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社会,培养今天的学生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1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一零一中学的前身是1946年创办的“张家口市立中学”,此后辗转于太行山区;1946年底,迁至革命圣地西柏坡附近;1949年,迁入北平;1950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在圆明园遗址非主体部分建新校址。它是中国共产党在老解放区创办并迁入北京的一所中学,校名由郭沫若题写,意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建校70年来,一零一中学为国家培养了近4万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科学家、艺术家、学者、体育世界冠军……这些杰出校友在政界、商界、学术界、体育界功勋卓著,他们和许许多多默默耕耘在各条战线上的一零一毕业生一起,引领和推动着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时代在变化,教育也在变化。在当前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教育的宗旨是什么?未来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一零一中学对教育再次做出了高瞻远瞩的思考和实践。
  用人文精神铸就学生的生命底色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和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公布的一份重要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指出,“当今世界的错综复杂和矛盾冲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些变化引发了紧张不安,人们寄希望于教育能够培养个人和社会掌握适应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能力。”“仅凭教育不能解决所有发展问题,但着眼于全局的人文主义教育方法可以、并且应该有助于实现新的发展模式。”
  人文主义价值观是教育的基础和目的,一零一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尊重个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师生终生受益、长久发展的需要。
  诚如一零一中学校长郭涵所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正掌握着明天,我们必须有所行动。我们需要让高中生们具有更多的人文情怀,那就是热爱尊重自己,并且热爱尊重其他的人,以至整个人类,甚至整个世界,并能够为此担当应尽的责任。高中阶段,在注重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必须加大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育他们的人文情怀,根植他们精神世界的‘人’和‘人类’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的变革与担当、责任与使命意识。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发展并拯救未来世界,应当是科技与人文的融通与共建,它们肩负着共同
  使命。”
  认清来自社会更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挑战,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教育的方向与责任,为此,一零一中学的教师们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刘丹妮曾是人文实验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一次早读时间,她给高一人文实验班的学生播放了一位来自云南的流浪歌手周三在电视节目上的演唱视频。周三的演唱真挚动人,歌词平实诚恳,在悲怆与伤感中又怀有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当听到“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到处都是飞机汽车,压得我喘不过气,现在该如何是好,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存款也没有洋房,生活我过得紧张”这几句歌词时,有的学生表示不理解,有的学生暗暗嘲笑歌手的云南口音和寒酸的衣着,还有的学生说“这个歌手在贩卖贫穷”。刘丹妮的心情很沉重。虽然人文实验班的学生每周都到打工子弟学校支教,也为此付出过许多辛苦的劳动,但在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于弱势群体和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群体仍然心存隔膜,并对自身怀有强烈的优
  越感。
  高二暑假,刘丹妮给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这里也是北京”,让学生用心观察真实的、与众不同的北京。有一个学生拍摄了一组北京中关村一带“城中村”的照片并做成PPT在全班展示。在讨论如何看待聚集在“城中村”的外地务工人员时,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他们提到了半年前看过的云南歌手演唱的视频,他们觉得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应该抱有同情和理解,应该平视这些同样生活在北京、为了生计辛苦奔波的人们。有个学生说:“贫穷不是罪恶,他们同样需要尊重……”学生的发言让刘丹妮备感欣慰。看似没有回响的人文教育,其实已经悄悄改变了学生们。很多时候,教育既需要醍醐灌顶,也需要沉默和等待。播下一粒种子,它就会发芽;播下一颗火种,也总有一个瞬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会一起被点亮。
  培养铁肩担道义的未来公民
  一零一中学是中国共产党在老解放区创办并迁入北京的一所中学,伴随着解放战争的炮火,学校几经辗转,迁入圆明园遗址非主体部分。这段光荣历史,铸就了一零一中学大气、担当的精神底色。自强不息、不辱使命的责任意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进取精神,全面育人、健康成长的育人宗旨,是一零一中经过70年历史风雨的洗礼,用民族责任、教育智慧和强大实力形成的教育
  内涵。
