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redie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中所沉淀的宝贵财富。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方法由于自身局限,表现出在教学内容、师生交流、教学方法上的封闭性,由此导致了使用局限;教学组织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反思传统教学方法,正确对待传统教学方法的舍与得,摸索传统教学方法运用革新之道。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法;革新
  教学方法革新中教师是最直接的、最关键的人物,但要想教学方法改革取得成功,需要教师突破以往静态和封闭的系统观的局限,立足于开放的系统观。这样才有助于“合理解释组织内部的平衡机制以及组织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关系。”教学方法的变革不仅要改变教学外在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改变其内在本质。对于教学方式的革新,长期来“我们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偏重于师生活动的外在形式和活动所借助的手段,而对教学思想、师生能力等非实体要素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在立足于开放、整体、系统教学观的指导下,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教学方法革新进行探讨。
  1、“问题”引导“阅读”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带来了很多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但是,新鲜活泼的课堂背后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一些教育实验学校,既没有阅读知识的科学教学,也没有系统的阅读能力培养。想象一下,如果這种现象继续发展,学生就会因为缺少必要的阅读知识积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不了良好的阅读兴趣和达不到良好的阅读品质。同时也有可能重蹈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覆辙。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使用预设的问题,采取单独检测式的检查学生阅读能力,分组完成阅读任务,集体阅读的形式,来达到促使学生阅读的目的。我在教授(苏教版)《拿来主义》时,首先,分别预设了两个阅读点。一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针对文章中的8、9自然段阅读,启发学生了解论证艺术。这样带着问题去引导学生阅读,大大提高了阅读的针对性,避免了读了一篇文章还未能找到重点。其次,文章教授进行中,抛出“疑难杂症点”,“送去我们的文化之后会导致什么惨重后果呢?”鼓励学生在阅读课文三、四段后,在老师串析的基础上回答问题。这样通过问题的预设,在学生依次循着课题教学设计,打开一个个“阅读包袱”,从而实现对学生的阅读训练。通过学生自主按意见分组,通过阅读体会文章情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个性化“写作”。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对写作培训的重要性要求很高,要求写作的量也相对较大。其实,要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方法还是勤写苦练。只有在不断的写作训练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可以肯定的是一个通常不注重写作的学生可以在考场写出优秀的考场作文。不仅要求多写,新课程还更加注意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也就是写学生想写的东西。所谓的个性化写作,就是要尽可能解除一些不必要的束缚,还学生写作主体的地位。我在教学实践中在这一点上做了些尝试,例如上完每章节,我会布置一篇不限内容、不限文体、不限字数,足够时间让学生写作。从每次收回的作文中,我发现他们写作能力一步步成长的脚印,事实证明很多学生都喜欢上了写作。这种方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同时也说明了个性化写作的重要作用。
  3、让课堂对话更有效。
  课堂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对人的关注。“不呈现对话的形态,或不发生真正的对话,就不是学习;不在对话中发生和推进的学习,就不是有意义的学习。”课堂讨论是新课程变革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意义在于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认同,学生从“听课”和“看书”等被动的接受行为转变为“评价”,“讨论”,“论述”等主动的探索过程。课堂和谐民主,学生兴趣高涨,课堂讨论将使学生在智慧的火花中生成新的见解和学习的动力,产生新的教学资源。最终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课堂讨论教学组织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有效地处理讨论的过程。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要随时观察学生讨论情况,监控讨论学习的过程,有效地把握好讨论的时间和节奏,不能让课堂讨论成为无效的漫谈。讨论不是“照本宣科”,它需要学生挖掘文章,联系自身知识进行思考。讨论对学生的认知力和辨别力,既要有一定要求也要有更进一步的塑造。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成为一种“润滑剂”,指引着课堂教学在一种和睦活跃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新课程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何引导学生向着创造、探索、独特、大胆、超越、求异、质疑等方面发展,是教学工作者应深入探究的关键。一个新理念的实施必然是建立在“破旧”的基础上的,“有所破才能有所立”,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旧的优秀理念的完全背弃。新课改虽在课程结构设置、目标设计等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力求“新”的同时,不是舍弃一些好的传统教法,而是思考与践行让传统的教学方法焕发新的生命。
