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体育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在集体活动的时候,会多多少少有学生躲在一边或者借故离开。一开始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以为是学生身体不舒服或者不喜欢这个运动项目,没有深入的追究。后来经过我对这些同学的谈话,原因很多,所以我觉得这里的问题不简单,于是询问了老教师和上网查阅了资料,应该归结为自卑的心理问题。对于这种不良的心理现象,我们教师和家长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卑心理最容易的形成时期——小学阶段。
关键词:自卑心理;体育;克服
一、自卑心理的概念和表现
自卑心理是指个体由于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轻视自己自我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1]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夫曼等对于自卑儿童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自卑儿童常常有这些表现:长时间的情绪低落;过度怕羞,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做事;拒绝交朋友,孤僻,喜欢一个人独处;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经常疑神疑鬼,对别人的批评过于敏感且难以接受;贬低、妒嫉他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回避竞争、竞赛。
研究还显示,自卑学生在学校中一方面表现为怯懦,优柔寡断,孤僻;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傲慢、敌对。在课堂上故意不听课,做小动作、捣乱,以引起老师的注意,或者不恰当地炫耀、发挥自己的特长,以获得优越感。[2]
二、自卑心理的产生
1.自我认识不足
我们每个人总喜欢以他人的行为和表现作为镜面来认识自己。如果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尤其是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比如,有一个人本来张的不错,但是另外的人说他丑,他就产生了怀疑,如果说的人多了,他就会信以为真,产生了自卑心理。
2.家庭经济因素
这个因素不是大家可以选择的,但是这又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因素。最近几年,由于这方面引起自卑的学生人数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困难,时不时的与别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实在太差而感到自卑。
3.个人性格特点
自卑者大多对自己的性格、气质特征有些了解。但他们对于不良的性格特征,总表现的无能为力,叹曰:“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而且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放大的趋向,而且不容易将其消极体验及时宣泄和排解。如那些内向,怯懦、抑郁、低沉者,多不敢主动的去接触陌生人,常常独来独往。当听到别人说有关他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不会向好的方面考虑,更有可能扩大恶性的后果。
4.成长经历有关
很多家长喜欢批评孩子,更甚者没有表扬。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越挑剔,早已忘记了孩子蹒跚学走路时的赏识心态。处于幼儿期的孩子,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往往来源于成人。人的一生真正对性格产生深刻影响的关键时期就那么几个,其中童年经历的影响尤深。心理科学的研究已证实,不少心理问题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症结,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态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常常受到过多的指责和惩罚,遭到父母的压制、训斥,或家庭环境不好等,往往会导致在青年时期自卑心理的形成。
三、自卑心理的危害
1.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在自卑者中,一些不良的情绪很常见,长此以往,就会使其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如有的同学说,由于自己牙齿长得难看,当他讲话时,好象每一个人都在用蔑视的眼光来看他;还有的同学谈到,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每次走进教室,他感到全班同学都在盯着他,以致他两腿发软。这些都是自卑感所带来的错误心理定势,使自卑者形成一种近乎病态的敏感。
2.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自卑的人经常处于郁闷、乖僻、过度敏感的心境,造成某些器官的受损,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如有的自卑者,自己生闷气,火大伤肝。
3.影响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为人的认知能力的缺陷,老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知识经验和才干,办事或者胆怯畏惧、踟蹰不前,或者稍遇困难挫折就打退堂鼓、缺少毅力,甚至对那些本来稍加努力即可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认为无法办到而半途而废,所以自卑的人很难与人相处,也很难取得成功。
四、体育课堂对自卑心理的改善
1.体育教师的作用
教师对此类的情况应早发现,早引导。小学生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信任和依赖心理,通常在和家长谈论事理的时候常说:“这是我们老师讲的”。对于儿童的这种特殊心理,教师应珍惜它,利用好它。特别是体育教师,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体育课了,当然也就自然而然的听从体育教师的话。在整个克服自卑心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从而走上成功的道路。
2.教学中的比较
这不能说是一个好办法,但也可适当选用,通过对比,战胜自卑,采用于那些有着自卑心理且容易满足的学生。教师通过某一方面的比较,私下里让他知道自己不是最差的,借用一下阿Q精神。不过要防止后遗症的发生,不能帮助了这个同学又打击了另一个同学。当然也可以通过优点来纠正缺点。例如:一个体育很好的学生因自己的文化课成绩而自卑,这时教师并没有放弃,就让他做了体委,并且鼓励他积极地参加体育训练。结果在运动会时,他多项得冠,教师又不失时机地教育引导。从此以后,他的文化课学习像体育运动一样,成绩很快上升,自卑心理也自然消除了。
3.利用情境教学,发展人际关系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有多人参与的项目和游戏,并且在项目和游戏中对有自卑感的学生委以重任,让该生在完成任务后得到同学的认可,同时,通过与人交往,就能正确认识他人的长短处,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我评价,学习他人的长处,从众模仿他人的行为,减少自卑感。
4.正确的自我评价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予以肯定和激励,让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同时,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失败或挫折时,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主、客观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以便提高抗挫折心理能力,增强自信心。要经常保持着这么一种信念:“我也能!”、“我行!”、“不信,做给你看!”恰到好处地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种自信,消除自卑的莠草。
参考文献:
[1]徐涛.试论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对策.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1.
