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真情实感是写作的血液,情感与作文的关系极为密切,无论哪一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写出真情实感。本文就如何让小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实感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作文;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切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可是對于小学生来说,下笔就能将真情流露于笔端也不是件容易事。真情实感到底从何处而来?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实感呢?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1.训练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除了要求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外,我还注意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并每天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成为日记。这是一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方法,对作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所以,我总结写日记的好处是: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②是可作为自己的那份美好的回忆。如:“今天我和XX同学吵架了……”“今天开学第一天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以后在回头再看时就觉得非常的有趣。开始限制日记的内容,表达方式自由,可以抄几则格言;记一段妙语;写一件趣事,可以洋洋千行,也可寥寥几语,做到每天检查,慢慢地改为每周检查一次。日记中,有不少佳句,但也有像记流水帐的,有马虎应付的,但不管怎样,只要鼓励,能写、勤写就是一个进步。久而久之学生们就由统一要求写逐渐养成自觉写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通过多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断增强,习作中个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也多了起来。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2.让学生体验真情实感
所谓真情实感也就是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情感从生活中来,要想有真情实感,就要让学生去感悟生活。自然、社会、人生都是学生们体验生活的沃土。所以要获得实感,根本的经验就是去感受生活。我们要教育学生多面向社会,多去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一切的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将这种感情放进写作中,这样就使文章有了情感这一重要的元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生活。我想有的老师会想,学生的生活就是在学校——家庭之间,学生要走出课堂,能走到哪里?走到操场转一圈,再回来就有真情实感了?上一趟厕所,回来感情就变深厚了?这都不现实。可实际上又是这样的,操场上肯定有与教室不一样的东西,要不然学生怎么会那么喜欢到操场玩。学生在教室外头晃悠比起在教室里凭空想象,恐怕真情实感要出来得容易些吧!如果您学校的操场和厕所不够吸引人的话,你还有很多选择,譬如将社会和生活带进课堂。举个真实又新鲜的例子,我给四年级(1)班的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让每个孩子从家里带一个生鸡蛋到学校,并且在学校保护好这个鸡蛋,直至下午放学。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在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手里变得相当困难,一个个蛋在教室里面摔得粉身碎骨,保存下来仅半数左右。我让孩子们当天回家后将保护蛋的经过说给家长听,并将所讲之事写成文章,有一个学生这样写:“我看到一位同学把鸡蛋放到一个暖和的'窝'里,再把'窝'放在暖气上,我们以为鸡蛋会孵出小鸡来,所以我们特别小心、注意,一会儿把鸡蛋放到外面乘凉,一会儿又把鸡蛋放到暖气上,静静地看着……后来,鸡蛋上竟出现许多裂纹!我们真高兴!于是,我们开始给小鸡做玩具…… 可是,到了最后,没有小鸡出来!原来是由于热胀冷缩,鸡蛋才会出现裂纹!”后来,据家长们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每个学生回到家说起这件事都热情高涨,滔滔不绝。大家看看,把一个小鸡蛋带进课堂,就有这样的效果,要是把生活搬进课堂,也许会有更多的惊喜。
3.鼓励学生大胆下笔,写真情实感
有些学生有写的材料,但三言两语,概括式地写出来,读来毫不生动,缺乏感情。究其原因,是怕袒露自己的种种心迹,认为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暴露自己脆弱与软弱,好奇与狂妄是不应该的,怕被人笑话,只在自己的私人日记上写上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时,老师就要当好“心理医生”,以健康心理加以引导,列举名人写文章的故事,为学生去掉畏难情绪。要让学生毫不留情地摒弃那种“虚假”的面具,敢于说真话,吐真言,大胆表露自己的种种心迹,让学生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地挥洒生命的才情,展示自己的新思想、真情愫。只要在文章中有了一个真实的自我,没有了顾忌,心灵就会释放出激情的火花。高贵也好,卑微也好,欢乐也好,伤感也好,就会洋洋洒洒,自自然然地流淌在学生的笔下。
