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由于小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容易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不良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基本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的重要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育中,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的生活程度越来越贴近,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就需要生活教育理论的牵引指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去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促进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不断提升,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就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教育现状来看,教学方式主要还是教师进行课堂上的讲授与提问,学生进行单方面的应答,这样的课堂教学互动缺少针对性,没有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不能从生活化的实践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模式没有一个良好的定位,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起到引导的作用,从而不能保证稳定的课堂教学秩序。其次,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定期在班级中开展交流讨论会,让学生对于学习中的问题互相沟通交流,找寻正确的学习和理解方法,在班级中营造共同学习进步的良好氛围,不仅提高学生成绩,也要带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 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 整合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作为统编教材,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资源和信息载体。然而,教科书所呈现的知识毕竟是浓缩且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合理开发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所要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补充。在开发教材内容方面,“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将“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作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相关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在研读“道德与法治”教材时,必须要將教材的弹性空间合理利用。教材在呈现话题时往往会留下很多空白,这些空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补充。
(二) 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在提高知识传授质量与效率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不能盲目地追求一些时尚元素,而是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课程特征来选择教学手段,这样才可以将课堂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 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指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学习,比向学生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当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式后,自然能够提升其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十分必要,而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去学习同样也十分重要。要让学生掌握有效地学习思维,教师必须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并为学生创造机遇、悬念与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指导时,应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明白自主课堂并不是自由课堂,并明确课堂学习主题,指导学生围绕该主题搜集相关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讨论。对于教科书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问题,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现代化教育理念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位置,并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此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另外,在教学中应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并适当地进行角色的互换;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使用多种方式营造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比较低,需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更多的了解和反应,明确地摆正教师的位置,改变沉闷的课堂环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最后,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革新教学思维,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学对策,另外,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从而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面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教学目标时,应该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并通过研究各类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学习要素来做好教学的准备和设计,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结束语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师在今后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渗透,还要坚持法治教育的宗旨,并且应在道德和法治两者的融合过程中不断探索,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的开发和构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规则意识和道德情操,从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6):49 51.
[2]张雷鸣.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1-72.
作者简介:
刘莉莉,山东省滨州市,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育中,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的生活程度越来越贴近,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就需要生活教育理论的牵引指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去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促进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不断提升,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就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教育现状来看,教学方式主要还是教师进行课堂上的讲授与提问,学生进行单方面的应答,这样的课堂教学互动缺少针对性,没有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不能从生活化的实践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模式没有一个良好的定位,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起到引导的作用,从而不能保证稳定的课堂教学秩序。其次,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定期在班级中开展交流讨论会,让学生对于学习中的问题互相沟通交流,找寻正确的学习和理解方法,在班级中营造共同学习进步的良好氛围,不仅提高学生成绩,也要带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 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 整合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作为统编教材,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资源和信息载体。然而,教科书所呈现的知识毕竟是浓缩且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合理开发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所要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补充。在开发教材内容方面,“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将“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作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相关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在研读“道德与法治”教材时,必须要將教材的弹性空间合理利用。教材在呈现话题时往往会留下很多空白,这些空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补充。
(二) 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在提高知识传授质量与效率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不能盲目地追求一些时尚元素,而是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课程特征来选择教学手段,这样才可以将课堂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 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指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学习,比向学生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当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式后,自然能够提升其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十分必要,而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去学习同样也十分重要。要让学生掌握有效地学习思维,教师必须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并为学生创造机遇、悬念与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指导时,应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明白自主课堂并不是自由课堂,并明确课堂学习主题,指导学生围绕该主题搜集相关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讨论。对于教科书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问题,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现代化教育理念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位置,并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此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另外,在教学中应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并适当地进行角色的互换;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使用多种方式营造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比较低,需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更多的了解和反应,明确地摆正教师的位置,改变沉闷的课堂环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最后,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革新教学思维,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学对策,另外,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从而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面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教学目标时,应该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并通过研究各类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学习要素来做好教学的准备和设计,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结束语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师在今后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渗透,还要坚持法治教育的宗旨,并且应在道德和法治两者的融合过程中不断探索,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的开发和构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规则意识和道德情操,从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6):49 51.
[2]张雷鸣.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1-72.
作者简介:
刘莉莉,山东省滨州市,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