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西方,中国当代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关注的原因,有后现代主义共同的艺术手法基础,有意识形态的差异引发的好奇,还有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艺术投资、收藏的巨大吸引力,甚至包括西方思想界开始的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思潮。为具体说明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的影响,本文以《艺术新闻》与《艺术论坛》为个案,具体考察西方对中国当代接受态度与方式,分析西方面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三种价值尺度:市场价格、审美价值、社会立场。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价格;审美价值;社会立场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识码]A
1989年,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和拉维莱特的大演出厅同时举办《大地魔术师》(Les Magiciens de la Terre)展览,欧美学界与艺术策展人开始对欧美艺术界进行反思,试图解构长久以来艺术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主的“宏大叙述”,其中还包括对现代性、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知识生产、文化霸权等问题的批判和探索。(1)2009年春天,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了一场为期3个月的群展:《第三思维:美国艺术家思考亚洲(1860-1989)》(The Third Mind: American Artists Contemplate Asia,1860-1989),这次展览涵盖了由110位美国主流艺术家创作的250件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曾受到亚洲美学的影响。这次展览试图证明在过去130年间亚洲文化已经渗透到美国艺术中。(2)这两次展览不同程度地表明西方艺术界开始郑重地思考非西方艺术,特别是亚洲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反思并重构现代艺术叙事。在这一段时间里,中国当代艺术也开始进入西方视野,并展现出独特的现代性意义。从市场到画廊、艺术机构再到学院,中国当代艺术引起的反响不同寻常。笔者在此希望以美国的《艺术新闻》与《艺术论坛》为个案,从一个侧面了解欧美艺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接受态度与方式。
一
《艺术新闻》(ART NEWS)创办于1902年,这是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正如该杂志的一位发行人James McC. Gruitt回忆:“那一年,是毕加索开始他‘蓝色时期’的创作,罗丹的‘上帝之手’在世人面前显露,佛兰克·罗伊德·赖特开始建造他第一个‘草原之屋’的时候。同样是这一年,在巴黎,弗拉芒克、德朗和马蒂斯等人正在酝酿着用充满活力的色彩进行一场艺术革命,再过三年后,他们将被称为‘野兽派’。在纽约,大收藏家还在为伦勃朗、霍贝玛斯和庚斯博罗竞争。在这样一个艺术的时代背景下,一位年轻的发行商创办了一本前景不被看好的艺术杂志,它的最初名字也不叫‘艺术新闻’,而是叫‘海德艺术周刊’(Hyde’s Weekly Art News),刚开始它的发行量仅有几百份,且规模很小。但它却顽强生存了下来,并最终更名为‘艺术新闻’。”(3)联系当时的艺术发展状况来看,这本美国的艺术杂志,在以欧洲为主要阵地的现代艺术运动席卷整个西方艺术圈的大背景下孕育而生,而同一时代,美国的艺术界依然固守具象写实的创作语言,革新尚未到来。《海德艺术周刊》以欧洲的现代派艺术为主要报道对象也相应体现了杂志以推崇、学习者的立场追随主流艺术的倾向。
《艺术新闻》1902年在纽约创立,《艺术论坛》(ART FORUM)虽然现在的总部也设在纽约,但是它于1962年在旧金山创立,随后移至洛杉矶,最后才落在纽约。就创办时间看,二者相差60年,60年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新形成的世界格局中,社会和历史背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就文化艺术方面,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世界艺术中心的转移、发起的艺术运动、崇尚的艺术流派和活跃的艺术家也经历了迁移和转换。
1962年在旧金山创办的《艺术论坛》则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不同的面貌,这是一本具有浓厚的美国特色并表现出明显的时代艺术转向的期刊。相对《艺术新闻》而言,《艺术论坛》植根于美国本土,夹带着美国艺术精英的追求,尤其是在二战以后,世界艺术中心已逐渐完成了从巴黎到纽约、从西欧到美国的转换,《艺术论坛》从创办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美国定位。
1960年代,美国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共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敬意对待、支持当代艺术。《艺术论坛》的创办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它描绘出当时普遍的文化景象,讲述了一个新的艺术学科的形成、即将到来的充斥着美国工业发展模式的时代和在当时建立起来的、至今都让美国人引以为豪的社会环境的早期发展阶段。除此之外,当时美国学界将精力倾注于对先锋文化的探讨,也为艺术对社会的意义,以及关于心理的或政治的、形式主义的或文化的批评方法对艺术和艺术批评是否恰当适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应运而生的《艺术论坛》 由一批怀揣艺术梦想的商人们创立,尽管它的诞生地——旧金山市在当时只是一个有着一群标新立异的艺术家所构成的松散团体的外省城市,但这个艺术团体却和距离遥远的现代艺术主要阵营——纽约的美术馆和画廊形成对立的局势。(4)
《艺术新闻》与《艺术论坛》两本杂志是在两种不同的时代环境里诞生的。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在该背景下衍生的艺术思潮、艺术运动和艺术流派。这也就使两本杂志在创立之时于无形间确立了今后艺术报道所侧重的方向和关注点,这二者体现在杂志的特色与办刊宗旨方面、编辑和撰稿人方面、读者群方面以及媒体业或是艺术界的专业认可度方面等等。
然而,在认识到二者不同的同时,更多的则是需要将二者联系到一起,放到一个视野里去判断,毕竟,两本杂志都出自美国,在同一个文化语境下,即使二者存在着种种不同,这种不同也是在相对有限的领域里比较得出的,都是美国文化的多元背景下的分支;而如果将二者放到一个更开阔的全球视野来看,比如西方/东方,欧美/亚洲,美国/中国等语境中,这两本杂志便展示了一种美国视野下的全球化景观,尤其是它在近30年将艺术与批评视野逐渐从西方转向了非西方世界(拉丁美洲、非洲、亚洲)。在西方,中国当代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关注融合了极其复杂的因素,包括不同意识形态引发的强烈好奇,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艺术投资、收藏的巨大吸引力,还有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界开始的后殖民主义研究的内在需求等,各种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而从《艺术论坛》和《艺术新闻》两本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可观察到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的。 二
