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代文阅读的五种黄金意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u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也常常占有极大的比重。怎样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我们的一点浅见。
  
  一.因文释义、缘境解句的语境意识
  
  语境就是运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可分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作用、地点、场合、对象以及说话的上下文等;广义的语境指使用语言的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使用者的职业、性格、修养、习惯等。语境对语言的运用有两种作用:一为限制作用,二为补充作用。
  l.限制作用
  限制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词语的理解和选用上,同样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例:20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第20题“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第一段“荒野无灯”,的语境是“这种感触”,其上文是“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第三段“荒野无灯”的语境是“无靠无助的感觉”,其上文是“内心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有这种孤绝感”。结合不同语境可以得出答案:一是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实写)。一是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由实到虚)。
  限制作用其次表现在对句子的理解和组织上。例:2007年重庆卷《告别三峡》第15题:“‘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第一句概括第一段内容,“概念、情结、诗情”指面对自由的长江之水终被锁住时,人们生出的一种怜惜、怅然和失落;第二句的语境在第三段,“撕心裂肺感天动地”指“不忍舍弃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而相拥而泣,磕头祭拜的情景”。结合不同语境,可概括句意:游人的告别只是对“原始长江三峡”景点的告别,由此生出的只是怜惜、惆怅和失落,百万移民的告别则是故土难离的割舍之痛和舍弃家园的巨大牺牲。
  2.补充作用
  补充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特定语境,当省则省;一是表达语境临时赋予的意义或言外之意。例:2007年福建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第14题:“指出‘落叶’的含义。”“落叶”在本文中既有本义,也有临时赋予的意义,其语境在3-5段、10-2段,如“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母亲也像这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落下来”,结合语境,不难得出:“落叶”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一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
  
  二.条分缕析,化粗为细的分解(分析、阐释)意识
  
  分析者,分解也。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我们不妨将它当作一个文言语句翻译题,需要翻译(分解)的往往是那么一两个重要词语,这些词语分解到位,整个句子便豁然贯通。
  例:2008年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第14题:“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
  重要词语:“它”、“清晨的曙光”、“明丽的雪线”、“刺痛”。
  翻译:它→白发,清晨的曙光→天刚亮梳头,明丽的雪线→白发像白雪那样清晰,刺痛→引起我关于时间与人生的深深思考。
  经过分解,得出答案:梳下来的白发让我发现了自己的衰老,惊叹时光的飞逝。
  2.文中重要观点(结论)分解成支撑它的几个角度(方面、层)
  例:2007年江西卷《泰山很大》第16题:“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的?”
  ①从不同文人对泰山的描述,写泰山境界宏大;
  ②从不同帝王的泰山封禅,写泰山政治文化内涵博大;
  ③从作者的认识变化,写泰山对人的心灵震撼力巨大。
  
  三.去粗取精,化繁为简,化具象为抽象的整合意识
  
  整合,整理合并。该调整的调整,该合并同类项的合并,该提炼的提炼,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具象看抽象。
  例①:2005年全国卷I《一日的春光》第16题:“‘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原文“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整合:浅红淡白。原文“这四颗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玲珑娇艳”整合:色彩宜人。原文“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那在海棠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快乐、活泼、力量、生命”整合: 充满生机。
  例②:2008年湖北卷《雾》第17题:“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
  原文“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
  “人类社会”、“日常生活”整合:社会生活。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整合:科学
  经过整合,综合得出答案: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都有模糊性。
  
  四.仔细理会,品美说妙的鉴赏意识(审美意识)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考试大纲》中要求必考的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能力(E级)。鉴赏可一分为二:鉴,鉴定,指出它是什么;赏,赏析,指出它为什么,好在哪里。鉴是基础,赏是升华,鉴要鉴得准,赏要赏得开。
  鉴赏的主要考查方式有:一是指出表现手法,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二是分析锤字炼句的佳妙,品味文章的整体语言风格;三是指出文章的线索,分析文章的结构(行文思路),其中包括分析某一个词、某一句话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弄清鉴赏术语的准确含义,理清鉴赏主干知识的网络,做题时,揣摩命题指向,做到答对所问,力戒答非所问。
  (1)表达技巧
  例①:2008年辽宁卷《雨韵》第17题:“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
  答:①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②再叙事,讲了老人和小男孩在雨天的故事;③最后抒情,表现了作用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例②:2008年江西卷《朦胧的敬慕》第18题:“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童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例③:2008年安徽卷《我与地坛》第16题:“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答: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对照。
  ③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例④:2009年全国卷Ⅱ《彩色的荒漠》第17题:“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第一问:拟人、比喻。第二问:通过拟人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通过比喻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综观这些试题,注意命题的设问角度(加着重号部分)深入思考,“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效果、表达技巧”这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答题时,做到指向明确、思路清晰。
  (2)语言
  例①:2008广东卷《绝妙的错误》第20题:“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语中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
  答:它还具有趣味性、形象化、通俗易懂的特点,深入浅出,帮助读者轻松理解科学知识。
  例如“惨淡经营”常用于创业的艰辛,用在这里形象地写出了DNA艰难复杂的发展过程,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玩意儿”一词极富口语化的特色,能让读者在轻松诙谐中思考到DNA发展过程中的绝妙的错误,充满了趣味。
  例②:2007年湖北卷《日月行色》第18题:“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
  答:①地方色彩鲜明。比如“老人经的事稠”中的“稠”,在当地方言中是“多、丰富”的意思。用这一方言词,使得语言生动,富有地方生活气息。②符合山村情侣的身份与心理。如“村里那么多赢人……你咋就……”这一问话体现了山村初恋女子欣喜、羞涩的微妙心理。③富有生活情趣。比如,“灵性人是鳖熊的奴”含蓄俏皮,富有情趣。
  例③:2009年湖北卷《书房的窗子》第17题:“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答: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
  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而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
  (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综观以上试题,概括语言(人物语言)风格时,我们要注意①语言的感情色彩,②语言的语体色彩,③作家使用语言的个性,或清新或华丽,或质朴或诙谐……
  (3)取材、线索、结构(行文思路)
  例①:2007年重庆卷《告别三峡》第16题:“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
  答:①以“告别”为中心,②感性到理性。
  例②:2008年湖北卷《雾》第19题:“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答: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②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欣赏”、“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景的幻想之中。
  例③:2008年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第15题:“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答:①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②初中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③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④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⑤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总之,以人生过程为线,贯穿对时间的不同感悟。
  例④: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一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二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综观以上试题,我们要注意:①材料的特点。②呈现材料的特点。③词语、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诸如总领下文,总结上文,过渡、照应等。④结构(起承转合)呈现的方式: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⑤安排结构三原则:一是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二是服从人们认识事理的客观规律(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三是服从人们审美的需要(结构整齐、缜密)。
  五.由本到题,由题回本,本题勾联的迁移意识
  高考散文鉴赏中的一些知识在我们的课本中多有涉及,复习答题时,做到自觉迁移,活学活用,既能丰富我们的鉴赏知识,又深化我们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又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鉴赏素养。
  例①:2008年浙江卷《乌米》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者,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⑨借“我”的感触提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例②:2008年海南、宁夏卷《二十年以后》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答: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以上两题分别考查叙述人称“我”和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只要我们联系《祝福》《荷花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课文便不难作答。如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二渲染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三推动情节的发展;四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五为表现主题服务。
  
