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随着研究角度的不断更新和研究深度的不断增加,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较传统的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一般有观察法,问卷法,自我报告法等,而一些较为具有生态性和群体互动性的,从认知角度进行研究新方法的应用,例如焦点团体访谈法、“SIP”模型等,更加促进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亲社会 儿童亲社会行为 研究方法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宽泛的行为范畴,是指个体自愿做出的,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并促进相互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行为。目前国内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近些年来,发展心理学家除了继续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趋势外,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研究领域,诸如亲社会行为的认知基础、情感因素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探讨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客观因素,诸如儿童的个性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儿童所处的家庭、学校环境中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对于研究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工具主要有观察法、情境测验法、评定法、同伴提名法、“SPI”模型、班级戏剧量表、焦点群体访谈法和自我报告法等。这些方法在研究中各有利弊,而且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并日益成熟。以下选择其中一些重要的、常用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做具体介绍。
1.焦点团体访谈
1.1 含义和原理
焦点团体访谈(Focus group interview)又称为焦点访谈、团体深度访谈,意指研究者对于所选定的个人及特定主题,进行非正式的讨论,希望获致各种不同的观点。焦点团体研究法常被运用在心理学、政府决策、商业决策领域内,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的了解目标群体的态度、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或态度的原因。
焦点团体的研究方法,不只是在探讨研究者已知的问题,而是希望能产生一些研究者起初也没有想到的想法,或对于同一主题获致多元的观点。焦点团体访谈的目的并不是在建立共识,反倒是尽力在挖掘不同的意见。焦点团体访谈因此可以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并且可以预测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反应,特别适用于心理学的领域内。
1.2 访谈的操作过程
1.2.1 访谈目的与大纲
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目的来拟访谈大纲,访谈大纲宜采开放式问题,并且愈简短愈好。研究目的的陈述,必须一再的修正,直到研究者想知道的,或不想知道的观点,都已经澄清了为止。
1.2.2 参与者及其背景
人数:参与焦点团体的人数,大致以6至10人为宜,不过,一般而言,如果参与者的同构型高,则人数可以减 少,但是,为了维持良好的互动,最好也不要少于4 人。
来源:由于焦点团体法的研究目标不在于考验假设,而在了解其它人对于该研究主题的经验与观点。因此,并不需要考虑从大的母群体中来选择研究对象。研究者若无适当的人选,可以先随机选取样本。焦点团体访谈一般常常使用立意取样的抽样方法,选取样本的标准,必须依研究目的从参与者的年龄、性别、专家、彼此熟识程度决定了取样方式与标准。
1.2.3 访谈主持人
焦点团体法互动数据的产生与主持人的技巧、沟通能力,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实施研究之前,必须先找好适当的主持人,一个适任的主持人。 焦点团体主持人的技巧,关系着访谈进行的成败,对于不熟练的焦点团体主持人而言,一份主持人大纲,提示主持人应该如何说、如何做对于主持新手是很大的帮助。
1.2.4 访谈地点、时间及情境的安排
选择访谈进行地点,要考虑参与者与研究者的方便,对于前者而言,乃是交通的便利、容易找到的地点;对于后者而言,则是可以进行录音甚或录像的场地。
1.2.5 资料搜集
访谈资料的搜集.可以利用录音、录像以及书面记录的方式来进行。
1.2.6 访谈实施
前面各要项都有了规划后可以开始实施访谈,首先由主持人简单的介绍讨论的主题,主持人不需要说得太多,以免限制了参与者的思考。介绍完之后,可以有五分钟的时间,开放给大家讨论,以了解参与者的兴趣,并建立起游戏规则,接着就可以依序进入讨论大纲上的各个主题。
当所有的主题都讨论完了之后,主持人可以要求参与者轮流做一个结束的摘要,以确保大家能尽情发言。
1.2.7资料分析
数据分析一般有三个阶段,分析者首先把录音带的数据转化成文字,接着再进行数据分类,其次再进行内容分析。
1.3评价
焦点群体研究法的研究质量不稳定,可以说是最受质疑处,大致说来,影响质量的因素包括:1.不清楚的讨论目标(或讨论问题)。2.具威胁性、不方便或不舒服的讨论环境。3.不足够的经费预算。4.不适当的参与者。5.没有经验的主持人。6.草率的数据处理过程。