首先,如果要观察两本杂志如何报道中国当代艺术,我们应该对这两本杂志的栏目设置以及每个栏目的篇幅比例、重要度有所了解。
《艺术新闻》的栏目分为两个部分:Features和Departments,即“专题”和“分类内容”,广告均匀地穿插其中,但数量有所控制。每期杂志通常会采用某位艺术家的作品作封面,封面上还有一个醒目的大标题和一些小标题,对应本期的关注焦点和主要内容。
“专题”主要是由一些较固定的艺术评论员或评论家,分别或针对同一主题、对某一艺术家及其作品或某一艺术种类、风格流派、艺术运动抑或是艺术市场等等进行评论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评论分析里往往夹带着对当时社会历史政治背景的描述。此外,它对当代艺术和过往艺术及大师们的报道也是平分秋色,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杂志不仅注重当代艺术,也坚持艺术史知识的介绍及普及。
“分类内容”由多个分栏目组成,每一期的构成都不固定,但是如Art Talk(“艺术谈话”,评论家在谈话中会涉及一些艺术家),News(“新闻”,从2009年6月刊开始从之前的National News[“国内新闻”]和Internatioanl News[“国际新闻”]合并为“新闻”),Books+ Books Reviews(书讯+书评)和Reviews(展评,由国内展览、国际展览和焦点城市展览组成)以及Critic’s Pick(“批评家点评”——针对某位艺术家)这几个部分相对固定,每期都会出现。其他栏目还有Looking at Art(“艺术观察”,一般是关于艺术史的文章),Art Market(“艺术市场”),Studio(“工作室”——对艺术家的工作室进行探访),Living with Art(“艺术生活”,一般是介绍收藏家与其藏品的故事),Design(“设计”),Working Habits(“创作习惯”),Conversation(“对话”),Artful Traveler(“艺术巡礼”)等。另外,每年的夏季刊都会固定出现The ARTnews 200 TOP Collectors(全球200位顶级收藏家)专栏,这个栏目简要列出当年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艺术收藏家并标明其藏品类别,其中还会对重要收藏家作访谈报道。广告部分,除了画廊、美术馆的展览信息外,杂志还经常在末尾刊登Artists Directory(“艺术家目录总汇”)和Art Schools(“艺术学校”)的信息,为有学习需要的读者提供教授艺术课程的艺术家和学校的联系方式,广告总量不多。
《艺术论坛》杂志的主体部分主要由专栏(Columns)、主体内容(Features)、预展(Previews)和展评(Reviews)构成,其余为广告部分。专栏开始前有时会有编者按(Editor’s Letter),但自2010年九月新的主编郭怡安(Michelle Kuo)上任后不再出现(从同年十月开始)。专栏通常有逝者(Passage)、书籍(Book)、电影(Film)、音乐(Music)、建筑(Architecture)、观点(Slant)、现场(On Site)、十佳(Top Ten)等分栏目,这些分栏目都不固定,依当月的具体情况而变动,一般在每年的最后一期,也就是十二月刊,会出现“艺术家论艺术家”(The Artists’ Artists),这个栏目主要是艺术家间的互动,由一些艺术家评价他们心目中年度最佳的艺术家及其展览;主体内容主要是评论员或批评家对某位艺术家或者某次展览、艺术流派、运动等发表的评论文章,有时有固定的主题,有时则无。还有千字文(1000 Words)和展览开幕(Openings)的介绍。每期的撰稿人都不固定,但有一批相对固定的在业内广受认可的批评家常年为《艺术论坛》供稿。在每年的最后一期,主体内容里都会有这些批评家点评的他们心目中的年度十佳(Best of 年份),对象包括艺术家、展览、美术馆等和艺术相关的事件;预展一般出现在夏季刊或一月刊,针对全球各地即将开始的展览进行有选择性的介绍,同时也会有几位评论员同时对某次展览的介绍(News),此外,每期在“专栏”和“主要内容”之间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展览通告。
展评由长篇评论和短篇评论组成,一般长评有四至五篇,也是由一些有分量的评论家对某个展览进行详细的评论,剩余部分是分布世界各地的评论员对当地的展览进行简短的评述。杂志的广告部分占据整体很大一部分,在某种程度反映了艺术市场——投资和收藏的走向。杂志社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广告,为保持杂志的价值和地位,发行人通过考察画廊的在业界的实力和声誉,对广告进行认真把关,只有符合条件的客户才能将广告放在杂志的前1/3部分,因而有些广告的位置是固定属于一些画廊的,其他画廊即使支付额外费用也无济于事。除了美术类广告,最近一些年杂志也开始有条件地接纳时尚广告和珠宝广告。
通过阅读这两本杂志以及参考它们的栏目设置,可以发现《艺术新闻》和《艺术论坛》两本艺术杂志就如它们的名字一样,前者倾向于直接呈现艺术界的最新信息与市场走向,而后者则是以大量的评论文章讨论当代艺术的重要问题,将思考发还给读者,引发探讨,确实有“论坛”之意,也从侧面说明了《艺术论坛》更注重对艺术本身的探讨,对艺术理想的追求较为纯粹。而《艺术新闻》则有所不同,它将注意力集中在艺术,或者说艺术品所带来的直接效益上,强调其与世俗的联系,呈现整个艺术系统的运作机制。然而,如果仅就学术性和商业性来区分二者,又不免有失偏颇,因为就广告在两本杂志所占的比重来看,就可看出这一部分对两本杂志的意义与其栏目设置又存在着不同。
此外,从创刊历史、杂志定位和风格导向来看,《艺术新闻》和《艺术论坛》存在显著的差异:前者于20世纪初创刊,承接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将之介绍、延续到美国,诱发美国艺术界的现代主义运动;后者则于20世纪60年代创建于美国本土文化蓬勃发展之时,以美国本土先锋实验艺术为根基,在艺术步入后现代时期进行多种可能的探索。时至今日,二者已在共同的时间载体上并行了几十年,其清晰的风格定位、优秀的编辑和撰稿人等竞争优势,为他们赢得了业界广泛的认可,从未湮没在繁多的艺术杂志之中。但是,这种认可也是具有不同偏向的。《艺术新闻》受到的认可多数来自于它具备了一本优秀的新闻杂志的各种要素,这从《艺术新闻》频繁获得新闻界的奖项可窥探一二。而《艺术论坛》的立意主要在于探索艺术发展的多种可能,其先锋实验的性质较为显著,特别是它在某一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精英的追求。相比之下,《艺术新闻》就比较大众化,其报道的内容、文字较之《艺术论坛》也没有那么晦涩。 这两本杂志,一本代表大众的艺术需求,一本代表精英的艺术理想。而他们又同时存在于美国本土,都是业界中的翘楚。将这两本具有典型性的、和而不同的美国艺术杂志置于其他国家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活动中,其表现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将会别有一番意味。
三
笔者认为,从这两本艺术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看法”中可以看出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的活动情况、影响范围,同时也可以思考以《艺术新闻》和《艺术论坛》为代表的美国艺术界,究竟是采用怎样一种标准、角度和态度在它们的立场上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用“它方”看“此地”,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艺术,还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的影响以及西方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观念与价值尺度。
