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要将“认知和情感表达出来并形成审美心理结构,能不拘形式地表现出感受和想象,注意展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受感动的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不仅是对教学的要求,更反映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因此,小学儿童绘画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中众多形式化的束缚,让艺术回归自然,应引导学生从自然中感悟、积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自然感悟,闪现灵性
俗话说:“生活如源泉,艺术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艺术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艺术创作的源泉。小朋友在学习绘画时,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小到路旁溪边的花朵,风中摇曳的小草,偏偏起舞的蝴蝶,绿影婆娑的树木……,大到奥运、世博、嫦娥一号……。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老师要教学生做有心人,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在美的感受中激发学生的绘画欲望。这样,长期全身心投入生活,细心地观察和积累,必定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闪现灵性,大脑中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艺术的“活水”。
二、自然积累,润“作”无声
在绘画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为对象所吸引,产生热爱与表达的欲望,积累也才会有内驱力。其次,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一个或几个有兴趣的内容进行练习,学生喜欢什么就画什么,教师不必作过多的干涉。作画时应当有意识地去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表达方式描绘对象;既可以力求形似,也可以不求形似;不求繁琐,但求多看、多练、多观察。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和积累,他们的绘画内容会更为丰富,内涵将更为深邃,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会更透彻,想象力会更丰富,画起画来也就更得心应手。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强调平时多观察多练,对提高表现能力有着直接意义。
三、自然创作,张扬个性
从自然中表现,培养创造意识,张扬学生个性,是美术课程中最具有个性的教学层面,具有个性学习的主体运用画笔进行表达和展现自己,是学生情感放飞、态度表达、人生价值实践的体现。《课标》要求学生“运用所喜欢的和有创意的表达方式自由表达”。基于这一理念,在教学中,应解除羁绊学生绘画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在开放中自由表达,弘扬个性,放飞情感,真正做到“随心所欲”。
(1)绘画内容丰富多彩,自由彰显学生个性。教师要启发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大胆表现,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画前应提倡同学们讨论、沟通和交流自己的设想,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与比较,分析与综合,让学生从自然中见到新奇,从相同中见到不同,从而发现绘画的多样性,然后调动自己头脑中的信息库和材料库,展开丰富的联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作画时,画出自己的感受,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2)绘画形式不拘一格,充分激发学生热情。在绘画中应寻找多种形式和方法,尝试各种形式和工具材料作画,培养学生的个性,拓宽视野,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绘画效果给他们带来的美感和自信。这样的表现手法,即提高了学生的绘画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作才能。
四、自然汲取,综合评价
为儿童提供一个平台和空间,展示自己所创造的作品。(1)让他们互相欣赏,对比和总结,提高自信心和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耐心倾听儿童的心声,仔细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注重体验儿童的情绪,感知儿童的情感需要。对儿童的作品,不随意下定语:“不好!”“不行!”“怎么这个样?”……(2)创设展出环境,开辟展览阵地。设班级展览区和走廊展览区,展出一个时期的优秀作业或优秀作品。鼓励学生争做“你棒!我更棒!人人争最棒!”标兵。随堂欣赏优秀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画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精选中外儿童画优秀作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欣赏的内容和层次;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参观画展。丰富学生的绘画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4)加强作业点评。每一次创作课都要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让学生在每一次创作中都有提高和收获,对下一次创作充满信心。
孩子们的绘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他们富于想象,只要老师给他们一片肥沃的土壤,一片自由生长的天空,终有一天,小幼苗会慢慢长大,参天大树会拔地而起!
责任编辑 王波
一、自然感悟,闪现灵性
俗话说:“生活如源泉,艺术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艺术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艺术创作的源泉。小朋友在学习绘画时,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小到路旁溪边的花朵,风中摇曳的小草,偏偏起舞的蝴蝶,绿影婆娑的树木……,大到奥运、世博、嫦娥一号……。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老师要教学生做有心人,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在美的感受中激发学生的绘画欲望。这样,长期全身心投入生活,细心地观察和积累,必定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闪现灵性,大脑中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艺术的“活水”。
二、自然积累,润“作”无声
在绘画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为对象所吸引,产生热爱与表达的欲望,积累也才会有内驱力。其次,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一个或几个有兴趣的内容进行练习,学生喜欢什么就画什么,教师不必作过多的干涉。作画时应当有意识地去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表达方式描绘对象;既可以力求形似,也可以不求形似;不求繁琐,但求多看、多练、多观察。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和积累,他们的绘画内容会更为丰富,内涵将更为深邃,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会更透彻,想象力会更丰富,画起画来也就更得心应手。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强调平时多观察多练,对提高表现能力有着直接意义。
三、自然创作,张扬个性
从自然中表现,培养创造意识,张扬学生个性,是美术课程中最具有个性的教学层面,具有个性学习的主体运用画笔进行表达和展现自己,是学生情感放飞、态度表达、人生价值实践的体现。《课标》要求学生“运用所喜欢的和有创意的表达方式自由表达”。基于这一理念,在教学中,应解除羁绊学生绘画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在开放中自由表达,弘扬个性,放飞情感,真正做到“随心所欲”。
(1)绘画内容丰富多彩,自由彰显学生个性。教师要启发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大胆表现,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画前应提倡同学们讨论、沟通和交流自己的设想,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与比较,分析与综合,让学生从自然中见到新奇,从相同中见到不同,从而发现绘画的多样性,然后调动自己头脑中的信息库和材料库,展开丰富的联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作画时,画出自己的感受,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2)绘画形式不拘一格,充分激发学生热情。在绘画中应寻找多种形式和方法,尝试各种形式和工具材料作画,培养学生的个性,拓宽视野,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绘画效果给他们带来的美感和自信。这样的表现手法,即提高了学生的绘画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作才能。
四、自然汲取,综合评价
为儿童提供一个平台和空间,展示自己所创造的作品。(1)让他们互相欣赏,对比和总结,提高自信心和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耐心倾听儿童的心声,仔细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注重体验儿童的情绪,感知儿童的情感需要。对儿童的作品,不随意下定语:“不好!”“不行!”“怎么这个样?”……(2)创设展出环境,开辟展览阵地。设班级展览区和走廊展览区,展出一个时期的优秀作业或优秀作品。鼓励学生争做“你棒!我更棒!人人争最棒!”标兵。随堂欣赏优秀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画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精选中外儿童画优秀作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欣赏的内容和层次;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参观画展。丰富学生的绘画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4)加强作业点评。每一次创作课都要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让学生在每一次创作中都有提高和收获,对下一次创作充满信心。
孩子们的绘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他们富于想象,只要老师给他们一片肥沃的土壤,一片自由生长的天空,终有一天,小幼苗会慢慢长大,参天大树会拔地而起!
责任编辑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