  勇于担当是一零一中学的精神内核,学校重视培养学生为自己、为国家、民族和社会乃至人类,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2011年,学校在总结65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变革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未来社会人才结构的理解,制定了以“探索自我教育模式,培养未来担当人才”为主题的国家级项目实验方案,打造“自我教育模式”的办学特色。“自我教育”是依靠学生自觉自立、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考和实践来达成育人目标的教育。“自我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要求,它一方面传递着以“自主性”为核心的“自我”文化,另一方面又发展着以“自我实现”为目标的个体自我(小我)和类自我(大我)。
  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一零一中学建构起以“自我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自我教育”理论为指导,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以体现“自我教育”思想的相对稳定的管理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实施人才教育。学校依靠全面深入开展课程建设,通过创新教学管理机制,通过德育与教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渗透“自我教育”理念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和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全力构建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激发和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的发展获得持久的内驱力,积极自主地向着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勇于担当的目标不断努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石,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优秀主人,成为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未来人才。   坚守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零一中学的校长郭涵是一零一的资深校友,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一零一人,她始终秉持守正出新的理念。守正,守的是理想、规律、传统和现实;出新,就是讲特色。理想和基本的理念不能动摇,特别是要按规律办事。教育的规律不能丢,人才成长的规律、教师成长的规律不能丢,学校的教育传统也不能丢。“学校一直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学校的全面发展。学生和家长选择了你,就是因为你能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一零一来说,悠久的历史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因此,我们认为,最大的责任不是说培养了多少毕业生,而是对这个学校精神价值的一个坚守”,郭涵校长如是说。
  一零一中学作为海淀区的大校,学生人数众多,要搞小班授课,几乎不可能;同时学校坐落于文物遗址,不能扩建。面对这样的现实条件,学校将创新的重点放在观念出新上,用理念的特色带动特色的教学、特色的培训、特色的管理,最终形成成熟的学校文化。这种创新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不断完善。
  一零一中学不追求“颠覆性的变革”,而是倡导“因地制宜的改革”。学校沿着“微创新”的思路,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年级 书院”的经纬式管理模式:即横向行政班的年级管理与纵向教学班的书院管理相结合。学校成立了四个书院,分别是“圆明书院”“学森书院”“六韬书院”和“国际书院”,以项目研究为平台,导师指导、学生自修和共同讲习相结合。年级负责学生的基础学习和德育教育,书院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引和个性发展,各有各的功能,纵横交织、同时存在。实行全程指导的双导师制,即在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全程指导制度。学校选派经验丰富的学科教师与专家团队,从学业规划、人生规划和心理健康、专业发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促进其优势潜能得以发现和发展。
  书院按学科领域分别聘请大学教授和本校名师各一人为首席导师,另聘一或两名教师、学生助教组成导师团队。书院打通高中三个年级的年级界限,进行纵向自主式学业管理,高一年级上学期进行通识课程培训,到高一下学期再根据研究兴趣确定研究方向、选择导师。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大批知名专家,都成为了学校的导师,向学生打开了通向知识与思想世界的大门。更重要的是,教学视角也发生了变化:地理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重温、解读戴望舒的《雨巷》;政治教师向学生推荐《生活中的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货币战争》等读物;历史教师围绕“大禹在历史上是否存在”展开话题讨论,由此介绍20世纪初的“疑古”思潮……
  “希望学生具有扎实的人文素养、理性批判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这是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郭涵对学生的期许。一零一中学在长达三分之二的世纪里所体现出的国事担当、全面育人的天下情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进取精神,诠释着新中国教育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求,更是进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样板。世界在变化,教育也必须变化,教育是我们努力适应变化、改造生活、改变世界的核心。优质的基础教育是个人在未来社会立足与发展的必要基础,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千秋大业。面对挑战,一零一中学正满怀憧憬,谋划未来。
