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建筑都不能独立于环境之外,尤其是景观建筑,景观建筑与景观的完美融合构成了最动人的画面,而这也正是景观建筑的灵魂所在。通过景观建筑和景观环境的属性入手,分析景观建筑和景观环境的融合。
关键词:景观建筑;景观环境;融合
一、 景观建筑的属性
景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程,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景观建筑在某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景观大系统中,是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景观学中,景观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景观建筑创作理念,是包含于现代景观设计体系之中,是把景观分析融入景观建筑的设计之中,通过景观评价来确定景观建筑在景观体系和自然环境中的角色定位,它要求我们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和生态技术,建造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更加和谐的景观建筑。景观建筑是现代景观理念、方法和文化背景相结合而形成的对景观建筑设计的新的审美方式和创作手段。
二、 景观环境的属性
景观,被地理学家视为,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在艺术家眼中,是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在生态学家的眼中,是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在景观建筑师眼中,是景观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为主体景观建筑增添光彩,为人服务。
景观是人类为生存而对自然进行的适应、改造和创造,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园林景观、人文景观等。在原始时代,景观可以理解为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早在50万年前,“北京人”在山顶洞内的洞口架起篝火,宰杀猎物,载歌载舞分享着一天的收获,这时景观环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对自然的适应,寄托了希望与归属的自然场所。另外,景观是实用的、经济的,也是浪漫的、自由的、充满诗意的,可以根据人的活动规律及运动轨迹而圈划。
三、景观建筑与景观环境的融合
景观建筑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必须与景观环境融合,才能创造出一个兼具平衡生态环境、舒适生活环境、怡人工作环境的世界。
(一)景观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景观建筑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之一,对自然环境必然有一定影响。其实,景观建筑的开发和建设不可避免的破坏了自然环境中土地资源、水资源植被和大气环境等原有景观平衡,例如公路、铁路、水库等建筑的开发和建设。
景观建筑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之一,不仅在建筑的结构、布局和安全上要求融入美学,还要与“舒适、怡人、低碳环保”的目标相呼应。建筑项目开始前,对周围的景观有充分认识和理解,遵循景观建筑物的属性和环境自身固有调节和价值,使景观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结合,实现景观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处,比如:“天路”——青藏铁路的建设高度重视且保护了沿线的生态环境,还是中国第一次在重大建设项目中实行环保监理制度,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后,铁路两侧自然景观基本上未受到明显的破坏。
(二)景观建筑与园林景观的融合
在众人心中,苏州园林是传统意义上的园林,代表着中国园林的形象,充满诗情画意,强调天人合一的意境;而现代的园林景观,不再是以往人们对园林景观具体功能的狭隘理解,自身特点非常宽泛:立体性、发展性、公共性和开放性,使得景观建筑与园林景观更加美观、更有韵味的融合在一起,还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彰显当地的地域风情。
合理规划,结合“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承认人类具有历史的主体地位,景观建筑与园林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因借手法,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降低建筑的压迫感,引入景观元素,使景观与园林、环境融为一体。例如:厦门有一个旅游度假风景区,里面集中了公园、游乐园和度假别墅。它充分利用了园林的手法将景观建筑与山、海、沙滩、丛林等自然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景观建筑和环境融合为一体,不可分割。
(三)景观建筑与人文环境的融合
景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现在时代的要求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那么景观建筑就要体现这一点。景观建筑要与人文景观融合,必须从设计开始,深度挖掘景历史文化,演绎与建筑中,让景观建筑说话,诠释出当地的文化历史,成为历史文化宣传和展示的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历史和熟悉当地文化。例如,崇遵公路隧道的面和挡墙与众不同,上面有浮雕,表现了红军经过遵义时发生的历史性事件,在装饰的处理方面,却突出了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
景观建筑的装饰要与人文环境统一。景观建筑的装饰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外部装饰要与之统一,内部装饰也一样,特别是公共性、开放性的景观建筑更要体现得淋漓尽致。只有这样,景观建筑才不是一个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结果,观光者才能真正感受到无形的文化气息,没有有形的固体景观建筑物存在,赋予景观建筑以生命。上海大剧院在景观建筑设计上引用中国的九宫格,外墙选取晶莹剔透的全玻璃,弧形屋顶做成大鹏展翅状,强烈刺激着人的视觉,给人带来动感。
景观建筑不仅要开发价值,还要注重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传承城市的历史,塑造与其气韵相符的景观建筑,既能融入城市,又能彰显建筑个性。一个北京上元的建筑项目,拆迁时并没有进行破坏性拆除,保留了当地历史和地域文化的痕迹,比如四合院,将这些人文景观融入建筑中,一股老北京味儿,使这个小区与其他小区的景观环境有所区别,透出浓厚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张郭洪.浅议建筑与景观环境的融合[J].建筑,2011(2).
[2]王馨甜.建筑与景观共舞——浅析北京林业大学的景观建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15).
