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课题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项目的资助下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西安五个城市,运用配额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对普通城市居民,政治、经济和教育领域中的涉欧人士,涉欧企业的普通职员以及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课题组共发放问卷4663份,回收有效问卷3693份。调查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人对欧盟的认知有如下基本特征:一,中国公众大都从大众媒体获得他们关于欧盟的知识,对于欧盟的运作方式并不十分了解。二,尽管如此,中国公众对中欧关系友好程度的评分却比较高,对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普遍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很少有受访者将欧盟视为"竞争对手",几乎没有人认为欧盟是中国的"敌人"。但是,认为欧盟和中国是"朋友"的比率也比较低,大多数人认为双方是一种"合作伙伴"或"利益相关者"。三,受访者对欧盟的认知因阶层、职业、年龄、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涉欧人士和高收入群体对欧盟的认知程度最高,但是他们同时也更加了解美国和日本。四,与欧盟接触的机会直接作用于中国人对欧盟的认知。五,在与中欧经贸关系相关的热点问题上,中国人对中欧经贸关系的重要性予以高度评价,对欧盟在技术转让等方面的重要性也给予了广泛的肯定,对中欧经贸关系的互补性亦有高度的认同。但是,多数受访者认为,欧盟在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采用了双重标准,他们认为欧盟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研是在2007年中欧关系发展尚属顺利的阶段进行的。从多数受调查者的印象来看,中国公众对欧盟及其成员国没有恶感,对中欧关系的发展前景普遍表示乐观。但总体看来,这种好评和乐观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非常脆弱的,与中国政府和大众传媒长期以来对欧洲联盟和中欧关系的积极评价和正面报道有直接关系。近一段时间,欧洲的一些机构和个人对中国西藏地区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进行了歪曲真相的报道和不负责任的评论,中国有关方面已经作出了坚决回应。随着此项事态广泛地见诸中国媒体,中国公众对于欧盟和中欧关系的评价也会迅速发生变化。面向未来,中欧之间的伙伴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的悉心呵护,特别需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寻求相互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