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怍”:源于互视关系的不对称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isha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老王》这篇课文时,不少学生对杨绛的“愧怍”之情难以理解,认为杨绛作为文革中的受压迫者对待老王已经很好了,没必要对老王的不幸产生愧怍。学生的问题引发了笔者对杨绛“愧怍”的深入思考,这种“愧怍”源于什么呢?
  1984年3月,杨绛写下的《老王》被选入初中教材。在文革结束8年后,暮年的她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怀念老王这个人,表达内心的“愧怍”,更是通过作品来表达对文革时代甚至一切疯狂时代扭曲人与人之关系的愤慨,以促人警醒,让人深思。
  一
  要想解读杨绛先生的《老王》,必须深刻了解杨绛所处时代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艺术的气候。杨绛和丈夫钱钟书作为“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与当时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和“文革”等风气不合拍,挨批斗自然成了必然的事情。1963年8月间,杨绛和钱钟书夫妇先后被群众“揪出来”,打成了“牛鬼蛇神”。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又被“揪出”,成了“资产阶级学术权威”。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劳动改造的“先遣队”被送去河南省罗山县的“五七干校”。“流亡”期间,钱钟书由感冒引起喘病,输氧4小时才抢救出险。他因大脑皮层缺氧,反应失常,手脚口舌都不灵便,状如中风,将近一年才回复正常。杨绛在《老王》里写道:“‘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这句“不知怎么的”,隐藏了杨绛的多少艰辛与磨难?因果之间,怎么可能是不可知的空白?
  杨绛夫妇成了“牛鬼蛇神”,自然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在人格上得到同等的待遇。在《老王》中,杨绛写道:“文化大革命开始……我自己不敢乘三轮。”这显然不是因为担心人身安全问题,而应是政治影响问题。作为被“揪出”来了“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作者坐人力三轮车无疑会被认为是压迫劳动人民,这一坐又会成为一次批斗的借口,所以作者不敢坐三轮车。
  和下层人民关系亲密,却不能和下层人民友爱相待,这对杨绛来说,不能不给她带来心灵上的某种压抑,这种压抑的扭曲关系的根源应是当时残酷的社会环境。
  二
  社会环境的残酷扭曲着人的性情,而扭曲的性情又会通过人物的行为表现出来。
  老王是善良的,在心里总是把杨绛作为亲人一般对待,愿意为杨绛送冰块,还车费减半。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杨绛放入冰箱。老王送的冰还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杨绛重点写老王用三轮送钱钟书去医院是有着深刻寓意的。老王总是热情地帮着杨绛把钱钟书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杨绛一定要给钱,老王还哑着嗓子“悄悄”问“你还有钱吗”。“悄悄”一词既写出了老王不肯收钱又不得不收钱的矛盾心理,因为他知道许多高级知识分子经历了抄家和批斗,已经倾家荡产,可他又不想让杨绛成为剥削劳动人民的资产阶级,所以老王“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在载客三轮取缔后,老王把他的三轮改成送货的平板三轮。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杨绛虽然没有说明这位先生是谁,但从文本意脉来说这个“货”应该是指钱钟书,否则作者写的这件事在文中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就是赘余。“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想把乘客围住了,就不会掉落,体现出老王对杨绛一家的关心与呵护。
  特别是老王在病重之际,感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特地送鸡蛋和香油到杨绛家,表达出对杨绛一家人的感恩与沉静告别。
  虽然杨绛一家给予了老王不少帮助,如照顾老王的三轮车生意,给老王送大瓶鱼肝油,多给老王钱等,但杨绛面对老王的真情举止时,她却显得异常冷静,矜持,防备,保持着距离感。如老王病了,杨绛甚至连老王得了什么病都不清楚;老王死了,杨绛也是在十多天后才知道的。特别是病重的老王给杨绛送鸡蛋和香油时,杨绛竟然“害怕得糊涂了”。她记不清老王送的鸡蛋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只知道程序似的“转身进屋去”拿钱,竟然“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然后又“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我们不禁要问,杨绛为何“害怕”一个年老多病、孤苦无依的骑车人老王呢?
