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分析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清华附小继“主题教学”后推出“1+X课程”体系,其探索具有借鉴意义,为其它学校以及语文教师在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提供了指导。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时,教师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思想观念、学习方法的培养、课内外阅读的结合以及读写结合。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意义,“1+X课程”;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15-01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及其培养意义分析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莫雷认为,阅读能力是个动态结构,主要由八个因素组成:语言解码能力、组织联贯能力、模式辨别能力、筛选储存能力、概括能力、评价能力、语感能力、阅读迁移能力。
事实上,阅读能力的上述八个因素在学生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根据中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发展特点来看,在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结构中,语言解码能力在因素比重中占据了第一位,组织连贯能力、模式辨别能力、筛选储存能力、预感能力、阅读迁移能力紧随其后。可见,语言解码能力是小学生语文阅读中的一只最大的“拦路虎”,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要时刻把语言解码能力的培养放在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首位。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仅是培养他们的能力,更在于帮助他们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对于文字的感知与领悟力、分析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而清华附小在最近推出的“1+X课程”就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
二、清华附小“1+X课程”的阅读能力培养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主题教学“整合”多方课程资源的特点和方法,有助于学校整体课程设置中凸显教育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清华附小根据学科特点,运用“主题·整合”思想,借鉴多种理论指导,努力构建“1+X课程”,实现了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的又一次超越,将原有国家课程中的各个学科分类整合,形成四大门类,即“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这四大领域的划分,在领域命名中充分体现学科共有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彼此教学内容差异性很大的学科,开始走向“共和”。在教学过程的课程设置中,清华附小整合语文与英语,强调语言类学科要以阅读带动言语的习得。突出汉母语与英语的双语阅读。
与传统课程的学科孤立进行教学相比,“1+X课程”体系注重跨学科的交流并更加全面和深刻。清华附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率先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将语文与英语这两种语言类学科整合在一起,挖掘两门课程的共同点,这种做法在阅读教学里是十分新颖的。
在课程设置方面,这种课程整合的“1+X”体系让往往只同时单调的学习一种语言的学生能够感受不同语言的魅力,改变孤立学习一种语言的局面,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此外,这种跨学科的语言学习也能够锻炼语言运用与转换的能力以及语言解码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方面,为配合变化的课程结构,“1+X”体系的学生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自主化,采用“一单、一问、一练”的模式,使用教师自己精心编写的练习单,练习形式多样、难易梯度合理,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还能一改题海战术,减轻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畏难心理。
主题教学立足于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指向学生生命成长,是一条值得去深度探索的教学理想之路。现代社会需要适应能力强、思维全面开阔、不拘泥于书本的创新型人才,“1+X课程”体系的培养人才模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且在跨学科的课程整合上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一大标志,在其未来的发展中应该要继续探索课程之间的相互的逻辑关系、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以便学生发现学科间的共通之处。
三、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清华附小的“1+X课程”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方面提供了很多启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线语文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方法以及内容,并且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和训练。
首先,小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底不是十分的扎实,对于他们来说,未知的東西远比已知的东西要多。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健康良好争取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喜欢阅读、乐于阅读、主动阅读。
第二,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但是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很高。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和管理,又不能太过死板、限制学生思维。让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并且说出自己在文本阅读过程当中的理解与困惑,这样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小学生们所需要的语言解码能力。
第三,语文教师应该选取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不能把解读词语当做阅读教学的唯一重点,也不能一味的讲文章肢解,坏了阅读的胃口。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在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并且应该要尤其的重视教给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第四,为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们缓解压力,提高学生的认字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热爱。但是在读物的选择上,需要教师进行精心挑选,应该选取内容积极向上的、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们又能够通过一定的思考去理解、明白所讲内容、并且语言优美生动对于学生人生发展有利的读物。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缓慢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学习与配合,更加需要语文教师运用有具有的语文教育智慧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锻炼他们的思维以及语文的阅读能力。并且需要多去探索类似于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发展的更好。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意义,“1+X课程”;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15-01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及其培养意义分析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莫雷认为,阅读能力是个动态结构,主要由八个因素组成:语言解码能力、组织联贯能力、模式辨别能力、筛选储存能力、概括能力、评价能力、语感能力、阅读迁移能力。
事实上,阅读能力的上述八个因素在学生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根据中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发展特点来看,在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结构中,语言解码能力在因素比重中占据了第一位,组织连贯能力、模式辨别能力、筛选储存能力、预感能力、阅读迁移能力紧随其后。可见,语言解码能力是小学生语文阅读中的一只最大的“拦路虎”,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要时刻把语言解码能力的培养放在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首位。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仅是培养他们的能力,更在于帮助他们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对于文字的感知与领悟力、分析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而清华附小在最近推出的“1+X课程”就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
二、清华附小“1+X课程”的阅读能力培养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主题教学“整合”多方课程资源的特点和方法,有助于学校整体课程设置中凸显教育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清华附小根据学科特点,运用“主题·整合”思想,借鉴多种理论指导,努力构建“1+X课程”,实现了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的又一次超越,将原有国家课程中的各个学科分类整合,形成四大门类,即“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这四大领域的划分,在领域命名中充分体现学科共有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彼此教学内容差异性很大的学科,开始走向“共和”。在教学过程的课程设置中,清华附小整合语文与英语,强调语言类学科要以阅读带动言语的习得。突出汉母语与英语的双语阅读。
与传统课程的学科孤立进行教学相比,“1+X课程”体系注重跨学科的交流并更加全面和深刻。清华附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率先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将语文与英语这两种语言类学科整合在一起,挖掘两门课程的共同点,这种做法在阅读教学里是十分新颖的。
在课程设置方面,这种课程整合的“1+X”体系让往往只同时单调的学习一种语言的学生能够感受不同语言的魅力,改变孤立学习一种语言的局面,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此外,这种跨学科的语言学习也能够锻炼语言运用与转换的能力以及语言解码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方面,为配合变化的课程结构,“1+X”体系的学生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自主化,采用“一单、一问、一练”的模式,使用教师自己精心编写的练习单,练习形式多样、难易梯度合理,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还能一改题海战术,减轻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畏难心理。
主题教学立足于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指向学生生命成长,是一条值得去深度探索的教学理想之路。现代社会需要适应能力强、思维全面开阔、不拘泥于书本的创新型人才,“1+X课程”体系的培养人才模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且在跨学科的课程整合上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一大标志,在其未来的发展中应该要继续探索课程之间的相互的逻辑关系、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以便学生发现学科间的共通之处。
三、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清华附小的“1+X课程”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方面提供了很多启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线语文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方法以及内容,并且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和训练。
首先,小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底不是十分的扎实,对于他们来说,未知的東西远比已知的东西要多。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健康良好争取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喜欢阅读、乐于阅读、主动阅读。
第二,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但是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很高。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和管理,又不能太过死板、限制学生思维。让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并且说出自己在文本阅读过程当中的理解与困惑,这样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小学生们所需要的语言解码能力。
第三,语文教师应该选取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不能把解读词语当做阅读教学的唯一重点,也不能一味的讲文章肢解,坏了阅读的胃口。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在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并且应该要尤其的重视教给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第四,为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们缓解压力,提高学生的认字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热爱。但是在读物的选择上,需要教师进行精心挑选,应该选取内容积极向上的、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们又能够通过一定的思考去理解、明白所讲内容、并且语言优美生动对于学生人生发展有利的读物。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缓慢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学习与配合,更加需要语文教师运用有具有的语文教育智慧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锻炼他们的思维以及语文的阅读能力。并且需要多去探索类似于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发展的更好。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