  汪七良,黄利民,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黄梅。本文编校:石在中
其他文献
“生本课堂”这一概念来源于“生态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突出“对话”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启迪、鼓励、唤醒和激发作用。它需要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呵护心灵,最大限度地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潜能的有效开发,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可以说,如果离开了“以生为本”,就不可能有“生态课堂”。  讲“生态课堂”就不能不讲“教育生态学”。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有更丰富和深入的理解,在完成《木兰诗》的教学任务后,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由陈坤、赵薇主演的2009年版电影《花木兰》。学生们在观影过程中的一系列表现,引发了笔者对文学经典阅读与影视作品观赏问题的思考。  思考一:借影片观赏促经典诵读  由于是先学后看,学生们在观影之前大都已经能够背诵诗歌,所以当影片中出现木兰织布、代父从军等镜头时,不少学生都情不自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对话应是师生平等基础上彼此都敞开心灵的深层对话。只有深层对话,对话者才能与文本、作者、自我、他人有效互动、心灵碰撞、思想交锋,从而改组或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认识、情意和思想境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追求深层对话。  一.转换思考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话时若能宕开一笔,打破传统思维,转换思考角度,往往会带来更深层面上的理解,从自己的箱子里走出来,找到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提问或问题,我们称之为课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高明的老师善于设计教学“主问题”,用一个或几个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地避免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课堂活动的主人。  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
目前的语文教学只偏重谋篇布局的指导而忽略了阅读指导,许多中学生不是主动阅读,而是被动阅读;不是“我要读书”,而是家长、老师“要我读书”。这与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少有关,缺乏兴趣成为阅读教学的心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在实践中增进兴趣。  从人们的认识规律看,阅读教学可分为四个层次:感知理解、揣摩品味、积累巩固、拓展创新,它们之间既是独立的,又体现了人们学习过程中
晓苏:汪老师,您好!听说您近年就语文教学与文学批评做了一些深入研究,语文教学与文学批评有关系吗?  汪政:是的,是我与南京师范大学的何平老师一起做的,最近将结集为《阅读的解放》出版。我以为语文教学与文学批评不但有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这样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活动。  从语文教学的目标看,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但要运用文学批评。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并且在学习中尝试运用,
“语文素养”的内涵,众说纷纭,有偏于理论角度的“素质说”,有偏于实践角度的“能力说”,也有两者兼之的“综合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这段阐述语文“课程性质”的文字看,我以为“语文素养”应是指一个人在语文方面养成的
近期学校组织了许多听课活动,课听得多了,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究竟需要学生怎样学语文呢?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学”,淡化教师的“教”,我们县开展了“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上学生是解放了,但是教师“引导”的作用没发挥好,师生对语文学习到底学什么,一片茫然。我觉得我们还是站在这三个层面来把语文学好比较实际一些。      一.读懂文本    认识字词,懂得词意,弄懂句意。在理解文章字面
体悟教学是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正在逐步被重视并兴起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江苏省教研室配套发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大量出现了“体验”“体会”“感悟”“领悟”等词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更是明确指出:“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这些都意在引导老师新教材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引领学生体验参与,启发学生感受领悟。因此,加强
什么是直觉?朱光潜先生说:“见到一个事物,心中只能领会那事物的形相或意象,不假思索,不生分别,不审意义,不立名言,这是知的最初阶段的活动,叫直觉。”直觉是人的思维直接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理性直观认识,它是感觉与思考、感性与理性、形象与概念熔于一炉的特殊产物。而艺术直觉则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客体的感性形式对其表现性内涵加以直接把握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直觉最基本的特征是:  (一)直接性。艺术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