为了更具体、微观地考察《艺术新闻》和《艺术论坛》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情况,笔者就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这两本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进行统计,其中发现一些现象与趋势,其异同点值得关注。
《艺术新闻》和《艺术论坛》二者在报道中国当代艺术的区分如下:
1.“专题”方面,《艺术论坛》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相对纯粹,主要围绕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介绍与评论;而《艺术新闻》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则相对复杂,除了报道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外,还掺杂许多关于艺术市场的调查和分析,涉及艺术家的作品拍卖以及收藏。
2.“专栏”及“分类内容”方面,《艺术论坛》主要采取评论的方式,且对除传统的美术之外的艺术门类,如音乐、电影和建筑有针对性的报道;而《艺术新闻》多采用简短的新闻报道形式,在艺术门类方面无明显的区分,有混合的特点。
3.“展评”方面,《艺术论坛》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展评立足中国本土,而在美国却数量较少。《艺术新闻》则是相反的情况,在中国本土的展评较少,而在美国地区的展评较多。
4.特色栏目方面,《艺术论坛》和《艺术新闻》的特色栏目(前者:“艺术家论艺术家”,“年度十佳”;后者:“200位世界顶级收藏家”)之间可比性不高,但特色栏目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杂志的报道取向,《艺术论坛》的两个特色栏目杂志倾向于对艺术家和展览的深一步挖掘,而《艺术新闻》则更关注艺术收藏等信息的收集。
5.广告部分,《艺术论坛》与《艺术新闻》相比,展览类广告均是最多,其他广告内容存在差异,侧重有所不同。展览类广告中,二者重合的艺术家人数较少。其中画廊的分布地区也有不同的体现,于《艺术论坛》刊登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信息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地区的画廊,北京、上海地区的画廊最多。而《艺术新闻》则是美国本土的画廊刊登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信息的最多,中国大陆地区的画廊或美术馆数量较少,香港地区的画廊存在一定数量。此外,欧洲地区的画廊在《艺术论坛》也刊登了较多广告,而于《艺术新闻》却是数量有限。亚洲其他地区的画廊在《艺术论坛》刊登的广告也有一定数量,而《艺术新闻》却很少。
6.撰稿人方面,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及评论,《艺术论坛》的评论员或批评家分布较为广泛,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一些非英语地区的如欧洲地区的评论员。而《艺术新闻》的评论员大都来自美国本土或英语地区,基本上用英语写作。
而在差异的基础上,又可以归纳出几点共通之处:
1.两本杂志都不同侧重地表现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或是艺术家方面,抑或是艺术市场方面。
2.不管采用何种报道形式,或者就艺术领域进行细致或笼统的分类,两本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都达到了一定的涵盖面,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美术领域,还延及电影、音乐、建筑等。
3.艾未未、蔡国强均是两本杂志在各个栏目中报道次数最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这两位艺术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尤其是西方艺术界的面貌并且透露出西方艺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态度与取舍。
4.两本杂志的特色栏目,《艺术论坛》的“艺术家论艺术家”和《艺术新闻》的“世界200位顶级收藏家”虽然报道的内容和对象不同,但其报道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收藏家的数量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说明了自2008年开始,两本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范围、深度在逐渐扩大。
5.展评部分,两本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报道基本局限在中国和欧美地区(以美国为主),而对其他地区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关注较少。
6.《艺术论坛》和《艺术新闻》的广告数量增减与年份有关,如2008年两本杂志广告均为最多。展览类广告都占据了广告部分的大多数。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广告也多以展览为主。展览广告的数量间接影响着参展人数、画廊的影响力以及艺术家的作品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也借助广告吸引艺术同行、画廊、收藏家和媒体的关注,以达到推广自己的艺术理念及作品的目的。
7.《艺术论坛》和《艺术新闻》都是活跃在国际艺术平台的杂志,在全世界各地都分派有记者或撰稿人,每期内容都融汇了最新的艺术信息与动态,却各有殊异,这得益于这些记者和撰稿人的不同视角以及两本杂志本身分属新闻和评论的定位。
四
总体上看,《艺术新闻》和《艺术论坛》两本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出于三种价值尺度:市场价格、审美价值、社会立场。
首先是市场方面,中国当代艺术表现出很高的市场价值,准确地说,在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价格高于其艺术价值。《艺术新闻》对中国艺术市场的报道较多,不仅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还有古文物艺术市场均有涉及。2008年不仅对中国当代艺术是相当重要的一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也在这一年有重要表现。以报道文章为例,《艺术新闻》在2008年的9月刊(离北京奥运会结束还没多久)有一篇名为《中国艺术大爆炸》(The Chinese Art Explosion)的文章。(5)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当代艺术自本世纪初开始的繁荣景象,包括在拍卖市场连续走高、西方重要画廊陆续展出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等重要信号的出现。但同时也指出中国当代艺术越过批判程序而直接进入市场,这一过程的缺失也导致其呈现出不稳定的迹象。接着以北京的798艺术区为例,谈到中国政府对待中国当代艺术的态度有了微妙的转变,认识到中国当代艺术可以作为向世界宣传中国形象的一部分,因而798艺术区在奥运前得到政府出资的修护,不仅仅是画廊,各种商店也开始进驻,吸引了众多游客。再者又谈到中国本土的收藏家和拍卖公司开始崭露头角,展开同境外资本的竞争。紧接着又谈及国外收藏家和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关系,中国艺术家都深谙市场运行规则,对于国外收藏家带有投机性质的收藏并不十分抵制。