同时,这个方法主要是引导在较为自然的情境下,报告儿童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焦点群体访谈法可以使研究者作为参与者之一与儿童一起讨论互动,避免了局外人在场而导致的偏差;在FGI情境下,研究者还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行为来了解他们在个别访谈中不会表现出来的行为;研究者也可以通过深入追问来扩大访谈的深度和广度,最大程度地获取较为全面的信息。焦点团体访谈法可以提供量化资料所无法提供更深入的解释。
2.同伴提名法
2.1 含义和原理
同伴提名法是社会测量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测量方法。该方法在研究儿童的社会行为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且多与其他研究方法共同使用。在研究中,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列出一些想要研究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让被试根据这些特征,从被试所处的团体中选出自己认为最能符合这些特征和品质的人来。在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以“喜欢”或者“不喜欢”这一特征,让儿童说出在班级内他最喜欢的或者最不喜欢的人;或者以“最有领导性”和“最不具有领导性”为标准,让儿童在班上选出最符合标准的人。然后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得出结论。
同伴提名法的基本原理:在团体中,同伴与同伴之间都会形成对对方的各种印象,其中包括了对方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等特质,通过提名和选择,就可以知道在团体中最具有某种心理特质或行为特征的成员名单。并且,同伴提名法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测量出同伴间的社会关系。在同伴间,某成员被肯定性的提名,就表示社会关系中的接纳,被否定性的提名,就表示社会关系中的排斥;并且肯定性的提名次数越多,就表示该成员被同伴之间的接纳程度越高,即社会人际关系越好,而否定性的提名次数越多,则表示该成员被同伴之间的排斥程度越高,即社会人际关系越不好。
2.2 施测与结果
同伴提名法的施测类型主要有两种方式:团体施测和个人施测。团体施测多采用问卷的形式,研究者把想研究的某种心理品质或者行为特征等问题写在问卷纸上,让团体中的成员集体作答。个人施测则一般采用直接谈话的形式,提出相关的问题,并用纸笔或录音摄像等工具记录下来。在研究中,大多使用团体测试的方法;个人施测多适用于有识字障碍的人,老人和幼儿等。
在对结果的记分上,一般将提名的肯定性标准与否定性标准结合使用,在团体中某成员所得的提名次数就是其得分分数。其中,肯定性提名的分数作为该成员被同伴所接纳的指标,否定性提名的分数作为该成员被同伴所排斥的指标。例如:“在你们班中,可能有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同学,请你分别写出3个你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学的名字。”根据Coie和Dodge(1983)年提出的分类标准[ ],以班级为单位将正向提名(ML)、反向提名(LL) 的次数标准化,二者之差为社会喜好(SP)分数,二者之和为社会影响(SI)分数。在此基础上将被试分成社交地位不同的五组:受欢迎组(SP>1,ML>0,LL<0)、被拒绝组(SP<-1,ML<0,LL>0)、被忽视组(SI<-1,ML<0,LL<0)、有争议组(SI>1,ML>0,LL>0)和普通组(所有其他青少年)。
2.3 评价
同伴提名法是研究儿童亲社会行为中最为常用和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往这方面的研究表明该方法具备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但是,同时我们应该谨慎地使用同伴提名法中的否定性提名。因为否定性提名很可能增加儿童群体中某成员被同伴拒绝的明显性,即被拒绝儿童和同伴群体可能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其被拒绝的地位,进而对被拒绝儿童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研究假设,如果儿童之间相互讨论他们的提名和选择,就可能在团体中明确某成员是大家都不喜欢的。Jauvrem和Hymel(1984)的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在肯定性和否定性提名之后并不讨论他们的提名和选择结果,施测前后同伴之间的人际交往也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在Ratiner等人(1986)的研究中,发现六年级儿童中很多人在同伴的肯定性和否定性提名之后,讨论了他们的选择结果,而使被拒绝的儿童处于更为被排斥的地位。所以,我们在使用同伴提名法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否定性提名的负面影响,尽量消除其对被拒绝儿童的伤害,或者除非必要,在研究中应尽少使用否定性提名的方式。
3.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
3.1 含义和原理
基于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道奇(Dodge)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攻击行为的信息加工模型[ ]。Crick和Dodge在1994年对该模型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提出了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
信息加工模型(A reformulated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of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简称“SIP”模型。儿童青少年社会性行为的大多研究都受到了该模型的影响。
