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b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以西医为主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中医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护理对气滞血瘀型慢型盆腔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肿瘤细胞抵抗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是多种相关基因联合表达,通过细胞不同水平层次调控的复杂生物学过程,一般涉及到细胞膜上表达的耐药蛋白介导化疗药物外排、细胞内凋亡水平降低和抗凋亡水平升高、细胞增殖周期调控改变等方面。核仁素作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的多功能蛋白,具有调节染色体复制、参与核糖体形成及RNA转录、调节某些m RNA的翻译以及特定micro RNA形成等功能。本课题通过研究核仁素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症(Primary familial brain calcification,PFBC)是一类以颅内对称性钙化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精神症状、认知障碍、癫痫等。大部分PFBC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目前,该病已克隆5个致病基因,包括SLC20A2,PDGFRB,PDGFB,ISG15和XPR1。PFBC
目的:基于激光散斑(LSCI)及磁共振技术,应用动物模型,观察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压迫状态下以及开颅术中血肿清除前后脑皮层血流的时空变化。探讨TBI继发颅内静脉循环改变及开颅减压对脑血流的影响。构建ASDH与颅内静脉循环受阻复合动物模型,从影像及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颅内静脉循环障碍加重外伤后脑组织损害的病理机制,揭示外伤后脑静脉血液循环受阻与炎症反应及组织肿胀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
目的:胃癌是中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癌症引起的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东亚地区的发病率占一半以上。由于绝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发展为进展期胃癌,即使现在针对胃癌的微创手术已经发展地较为完善,但是患者的预后结果还未能达到预期。并且由于胃癌细胞所具有的异质性,故关于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还未能完全研究透彻。CDK5RAP3蛋白是一种可以与CDK5激活蛋白P35、P39结合的蛋白。在先前的研究中,CDK5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ARID1B、mi R-137的表达,在体外研究JARID1B、mi R-137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功能,并初步探讨可能发病机制,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1、Western Blot检测组蛋白H3K4me2、H3K4me3、JARID1B蛋白;荧光定量PCR检测JARID1B、mi R-137 m RNA检测在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
八十年代在临症中于尺泽穴到孔最穴2寸处寻得一压痛点,经过几年临症实践, 证实此点有解痉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对多种内、外、妇科疾病有立竿见影之效, 故自命名为"尺前"穴。在多次国内、国际针灸学术会上与同道交流,深受同道欢迎。
会议
背景:生物可降解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s,BRS)体外释放仿真模拟研究可优化临床应用、也亟需一种可靠的量化方法。微焦计算机断层扫描(mCT)是支架体外研究的主要方法,但因X线对BRS的不可视性而难以对BSR进行准确观察。因此,如何实现X线可视化及三维重建是BRS体外仿真模拟研究的前提。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对比增强mCT检测聚合物BRS原始图像及三维重建的可行性,并确定其
目的: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引起的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三,在中国,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进展期,所以很多治疗手段并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而目前关于胃癌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CDK5RAP3蛋白是CDK5激活蛋白P35、P39的结合蛋白。CDK5RAP3被报道涉及癌症的发生发展,但它在胃癌中的表达和功能尚未被研究。本研究首先观察CDK5RAP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和生存资
研究背景及目的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基因表观遗传的变化先于蛋白改变、细胞癌变的发生,从表观遗传学为切入点研究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有助于了解胆囊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为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Wnt通路抑制因子-1(Wnt inhibitory factor 1,WIF-1),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是Wnt/β-
目的1.白血病发生耐药或复发是目前困扰临床、影响白血病治疗效果的最大障碍。迄今尚未分离出与白血病复发相关的基因,而且已知的耐药机制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白血病病人发生耐药的机制。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是新型的表型克隆研究方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法(SSH)构建一对来自同一个体复发与初治时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