  杨绛的这种表现并非许多论者解读的那样——杨绛看不起劳动人民,以高级知识分子身份嫌弃老王。在《干校六记》的结末,杨绛说:“改造十多年,再加干校两年,且别说人人企求的进步我没有取得,就连自己这份私心,也没有减少些。我还是依然故我。”
  “故我”的杨绛又是怎样的人呢?楊绛虽出身书香门第,却有着贫苦民众的朴实与真率,她常说“我在上层是个零,和下层关系亲密”。钱钟书赞她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平时的她不仅对家人,而且对其他人也是温和友爱。钱钟书的婶婶也赞杨绛“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后来,杨绛在干校接受改造时,种菜、扫厕所,各种粗活她都做得。
  就是这样和下层关系亲密的杨绛在文革中遭遇长期的冷遇,处境卑微,特别是她作为被革命的对象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无法与他人建立平等的关系。她眼看着穷苦的老王受苦累病痛折磨,接受着善良的老王对她一家人无微不致的关心却难以平等地回报,这无疑使杨绛在内心产生愧怍之情。
  三
  杨绛和老王二人行为相待的不平等,根本原因在于二人关系相视的不对称。现代德国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论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两种关系:“我——你”“我——它”。这两种关系指的是“我”对与“我”相关的一切事物的态度或关联方式,也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或生活方式。对关系者的态度不同,与之打交道的方式不同,则人生态度或生活方式就不同;人生态度或生活方式不同,其人也就不同。马丁·布伯说:“凡称述‘你’的人都不以事物为对象。因为,有一物则必有他物,‘它’与其他的‘它’相待,‘它’之存在必仰仗他物。而诵出‘你’之时,事物、对象皆不复存在。‘你’无待无限。言及‘你’之人不据有物。他一无所持。然他处于关系之中。”   在《老王》一文中,杨绛称老王最常用“他”这个第三人称关系代词,共用了50个“他”。这表明了杨绛在心理上保持着与老王的分离感,即是马丁·布伯所说的“我——它”关系,这是一种源于自然的分离。而老王则称杨绛为“你”(如“你还有钱吗?”),即为“我——你”关系,這是一种源于自然的融合。
  在“我——它”关系中,“我”为主体,“它”为客体,这只有单向的由主到客,由我到物(包括被视为物的人)。而在“我——你”关系中,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我——你”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开放自由的关系。“我——你”关系要求人利用自己的整个身心对别人的全部存在做出回应。像“文化大革命”那样把“敌人”抽象化、非人化,从而煽起仇恨的现象就表现了人对作为“它”这一抽象对象的冷酷无情,而不是对作为“你”的具体完整的对等相关者的亲密无间。
  杨绛和老王互视关系的不对称正是马丁·布伯所说的两种关系的不对称体现。在文革期间,杨绛虽在一定条件下善待老王,照顾他的生意,给他送大瓶鱼肝油,多给老王钱,但在心理上难以走近他——这个无产阶级者。杨绛的这种心理,正是文化大革命把知识分子进行抽象化、非人化的典型体现。杨绛只能眼看着老王身体一点点衰弱,却无法对老王做出任何实质性、非“正常”的救助。有人指责杨绛虚伪,没有把老王接到家中进行照料,这种指责是毫无道理可言的。试想,如果杨绛这样做了,她会赢得个关心无产阶级的美名呢,还是会落得个腐化无产阶级的罪名呢?我想,后者是一定的。
  所以,“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杨绛否定了自己对待老王所能想到的“总觉得心上不安”的原因,只是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在文革中作为无产阶级的老王是个幸运者,而这个无产阶级幸运者却在文革中悲惨地死去,而杨绛这个文革中的不幸者在文革后认为自己是个幸运者,这无疑是那种荒谬时代给杨绛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位认识。杨绛借个人的“愧怍”来传达出对文革社会非人关系的思考,她含蓄地道出混乱而疯狂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灾难,意在提醒后人反思这段历史,警惕这段历史。所以杨绛对老王的愧怍不仅是个人的愧怍,更应是时代社会对老王的愧怍。
  参考文献
  ①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②[德]马丁·布伯:《我与你》,北京:商务出版社,2015年版。
  ③熊芳芳:《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④杨绛:《干校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
  ⑤杨绛:《走到人生边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作者通联:江苏灌南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李森祥的短篇小说《台阶》自1988年发表于《上海文学》以来,很受人们喜爱,曾先后入选人教版、苏教版和鲁教版语文教材。但就是这样一篇很受欢迎的文本,对其主旨的解读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那么,如何才能对《台阶》进行较为合理较为恰当的有边界的教学性解读呢?  我们以为,首先得明确《台阶》是一篇小说,不是散文。小说主要“通过虚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对社会生活、人生世相的洞
