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人李科定:“铁汉柔情”暖民心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engwa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永川区民政局李科定的人,都喜欢用“铁汉柔情”形容他。
  少年时期,李科定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军人。
  1989年,19岁的李科定收拾好行囊,参军到解放军某部队,这一待,就是15年。
  2004年,34岁的李科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来到永川区民政局,又是人生的15年。
  前15年的军旅生涯,教会他坚毅如铁;后15年的民政工作,又让他柔情似水。
  15年民政工作中,李科定先后两次被评为重庆市民政系统先进个人,2019年又被人社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而后,又被评为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他常说:“民政就是做善事,民政人必须常怀善心、永存爱心。”
  15年来,李科定用心践行着这句誓言,以一个共产党员、一名军人、一位民政干部的言行,影响着、感染着身边人。
  用真情捂暖民心
  2015年8月16日,永川区出现强降雨。
  这个夜晚,连续3条暴雨红色预警让李科定整夜難以入睡,窗外,暴雨如注。
  同样难以入眠的,还有距永川城区26公里外的板桥镇居民。
  板桥镇场镇边十几米的地方有两条河,一条叫小安溪河,另一条叫柳溪河。
  平日里,河水温驯,而这晚,却如同暴戾的恶兽,咆哮肆虐,反卷的浪花已达半米高。
  这场暴雨,持续了一整夜。
  次日清晨6点,柳溪河上游花滩水库蓄水达到顶峰,大水从泄洪通道一涌而出,柳溪河水漫过河堤,倒灌进板桥场镇,板桥告急!
  7点,李科定接到板桥镇民政办主任曾凡勇的告急电话:“板桥场镇几乎全部被淹!”
  灾情就是命令!李科定迅速奔赴一线!
  8点,板桥镇。
  眼前所见,让李科定目瞪口呆:场镇全部被淹,地势低洼处整个一楼都在水下,场镇上水电气全停,交通全部瘫痪……
  “有人员伤亡吗?”李科定焦急地问。
  “目前还没发现。”幸运的是,当地干部及时组织了救援人员救灾。
  暴雨仍旧没有停下的迹象,受灾群众被安置在地势较高的板桥中学。
  没有食物、饮用水,房屋被淹,浑身湿透,大雨不停……恐慌的情绪逐渐在人群中蔓延。
  在部队当兵时,李科定参与过不少救援,经验告诉他要先稳住人心!
  于是,李科定和同事们立马组织人员核算受灾群众人数,打电话通知民政局相关部门加急运送饮用水、食物和其他生活物资。此外,他还让同事从相邻的三教镇订购了6000份盒饭。
  中午时分,救援物资相继到位,热腾腾的盒饭也从三教镇拉了过来,如何将这些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呢?
  场镇中大水肆虐,武警官兵的冲锋艇马力不足,前行困难。
  李科定决定,模仿纤夫用绳子把冲锋舟拉过去!
  人手不够,李科定就跳进齐大腿深的洪水中,使劲拉冲锋舟,拽着绳子的手青筋凸显,雨水混着汗水在脸上不停流淌。
  经过齐心协力抢救,救灾物资被分发到每一位受灾群众手中。有得吃、有得喝,大家的情绪逐渐稳定。
  下午时分,水位终于不再上涨,开始慢慢退去,但李科定不能退。
  除了受灾最严重的板桥镇,全区还有10个乡镇均有不同灾情出现。这场洪涝,造成永川14065人受灾,房屋倒塌损坏超过1800间,农作物受损超过1700公顷。
  安排好板桥镇的救灾事务后,李科定还要奔赴其他受灾乡镇,组织救灾物资运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正是因为李科定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了解灾情,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派送救灾物资,才让永川区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及时得到保障。
  用脚步丈量责任
  2015年5月26日晚,李科定无意在手机上看到一则新闻:昨日,河南鲁山养老院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9人死亡、6人受伤,过火面积745.8平方米……
  火灾的起因,是一根老化的电线短路。放下手机,职业的警觉让李科定坐立不安。
  “永川区共有27家养老院,会不会也存在消防隐患?”李科定不敢想象。
  大火的威力,李科定早已见识过,眼下最需要做的是防患于未然。
  消防整改,势在必行。
  没过多久,李科定就主动把永川区养老院的消防整改工作提上日程。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联合消防、规划、国土、建设等多个部门协同作战,前期协调工作极耗时间。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多方走访协调,养老院的消防整治工作终于有了进展。
  2016年1月,永川区所属敬老院消防设施整改工作全面启动。
  工作一开始,李科定便带领科室人员沉到乡镇现场办公、调查摸底。
  第一站,青峰镇敬老院。
  万万没想到,这第一次摸排就让李科定冷汗直冒。