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尽管内地拍卖市场机制不完善,但总体说来,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的走势很好,吸引主要在亚洲范围内的国际收藏家。中国内地的艺术博览会也在逐渐增多,同样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和艺术交易商。 总的看来,《艺术新闻》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基本上是基于市场角度的,尽管缺乏学术批评的过程,且内地的当代艺术市场运行也有待合法化,杂志还是对这个新兴的区域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至于为什么说《艺术新闻》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从市场角度出发,还是可以从其他的报道中找到线索。杂志在五年间不论是对张洹、尹秀珍、王庆松、刘晓东、艾未未、徐震、林天苗等艺术家进行了个人报道,还是对中国新水墨画艺术家、新生代艺术家的一般性报道,都会有一部分专门提及其作品在市场的表现。可见艺术家的理念、作品的艺术水准以外,市场表现也是杂志选择艺术家报道的参照因素。
其次是审美价值,欧美主流艺术圈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明显是现代主义的。《艺术论坛》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基本上没有太多市场因素的牵制,而且涉及艺术的领域较为广泛,除了传统的美术领域,还有电影、建筑等,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批评也有所关注,除此之外,杂志对中国本土的具有探索、开拓精神的青年艺术家也有一定关注度。但笔者认为,基于杂志的定位和在艺术界的主流地位,杂志选择报道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很大意义上与杂志所推崇的欧美艺术家的创作理念、风格上有很大的类比性,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先锋、前卫的性质。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理念上是西方先锋艺术的一部分,在此,“中国”并不是一个审美概念,也很难说是艺术家的身份概念。中国当代艺术是全球当代艺术(美学意义上)的一部分,分享着共同的创作理念与艺术手法。尽管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有些人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当代艺术应该有着中国人和中国式的对生命的理解与感知。光有现代的形式和技巧是不够的,还要有对情感的表现,以及将自身融入到整个社会、时代以及国家的进程中去的代入感和使命感,展开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的对话。他们也做了多种尝试,有意识地发掘中国传统艺术的资源并试图从中寻找意象与形式上的灵感,然而,这种发掘与发挥的角度与尺度仍可以被看作是在西方现代艺术在另一个文化语境下的延伸。这其中潜藏的后殖民主义因素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早已引发西方主流学界的讨论,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当代艺术自诞生到发展就已经身处在后殖民时代的文化语境中了。
有关这两本杂志,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诸如杂志是按照欧美主流艺术的标准来挑选中国当代艺术家和其艺术作品,还是中国当代艺术本身就是欧美当代艺术的衍生物?杂志报道的艺术家一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国际认可,但是这种认可是以杂志为代表的欧美艺术界赋予的,还是其本身的独立的艺术价值获得了国际认可?对中国当代艺术纯粹的、独立的艺术价值评判存在吗?回答这些问题,仍有待深入的研究。
现代主义艺术中,艺术前卫与政治前卫是密切相关的,某些艺术家作品或个人若有若无的政治取向也起了无形的推动作用。从统计数据来看,艾未未、蔡国强、陈箴等艺术家,无论是在报道内容还是广告中,出现的次数都居多数。首先是政治的原因,艾未未是一个显著的代表人物。作为早年的“星星美展”成员,后又移居海外多年,艾未未因其在国外著名社交网站(如Twitter)大胆出位的政治言论而在国外(以欧美为主)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以及大量拥护者,也相应提高了其艺术作品的被关注度。政治判断无疑成为艺术判断的背景,这一点是不容回避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原因。包括艾未未、蔡国强、陈箴、徐冰、张洹等人很明显的一个共同特征,即都旅居海外多年,其大部分成熟的艺术作品也都是在海外获得认可。他们所探讨的中西方文化的融合问题、艺术家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身份问题以其延伸出的流散(diaspora)、融超(transexperience)等创作主题都引起了海外评论家、艺术史家的基于学术层面上的关注。除了旅居海外多年的中国艺术家,一些国内的艺术家如刘韡、刘小东、林天苗、尹秀珍、王庆松等也吸引了杂志的目光,究其原因,这些本土艺术家的作品体现、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转型及其带来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转变,这也是吸引西方艺术界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动机是关注中国社会本身。这些艺术作品中蕴含了复杂的因素,伴随着新与旧、过去与现在的交替,中国人的情感经历了失落、茫然、无奈却又坚定地面对时代变换的过程。就社会内容而言,中国本土又与海外的中国艺术家在创作主题有明显的区分,前者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亲历者,后者以异乡者的身份在海外以跨文化的经验体会为创作灵感,寻找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存在的意义,以及本国文化如何与其他文化建立对话并融入到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去。
注释:
(1)关于《大地魔术师Les Magiciens de la Terre》展览可参见:1.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Magiciens_de_la_terre;2.The Whole Earth Show——An Interview with Jean-Hubert Martin by Benjamin Buchloh, Art In America, May, 1989.
(2)关于《第三思维:美国艺术家思考亚洲(1860-1989)》(The Third Mind: American Artists Contemplate Asia,1860-1989)展览可参见Hwa Young Caruso,Ed.D.(Art Review Editor), Art Review, Asian Aesthetic Influences on American Artists: Guggenheim Museum Exhibition, Vol 11,No.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2009.
(3)《艺术新闻》(Artnews)官方网站“About ARTnews” http://www.artnews.com/about/.