囿于应试,高中语文教学总难免模式化,而要摆脱模式化,最重要的出路恐怕在于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去设计教学。因为学生个体认知的差异性,他们在面对同样的设计时总有可能表现出异于他人的想法,于是课堂也就有了多样性。基于这样的思路,笔者对《沁园春·长沙》一课的教学进行了重新分析与设计。  一、先景,建表象  词者,诗之别体也,句数、字数、平仄等,皆有严格之规定,因此词之用语,必定会求言简而意蕴深厚之境。今高中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高考试卷的赋分来看,可以称得上是“得作文者得语文”,也就是说作文的成败决定了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坏。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作文教学仍然是耗时多,见效少。微写作相对于800字的高考作文来说,它短小、灵活、随性、易操作。更何况,我们正处于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课……也许,微时代本身就需要微写作的能力。  其实,古人就很重视微写作,也曾从微写作中获
在苏轼一生为数不多的传记作品中,“方山子”陈慥与其父陈公弼竟占了二篇,可见苏轼与陈家父子间的情谊确实非同一般。对于《陈公弼传》的写作情形,苏轼在传中做了这样的表述:“公没十有四年,故人长老日以衰少,恐遂就湮没,欲私记其行事,而恨不能详,得范景仁所为公墓志,又以所闻见补之,为公传。”显然,在陈公弼已有墓志的情况下,苏轼还要在他去世十四年之后,仍真心一意地要给他作传,其对陈公人品事迹的倾情之深,是不言
【设计思路】  新闻阅读教学的价值是什么?今天的新闻阅读要教些什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有参与探究的兴趣?这是在开展新闻阅读教学之前要深思的问题。通过学习统编版八上教材的新闻单元的选文,学生积累了新闻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新闻阅读的基本方法。但当今时代,学生的新闻阅读不仅是听广播、看报纸,更多是通过网络和电视媒体来获取信息。面对真假难辨的网络新闻,培养对于媒介信息正确的选择与解读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质疑
一、 “外婆”与“姥姥”之争,根源何来?  (一)、“姥姥”并非放之四海皆准  前段时间,一则关于上海小学语文教材的新闻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被收入沪教版语文课本(试用版)的《打碗碗花》一文中,其原作中的“外婆”一词都被替换为了“姥姥”。上海市教委回应,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外婆”是方言词汇,而“姥姥”为普通话词汇。或许,上海市教委此番做法是为了将“标准语”进行推广,殊不知,此举所引起的
近年来,语文教育界愈来愈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新概念,但从中学语文教学几种重要的专业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来看,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多局限于重点中学的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鲜见一般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的影子。笔者以为,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相对于重点中学,一般中学很难开展整本书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由什么決定的?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就是教学内容吗?以前有人发表过系列文章《教学内容的确定》。不,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一样。教学内容是指课堂中教师教的与学生学的所有内容,其中包括正确的信息、错误的信息以及实际过程中生成(添、减)的信息;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一般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教学事件中。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包括文本所写的对象、作者写作的意图、
课理是什么?要说课理先说学理。学理是科学上的原理或法则,或治学上的原理或法则。那么,课理是教学上的原理或法则,或上课的原理或法则。诸如“上课以学生为中心”“上课有规定的课时”“教学有规定的课表”“课前可预习”“课上有堂练”“课后有作业”“课始须复习”“课终不拖堂”“课间须休息”“当堂得见效”之类,都是上课的原理或法则。这些课理更多的情况下是上课的原则,即课堂教学必须遵守的规则。  就“当堂得见效”
在北宋的政坛上,有两颗极为璀璨的明星。他们彼此个性相似,性情相投,甚至爱好习惯都高度一致。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却因为政见相左最终分道扬镳。他们就是被世人戏称为“司马牛”的司马光和“拗相公”的王安石。  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在熙宁年间开展变法,以期富强国家。但王安石变法引起了司马光等傳统保守的士大夫的激烈反对。为此,司马光专门写了一篇长达三千多字的《与王介甫书》抨击新法的种种弊病。其中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