  这个拥有50张床位的敬老院,无消防通道、无消防栓、无烟雾报警器……两个孤零零的灭火器就是整个敬老院最后的消防安全防线。
  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李科定白天现场调查,晚上回家整理摸排情况。
  彼时,李科定的儿子正值高三冲刺阶段,晚上需要到安静的书房复习,而李科定也需要在书房办公,为了尽快完成工作,李科定只能选择委屈家人。
  妻子对此很不高兴:“儿子正是关键时期,你整天忙工作不顾家,晚上还占用儿子的书房。”
  每一次,李科定都一脸无奈。
  “那时候确实亏待了家人,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时不我待。”李科定的语气中充满歉意。
  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月的时间,李科定走遍了全区27家敬老院,完成了永川区敬老院“一院一策”消防整改方案。
  改造过程中,李科定跑遍每一个施工现场,确保全区敬老院消防改造工程能够高标准通过验收。   2018年初,27所敬老院消防整改工程全部完工并顺利通过验收。
  作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干部,更作为一名党员,李科定心心念念的事情,就是做好社会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让民生政策精准惠及每一位民政对象。
  为了更好地推动永川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李科定组织科室人员直接推动新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4个,引导发展民办养老机构10个,冬春生活救助11682户26017人。
  在李科定看来,民政工作就是要用真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不仅仅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责任。
  用行动践行初心
  2017年3月的一天,卫星湖街道民政办主任张祥辉的一通电话让李科定吓得不轻:卫星湖街道敬老院的一名老人失踪了,监控中只看到了老人走出大门的画面。
  为了找人,张祥辉派人找遍了附近的街道、超市、公园。
  遍寻不见之后,张祥辉报了警,然后给李科定报告了这件事。
  两天后,老人自己走了回来,而他出走的原因,让大家都哭笑不得:他走亲戚去了。
  幸运的是,老人没出什么意外。
  此次事件发生后,李科定痛定思痛,他明白: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系统的规章制度。
  随后,李科定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闭关”。
  一个月里,李科定综合整理了永川区敬老院现有相关制度,结合以往在部队的经验和相关政策,编写了一本《永川区敬老院管理服务手册》,内容涵盖了敬老院管理制度、入住人员花名册、请销假登记表等。
  这本手册,不仅为永川区解决了眼下的难题,更是成为样本,在全市乡镇敬老院统一推广使用。
  15年的民政工作中,李科定始终记得自己曾是一名军人,处处以军队纪律严格要求自己。
  上下班从不坐车,早上坚持6点半起床,站得直、坐得正。他说:“群众就是亲人,工作就是服务,而为人民服务是一名军人,一个共产党员的本分。”
  下属虞萧菲认为他“行动力超强”,简直是个“超人”,无所不能,而李科定觉得自己只是遵循了自己的初心。
  2016年底,同事李青蔓怀孕了,希望李科定不要在办公室抽烟。之后3个月,他竟然将烟戒掉了。
  這样的事例,在李科定身上还有很多。
  “我是真的佩服李科长,意志力强,有军人风采,待人也温柔。”李青蔓如此评价。
  每年,经过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审批和备案的救助人数数以万计,有人想请李科定吃饭,也有人给他送礼,但他都回绝了。
  “政策是直的,决不能随意扭曲。我的本分是扑下身子,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更好落实党的政策,而不是吃吃喝喝。”李科定的声音铿锵有力。
其他文献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进入新时代,要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重庆人社部门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服务,努力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  围绕提升能力,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专技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高质量办好国家级、市级高级研修班
“陈妈妈,最近重庆很热,你尽量不要外出走动,以免中暑。”  “陈妈妈,我给你邮寄了一些土特产,记得去拿哟。”  …………  在重庆市江津区,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每年母亲节,她总会接到“兵儿子”们从四面八方打来的问候电话,她就是“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陈莉萍。  拥军这条路,陈莉萍一走就是34年。  “只要我还能动,就会继续为战士们服务。” 陈莉萍说。  爱兵如子  “之所以
