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元 厚养文气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其去求知、开智、立德、审美、修身、养性,从而获得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思维、深广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要正确定位,科学施教。
  
  一、熏陶感染,给学生一个绚丽多彩的语文底色
  
  常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其实语文老师更应该是普罗米修斯,把文学和美学的火种拿来点燃学生的内心,让他们一生都被文学和美学的火焰照耀着温暖着;或者作一个向导,把学生带到文学的圣殿,轻轻推开那扇门,让文学和美学的光芒照亮他们的眼睛和心灵。他们就会像饥饿的人看见面包,会像小苗沐浴到甘霖——如能这样,还需要我们去催促他们亲近语文的脚步吗?
  1.品德感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惟有品端行正才能让学生信服。人品决定学品,一个品端行正、学识渊博的教师,就能带出一大批品德良好、学识高深的弟子。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也。
  2.文气感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卷气是装不出来的,你一站上讲台,举手投足,只言片语,便能显露斯文。儒雅的文气可以折服人,可以使学生产生向师性,“亲其师,信其道”是也。
  3.个性感染。有个性魅力的教师,便能带出一批个性鲜明的学生。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
  4.习惯感染。教师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好习惯是学生的榜样,学生会在其感染下积极进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二、激励引导,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语文教学应少说教多引导。除了一些客观性较强的基础知识外,思想情感的体验、文学形象的再现、文学情景的想象等都是主观性极强的,无法统一,无法绝对。有些诗歌和美文,学生自己感受比听教师解说更有效,不管教师怎样精彩的解说,比之原文都显得苍白无力,如果教师一再叨叨,可能适得其反。语文教学,过细的剖析,极易破坏意境,断章取义,甚至偏离主题,所以曾有人说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像是血淋淋的生物解剖。
  有人戏言“勤教师”带出的是“懒学生”,“懒教师”才能带出“勤学生”。因为那些“懒教师”“懒”于越俎代庖,便授生以渔,“懒”于做学生的拐杖,便让其自由飞翔,所以才带出了许多爱学、会学的勤学生。
  1.方向引导。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可对语文教学来说也产生了负面作用。例如,电视连续剧的播放,对于普及文学名著的确起到了作用,然而也助长了学生的懒惰思想。四大文学名著均已拍成电视连续剧,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许多人再也不愿意读那厚厚的原著了。但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读原著,怎么去还原与再创造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怎么去感受那复杂细腻的情感?怎么去领会它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怎么去认识它深遂厚重的文化底蕴?
  再有,现今流行的一些低俗读物,对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诱惑,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如果说读一部文学名著,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对话,那么读这些庸俗、粗劣的文字,岂不是如同与一个浅薄无聊、恬不知耻的小人交谈,这样的阅读害人不浅。
  所以,我们必须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向,让学生明辨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引导他们走上语文学习的惟美之路。让他们读《老子》《庄子》《易经》,认识深沉的智慧与超然的人生态度;让他们读《论语》《歌德谈话录》,了解大师们怎样站在人类思想的巅峰上,为我们撒播智慧的种子;让他们读一些平凡的小故事、短文章,使干涸的心田得到智慧的滋润。通过阅读好书,让学生心灵变得宁静而高尚,人格得到提升和重塑,精神之树在阅读的土壤中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2.学法引导。语文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积极参与、吸纳吞吐的过程,当一个旁观者是永远学不好语文的。电影电视给一千个观众的是一个哈姆雷特,而阅读却能给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参与的魅力;所以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是学好语文的一大法宝。古往今来的文学大师,有哪个不是读了一肚子的好文章?当然,也有学生很爱看书,而且看的是好的作品,那为什么他的语文能力并没有提高呢?这是因为他们只停留在泛读阶段,虽读书不懈,但不过是一个旁观者,只是为了满足那一点好奇心,关心的是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最终的结局如何。中学生读书应该上升到学习研读阶段,要情感融入,审美介入,思维注入,精神投入。主动参与,不断吸取,运用“拿来主义”,吸收精华,充实自己,这就是“吞”;然后情随之而动,意随之而生,思想充实,精神凝聚,这就是“酝”;从而思维活泛,思想澎湃,胸中不平,发而为文,这就是“吐”。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文学“内功”便日益增进,语文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如上所述,固根本,培元气,一旦我们的学生有了纯洁厚实的文学与美学精神根基,有了正确的学习方向,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自然会很快提升;语文教学会变得轻松愉悦,和谐融洽,效率大大提高。