  责任编辑:江丽莉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2004年开设区内初中班,旨在让广大农牧区和边远地区的青少年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缩小边远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  为了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认真刻苦地准备,通过层层选拔,最终只是为了能有一个求学的机会。他们离开父母独自一人来到办班城市学习、生活,开始了求学与求生之路。  虽然我所带的民考汉班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但孩子们的思想包袱普遍很重,思想压
初中记叙文写作的核心问题是素材的获得与运用。而年仅13、14岁的初中生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生活范围有限,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就显得很单薄。写作教学中老套的材料反复使用,使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不知如何开掘新的话题领域,即使有素材也不知如何处理,常常不能准确把握、用好素材。所以,指导学生,提升其对已有写作素材的选择和使用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拓宽素材渠道,合理内化吸收  作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准确审题
中小学教师在面对改革或面对新观念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了解新观念之后,不知道如何应用。我们通常认为,观念是行动的前提,教师在掌握了某种观念之后,很自然地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为什么这些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新教育理念,却又无法行动?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将新教育理念付诸行动?或者说在理念与行动之间还存在着什么联结纽带?作为一个有着教育学专业背景和多年教学实践的教师,我自己也曾经历过教育观念的困惑与转
夜已深,终于找到一段时间,剥离纷繁复杂的种种事情,说出部分往事,仅为追忆恩师的音容笑貌,梳理如麻的心情。  求 学  1996年春季,我从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考入中科院遥感所图像室,经导师朱重光教授推荐,正式跟随李小文老师从事定量遥感方面的研究。李老师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研究多阶段目标决策遥感反演方法,其中的核心是构造不确定性和敏感性矩阵。刚接手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这个工作是李老师所倡导的对地遥
每年五月中上旬,美国各大学会迎来毕业季。我有幸观摩了伯克利音乐学院5月8日晚上的毕业晚会和5月9日上午的毕业典礼。作为世界最顶级的现代音乐学院,由即将离开校园的未来明星们呈现的毕业晚会令人震撼,这并不意外,但其毕业典礼场面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环节设计之新等却未曾想到,令人大开眼界,也引发我的思考。  伯克利音乐学院地处波士顿市区的中心地带,寸土寸金之地使该校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广场,也没有能够容纳
编者按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 or World Reading Day)。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于1995年,旨在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重庆奉节县永安中学,一所普普通通的乡镇中学,38年前,在这里,我走上三尺讲台,开启教书生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师要播撒创新的火种。说到教育创新,我想从科技创新、教学创新与师培创新三个方面谈谈一位山区教师的探索与感悟。  一、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的源泉是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我们才能在科技创新中获得灵感。在学校,我除了要承担初中历史教学、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外,还包括全校义务性科技辅
图书简介:  《右手粉笔左手书—陈海燕教育漫笔》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收录的是语文特级教师陈海燕老师的班级故事、从教心绪、教学札记以及生活随想。全书共分四个板块,包括灵犀乍现、行走记忆、字里行间、此间相遇。  这是一个走在教育路上的思考者的影像记录。文字无声而心绪涌动。无论是校园内外的一颦一笑,讲台上下的一张一弛,还是师生间的一喜一怒,都透着些轻喜剧的跳跃感和俏皮味。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又颇感意
王欢校长可谓京城教育界的传奇人物,1981年从北京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曾在北池子小学、和平里四小任语文教师;2002年任分司厅小学校长;2005年任府学胡同小学校长;2010年任史家小学校长;2011年“一长执两校”,同时任东四七条小学校长。从教30余载,换过6所教育单位,而每次调任,她都会给原单位留下一份傲人的业绩。这样一位女校长身上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与魔力?为解开谜团,我们专程前往史家小学对王欢
郑新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国家级专家团队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队伍示范建设项目指导专家。  2006—2010年,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致力于探索“县级教师支持服务体系”,2007年考察世界银行在罗马尼亚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项目后,在中国西部七省八县试点“以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