(4)参见Amy Newman, Challenging Art: ARTFORUM 1962-1974, Soho Press, Inc.853 Broadway New York,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in-Publicata Data, 2000年,“Introduction”(前言部分)。
(5)参见Barbara Pollack, The Chinese Art Explosion, ARTnews,2008年9月刊。
作者简介:周颖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价格;审美价值;社会立场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识码]A
1989年,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和拉维莱特的大演出厅同时举办《大地魔术师》(Les Magiciens de la Terre)展览,欧美学界与艺术策展人开始对欧美艺术界进行反思,试图解构长久以来艺术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主的“宏大叙述”,其中还包括对现代性、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知识生产、文化霸权等问题的批判和探索。(1)2009年春天,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了一场为期3个月的群展:《第三思维:美国艺术家思考亚洲(1860-1989)》(The Third Mind: American Artists Contemplate Asia,1860-1989),这次展览涵盖了由110位美国主流艺术家创作的250件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曾受到亚洲美学的影响。这次展览试图证明在过去130年间亚洲文化已经渗透到美国艺术中。(2)这两次展览不同程度地表明西方艺术界开始郑重地思考非西方艺术,特别是亚洲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反思并重构现代艺术叙事。在这一段时间里,中国当代艺术也开始进入西方视野,并展现出独特的现代性意义。从市场到画廊、艺术机构再到学院,中国当代艺术引起的反响不同寻常。笔者在此希望以美国的《艺术新闻》与《艺术论坛》为个案,从一个侧面了解欧美艺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接受态度与方式。
一
《艺术新闻》(ART NEWS)创办于1902年,这是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正如该杂志的一位发行人James McC. Gruitt回忆:“那一年,是毕加索开始他‘蓝色时期’的创作,罗丹的‘上帝之手’在世人面前显露,佛兰克·罗伊德·赖特开始建造他第一个‘草原之屋’的时候。同样是这一年,在巴黎,弗拉芒克、德朗和马蒂斯等人正在酝酿着用充满活力的色彩进行一场艺术革命,再过三年后,他们将被称为‘野兽派’。在纽约,大收藏家还在为伦勃朗、霍贝玛斯和庚斯博罗竞争。在这样一个艺术的时代背景下,一位年轻的发行商创办了一本前景不被看好的艺术杂志,它的最初名字也不叫‘艺术新闻’,而是叫‘海德艺术周刊’(Hyde’s Weekly Art News),刚开始它的发行量仅有几百份,且规模很小。但它却顽强生存了下来,并最终更名为‘艺术新闻’。”(3)联系当时的艺术发展状况来看,这本美国的艺术杂志,在以欧洲为主要阵地的现代艺术运动席卷整个西方艺术圈的大背景下孕育而生,而同一时代,美国的艺术界依然固守具象写实的创作语言,革新尚未到来。《海德艺术周刊》以欧洲的现代派艺术为主要报道对象也相应体现了杂志以推崇、学习者的立场追随主流艺术的倾向。
《艺术新闻》1902年在纽约创立,《艺术论坛》(ART FORUM)虽然现在的总部也设在纽约,但是它于1962年在旧金山创立,随后移至洛杉矶,最后才落在纽约。就创办时间看,二者相差60年,60年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新形成的世界格局中,社会和历史背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就文化艺术方面,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世界艺术中心的转移、发起的艺术运动、崇尚的艺术流派和活跃的艺术家也经历了迁移和转换。
1962年在旧金山创办的《艺术论坛》则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不同的面貌,这是一本具有浓厚的美国特色并表现出明显的时代艺术转向的期刊。相对《艺术新闻》而言,《艺术论坛》植根于美国本土,夹带着美国艺术精英的追求,尤其是在二战以后,世界艺术中心已逐渐完成了从巴黎到纽约、从西欧到美国的转换,《艺术论坛》从创办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美国定位。
1960年代,美国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共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敬意对待、支持当代艺术。《艺术论坛》的创办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它描绘出当时普遍的文化景象,讲述了一个新的艺术学科的形成、即将到来的充斥着美国工业发展模式的时代和在当时建立起来的、至今都让美国人引以为豪的社会环境的早期发展阶段。除此之外,当时美国学界将精力倾注于对先锋文化的探讨,也为艺术对社会的意义,以及关于心理的或政治的、形式主义的或文化的批评方法对艺术和艺术批评是否恰当适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应运而生的《艺术论坛》 由一批怀揣艺术梦想的商人们创立,尽管它的诞生地——旧金山市在当时只是一个有着一群标新立异的艺术家所构成的松散团体的外省城市,但这个艺术团体却和距离遥远的现代艺术主要阵营——纽约的美术馆和画廊形成对立的局势。(4)
《艺术新闻》与《艺术论坛》两本杂志是在两种不同的时代环境里诞生的。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在该背景下衍生的艺术思潮、艺术运动和艺术流派。这也就使两本杂志在创立之时于无形间确立了今后艺术报道所侧重的方向和关注点,这二者体现在杂志的特色与办刊宗旨方面、编辑和撰稿人方面、读者群方面以及媒体业或是艺术界的专业认可度方面等等。
然而,在认识到二者不同的同时,更多的则是需要将二者联系到一起,放到一个视野里去判断,毕竟,两本杂志都出自美国,在同一个文化语境下,即使二者存在着种种不同,这种不同也是在相对有限的领域里比较得出的,都是美国文化的多元背景下的分支;而如果将二者放到一个更开阔的全球视野来看,比如西方/东方,欧美/亚洲,美国/中国等语境中,这两本杂志便展示了一种美国视野下的全球化景观,尤其是它在近30年将艺术与批评视野逐渐从西方转向了非西方世界(拉丁美洲、非洲、亚洲)。在西方,中国当代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关注融合了极其复杂的因素,包括不同意识形态引发的强烈好奇,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艺术投资、收藏的巨大吸引力,还有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界开始的后殖民主义研究的内在需求等,各种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而从《艺术论坛》和《艺术新闻》两本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可观察到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的。 二
首先,如果要观察两本杂志如何报道中国当代艺术,我们应该对这两本杂志的栏目设置以及每个栏目的篇幅比例、重要度有所了解。