  (作者单位:成都树德中学)
其他文献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我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法理学研究应及时反映和解读时代提出的重大法律问题。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找准与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紧密结合的法理学研究方向,才能更好推动中国法理学创新发展。  当代中国法理学研究要坚持从我国国家治理与法治建设的实际出发,聚焦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法理问题,深入阐述
《智能社会:进退两难》(The Social Dilemma)最近在奈飞流媒体平台上播出。该纪录片挖掘以社交媒体(简称“社媒”)和搜索引擎为代表的网络科技如何对现代人际关系及社会造成影响。它提出很多社媒造成的问题,更直指我们切身观察到的:大众世界观趋向两极化,社会出现极端政治的倾向,这些问题的核心其实都与数十年网络科技的“大跃进”和缺乏监管与规范息息相关。  纪录片试图揭示,网络科技已演变成操弄人
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着成功,梦想着卓越,梦想着辉煌。许多人都在为成就辉煌努力拼搏着,对外奉行着明道、大器、权变、贯通,举而措天下民干事业的策略;对内遵守着履信、思顺、神明、尚贤,默而成存其人积德行的规范。诚如苏轼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耿英年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理事  西北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资深国学研究者    志在人生目标的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制造业份额已占到全球的近20%,但是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想要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实现产业升级调整,需要不断寻求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而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在于要有强大的、训练有素的技工队伍。加强培养技工队伍,除了切实提高技工的经济社会地位,关键是加快改革职业教育体系
摘 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中网络课程赛项考察教师在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环境网络化条件下,设计、制作网络课程的能力。本文以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辽宁导游基础知识》网络课程为例,探索信息化教学大赛网络课程赛项的教学设计,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内涵建设,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早在2017年时就宣称,领导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将“成为世界的统治者”。这种观点显然在全球全面铺开,因为截至目前,已经有十几个国家宣布了本国的人工智能计划。2017年,中国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制订了“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1944年5月31日,一个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乘一艘平底木船渡过黄河的奔腾激流”,在船夫雄浑高亢的号子声中抵达延安,打破了国民党政府对陕甘宁边区长达6年的新闻封锁。时年29岁的伊斯雷尔·爱泼斯坦以美国《纽约时报》和联合劳动新闻社记者的身份随团考察,从此开启了他与中国共产党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友谊。  爱泼斯坦后来在他自己的自传《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一书中这样描述过这段经历:“在这次几个月的采
韩国《统一新闻》近日报道称,驻韩美军在韩国已经秘密设立了4所生化武器实验室,专门用于研究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列为“一级危险生物武器”的炭疽杆菌。不出意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当下,该则消息引发国际社会对于美国生物实验室的又一轮关注。美国内安全实验室不安全  在2001年“9·11”事件仅一周后,美国就发生了炭疽生物恐怖袭击,袭击导致5人死亡,17人感染,当时引发美国社会
文科类专业课程设置大多偏重理论性,而忽视了实践应用能力培训,文科类专业的实习和社会实践也多流于形式,无法起到提高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作用。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的问题,建议在学校教育中建立实习实训机制,全面推行圆通制实习实训新模式,在校内建立工作能力训练中心,学生参加四个阶段强化训练,即科学工作行为规范训练、社会工作标准体系分工训练、工作标准训练、对口单位参观验证,核心是通过工作标准训练
“提示语”是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语文教学中深受广大教师的重视。有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 96% 以上的教师都很重视课文提示,在学习课文之前,都会让学生先阅读课文提示。既然“提示语”在教学中如此受到重视,那么编者在设计时是不是该考虑到它应发挥的作用呢?然而,我们现行教材的“提示语”却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笔者通过翻阅教材,发现“提示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现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