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国家立法保护身体、智力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学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江苏省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实施了“随班就读”政策,这是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有效形式,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二、案例描述
开学第一天,我走进一(2)班准备上体育课,突然冒出一名学生,对着我大声地喊到:“你是谁?”我回头定神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是一名可爱的戴着眼镜的女生,当时就感觉她与众不同。我俯下身,微笑地说:“你猜猜呢?”“你好漂亮,你是谁?”“我是你的体育老师啊。”“哈哈,不可能吧?”“那你一会儿看我怎么带你玩。”她似懂非懂,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座位上。看着她的背影,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名母亲的我,既喜欢又心酸。
课后,我找到班主任,从交流中得知,这个叫萱萱(化名)的孩子,患有轻微智障,主要体现在缺乏行为自控。听到这,我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多可爱的孩子啊,可是上天对她却不公平,让她遭受那么多的考验。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力帮助她,让她感受温暖,学会运动技能,提高她的身体素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我发现这名可爱的学生还是蛮聪明的,但有时候又有些调皮,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体育课上,她会偷偷地跑到厕所不出来;其他学生练习用的跳绳,她会偷偷地藏起来;在教师教动作时,她会在一旁边唱歌边跳舞等。上课时,由于萱萱总爱“逃课”,我不得不一次次将她“逮回来”,可是次数一多,正常的教学秩序便会受影响,她的这些“呆萌”行为,时常让我无计可施。针对她的这种情况,我开始查阅资料并虚心请教特殊学校的教师,最终发现这一类学生比较敏感多疑,只有取得其信任后,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于是,我为她制订了一份獨特的教学计划,即以关爱沟通和基本行为习惯养成为主,肢体训练为辅。
从那以后,每次课我都会早早地来到教室,主动跟她打招呼:“萱萱,我们又见面啦!”她非常开心,跑到我身边,一会儿问:“你手表蛮漂亮的,我家也有!”一会儿说:“你今天怎么来啦?”“老师,我喜欢你的手机!”愉快的对话是上课的良好开端。上课时,我一边示范动作,一边把动作的名称说给她听,还让她跟着说……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一遍又一遍地对她进行运动能力的训练。渐渐地,我发现她有了较大的进步,她会主动地对我说:“老师,今天我跳绳跳了20个!”也开始主动帮我拿器材,并能与其他学生一起跑步,做出几节广播操,更能说出不同动作的名称。每次课上,萱萱一见到我,就会大声地说:“夏老师,你又来和我做游戏啦!”看到她不断的进步,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学校开展“党旗领航队旗”活动,我毫不犹豫牵手萱萱。活动中,我注意培养她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她用跳绳击打其他小朋友时,我会马上走过去,然后一遍一遍地对她说:“不能这样,这样做不是好学生。”还给她做示范,教她如何整理好跳绳并放进书包,然后让她跟着我做一遍。当萱萱要把教室门关上的时候,我马上制止,轻轻地对她说:“不能这样,会把别人的手夹伤的。”就这样,面对萱萱种种不文明的习惯,我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引导她,虽然有时候也有些沮丧,但是我坚信她一定会越来越棒的。如,当她一次又一次地上课乱跑时,我会这样暗暗地告诫自己:“如果萱萱是我的孩子,我会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对她。”课余时间,我带着萱萱去参观器材室,告诉她运动器材的作用,教会她和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打招呼……现在的萱萱,不再是那个一见我就大喊:“你是谁?!”也不再是上课喜欢跑东跑西的“小调皮”了,脸上总是带着天真的笑容,一见我就会开心地说:“夏老师,你来啦!”看到学生萱萱的一点一滴的改变,我心里甚是欣慰!