“SIP”模型的理论假设是:儿童带有一系列有限的生物能力、过去经验和记忆构成的数据库,当他面临某一特定的社会情境时,会在此基础上接收新的社会线索或新信息,而其行为反应就是对新旧信息进行加工的函数;研究者认为,正是这一信息认知加工过程影响和决定了个体的最终行为反应[ ]。
“SIP”模型的信息认知加工过程主要包括6个步骤:1、识别面临的情境线索2、对这些线索进行编码解释3、根据对线索的解释去选择并澄清行为目标4、组织建构可能的反应方式5、预期反应的结果并决定所采取的行为方式6、实施行为反应。
3.2 施测与结果
研究者通常采用团体测验的方式和假设情境问卷(主要参照Crick,Fitzgenald和Asher的两个假设情境问卷[ ])来研究儿童在“SIP”模型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特点,并以此作为推测儿童面临真实情境时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
3.3 评价
“SIP”模型是研究者对攻击性儿童和亲社会儿童的社会认知过程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Nelson(1999)首先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了“SIP”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亲社会儿童与攻击性儿童相比较,存在着不同的“SIP”模式。亲社会儿童更加具有:1、友善的归因倾向而非敌意的归因倾向;2、关系性目标定向而非工具性目标定向;3、对亲社会行为策略做积极评价而对攻击性策略做消极评价[ ]。在较新的研究中, 寇彧 [ ] 等的实验也证实了上述结果。这对儿童社会行为认知机制的探讨和从认知训练入手进行行为矫正及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真实情境中,个体行为反应的发生,不会像实验情境中假设的那样简单,还会受到个体行为动机和外部情境因素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了让“SIP”模型的研究方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加大它的外部效度,我们还应该从提高其生态效度和现实性方面展开研究和改进;因此,传统研究中主要使用的假设情境问卷法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改进,以使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传统的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大多采用问卷、静态观察或假设情境的方法,获得的成果众多,这几年的研究加入生态性和群体互动性的方法,例如“SIP”模型和焦点团体访谈法,进一步增加了研究的效度和深度。最近也出现了一些从认知研究方面,脑神经机制方面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的研究 [ ]。虽然对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研究者已经从更多的方面和更新的视角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这些对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和发展的推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亲社会 儿童亲社会行为 研究方法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宽泛的行为范畴,是指个体自愿做出的,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并促进相互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行为。目前国内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近些年来,发展心理学家除了继续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趋势外,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研究领域,诸如亲社会行为的认知基础、情感因素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探讨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客观因素,诸如儿童的个性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儿童所处的家庭、学校环境中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对于研究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工具主要有观察法、情境测验法、评定法、同伴提名法、“SPI”模型、班级戏剧量表、焦点群体访谈法和自我报告法等。这些方法在研究中各有利弊,而且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并日益成熟。以下选择其中一些重要的、常用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做具体介绍。
1.焦点团体访谈
1.1 含义和原理
焦点团体访谈(Focus group interview)又称为焦点访谈、团体深度访谈,意指研究者对于所选定的个人及特定主题,进行非正式的讨论,希望获致各种不同的观点。焦点团体研究法常被运用在心理学、政府决策、商业决策领域内,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的了解目标群体的态度、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或态度的原因。
焦点团体的研究方法,不只是在探讨研究者已知的问题,而是希望能产生一些研究者起初也没有想到的想法,或对于同一主题获致多元的观点。焦点团体访谈的目的并不是在建立共识,反倒是尽力在挖掘不同的意见。焦点团体访谈因此可以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并且可以预测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反应,特别适用于心理学的领域内。