[2]王英春,等.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格篇.北京:科学出版版社,2003.
关键词:自卑心理;体育;克服
一、自卑心理的概念和表现
自卑心理是指个体由于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轻视自己自我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1]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夫曼等对于自卑儿童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自卑儿童常常有这些表现:长时间的情绪低落;过度怕羞,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做事;拒绝交朋友,孤僻,喜欢一个人独处;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经常疑神疑鬼,对别人的批评过于敏感且难以接受;贬低、妒嫉他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回避竞争、竞赛。
研究还显示,自卑学生在学校中一方面表现为怯懦,优柔寡断,孤僻;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傲慢、敌对。在课堂上故意不听课,做小动作、捣乱,以引起老师的注意,或者不恰当地炫耀、发挥自己的特长,以获得优越感。[2]
二、自卑心理的产生
1.自我认识不足
我们每个人总喜欢以他人的行为和表现作为镜面来认识自己。如果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尤其是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比如,有一个人本来张的不错,但是另外的人说他丑,他就产生了怀疑,如果说的人多了,他就会信以为真,产生了自卑心理。
2.家庭经济因素
这个因素不是大家可以选择的,但是这又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因素。最近几年,由于这方面引起自卑的学生人数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困难,时不时的与别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实在太差而感到自卑。
3.个人性格特点
自卑者大多对自己的性格、气质特征有些了解。但他们对于不良的性格特征,总表现的无能为力,叹曰:“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而且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放大的趋向,而且不容易将其消极体验及时宣泄和排解。如那些内向,怯懦、抑郁、低沉者,多不敢主动的去接触陌生人,常常独来独往。当听到别人说有关他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不会向好的方面考虑,更有可能扩大恶性的后果。
4.成长经历有关
很多家长喜欢批评孩子,更甚者没有表扬。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越挑剔,早已忘记了孩子蹒跚学走路时的赏识心态。处于幼儿期的孩子,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往往来源于成人。人的一生真正对性格产生深刻影响的关键时期就那么几个,其中童年经历的影响尤深。心理科学的研究已证实,不少心理问题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症结,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态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常常受到过多的指责和惩罚,遭到父母的压制、训斥,或家庭环境不好等,往往会导致在青年时期自卑心理的形成。
三、自卑心理的危害
1.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在自卑者中,一些不良的情绪很常见,长此以往,就会使其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如有的同学说,由于自己牙齿长得难看,当他讲话时,好象每一个人都在用蔑视的眼光来看他;还有的同学谈到,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每次走进教室,他感到全班同学都在盯着他,以致他两腿发软。这些都是自卑感所带来的错误心理定势,使自卑者形成一种近乎病态的敏感。
2.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自卑的人经常处于郁闷、乖僻、过度敏感的心境,造成某些器官的受损,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如有的自卑者,自己生闷气,火大伤肝。
3.影响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为人的认知能力的缺陷,老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知识经验和才干,办事或者胆怯畏惧、踟蹰不前,或者稍遇困难挫折就打退堂鼓、缺少毅力,甚至对那些本来稍加努力即可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认为无法办到而半途而废,所以自卑的人很难与人相处,也很难取得成功。
四、体育课堂对自卑心理的改善
1.体育教师的作用
教师对此类的情况应早发现,早引导。小学生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信任和依赖心理,通常在和家长谈论事理的时候常说:“这是我们老师讲的”。对于儿童的这种特殊心理,教师应珍惜它,利用好它。特别是体育教师,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体育课了,当然也就自然而然的听从体育教师的话。在整个克服自卑心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从而走上成功的道路。
2.教学中的比较
这不能说是一个好办法,但也可适当选用,通过对比,战胜自卑,采用于那些有着自卑心理且容易满足的学生。教师通过某一方面的比较,私下里让他知道自己不是最差的,借用一下阿Q精神。不过要防止后遗症的发生,不能帮助了这个同学又打击了另一个同学。当然也可以通过优点来纠正缺点。例如:一个体育很好的学生因自己的文化课成绩而自卑,这时教师并没有放弃,就让他做了体委,并且鼓励他积极地参加体育训练。结果在运动会时,他多项得冠,教师又不失时机地教育引导。从此以后,他的文化课学习像体育运动一样,成绩很快上升,自卑心理也自然消除了。
3.利用情境教学,发展人际关系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有多人参与的项目和游戏,并且在项目和游戏中对有自卑感的学生委以重任,让该生在完成任务后得到同学的认可,同时,通过与人交往,就能正确认识他人的长短处,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我评价,学习他人的长处,从众模仿他人的行为,减少自卑感。
4.正确的自我评价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予以肯定和激励,让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同时,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失败或挫折时,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主、客观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以便提高抗挫折心理能力,增强自信心。要经常保持着这么一种信念:“我也能!”、“我行!”、“不信,做给你看!”恰到好处地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种自信,消除自卑的莠草。
参考文献:
[1]徐涛.试论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对策.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1.
[2]王英春,等.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格篇.北京:科学出版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