《艺术新闻》的栏目分为两个部分:Features和Departments,即“专题”和“分类内容”,广告均匀地穿插其中,但数量有所控制。每期杂志通常会采用某位艺术家的作品作封面,封面上还有一个醒目的大标题和一些小标题,对应本期的关注焦点和主要内容。
“专题”主要是由一些较固定的艺术评论员或评论家,分别或针对同一主题、对某一艺术家及其作品或某一艺术种类、风格流派、艺术运动抑或是艺术市场等等进行评论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评论分析里往往夹带着对当时社会历史政治背景的描述。此外,它对当代艺术和过往艺术及大师们的报道也是平分秋色,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杂志不仅注重当代艺术,也坚持艺术史知识的介绍及普及。
“分类内容”由多个分栏目组成,每一期的构成都不固定,但是如Art Talk(“艺术谈话”,评论家在谈话中会涉及一些艺术家),News(“新闻”,从2009年6月刊开始从之前的National News[“国内新闻”]和Internatioanl News[“国际新闻”]合并为“新闻”),Books+ Books Reviews(书讯+书评)和Reviews(展评,由国内展览、国际展览和焦点城市展览组成)以及Critic’s Pick(“批评家点评”——针对某位艺术家)这几个部分相对固定,每期都会出现。其他栏目还有Looking at Art(“艺术观察”,一般是关于艺术史的文章),Art Market(“艺术市场”),Studio(“工作室”——对艺术家的工作室进行探访),Living with Art(“艺术生活”,一般是介绍收藏家与其藏品的故事),Design(“设计”),Working Habits(“创作习惯”),Conversation(“对话”),Artful Traveler(“艺术巡礼”)等。另外,每年的夏季刊都会固定出现The ARTnews 200 TOP Collectors(全球200位顶级收藏家)专栏,这个栏目简要列出当年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艺术收藏家并标明其藏品类别,其中还会对重要收藏家作访谈报道。广告部分,除了画廊、美术馆的展览信息外,杂志还经常在末尾刊登Artists Directory(“艺术家目录总汇”)和Art Schools(“艺术学校”)的信息,为有学习需要的读者提供教授艺术课程的艺术家和学校的联系方式,广告总量不多。
《艺术论坛》杂志的主体部分主要由专栏(Columns)、主体内容(Features)、预展(Previews)和展评(Reviews)构成,其余为广告部分。专栏开始前有时会有编者按(Editor’s Letter),但自2010年九月新的主编郭怡安(Michelle Kuo)上任后不再出现(从同年十月开始)。专栏通常有逝者(Passage)、书籍(Book)、电影(Film)、音乐(Music)、建筑(Architecture)、观点(Slant)、现场(On Site)、十佳(Top Ten)等分栏目,这些分栏目都不固定,依当月的具体情况而变动,一般在每年的最后一期,也就是十二月刊,会出现“艺术家论艺术家”(The Artists’ Artists),这个栏目主要是艺术家间的互动,由一些艺术家评价他们心目中年度最佳的艺术家及其展览;主体内容主要是评论员或批评家对某位艺术家或者某次展览、艺术流派、运动等发表的评论文章,有时有固定的主题,有时则无。还有千字文(1000 Words)和展览开幕(Openings)的介绍。每期的撰稿人都不固定,但有一批相对固定的在业内广受认可的批评家常年为《艺术论坛》供稿。在每年的最后一期,主体内容里都会有这些批评家点评的他们心目中的年度十佳(Best of 年份),对象包括艺术家、展览、美术馆等和艺术相关的事件;预展一般出现在夏季刊或一月刊,针对全球各地即将开始的展览进行有选择性的介绍,同时也会有几位评论员同时对某次展览的介绍(News),此外,每期在“专栏”和“主要内容”之间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展览通告。
展评由长篇评论和短篇评论组成,一般长评有四至五篇,也是由一些有分量的评论家对某个展览进行详细的评论,剩余部分是分布世界各地的评论员对当地的展览进行简短的评述。杂志的广告部分占据整体很大一部分,在某种程度反映了艺术市场——投资和收藏的走向。杂志社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广告,为保持杂志的价值和地位,发行人通过考察画廊的在业界的实力和声誉,对广告进行认真把关,只有符合条件的客户才能将广告放在杂志的前1/3部分,因而有些广告的位置是固定属于一些画廊的,其他画廊即使支付额外费用也无济于事。除了美术类广告,最近一些年杂志也开始有条件地接纳时尚广告和珠宝广告。
通过阅读这两本杂志以及参考它们的栏目设置,可以发现《艺术新闻》和《艺术论坛》两本艺术杂志就如它们的名字一样,前者倾向于直接呈现艺术界的最新信息与市场走向,而后者则是以大量的评论文章讨论当代艺术的重要问题,将思考发还给读者,引发探讨,确实有“论坛”之意,也从侧面说明了《艺术论坛》更注重对艺术本身的探讨,对艺术理想的追求较为纯粹。而《艺术新闻》则有所不同,它将注意力集中在艺术,或者说艺术品所带来的直接效益上,强调其与世俗的联系,呈现整个艺术系统的运作机制。然而,如果仅就学术性和商业性来区分二者,又不免有失偏颇,因为就广告在两本杂志所占的比重来看,就可看出这一部分对两本杂志的意义与其栏目设置又存在着不同。
此外,从创刊历史、杂志定位和风格导向来看,《艺术新闻》和《艺术论坛》存在显著的差异:前者于20世纪初创刊,承接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将之介绍、延续到美国,诱发美国艺术界的现代主义运动;后者则于20世纪60年代创建于美国本土文化蓬勃发展之时,以美国本土先锋实验艺术为根基,在艺术步入后现代时期进行多种可能的探索。时至今日,二者已在共同的时间载体上并行了几十年,其清晰的风格定位、优秀的编辑和撰稿人等竞争优势,为他们赢得了业界广泛的认可,从未湮没在繁多的艺术杂志之中。但是,这种认可也是具有不同偏向的。《艺术新闻》受到的认可多数来自于它具备了一本优秀的新闻杂志的各种要素,这从《艺术新闻》频繁获得新闻界的奖项可窥探一二。而《艺术论坛》的立意主要在于探索艺术发展的多种可能,其先锋实验的性质较为显著,特别是它在某一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精英的追求。相比之下,《艺术新闻》就比较大众化,其报道的内容、文字较之《艺术论坛》也没有那么晦涩。 这两本杂志,一本代表大众的艺术需求,一本代表精英的艺术理想。而他们又同时存在于美国本土,都是业界中的翘楚。将这两本具有典型性的、和而不同的美国艺术杂志置于其他国家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活动中,其表现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将会别有一番意味。
三
笔者认为,从这两本艺术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看法”中可以看出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的活动情况、影响范围,同时也可以思考以《艺术新闻》和《艺术论坛》为代表的美国艺术界,究竟是采用怎样一种标准、角度和态度在它们的立场上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用“它方”看“此地”,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艺术,还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的影响以及西方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观念与价值尺度。
为了更具体、微观地考察《艺术新闻》和《艺术论坛》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情况,笔者就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这两本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进行统计,其中发现一些现象与趋势,其异同点值得关注。
