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锻炼与陶冶,逐步形成的自己所特有的观念、态度、习惯与行为等。
1 体育教学个性发展的意义及必要性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由于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使教师与学生更易贴近,师生一起摸、爬、滚、打。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在培养青少年个性方面有着独特的、其它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此,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
1.2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是历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1.3 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
2 体育教学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
2.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
2.2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
2.3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3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3.1 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热情程度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学习维持性长短的重要内容因素,是学生对学习产生高层次需要的根本动力。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体育课的设计及评价的全过程:准备活动指导学生去“带”,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去“选”,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去“练”,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创”。同时,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场地、器材等条件,在一堂课中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分设若干个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在完成第一教学任务外,可在教师提供的项目中选择1~2个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此安排,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满足了学生愿望,使学生能尽情地在喜爱的项目上展示自己,同时还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带动其他同学,对学生个性的发展非常有利。
3.2 灵活处理教材,选择能充分展示自我的内容。在平常的教学中,一般都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参等教学资料,但是教师不能被动地使用教材,而是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借鉴教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依据学生实际,能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更多地选择具有地方特色能满足学生兴趣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学练积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比如,进行舞蹈教学时可以选择教材中没有而符合学生心理的,诸如《兔子舞》等欢快愉悦的音乐舞,让学生尽情的舞动,有自由展示空间,能充分表现自我,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3.3 导“活”学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语言要亲切,有感染力,充满激情,培养具备“主持人风格”的教学艺术;课堂组织应依据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不同的形式,教师在课的组织形式上要有创新,这是把学生导“活”前提。比如,安排上肢力量练习,如果要求学生都做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统一的口令,整齐的动作,看似组织严密,其实有的同学完不成,有的却量不够。同样的练习,如果把统一做引体向上改成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有的做引体向上,有的做斜身引体向上,有的做双杠支撑臂屈伸;同样练俯卧撑也考虑抬高手的位置或抬高脚的位置,如此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张扬。
3.4 努力探索新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应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位出色的教师不是在讲台上讲解精彩,而是在学生学习中点拨得当。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做到教学的设计在教师,教学的推动靠学生。比如,在传授新课时,可以用“启发诱导法”来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既不讲解也不示范,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再采取多种形式的提示,正误对比,学生之间进行短时间的讨论等方式进行启发,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体会动作,最后由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当学生学会动作后,采取竞赛法以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法把学生的学、问、思、辩、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发展了学生的体力、智力和心理活动。
1 体育教学个性发展的意义及必要性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由于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使教师与学生更易贴近,师生一起摸、爬、滚、打。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在培养青少年个性方面有着独特的、其它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此,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
1.2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是历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1.3 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
2 体育教学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
2.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
2.2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
2.3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3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3.1 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热情程度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学习维持性长短的重要内容因素,是学生对学习产生高层次需要的根本动力。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体育课的设计及评价的全过程:准备活动指导学生去“带”,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去“选”,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去“练”,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创”。同时,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场地、器材等条件,在一堂课中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分设若干个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在完成第一教学任务外,可在教师提供的项目中选择1~2个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此安排,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满足了学生愿望,使学生能尽情地在喜爱的项目上展示自己,同时还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带动其他同学,对学生个性的发展非常有利。
3.2 灵活处理教材,选择能充分展示自我的内容。在平常的教学中,一般都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参等教学资料,但是教师不能被动地使用教材,而是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借鉴教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依据学生实际,能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更多地选择具有地方特色能满足学生兴趣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学练积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比如,进行舞蹈教学时可以选择教材中没有而符合学生心理的,诸如《兔子舞》等欢快愉悦的音乐舞,让学生尽情的舞动,有自由展示空间,能充分表现自我,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3.3 导“活”学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语言要亲切,有感染力,充满激情,培养具备“主持人风格”的教学艺术;课堂组织应依据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不同的形式,教师在课的组织形式上要有创新,这是把学生导“活”前提。比如,安排上肢力量练习,如果要求学生都做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统一的口令,整齐的动作,看似组织严密,其实有的同学完不成,有的却量不够。同样的练习,如果把统一做引体向上改成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有的做引体向上,有的做斜身引体向上,有的做双杠支撑臂屈伸;同样练俯卧撑也考虑抬高手的位置或抬高脚的位置,如此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张扬。
3.4 努力探索新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应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位出色的教师不是在讲台上讲解精彩,而是在学生学习中点拨得当。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做到教学的设计在教师,教学的推动靠学生。比如,在传授新课时,可以用“启发诱导法”来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既不讲解也不示范,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再采取多种形式的提示,正误对比,学生之间进行短时间的讨论等方式进行启发,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体会动作,最后由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当学生学会动作后,采取竞赛法以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法把学生的学、问、思、辩、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发展了学生的体力、智力和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