生1:《小石潭记》纯粹是一篇游记,《岳阳楼记》虽然是“记”,但和普通的游记文章又有所不同。
生2:《小石潭记》和《桃花源记》主要运用了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抒情蕴含在叙述和描写之中;《岳阳楼记》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抒情比较直接,也较为强烈。
生3:我觉得《岳阳楼记》更像一篇政论文。
生4:为什么《岳阳楼记》没有按照一般游记文章的写法,而是写的更像一篇政论文呢?
师:这一问题提的非常好!究竟是为什么?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方法----逆向质疑法。
五、定位定向法
指教师通过规定阅读范围、观察范围、思维方式等具体的要求,缩小文本资源范围,让学生在相对小一些的范围内进行阅读或观察,以便学生快速发现疑点,提出质疑问题的引导方法。中学阶段,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篇幅都比较长一些,有些课文让学生精读一遍需要近十分钟的时间。如果每一个问题都放手让学生从全部文本去探索,一节课无论如何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所以当探讨某一问题时,必须对阅读范围进行缩小。质疑学习中的疑点往往是文章中非常细小的部分,倘若放手从全文中让学生发现疑点,一方面学生很可能找不出来,另一方面也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假如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范围限定了某一段或某一句时,学生在相对集中的阅读材料中就容易发现疑点,从而快速提出质疑问题。如杨绛的《老王》一文第一段的第一句“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与第六段的第三句“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两句话看起来是互相矛盾的,很有探究价值。如果放手让学生从全文来发现这一疑点,虽然比不上大海捞针,可要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现这一疑点确实有点悬乎。假如教师采用定范围的方法提出:“请同学们阅读第一段的第一句与第六段的第三句,你会发现什么?”如此一来,在两句话的范围内,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两句话的矛盾之处,很自然地将课堂引向了探究这两句话是否矛盾的问题中去了。
在质疑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疑点的发现,是整个课堂研讨问题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疑点的引出成功与否是关系整个课堂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是教师备课时应仔细推敲、精心预设的重中之重。只有顺利的引出问题,才能保证整个课堂的有序高效。
[关键词]语言;提示;板书;图示;挖井;设套;问题;引疑;定位;定向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246-01
《语文课程标准》七——九年级阅读目标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从这一目标可以看出,课标对于质疑学习的重视程度。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发学生的质疑,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它关系到一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是教学设计时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语言提示法
所谓语言提示法,指教师为了引发学生对某一处文本产生质疑,刻意使用一些具有提示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让学生快速发现某一疑点的方法,也就是能对学生质疑产生提示作用的教师语言。因说话的目的是对疑点问题的提示,所以教师此时的语言不宜太直白,即不能直接说出质疑问题,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甚至可用半截话。同时教师的语言也不能太迂曲,即不能与质疑问题相差太远,这样极易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其他方向,应该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以之作为提示语言的标准,保证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如我在教学《背影》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品味“不相见”与“未相见”两个句子的区别,我明确告诉学生:先用近义词替换原文中的某一词,再通过反复读、仔细想体会两个近义词的不同。这样把学生体会揣摩的内容告知了学生,同时还将揣摩的方法“反复读、仔细想”也告知了学生。比较的是什么具体内容虽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但从学生体会揣摩的意思看,学生还是领悟到了教师的意图,比较的是“不”和“未”两个词在句子中的的优劣。而且从学生体会琢磨的过程来看,学生全是小声的连续的读着两个句子,并没有出现因声音过大影响别人思考的现象,可见学生都懂得了如何把握“反复读、仔细想”。在交流时,认为“未”好的与认为“不”好的观点进行了辩论、砥砺,最终“不相见”在这里的妙处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同。
二、板书图示法