1.2 访谈的操作过程
1.2.1 访谈目的与大纲
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目的来拟访谈大纲,访谈大纲宜采开放式问题,并且愈简短愈好。研究目的的陈述,必须一再的修正,直到研究者想知道的,或不想知道的观点,都已经澄清了为止。
1.2.2 参与者及其背景
人数:参与焦点团体的人数,大致以6至10人为宜,不过,一般而言,如果参与者的同构型高,则人数可以减 少,但是,为了维持良好的互动,最好也不要少于4 人。
来源:由于焦点团体法的研究目标不在于考验假设,而在了解其它人对于该研究主题的经验与观点。因此,并不需要考虑从大的母群体中来选择研究对象。研究者若无适当的人选,可以先随机选取样本。焦点团体访谈一般常常使用立意取样的抽样方法,选取样本的标准,必须依研究目的从参与者的年龄、性别、专家、彼此熟识程度决定了取样方式与标准。
1.2.3 访谈主持人
焦点团体法互动数据的产生与主持人的技巧、沟通能力,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实施研究之前,必须先找好适当的主持人,一个适任的主持人。 焦点团体主持人的技巧,关系着访谈进行的成败,对于不熟练的焦点团体主持人而言,一份主持人大纲,提示主持人应该如何说、如何做对于主持新手是很大的帮助。
1.2.4 访谈地点、时间及情境的安排
选择访谈进行地点,要考虑参与者与研究者的方便,对于前者而言,乃是交通的便利、容易找到的地点;对于后者而言,则是可以进行录音甚或录像的场地。
1.2.5 资料搜集
访谈资料的搜集.可以利用录音、录像以及书面记录的方式来进行。
1.2.6 访谈实施
前面各要项都有了规划后可以开始实施访谈,首先由主持人简单的介绍讨论的主题,主持人不需要说得太多,以免限制了参与者的思考。介绍完之后,可以有五分钟的时间,开放给大家讨论,以了解参与者的兴趣,并建立起游戏规则,接着就可以依序进入讨论大纲上的各个主题。
当所有的主题都讨论完了之后,主持人可以要求参与者轮流做一个结束的摘要,以确保大家能尽情发言。
1.2.7资料分析
数据分析一般有三个阶段,分析者首先把录音带的数据转化成文字,接着再进行数据分类,其次再进行内容分析。
1.3评价
焦点群体研究法的研究质量不稳定,可以说是最受质疑处,大致说来,影响质量的因素包括:1.不清楚的讨论目标(或讨论问题)。2.具威胁性、不方便或不舒服的讨论环境。3.不足够的经费预算。4.不适当的参与者。5.没有经验的主持人。6.草率的数据处理过程。
同时,这个方法主要是引导在较为自然的情境下,报告儿童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焦点群体访谈法可以使研究者作为参与者之一与儿童一起讨论互动,避免了局外人在场而导致的偏差;在FGI情境下,研究者还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行为来了解他们在个别访谈中不会表现出来的行为;研究者也可以通过深入追问来扩大访谈的深度和广度,最大程度地获取较为全面的信息。焦点团体访谈法可以提供量化资料所无法提供更深入的解释。
2.同伴提名法
2.1 含义和原理
同伴提名法是社会测量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测量方法。该方法在研究儿童的社会行为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且多与其他研究方法共同使用。在研究中,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列出一些想要研究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让被试根据这些特征,从被试所处的团体中选出自己认为最能符合这些特征和品质的人来。在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以“喜欢”或者“不喜欢”这一特征,让儿童说出在班级内他最喜欢的或者最不喜欢的人;或者以“最有领导性”和“最不具有领导性”为标准,让儿童在班上选出最符合标准的人。然后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得出结论。
同伴提名法的基本原理:在团体中,同伴与同伴之间都会形成对对方的各种印象,其中包括了对方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等特质,通过提名和选择,就可以知道在团体中最具有某种心理特质或行为特征的成员名单。并且,同伴提名法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测量出同伴间的社会关系。在同伴间,某成员被肯定性的提名,就表示社会关系中的接纳,被否定性的提名,就表示社会关系中的排斥;并且肯定性的提名次数越多,就表示该成员被同伴之间的接纳程度越高,即社会人际关系越好,而否定性的提名次数越多,则表示该成员被同伴之间的排斥程度越高,即社会人际关系越不好。
2.2 施测与结果
同伴提名法的施测类型主要有两种方式:团体施测和个人施测。团体施测多采用问卷的形式,研究者把想研究的某种心理品质或者行为特征等问题写在问卷纸上,让团体中的成员集体作答。个人施测则一般采用直接谈话的形式,提出相关的问题,并用纸笔或录音摄像等工具记录下来。在研究中,大多使用团体测试的方法;个人施测多适用于有识字障碍的人,老人和幼儿等。
在对结果的记分上,一般将提名的肯定性标准与否定性标准结合使用,在团体中某成员所得的提名次数就是其得分分数。其中,肯定性提名的分数作为该成员被同伴所接纳的指标,否定性提名的分数作为该成员被同伴所排斥的指标。例如:“在你们班中,可能有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同学,请你分别写出3个你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学的名字。”根据Coie和Dodge(1983)年提出的分类标准[ ],以班级为单位将正向提名(ML)、反向提名(LL) 的次数标准化,二者之差为社会喜好(SP)分数,二者之和为社会影响(SI)分数。在此基础上将被试分成社交地位不同的五组:受欢迎组(SP>1,ML>0,LL<0)、被拒绝组(SP<-1,ML<0,LL>0)、被忽视组(SI<-1,ML<0,LL<0)、有争议组(SI>1,ML>0,LL>0)和普通组(所有其他青少年)。
