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没有说过难和苦,他只说“玩”,他喜欢玩好了的感觉。
小时候,不会骑单车的他喜欢跟爸爸说:“我推你的车去玩会儿。”
第一次看见别人骑着单车在体育馆的U形台上“飞来飞去”,他就想:我也要玩得这么神奇。
跟父母求了很长时间,他才有了一辆200元的20寸小车。不是专业的那种,但是仿造得很像。那个时候玩车的人都是属于有点叛逆的年纪,没有人搭理他,他就在后面跟着走,慢慢学,有时候也自己出来偷偷地练习。
于是,在街头,骑着单车在人行道上跳上跳下、来去自如的20多人的少年队尾,跟着15岁的他,别人跳过去的地方,他绕过去;别人跃到高处,他搬着车上去;别人加速跃下,他把车搬下来再骑上,羡慕不已地一路跟随。
玩小轮车,首先就是要学会跳。他找了一块砖练习,为了从砖上跳过去:常常急得满头大汗。因为没有人教,他大概练了一年多才会跳,然后就跳两块、三块的砖,常常,摔得伤痕累累。
学会跳了,他才真正跟得上街头队伍了。“那种感觉很好,大家一起在街头有种满足感。”
后来,他和伙伴们在车协的帮助下,举办了一次土地腾跃的比赛。他们自己去找运泥的车,自己铺模拟的赛道。足足运了6辆大车的土,努力了一个多星期,在体育馆的空地上堆起了土台子,算是有了训练的场地。一时间,吸引了很多新来的小孩子。“这看起来会觉得特简单,真正玩起来就知道了。”他没有说过难和苦,他只说“玩”,他喜欢玩好了的感觉。
玩得不亦乐平,上着学的他也需要说服父母。他的杀手锏是英语的飞速进步。为了了解更多的BMX知识,他不得不到处搜集资料,看国外的杂志和录像带,弄明白了写的和说的,他的英语也开始应用自如了。
上大学后,他的行李里有辆小轮车。没课的时候,他就骑着车转悠,每次都满城骑着玩上三四个小时,练习跳跃,玩玩360度,180度转龙头什么的。渐渐的,一个人的单车,发展成了一队长长的车队。他们显得很酷,可以一跃而起蹦上地铁扶手旁1米多高的台阶,然后在台上定车,转把。每次,他和朋友们在公园和广场上出现,总是能吸引很多人围观。
从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大赛以来,他参加过国内外的很多比赛,创造了自己独有的拿手动作。“比赛时,一分钟有两次机会完成动作。这一分钟是高强度的运动,平时经常练习的所有动作要在一分钟内完成,而且速度要很快,那一分钟对我来说是很长的。”而正是对这一分钟的痴迷,造就了他。
很多人玩了多年小轮车,但是都没有打算要从事这个行业。他则不同,“我没有想过不玩,我离不开这个圈子。”
大学毕业了,迷茫了一段时间后,他和同学开了个小店,主题就是BMX,卖一些T恤、贴画、零件、牙盘、车架之类。他们在网上从国外定购零件,价格不菲,生意不好也不坏。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作为翻译帮别人同美国的MONGOOSE单车公司谈合作。开会的时候,他负责介绍国内的BMX情况,当然,是用英语。半年多后,他突然接到电话,是MONGOOSE单车公司打来的,希望他能去负责市场和团队的工作。
得到这份工作,他很骄傲,原来,BMX带给他的,不止是游戏的快乐,更是人生意外的惊喜。
现在,他最希望到国外去玩单车,公司的计划中也正有这样的安排。“那里有很好的场地,听说加州有50万人在玩,简直是每个玩BMX的人的天堂!”他对此充满向往。
电影《ET》中有个镜头,小男孩与外星人一起骑着单车飞上天空,人与车在月亮前留下美妙的剪影。他,以及玩着小轮车的年轻人们,也是这样骑着单车奔向他们的梦想。
(马卿摘自《极限运动》)
BMX,平地花式自行车简称,共有平地花式,街区障碍赛,U型台,土地腾越等数种比赛方式!第一辆BMX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的南加州。