走进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锻造厂车间,空气里浓郁的机油味、机器运转时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扑面而来。  这里,就是刘永刚奋斗了36年的地方。  “你们来的时间正好,要是夏天,里面的热浪根本无法靠近。”或许是常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刘永刚的脸颊发红,与鬓角的白发形成了鲜明对比。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刘永刚开始和我们分享他和同事们的一个个高光时刻。  2008年9月25日,西南边陲某城市的一家旅馆。 
把握“产城融合”的内涵,关键要防止“两化”:城镇发展要有产业作支撑,防止“空心化”;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托,防止“孤岛化”。  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在空间安排上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做到产城一体,实现空间上的互动。这就要全面落实产城融合发展理念,让城镇体系与区域发展定位相一致,与区域人口城镇化进程相适应,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使城镇网络的主体骨架与主要产业的空间分
6月23日,城口县鸡鸣乡。  晚饭后,村民亢朝清拉着老伴张文翠的手,来到位于鸡鸣乡人民政府办公楼前的“八一八”广场。  广场上,热闹非凡,有人跟着音乐翩翩起舞,有人坐在一旁的板凳上闲聊,还有小贩推着板车在街头叫卖。  张文翠松开亢朝清的手,向“坝坝舞”队伍走去。  “以前哪想过日子会这么安逸哦。”看着队伍里张文翠舞动的身影,亢朝清的眼神飘忽起来,他的思绪回到了从前。  易地搬迁,生活有了新“奔头”
2015年夏天,湯素英相依为命的老伴去世。两个月后,大女儿将她接到了云南昆明养老。  在四季如春的昆明,汤素英却时常想念雾锁两江的重庆。  “我还是想回到熟悉的社区去。”2016年1月,抱着这样一个执念,汤素英回到了“旧居”——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华福巷社区。  在这里,汤素英和社区里的其他空巢老人,不仅能感受到老街坊们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还能享受到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的照料,以及志愿者医生的专业护理。 
秋风扫落叶,严寒飞雪花。  冬季的田野里难免有些荒凉,然而武隆区鸭江镇送月村的田间地头却一片翠绿,田垄间的青菜头长势喜人,生机盎然。  “马上就要采收了!”看着漫山遍野的青菜头,送月村党支部副书记唐宗平十分欣慰,“能有今天如此喜人的产业,多亏了全体村民的‘大智慧’。”  唐宗平所指的“大智慧”,就是村民利用冬闲田零租金这条“长线”,走“放长线钓大鱼”的路子,从而推动青菜头产业做大做强。  土地零租
打窝、放苗、压土……3月13日,武隆区凤山街道广坪村火石坝小组,十多位村民正抢抓天时,栽植引自云南的第一批4万多株玫瑰苗。  “春种一地苗,夏成一片海。”眼前的花苗,寄托着48户火石坝人对未来的憧憬。合作社盘活撂荒地  火石坝距武隆城区不到半小时,平均海拔达900米。  前些年,火石坝的农民多以种植烤烟为生。然而,常年单一种植,导致土地肥力衰退,烤烟变得量少质差,老百姓增收无路。  此后,不少青壮
张书记  你太累了  100亩莲花白还没收  你就病了  50亩果桑还没栽完  你住院了  修路工程款还没结  你没起来  河堰协议  你签了  说好的  出院回来就开工  12月的巡河  你没完成  就走了  苎麻基地  还没开张  集体经济  刚刚开头  众多村务  太多杂事  原是你一手经管  村里的事  当作你家事  村里的开支  你支了  不言报账  而你家  人们当作是自家  你家厨房
合川区以打造多元化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高起点、宽眼界谋划建设100 平方公里、100 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构建起“城市功能承载区、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区”三大区域发展格局,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要素流动有序化、农村基础设施一体化、农村产业发展信息化。  2020 年末,合川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87.6 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103.4 万、城镇化率达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