“萱萱,我是谁?”“你是体育夏老师啊!”“喜欢体育课吗?”“喜欢!”我与萱萱的故事还会继续,我会坚持用爱心、耐心和恒心静静等待她的成长。
三、案例反思
我一直在思考体育课上如何才能照顾到像萱萱这一类的学生?课堂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性。作为教师,首先要充分关注和全面了解特殊学生的状况,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条件和恰到好处的帮助。其次,在体育课上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因材施教,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鼓励,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
总之,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即要照顾全体学生,又要兼顾“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求,选择适合于他们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让特殊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特点去学习,用爱唤醒爱,用真情唤得真情,让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茁壮地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国家立法保护身体、智力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学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江苏省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实施了“随班就读”政策,这是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有效形式,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二、案例描述
开学第一天,我走进一(2)班准备上体育课,突然冒出一名学生,对着我大声地喊到:“你是谁?”我回头定神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是一名可爱的戴着眼镜的女生,当时就感觉她与众不同。我俯下身,微笑地说:“你猜猜呢?”“你好漂亮,你是谁?”“我是你的体育老师啊。”“哈哈,不可能吧?”“那你一会儿看我怎么带你玩。”她似懂非懂,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座位上。看着她的背影,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名母亲的我,既喜欢又心酸。
课后,我找到班主任,从交流中得知,这个叫萱萱(化名)的孩子,患有轻微智障,主要体现在缺乏行为自控。听到这,我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多可爱的孩子啊,可是上天对她却不公平,让她遭受那么多的考验。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力帮助她,让她感受温暖,学会运动技能,提高她的身体素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我发现这名可爱的学生还是蛮聪明的,但有时候又有些调皮,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体育课上,她会偷偷地跑到厕所不出来;其他学生练习用的跳绳,她会偷偷地藏起来;在教师教动作时,她会在一旁边唱歌边跳舞等。上课时,由于萱萱总爱“逃课”,我不得不一次次将她“逮回来”,可是次数一多,正常的教学秩序便会受影响,她的这些“呆萌”行为,时常让我无计可施。针对她的这种情况,我开始查阅资料并虚心请教特殊学校的教师,最终发现这一类学生比较敏感多疑,只有取得其信任后,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于是,我为她制订了一份獨特的教学计划,即以关爱沟通和基本行为习惯养成为主,肢体训练为辅。
从那以后,每次课我都会早早地来到教室,主动跟她打招呼:“萱萱,我们又见面啦!”她非常开心,跑到我身边,一会儿问:“你手表蛮漂亮的,我家也有!”一会儿说:“你今天怎么来啦?”“老师,我喜欢你的手机!”愉快的对话是上课的良好开端。上课时,我一边示范动作,一边把动作的名称说给她听,还让她跟着说……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一遍又一遍地对她进行运动能力的训练。渐渐地,我发现她有了较大的进步,她会主动地对我说:“老师,今天我跳绳跳了20个!”也开始主动帮我拿器材,并能与其他学生一起跑步,做出几节广播操,更能说出不同动作的名称。每次课上,萱萱一见到我,就会大声地说:“夏老师,你又来和我做游戏啦!”看到她不断的进步,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学校开展“党旗领航队旗”活动,我毫不犹豫牵手萱萱。活动中,我注意培养她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她用跳绳击打其他小朋友时,我会马上走过去,然后一遍一遍地对她说:“不能这样,这样做不是好学生。”还给她做示范,教她如何整理好跳绳并放进书包,然后让她跟着我做一遍。当萱萱要把教室门关上的时候,我马上制止,轻轻地对她说:“不能这样,会把别人的手夹伤的。”就这样,面对萱萱种种不文明的习惯,我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引导她,虽然有时候也有些沮丧,但是我坚信她一定会越来越棒的。如,当她一次又一次地上课乱跑时,我会这样暗暗地告诫自己:“如果萱萱是我的孩子,我会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对她。”课余时间,我带着萱萱去参观器材室,告诉她运动器材的作用,教会她和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打招呼……现在的萱萱,不再是那个一见我就大喊:“你是谁?!”也不再是上课喜欢跑东跑西的“小调皮”了,脸上总是带着天真的笑容,一见我就会开心地说:“夏老师,你来啦!”看到学生萱萱的一点一滴的改变,我心里甚是欣慰!
“萱萱,我是谁?”“你是体育夏老师啊!”“喜欢体育课吗?”“喜欢!”我与萱萱的故事还会继续,我会坚持用爱心、耐心和恒心静静等待她的成长。
三、案例反思
我一直在思考体育课上如何才能照顾到像萱萱这一类的学生?课堂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性。作为教师,首先要充分关注和全面了解特殊学生的状况,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条件和恰到好处的帮助。其次,在体育课上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因材施教,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鼓励,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
总之,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即要照顾全体学生,又要兼顾“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求,选择适合于他们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让特殊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特点去学习,用爱唤醒爱,用真情唤得真情,让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