(作者简介:谢信海,河南周口师范学院美术系09级环境设计景观1班。)
关键词:景观建筑;景观环境;融合
一、 景观建筑的属性
景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程,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景观建筑在某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景观大系统中,是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景观学中,景观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景观建筑创作理念,是包含于现代景观设计体系之中,是把景观分析融入景观建筑的设计之中,通过景观评价来确定景观建筑在景观体系和自然环境中的角色定位,它要求我们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和生态技术,建造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更加和谐的景观建筑。景观建筑是现代景观理念、方法和文化背景相结合而形成的对景观建筑设计的新的审美方式和创作手段。
二、 景观环境的属性
景观,被地理学家视为,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在艺术家眼中,是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在生态学家的眼中,是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在景观建筑师眼中,是景观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为主体景观建筑增添光彩,为人服务。
景观是人类为生存而对自然进行的适应、改造和创造,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园林景观、人文景观等。在原始时代,景观可以理解为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早在50万年前,“北京人”在山顶洞内的洞口架起篝火,宰杀猎物,载歌载舞分享着一天的收获,这时景观环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对自然的适应,寄托了希望与归属的自然场所。另外,景观是实用的、经济的,也是浪漫的、自由的、充满诗意的,可以根据人的活动规律及运动轨迹而圈划。
三、景观建筑与景观环境的融合
景观建筑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必须与景观环境融合,才能创造出一个兼具平衡生态环境、舒适生活环境、怡人工作环境的世界。
(一)景观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景观建筑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之一,对自然环境必然有一定影响。其实,景观建筑的开发和建设不可避免的破坏了自然环境中土地资源、水资源植被和大气环境等原有景观平衡,例如公路、铁路、水库等建筑的开发和建设。
景观建筑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之一,不仅在建筑的结构、布局和安全上要求融入美学,还要与“舒适、怡人、低碳环保”的目标相呼应。建筑项目开始前,对周围的景观有充分认识和理解,遵循景观建筑物的属性和环境自身固有调节和价值,使景观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结合,实现景观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处,比如:“天路”——青藏铁路的建设高度重视且保护了沿线的生态环境,还是中国第一次在重大建设项目中实行环保监理制度,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后,铁路两侧自然景观基本上未受到明显的破坏。
(二)景观建筑与园林景观的融合
在众人心中,苏州园林是传统意义上的园林,代表着中国园林的形象,充满诗情画意,强调天人合一的意境;而现代的园林景观,不再是以往人们对园林景观具体功能的狭隘理解,自身特点非常宽泛:立体性、发展性、公共性和开放性,使得景观建筑与园林景观更加美观、更有韵味的融合在一起,还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彰显当地的地域风情。
合理规划,结合“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承认人类具有历史的主体地位,景观建筑与园林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因借手法,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降低建筑的压迫感,引入景观元素,使景观与园林、环境融为一体。例如:厦门有一个旅游度假风景区,里面集中了公园、游乐园和度假别墅。它充分利用了园林的手法将景观建筑与山、海、沙滩、丛林等自然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景观建筑和环境融合为一体,不可分割。
(三)景观建筑与人文环境的融合
景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现在时代的要求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那么景观建筑就要体现这一点。景观建筑要与人文景观融合,必须从设计开始,深度挖掘景历史文化,演绎与建筑中,让景观建筑说话,诠释出当地的文化历史,成为历史文化宣传和展示的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历史和熟悉当地文化。例如,崇遵公路隧道的面和挡墙与众不同,上面有浮雕,表现了红军经过遵义时发生的历史性事件,在装饰的处理方面,却突出了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
景观建筑的装饰要与人文环境统一。景观建筑的装饰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外部装饰要与之统一,内部装饰也一样,特别是公共性、开放性的景观建筑更要体现得淋漓尽致。只有这样,景观建筑才不是一个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结果,观光者才能真正感受到无形的文化气息,没有有形的固体景观建筑物存在,赋予景观建筑以生命。上海大剧院在景观建筑设计上引用中国的九宫格,外墙选取晶莹剔透的全玻璃,弧形屋顶做成大鹏展翅状,强烈刺激着人的视觉,给人带来动感。
景观建筑不仅要开发价值,还要注重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传承城市的历史,塑造与其气韵相符的景观建筑,既能融入城市,又能彰显建筑个性。一个北京上元的建筑项目,拆迁时并没有进行破坏性拆除,保留了当地历史和地域文化的痕迹,比如四合院,将这些人文景观融入建筑中,一股老北京味儿,使这个小区与其他小区的景观环境有所区别,透出浓厚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张郭洪.浅议建筑与景观环境的融合[J].建筑,2011(2).
[2]王馨甜.建筑与景观共舞——浅析北京林业大学的景观建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15).
(作者简介:谢信海,河南周口师范学院美术系09级环境设计景观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