《艺术新闻》和《艺术论坛》二者在报道中国当代艺术的区分如下:
1.“专题”方面,《艺术论坛》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相对纯粹,主要围绕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介绍与评论;而《艺术新闻》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则相对复杂,除了报道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外,还掺杂许多关于艺术市场的调查和分析,涉及艺术家的作品拍卖以及收藏。
2.“专栏”及“分类内容”方面,《艺术论坛》主要采取评论的方式,且对除传统的美术之外的艺术门类,如音乐、电影和建筑有针对性的报道;而《艺术新闻》多采用简短的新闻报道形式,在艺术门类方面无明显的区分,有混合的特点。
3.“展评”方面,《艺术论坛》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展评立足中国本土,而在美国却数量较少。《艺术新闻》则是相反的情况,在中国本土的展评较少,而在美国地区的展评较多。
4.特色栏目方面,《艺术论坛》和《艺术新闻》的特色栏目(前者:“艺术家论艺术家”,“年度十佳”;后者:“200位世界顶级收藏家”)之间可比性不高,但特色栏目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杂志的报道取向,《艺术论坛》的两个特色栏目杂志倾向于对艺术家和展览的深一步挖掘,而《艺术新闻》则更关注艺术收藏等信息的收集。
5.广告部分,《艺术论坛》与《艺术新闻》相比,展览类广告均是最多,其他广告内容存在差异,侧重有所不同。展览类广告中,二者重合的艺术家人数较少。其中画廊的分布地区也有不同的体现,于《艺术论坛》刊登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信息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地区的画廊,北京、上海地区的画廊最多。而《艺术新闻》则是美国本土的画廊刊登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信息的最多,中国大陆地区的画廊或美术馆数量较少,香港地区的画廊存在一定数量。此外,欧洲地区的画廊在《艺术论坛》也刊登了较多广告,而于《艺术新闻》却是数量有限。亚洲其他地区的画廊在《艺术论坛》刊登的广告也有一定数量,而《艺术新闻》却很少。
6.撰稿人方面,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及评论,《艺术论坛》的评论员或批评家分布较为广泛,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一些非英语地区的如欧洲地区的评论员。而《艺术新闻》的评论员大都来自美国本土或英语地区,基本上用英语写作。
而在差异的基础上,又可以归纳出几点共通之处:
1.两本杂志都不同侧重地表现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或是艺术家方面,抑或是艺术市场方面。
2.不管采用何种报道形式,或者就艺术领域进行细致或笼统的分类,两本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都达到了一定的涵盖面,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美术领域,还延及电影、音乐、建筑等。
3.艾未未、蔡国强均是两本杂志在各个栏目中报道次数最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这两位艺术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尤其是西方艺术界的面貌并且透露出西方艺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态度与取舍。
4.两本杂志的特色栏目,《艺术论坛》的“艺术家论艺术家”和《艺术新闻》的“世界200位顶级收藏家”虽然报道的内容和对象不同,但其报道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收藏家的数量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说明了自2008年开始,两本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范围、深度在逐渐扩大。
5.展评部分,两本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报道基本局限在中国和欧美地区(以美国为主),而对其他地区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关注较少。
6.《艺术论坛》和《艺术新闻》的广告数量增减与年份有关,如2008年两本杂志广告均为最多。展览类广告都占据了广告部分的大多数。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广告也多以展览为主。展览广告的数量间接影响着参展人数、画廊的影响力以及艺术家的作品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也借助广告吸引艺术同行、画廊、收藏家和媒体的关注,以达到推广自己的艺术理念及作品的目的。
7.《艺术论坛》和《艺术新闻》都是活跃在国际艺术平台的杂志,在全世界各地都分派有记者或撰稿人,每期内容都融汇了最新的艺术信息与动态,却各有殊异,这得益于这些记者和撰稿人的不同视角以及两本杂志本身分属新闻和评论的定位。
四
总体上看,《艺术新闻》和《艺术论坛》两本杂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出于三种价值尺度:市场价格、审美价值、社会立场。
首先是市场方面,中国当代艺术表现出很高的市场价值,准确地说,在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价格高于其艺术价值。《艺术新闻》对中国艺术市场的报道较多,不仅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还有古文物艺术市场均有涉及。2008年不仅对中国当代艺术是相当重要的一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也在这一年有重要表现。以报道文章为例,《艺术新闻》在2008年的9月刊(离北京奥运会结束还没多久)有一篇名为《中国艺术大爆炸》(The Chinese Art Explosion)的文章。(5)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当代艺术自本世纪初开始的繁荣景象,包括在拍卖市场连续走高、西方重要画廊陆续展出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等重要信号的出现。但同时也指出中国当代艺术越过批判程序而直接进入市场,这一过程的缺失也导致其呈现出不稳定的迹象。接着以北京的798艺术区为例,谈到中国政府对待中国当代艺术的态度有了微妙的转变,认识到中国当代艺术可以作为向世界宣传中国形象的一部分,因而798艺术区在奥运前得到政府出资的修护,不仅仅是画廊,各种商店也开始进驻,吸引了众多游客。再者又谈到中国本土的收藏家和拍卖公司开始崭露头角,展开同境外资本的竞争。紧接着又谈及国外收藏家和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关系,中国艺术家都深谙市场运行规则,对于国外收藏家带有投机性质的收藏并不十分抵制。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尽管内地拍卖市场机制不完善,但总体说来,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的走势很好,吸引主要在亚洲范围内的国际收藏家。中国内地的艺术博览会也在逐渐增多,同样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和艺术交易商。 总的看来,《艺术新闻》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基本上是基于市场角度的,尽管缺乏学术批评的过程,且内地的当代艺术市场运行也有待合法化,杂志还是对这个新兴的区域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至于为什么说《艺术新闻》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从市场角度出发,还是可以从其他的报道中找到线索。杂志在五年间不论是对张洹、尹秀珍、王庆松、刘晓东、艾未未、徐震、林天苗等艺术家进行了个人报道,还是对中国新水墨画艺术家、新生代艺术家的一般性报道,都会有一部分专门提及其作品在市场的表现。可见艺术家的理念、作品的艺术水准以外,市场表现也是杂志选择艺术家报道的参照因素。