其他文献
摘要:在每一次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就客观上要求加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因此教学模式以其中介性的特殊地位引起各位教育者的关注。早在17世纪,因个别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提出了班级教学模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实验的日益普及及其日益运用于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单纯以知识的授受为主要目标,提出“从做中学”来安排学校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的高度关注。虽然经过了多次的改革和发展,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水平以及写作效率仍然不容乐观,“教师难以施教,学生难以掌握”成为语文写作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策略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自主;学习;探究  
期刊
摘要: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于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他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学如何巧妙、有机的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小学生学英语只要会说说、唱唱、玩玩就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经常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习惯,这种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朝目标迈进,我们为什么不给孩子们搭建展示这种实践能力的舞台呢?由于语言环境有限,
期刊
钱鹏志将军的夫人,昆曲皇后梅派正宗传人蓝田玉所经历的,远不能如事如春梦,那般淡忘释怀,那一折到底也没唱完的游园惊梦,又岂是她一个人的破碎人生?  钱夫人是坐着计程车来到窦公馆的,穿着当年从南京带来的杭绸旧料,华贵细致,却旧的有点发乌。  看到了她,大家都想起那曲游园惊梦。如今,这仿佛是她唯一被他们忆起的方式,也成了人们客套恭维她的唯一途径。  一曲游园惊梦使她从清唱的姑娘一夜间成了将军的夫人,被钱
期刊
摘要:幼儿期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好这个时期,努力培养引导幼儿的语言,使他们在进入小学前具备足够而顺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受益终生。  关键词:幼儿;语言;游戏;幼儿教师  《新纲要》中特别强调幼儿的语言发展方面要“创造一个自由的宽松的语言环境,注意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
期刊
昨夜一场春雨无声洒落,地面上还残留着雨痕。百二河的溪流明显欢快起来,水流量也大了不少,但却十分清沏,一眼能看到水底的青草不停地摇曳。河堤上,人流涌动。有路过的,步履匆匆,仿佛正追赶着什么。有散步的,他们不急不缓地走着,享受着新鲜空气和阳光。还有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有说有笑的走过。河堤边上,粉红的杏花、雪白的桃花争着抢着开了,象是周末特意奉献给人们看的。黄杨树修剪出的绿化带已生出浅绿的叶片,又薄又
期刊
摘要:小学生态语文教学,这样才能走出“灌、填、闷”的怪圈?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收”是指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如何把握主导的程度;“放”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掌握方法后让学生“自己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教育;生态语文;教育教学;经验分析  一、小学生态语文教学“收”的处理  (一)系统整理教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以把知识点、核心内容讲准确,讲明白为度,以“收
期刊
摘要:茶,慕詩客,爱僧侣。茶诗,是茶在与文学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简单而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学形式。白居易作为唐代把茶大量移入诗坛,使茶酒在诗坛并驾齐驱的第一人,他既是一个诗酒傍身的醉吟者,也是一个很有品味的“别茶人”。从他的茶诗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儒家安贫乐道、佛禅至静无为、道家乐天知命的人生观,以及唐代文人茶诗深厚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白居易;茶诗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养心宜是茶。茶,
期刊
已故王烈夫教授(1931-2010)生前花费了32年时间,编撰的这部厚重的《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丛书,终于出版面世。说它厚重,不仅指它4大本洋洋400多万字,而就它所涵盖之内容、编撰之章法,其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可读性和收藏价值,也堪称一帜。  王老先生毕生酷爱中国古典文学,一生都在读书、教书中度过。在长达45年教书生涯中,从中学教语文到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他除了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还勤于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