4.反对抄袭,鼓励模仿,更鼓励创新
现在的学生学习资料很丰富,几乎可以做到人手一册,甚至几册的作文书籍。每一次的习作要求,均能找到现成的作文来模仿。但在习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不是照搬照抄就是千篇一律的开头、结尾和文章模式。这是长期以来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通病。在习作之前,教师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抄袭,一旦发现抄袭就应该引导学生重写,鼓励学生写自身经历的事,哪怕是简短的几句话,只要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就要加以表扬鼓励。至于这次作文写什么,怎么写,教师最好不要指导得太具体。因为小学生很容易受老师引导的影响,老师指导得太具体,学生就揣摩老师是喜欢我写这个,老师是喜欢我这样写,那样就影响了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想要写的内容了。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的同时,要鼓励学生依据现有的作文资料去模仿,更要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新花样”,让他们勇于创新。
5. 要写实事,不胡编乱造
目前学生作文普遍存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使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到作文时也是视而不见,常常在作文课上咬笔头,遇到考试更是拿背好的几篇作文应付,殊不知好作文就是源于写实事,比如写《我做的一件好事》,有的同学明明经常主动在班上擦黑板、帮助值日生扫地,老师也经常表扬他,写出来就很好,但是他不注意积累,作文时手忙脚乱,看别人写拾到钱包交公,他也写;看别人写帮老大爷推车,他也写。没做的事咋写?瞎编情节,编不完整,东拉西扯,丢三拉四,为此常常还闹出一些笑话。为了鼓励学生作文写实事,我经常让学生写班上的一个同学,写身边的一位老师,写出来让同学们猜。写发生在班上的一件事,写出来让同学们先看真实不真实,以此启发和引导学生从写真人真事开始,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正如全国特级教师张光缨说的一样:“看到什么写什么,听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经历什么写什么。”我们的学生们一旦拥有了真情实感的来源,一旦有一种“吐之而后快”欲望,那么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就不是梦想。
收稿日期:2011-06-25
【关键词】小学作文;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切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可是對于小学生来说,下笔就能将真情流露于笔端也不是件容易事。真情实感到底从何处而来?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实感呢?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1.训练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除了要求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外,我还注意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并每天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成为日记。这是一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方法,对作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所以,我总结写日记的好处是: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②是可作为自己的那份美好的回忆。如:“今天我和XX同学吵架了……”“今天开学第一天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以后在回头再看时就觉得非常的有趣。开始限制日记的内容,表达方式自由,可以抄几则格言;记一段妙语;写一件趣事,可以洋洋千行,也可寥寥几语,做到每天检查,慢慢地改为每周检查一次。日记中,有不少佳句,但也有像记流水帐的,有马虎应付的,但不管怎样,只要鼓励,能写、勤写就是一个进步。久而久之学生们就由统一要求写逐渐养成自觉写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通过多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断增强,习作中个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也多了起来。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2.让学生体验真情实感