其次是审美价值,欧美主流艺术圈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明显是现代主义的。《艺术论坛》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基本上没有太多市场因素的牵制,而且涉及艺术的领域较为广泛,除了传统的美术领域,还有电影、建筑等,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批评也有所关注,除此之外,杂志对中国本土的具有探索、开拓精神的青年艺术家也有一定关注度。但笔者认为,基于杂志的定位和在艺术界的主流地位,杂志选择报道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很大意义上与杂志所推崇的欧美艺术家的创作理念、风格上有很大的类比性,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先锋、前卫的性质。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理念上是西方先锋艺术的一部分,在此,“中国”并不是一个审美概念,也很难说是艺术家的身份概念。中国当代艺术是全球当代艺术(美学意义上)的一部分,分享着共同的创作理念与艺术手法。尽管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有些人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当代艺术应该有着中国人和中国式的对生命的理解与感知。光有现代的形式和技巧是不够的,还要有对情感的表现,以及将自身融入到整个社会、时代以及国家的进程中去的代入感和使命感,展开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的对话。他们也做了多种尝试,有意识地发掘中国传统艺术的资源并试图从中寻找意象与形式上的灵感,然而,这种发掘与发挥的角度与尺度仍可以被看作是在西方现代艺术在另一个文化语境下的延伸。这其中潜藏的后殖民主义因素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早已引发西方主流学界的讨论,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当代艺术自诞生到发展就已经身处在后殖民时代的文化语境中了。
有关这两本杂志,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诸如杂志是按照欧美主流艺术的标准来挑选中国当代艺术家和其艺术作品,还是中国当代艺术本身就是欧美当代艺术的衍生物?杂志报道的艺术家一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国际认可,但是这种认可是以杂志为代表的欧美艺术界赋予的,还是其本身的独立的艺术价值获得了国际认可?对中国当代艺术纯粹的、独立的艺术价值评判存在吗?回答这些问题,仍有待深入的研究。
现代主义艺术中,艺术前卫与政治前卫是密切相关的,某些艺术家作品或个人若有若无的政治取向也起了无形的推动作用。从统计数据来看,艾未未、蔡国强、陈箴等艺术家,无论是在报道内容还是广告中,出现的次数都居多数。首先是政治的原因,艾未未是一个显著的代表人物。作为早年的“星星美展”成员,后又移居海外多年,艾未未因其在国外著名社交网站(如Twitter)大胆出位的政治言论而在国外(以欧美为主)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以及大量拥护者,也相应提高了其艺术作品的被关注度。政治判断无疑成为艺术判断的背景,这一点是不容回避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原因。包括艾未未、蔡国强、陈箴、徐冰、张洹等人很明显的一个共同特征,即都旅居海外多年,其大部分成熟的艺术作品也都是在海外获得认可。他们所探讨的中西方文化的融合问题、艺术家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身份问题以其延伸出的流散(diaspora)、融超(transexperience)等创作主题都引起了海外评论家、艺术史家的基于学术层面上的关注。除了旅居海外多年的中国艺术家,一些国内的艺术家如刘韡、刘小东、林天苗、尹秀珍、王庆松等也吸引了杂志的目光,究其原因,这些本土艺术家的作品体现、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转型及其带来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转变,这也是吸引西方艺术界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动机是关注中国社会本身。这些艺术作品中蕴含了复杂的因素,伴随着新与旧、过去与现在的交替,中国人的情感经历了失落、茫然、无奈却又坚定地面对时代变换的过程。就社会内容而言,中国本土又与海外的中国艺术家在创作主题有明显的区分,前者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亲历者,后者以异乡者的身份在海外以跨文化的经验体会为创作灵感,寻找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存在的意义,以及本国文化如何与其他文化建立对话并融入到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去。
注释:
(1)关于《大地魔术师Les Magiciens de la Terre》展览可参见:1.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Magiciens_de_la_terre;2.The Whole Earth Show——An Interview with Jean-Hubert Martin by Benjamin Buchloh, Art In America, May, 1989.
(2)关于《第三思维:美国艺术家思考亚洲(1860-1989)》(The Third Mind: American Artists Contemplate Asia,1860-1989)展览可参见Hwa Young Caruso,Ed.D.(Art Review Editor), Art Review, Asian Aesthetic Influences on American Artists: Guggenheim Museum Exhibition, Vol 11,No.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2009.
(3)《艺术新闻》(Artnews)官方网站“About ARTnews” http://www.artnews.com/about/.
(4)参见Amy Newman, Challenging Art: ARTFORUM 1962-1974, Soho Press, Inc.853 Broadway New York,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in-Publicata Data, 2000年,“Introduction”(前言部分)。
(5)参见Barbara Pollack, The Chinese Art Explosion, ARTnews,2008年9月刊。
作者简介:周颖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