就是教师运用多媒体图示或板书图示,让学生直观的发现疑点,提出质疑问题的引导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前的幻灯片制作和板书图式的设计上,是教师备课时必须细心准备的工作之一。在设计板书图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直观和清晰,对于需要强调的引疑之处,字号相对要大一些,尽量使用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彩色粉笔书写。我在教学《爱莲说》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前后的顺序安排有不同,板书时我将三种花用红色粉笔以比其它字大一倍多的字体写在黑板上。这副板书设计是对全文脉络的一个整体显现,也是要引出学生质疑的图示。当我提出“观察板书,你会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快就提出了“文章前后对三种花的顺序安排不统一”的质疑,并提出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顺序”的质疑问题。设计幻灯片时,要注意画面的清晰度,注重质疑点明显的构图差异。
三、挖阱设套法
就是指教师为了诱发学生对某一疑点产生质疑,故意设置一个陷阱让学生坠入,当学生在走投无路之际会訇然明白,老师是为了引发某一问题。我在教学《再塑生命》一文时就采用了挖阱设套法。为了引导学生发现这篇文章中有不符合叙述角度的的地方,从而更近一步探讨这篇文章为什么会有不合常规的写法。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回答:一般写人的文章会使用那些人物描写方法?学生争抢着回答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四种方法。接着我提出学习任务:找出文本中的肖像描写。接到任务后,学生都非常认真的、仔细的从文本中找寻着“肖像描写”,经过两分钟左右的寻觅学生一无所获。此时有学生提出“文章中没有出现肖像描写,老师为什么要骗我们呢?”我一言未发,两手一摊,神秘的一笑。马上就有学生反应过来“老师是让我们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来。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应该是:为什么这篇写人的文章没有肖像描写呢?”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学生很快的自觉的分组对这一问题开始了探讨。这跟常见的教师为了强调某一易错的字,故意在板书时写错提醒学生的做法有同工异曲之妙,让课堂充满了幽默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
四、问题引疑法
即通过教师课前预设的一系列问题,一步一步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疑点,就疑点提出质疑问题的引导方法。设计问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解决对文本某一处的理解,二是在讨论过程中对教师预设的疑点产生质疑,提出问题,为后面的探究学习提供任务。从上面两个目的出发,作为引疑而用的问题要具备一般课堂问题的特点,有探究性,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而且对该问题学生会有哪些探究结果也要有所预知,要从这些结果中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任务。我在教学《岳阳楼记》时,就用了这种方法: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岳阳楼记》和《小石潭记》、《桃花源记》这些“记”类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学生边讨论边翻阅资料。)
生1:《小石潭记》纯粹是一篇游记,《岳阳楼记》虽然是“记”,但和普通的游记文章又有所不同。
生2:《小石潭记》和《桃花源记》主要运用了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抒情蕴含在叙述和描写之中;《岳阳楼记》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抒情比较直接,也较为强烈。
生3:我觉得《岳阳楼记》更像一篇政论文。
生4:为什么《岳阳楼记》没有按照一般游记文章的写法,而是写的更像一篇政论文呢?
师:这一问题提的非常好!究竟是为什么?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方法----逆向质疑法。
五、定位定向法
指教师通过规定阅读范围、观察范围、思维方式等具体的要求,缩小文本资源范围,让学生在相对小一些的范围内进行阅读或观察,以便学生快速发现疑点,提出质疑问题的引导方法。中学阶段,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篇幅都比较长一些,有些课文让学生精读一遍需要近十分钟的时间。如果每一个问题都放手让学生从全部文本去探索,一节课无论如何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所以当探讨某一问题时,必须对阅读范围进行缩小。质疑学习中的疑点往往是文章中非常细小的部分,倘若放手从全文中让学生发现疑点,一方面学生很可能找不出来,另一方面也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假如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范围限定了某一段或某一句时,学生在相对集中的阅读材料中就容易发现疑点,从而快速提出质疑问题。如杨绛的《老王》一文第一段的第一句“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与第六段的第三句“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两句话看起来是互相矛盾的,很有探究价值。如果放手让学生从全文来发现这一疑点,虽然比不上大海捞针,可要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现这一疑点确实有点悬乎。假如教师采用定范围的方法提出:“请同学们阅读第一段的第一句与第六段的第三句,你会发现什么?”如此一来,在两句话的范围内,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两句话的矛盾之处,很自然地将课堂引向了探究这两句话是否矛盾的问题中去了。
在质疑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疑点的发现,是整个课堂研讨问题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疑点的引出成功与否是关系整个课堂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是教师备课时应仔细推敲、精心预设的重中之重。只有顺利的引出问题,才能保证整个课堂的有序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