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的姓名起源很早,应该说,中国的姓名与中国的文化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中国曲阜的孔氏家族,完整的家族谱系长达2500多年,完全有资格称为世界第一家族。但是,世界上很多国家,他们的姓名形成都比较晚。
姓名其实是两个东西,一个是姓,一个是名。每个人有名字很简单,世界各地都很普遍。有姓氏则不那么简单。中国人很早就注重姓氏,与中国人崇拜祖先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现在人们的语言中经常说:“叫什么名字啊?”“名字”两个字放在一起连用,其实“名”和“字”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字”是成年以后才有的。此外还有“号”等等。
中国古代社会,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名字可以很简单,例如,清朝有一个著名的乞丐名叫武训。其实,武训这个名字是后来文人替他起的。武训的本名叫“武七”,或者叫“武二豆沫”,因为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七。严格来说,这个“武七”的“七”还不能算是名字。但是,不管武七、武二豆沫的名字多么简单、不雅,他至少有一个堂堂正正的姓氏。与孔子同时代的希腊圣贤柏拉图、苏格拉底,都只有自己的名字,而没有姓氏。
当今社会的很多民族依然保留着只注重名字,不注重姓氏的特点。比方说,一个维族人的姓名是阿提江·买买提,那么,按照一般的理解,“阿提江”就是他的名字,“买买提”就是他的姓氏。其实不尽然。“买买提”其实是他父亲的名字,他的父亲很可能叫买买提·热合曼,而他的爷爷可能叫热合曼·阿卜杜拉。也就是说,他们是把父亲的名字当做儿子的姓氏。因此,他们的姓氏是不固定的。
在姓名的顺序上,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国人的习惯是姓在前,名在后。大多数亚洲国家,也是这个规则。西方人的习惯则是名在前,姓在后。有人说,这表示西方人比中国人更加强调个人,区别于中国人强调祖先。这个说法也许有一点道理,但是,这可能并非西方开始建立完整的姓名规则时的初衷。西方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也许同维吾尔族的姓名习惯有着同样的根源。只不过是,西方人现在已经把姓氏固定了。
之所以说西方的姓名排列习惯不一定是强调个人,还有一个例子可以参照。中国古代,女人出嫁后要随夫家姓,李家的女子嫁到张家,应该叫“张李氏”。也就是说,女人出嫁后,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姓氏,只不过要放在夫家的姓氏后面。而即使是现在的西方社会,女人出嫁后,往往也只有夫家的姓氏,不保留自己的姓氏。
姓名学的完善,除了崇拜祖先的意义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全世界最早形成的。户籍制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每个人都要有姓名,以便于统计,便于管理。最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人的姓名都不重复。这个要求在个人的姓名领域内较难实现,但是,在工商领域,现在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要求做的。中国古代姓名学的发达,也从一个侧面保证了社会管理的高效率,成为中国古代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一个因素。
相比较而言,日本一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才开始有健全的姓名体系。在此之前,日本虽然大量学习中国文化,但是,只有少数贵族才拥有姓氏。绝大多数平民只有名字,没有姓氏。那些平民的名字基本上类似中国人的“小名”,阿猫阿狗、老大老二之类。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了加强社会管理,开始实施中国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实行的户籍制度。这就要求每个平民都必须有名有姓,以便更加清晰地区分每个个体。但是,这个制度一开始推行得并不顺利,因为太多的日本人不习惯姓氏这个东西。为此,日本不得不颁布法律,要求每个公民必须尽快给自己取一个姓名。于是,大量原先没有姓名的日本国民,只好赶紧临时找一个姓名。出于方便,日本人的姓氏大多都借用某些实物,例如“田中”,“小泉”,“井上”,“山下”等等,名字很多也采取简单化的方式,例如“太郎”,“四郎”等等。
西方姓名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类似日本的现象也有。例如“史密斯”是铁匠的意思,“贝克汉姆”的“贝克”是面包师,“乔丹”是马桶盖。当然,中国的姓氏里也有这种现象,例如“陶”姓,有人说是范蠡携西施隐居后,以制陶为生后的姓氏,过去的制陶工匠还把范蠡视为行业的祖师爷。其他如“司马”、“司徒”等,都是古代官职。不过,由于历史悠久,而且,这种现象在中国的主要姓氏并不很多,所以不是很突出。
