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中差生转化策略之我见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4910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是否能有效地转化“差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学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差生”,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下面就如何转化“差生”,大面积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我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来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来谈一下小学数学差生的策略。
  1 教师对“差生”要尊重和接纳
  一般来说,差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差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差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差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差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差生”,“差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2 激发求知欲,提高兴趣感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差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3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差生认识前提差、思维能力差,因此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还要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情况及时得到反馈。讲授速度要适合差生的接受情况,必要时应该放慢镜头。讲课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另外特别应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比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再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凑成一平角,从而发现定理.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差生要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检查评价。评价时,特别应注意差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耐心激励差生上进,增强学会的信心。
  4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差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学生,尤其要爱差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5 真诚以理相待,消除差生自卑感
  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表现在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益。如果老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差生则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则加以训斥,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表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理相处,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6 借助集体力量,潜移默化获感染
  马卡连柯认为:教师在集体中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要求个人,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并对个人产生影响。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发现一个具有一定学习目的和团结一致的学习集体,能有效地约束差生的行为,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使差生的转变产生奇迹般的效果。例如,我的一个教学班上约有8个差生,我从计算入手,应用题一两步教学循序渐进,科学系统地教学,使班上绝大部的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数学的轨道。班级的学数学、用数学气氛浓,数学成绩理想,这对那8位差生也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别人的数学都能学得好。
  总之,在对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兴趣爱好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有爱心,有耐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把差生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课程改革之后,我们还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那就是怎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设新的语文课程。新课程的改革理念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语文新旧课程最大的区别是以知识文化传播为重点。其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将语文的基础知识点和基本的学习思路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教学聆听、课后练习、反复朗读等方法,达到知识巩固。新课程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
期刊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生活化的数学学习资源大量的存在于学生的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离不开数学,因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课程标准》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
期刊
数学语言是传递数学知识,表达数学思维的载体。然而笔者在从事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对数学语言的阅读、表达、分析、理解转化的能力,严重的阻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掌握和应用。阿·托尔斯泰曾说过:“随随便便地对待语言,这就是说,是在随随便便地思想。”而当代数学教学的任务也明确提出:在打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成功的教师主要不是教给学生一堆死的知识,而是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倘若学生对求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甚至是废寝忘食地钻研知识。因此,在知识严谨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必要的,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
期刊
面对新课改,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首当其冲,积极行动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力求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做为一名历史教师更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学会经营自己。  1 教师要有良好语言的表达能力  对历史教师来说,语言的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教师对主要历史事件要叙述得鲜明、生动、形象,这都有赖于历史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的历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需要自由活动的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健全的人,他们需要学习,需要发展,需要机会和空间,作为教师,理应为学生的成长创设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做一些必要的转变,以便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积极地进取,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1 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不断的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
期刊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人类自我教育的方式之一。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新人。
期刊
【摘 要】 利用现实中的感性认识,以抽象理论具体化,趣例应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问题情境 感性认识 认知冲突 趣味认知 自主探究 建模 推理 论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的做到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自然变得更加尤为重要。  1 利用现实生
期刊
在进一步理解、转变和树立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我积极探索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科学的、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四学法”。即“导学、自学、共学、检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时间性强,有效率,并能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在历史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情感体验,学会主动参与实践的本领,使学生学会学习,为
期刊
倾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修养。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才能开发智力、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可见,倾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但是在数学课上,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积极举手,踊跃发言,但当老师提问一位同学回答时,有的同学就像与自己无关一样,或讲悄悄话,或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