小时候,不会骑单车的他喜欢跟爸爸说:“我推你的车去玩会儿。”
第一次看见别人骑着单车在体育馆的U形台上“飞来飞去”,他就想:我也要玩得这么神奇。
跟父母求了很长时间,他才有了一辆200元的20寸小车。不是专业的那种,但是仿造得很像。那个时候玩车的人都是属于有点叛逆的年纪,没有人搭理他,他就在后面跟着走,慢慢学,有时候也自己出来偷偷地练习。
于是,在街头,骑着单车在人行道上跳上跳下、来去自如的20多人的少年队尾,跟着15岁的他,别人跳过去的地方,他绕过去;别人跃到高处,他搬着车上去;别人加速跃下,他把车搬下来再骑上,羡慕不已地一路跟随。
玩小轮车,首先就是要学会跳。他找了一块砖练习,为了从砖上跳过去:常常急得满头大汗。因为没有人教,他大概练了一年多才会跳,然后就跳两块、三块的砖,常常,摔得伤痕累累。
学会跳了,他才真正跟得上街头队伍了。“那种感觉很好,大家一起在街头有种满足感。”
后来,他和伙伴们在车协的帮助下,举办了一次土地腾跃的比赛。他们自己去找运泥的车,自己铺模拟的赛道。足足运了6辆大车的土,努力了一个多星期,在体育馆的空地上堆起了土台子,算是有了训练的场地。一时间,吸引了很多新来的小孩子。“这看起来会觉得特简单,真正玩起来就知道了。”他没有说过难和苦,他只说“玩”,他喜欢玩好了的感觉。
玩得不亦乐平,上着学的他也需要说服父母。他的杀手锏是英语的飞速进步。为了了解更多的BMX知识,他不得不到处搜集资料,看国外的杂志和录像带,弄明白了写的和说的,他的英语也开始应用自如了。
上大学后,他的行李里有辆小轮车。没课的时候,他就骑着车转悠,每次都满城骑着玩上三四个小时,练习跳跃,玩玩360度,180度转龙头什么的。渐渐的,一个人的单车,发展成了一队长长的车队。他们显得很酷,可以一跃而起蹦上地铁扶手旁1米多高的台阶,然后在台上定车,转把。每次,他和朋友们在公园和广场上出现,总是能吸引很多人围观。
从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大赛以来,他参加过国内外的很多比赛,创造了自己独有的拿手动作。“比赛时,一分钟有两次机会完成动作。这一分钟是高强度的运动,平时经常练习的所有动作要在一分钟内完成,而且速度要很快,那一分钟对我来说是很长的。”而正是对这一分钟的痴迷,造就了他。
很多人玩了多年小轮车,但是都没有打算要从事这个行业。他则不同,“我没有想过不玩,我离不开这个圈子。”
大学毕业了,迷茫了一段时间后,他和同学开了个小店,主题就是BMX,卖一些T恤、贴画、零件、牙盘、车架之类。他们在网上从国外定购零件,价格不菲,生意不好也不坏。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作为翻译帮别人同美国的MONGOOSE单车公司谈合作。开会的时候,他负责介绍国内的BMX情况,当然,是用英语。半年多后,他突然接到电话,是MONGOOSE单车公司打来的,希望他能去负责市场和团队的工作。
得到这份工作,他很骄傲,原来,BMX带给他的,不止是游戏的快乐,更是人生意外的惊喜。
现在,他最希望到国外去玩单车,公司的计划中也正有这样的安排。“那里有很好的场地,听说加州有50万人在玩,简直是每个玩BMX的人的天堂!”他对此充满向往。
电影《ET》中有个镜头,小男孩与外星人一起骑着单车飞上天空,人与车在月亮前留下美妙的剪影。他,以及玩着小轮车的年轻人们,也是这样骑着单车奔向他们的梦想。
(马卿摘自《极限运动》)
BMX,平地花式自行车简称,共有平地花式,街区障碍赛,U型台,土地腾越等数种比赛方式!第一辆BMX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的南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