2.3 评价
同伴提名法是研究儿童亲社会行为中最为常用和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往这方面的研究表明该方法具备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但是,同时我们应该谨慎地使用同伴提名法中的否定性提名。因为否定性提名很可能增加儿童群体中某成员被同伴拒绝的明显性,即被拒绝儿童和同伴群体可能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其被拒绝的地位,进而对被拒绝儿童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研究假设,如果儿童之间相互讨论他们的提名和选择,就可能在团体中明确某成员是大家都不喜欢的。Jauvrem和Hymel(1984)的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在肯定性和否定性提名之后并不讨论他们的提名和选择结果,施测前后同伴之间的人际交往也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在Ratiner等人(1986)的研究中,发现六年级儿童中很多人在同伴的肯定性和否定性提名之后,讨论了他们的选择结果,而使被拒绝的儿童处于更为被排斥的地位。所以,我们在使用同伴提名法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否定性提名的负面影响,尽量消除其对被拒绝儿童的伤害,或者除非必要,在研究中应尽少使用否定性提名的方式。
3.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
3.1 含义和原理
基于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道奇(Dodge)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攻击行为的信息加工模型[ ]。Crick和Dodge在1994年对该模型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提出了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
信息加工模型(A reformulated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of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简称“SIP”模型。儿童青少年社会性行为的大多研究都受到了该模型的影响。
“SIP”模型的理论假设是:儿童带有一系列有限的生物能力、过去经验和记忆构成的数据库,当他面临某一特定的社会情境时,会在此基础上接收新的社会线索或新信息,而其行为反应就是对新旧信息进行加工的函数;研究者认为,正是这一信息认知加工过程影响和决定了个体的最终行为反应[ ]。
“SIP”模型的信息认知加工过程主要包括6个步骤:1、识别面临的情境线索2、对这些线索进行编码解释3、根据对线索的解释去选择并澄清行为目标4、组织建构可能的反应方式5、预期反应的结果并决定所采取的行为方式6、实施行为反应。
3.2 施测与结果
研究者通常采用团体测验的方式和假设情境问卷(主要参照Crick,Fitzgenald和Asher的两个假设情境问卷[ ])来研究儿童在“SIP”模型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特点,并以此作为推测儿童面临真实情境时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
3.3 评价
“SIP”模型是研究者对攻击性儿童和亲社会儿童的社会认知过程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Nelson(1999)首先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了“SIP”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亲社会儿童与攻击性儿童相比较,存在着不同的“SIP”模式。亲社会儿童更加具有:1、友善的归因倾向而非敌意的归因倾向;2、关系性目标定向而非工具性目标定向;3、对亲社会行为策略做积极评价而对攻击性策略做消极评价[ ]。在较新的研究中, 寇彧 [ ] 等的实验也证实了上述结果。这对儿童社会行为认知机制的探讨和从认知训练入手进行行为矫正及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真实情境中,个体行为反应的发生,不会像实验情境中假设的那样简单,还会受到个体行为动机和外部情境因素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了让“SIP”模型的研究方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加大它的外部效度,我们还应该从提高其生态效度和现实性方面展开研究和改进;因此,传统研究中主要使用的假设情境问卷法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改进,以使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传统的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大多采用问卷、静态观察或假设情境的方法,获得的成果众多,这几年的研究加入生态性和群体互动性的方法,例如“SIP”模型和焦点团体访谈法,进一步增加了研究的效度和深度。最近也出现了一些从认知研究方面,脑神经机制方面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的研究 [ ]。虽然对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研究者已经从更多的方面和更新的视角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这些对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和发展的推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