所谓真情实感也就是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情感从生活中来,要想有真情实感,就要让学生去感悟生活。自然、社会、人生都是学生们体验生活的沃土。所以要获得实感,根本的经验就是去感受生活。我们要教育学生多面向社会,多去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一切的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将这种感情放进写作中,这样就使文章有了情感这一重要的元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生活。我想有的老师会想,学生的生活就是在学校——家庭之间,学生要走出课堂,能走到哪里?走到操场转一圈,再回来就有真情实感了?上一趟厕所,回来感情就变深厚了?这都不现实。可实际上又是这样的,操场上肯定有与教室不一样的东西,要不然学生怎么会那么喜欢到操场玩。学生在教室外头晃悠比起在教室里凭空想象,恐怕真情实感要出来得容易些吧!如果您学校的操场和厕所不够吸引人的话,你还有很多选择,譬如将社会和生活带进课堂。举个真实又新鲜的例子,我给四年级(1)班的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让每个孩子从家里带一个生鸡蛋到学校,并且在学校保护好这个鸡蛋,直至下午放学。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在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手里变得相当困难,一个个蛋在教室里面摔得粉身碎骨,保存下来仅半数左右。我让孩子们当天回家后将保护蛋的经过说给家长听,并将所讲之事写成文章,有一个学生这样写:“我看到一位同学把鸡蛋放到一个暖和的'窝'里,再把'窝'放在暖气上,我们以为鸡蛋会孵出小鸡来,所以我们特别小心、注意,一会儿把鸡蛋放到外面乘凉,一会儿又把鸡蛋放到暖气上,静静地看着……后来,鸡蛋上竟出现许多裂纹!我们真高兴!于是,我们开始给小鸡做玩具…… 可是,到了最后,没有小鸡出来!原来是由于热胀冷缩,鸡蛋才会出现裂纹!”后来,据家长们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每个学生回到家说起这件事都热情高涨,滔滔不绝。大家看看,把一个小鸡蛋带进课堂,就有这样的效果,要是把生活搬进课堂,也许会有更多的惊喜。
3.鼓励学生大胆下笔,写真情实感
有些学生有写的材料,但三言两语,概括式地写出来,读来毫不生动,缺乏感情。究其原因,是怕袒露自己的种种心迹,认为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暴露自己脆弱与软弱,好奇与狂妄是不应该的,怕被人笑话,只在自己的私人日记上写上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时,老师就要当好“心理医生”,以健康心理加以引导,列举名人写文章的故事,为学生去掉畏难情绪。要让学生毫不留情地摒弃那种“虚假”的面具,敢于说真话,吐真言,大胆表露自己的种种心迹,让学生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地挥洒生命的才情,展示自己的新思想、真情愫。只要在文章中有了一个真实的自我,没有了顾忌,心灵就会释放出激情的火花。高贵也好,卑微也好,欢乐也好,伤感也好,就会洋洋洒洒,自自然然地流淌在学生的笔下。
4.反对抄袭,鼓励模仿,更鼓励创新
现在的学生学习资料很丰富,几乎可以做到人手一册,甚至几册的作文书籍。每一次的习作要求,均能找到现成的作文来模仿。但在习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不是照搬照抄就是千篇一律的开头、结尾和文章模式。这是长期以来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通病。在习作之前,教师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抄袭,一旦发现抄袭就应该引导学生重写,鼓励学生写自身经历的事,哪怕是简短的几句话,只要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就要加以表扬鼓励。至于这次作文写什么,怎么写,教师最好不要指导得太具体。因为小学生很容易受老师引导的影响,老师指导得太具体,学生就揣摩老师是喜欢我写这个,老师是喜欢我这样写,那样就影响了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想要写的内容了。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的同时,要鼓励学生依据现有的作文资料去模仿,更要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新花样”,让他们勇于创新。
5. 要写实事,不胡编乱造
目前学生作文普遍存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使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到作文时也是视而不见,常常在作文课上咬笔头,遇到考试更是拿背好的几篇作文应付,殊不知好作文就是源于写实事,比如写《我做的一件好事》,有的同学明明经常主动在班上擦黑板、帮助值日生扫地,老师也经常表扬他,写出来就很好,但是他不注意积累,作文时手忙脚乱,看别人写拾到钱包交公,他也写;看别人写帮老大爷推车,他也写。没做的事咋写?瞎编情节,编不完整,东拉西扯,丢三拉四,为此常常还闹出一些笑话。为了鼓励学生作文写实事,我经常让学生写班上的一个同学,写身边的一位老师,写出来让同学们猜。写发生在班上的一件事,写出来让同学们先看真实不真实,以此启发和引导学生从写真人真事开始,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正如全国特级教师张光缨说的一样:“看到什么写什么,听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经历什么写什么。”我们的学生们一旦拥有了真情实感的来源,一旦有一种“吐之而后快”欲望,那么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就不是梦想。
收稿日期:201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