编辑/梁宇清
姓名其实是两个东西,一个是姓,一个是名。每个人有名字很简单,世界各地都很普遍。有姓氏则不那么简单。中国人很早就注重姓氏,与中国人崇拜祖先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现在人们的语言中经常说:“叫什么名字啊?”“名字”两个字放在一起连用,其实“名”和“字”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字”是成年以后才有的。此外还有“号”等等。
中国古代社会,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名字可以很简单,例如,清朝有一个著名的乞丐名叫武训。其实,武训这个名字是后来文人替他起的。武训的本名叫“武七”,或者叫“武二豆沫”,因为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七。严格来说,这个“武七”的“七”还不能算是名字。但是,不管武七、武二豆沫的名字多么简单、不雅,他至少有一个堂堂正正的姓氏。与孔子同时代的希腊圣贤柏拉图、苏格拉底,都只有自己的名字,而没有姓氏。
当今社会的很多民族依然保留着只注重名字,不注重姓氏的特点。比方说,一个维族人的姓名是阿提江·买买提,那么,按照一般的理解,“阿提江”就是他的名字,“买买提”就是他的姓氏。其实不尽然。“买买提”其实是他父亲的名字,他的父亲很可能叫买买提·热合曼,而他的爷爷可能叫热合曼·阿卜杜拉。也就是说,他们是把父亲的名字当做儿子的姓氏。因此,他们的姓氏是不固定的。
在姓名的顺序上,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国人的习惯是姓在前,名在后。大多数亚洲国家,也是这个规则。西方人的习惯则是名在前,姓在后。有人说,这表示西方人比中国人更加强调个人,区别于中国人强调祖先。这个说法也许有一点道理,但是,这可能并非西方开始建立完整的姓名规则时的初衷。西方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也许同维吾尔族的姓名习惯有着同样的根源。只不过是,西方人现在已经把姓氏固定了。
之所以说西方的姓名排列习惯不一定是强调个人,还有一个例子可以参照。中国古代,女人出嫁后要随夫家姓,李家的女子嫁到张家,应该叫“张李氏”。也就是说,女人出嫁后,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姓氏,只不过要放在夫家的姓氏后面。而即使是现在的西方社会,女人出嫁后,往往也只有夫家的姓氏,不保留自己的姓氏。
姓名学的完善,除了崇拜祖先的意义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全世界最早形成的。户籍制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每个人都要有姓名,以便于统计,便于管理。最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人的姓名都不重复。这个要求在个人的姓名领域内较难实现,但是,在工商领域,现在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要求做的。中国古代姓名学的发达,也从一个侧面保证了社会管理的高效率,成为中国古代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一个因素。
相比较而言,日本一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才开始有健全的姓名体系。在此之前,日本虽然大量学习中国文化,但是,只有少数贵族才拥有姓氏。绝大多数平民只有名字,没有姓氏。那些平民的名字基本上类似中国人的“小名”,阿猫阿狗、老大老二之类。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了加强社会管理,开始实施中国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实行的户籍制度。这就要求每个平民都必须有名有姓,以便更加清晰地区分每个个体。但是,这个制度一开始推行得并不顺利,因为太多的日本人不习惯姓氏这个东西。为此,日本不得不颁布法律,要求每个公民必须尽快给自己取一个姓名。于是,大量原先没有姓名的日本国民,只好赶紧临时找一个姓名。出于方便,日本人的姓氏大多都借用某些实物,例如“田中”,“小泉”,“井上”,“山下”等等,名字很多也采取简单化的方式,例如“太郎”,“四郎”等等。
西方姓名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类似日本的现象也有。例如“史密斯”是铁匠的意思,“贝克汉姆”的“贝克”是面包师,“乔丹”是马桶盖。当然,中国的姓氏里也有这种现象,例如“陶”姓,有人说是范蠡携西施隐居后,以制陶为生后的姓氏,过去的制陶工匠还把范蠡视为行业的祖师爷。其他如“司马”、“司徒”等,都是古代官职。不过,由于历史悠久,而且,这种现象在中国的主要姓氏并不很多,所以不是很突出。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