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与传统开放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短期疗效比较
【出 处】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19期
其他文献
胃肠道恶性肿瘤是我国75岁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75岁以上老年人的胃癌发病每年约为12.21万,约占全球同年龄发病数的42.73%;我国75岁以上老年人的结直肠癌每年发病约为7.82万,约占全球的18.08%。在我国每年新发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例中, 75岁以上老年人的胃癌病例占25.13%,结直肠癌病例占28.86%;在我国每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75岁以上老年人的胃癌和结直肠癌分别
目的探讨miR-128b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从组织库中选取该8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样本和相应的距肿瘤远端3~ 5 cm癌旁组织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128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Transwell法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miR-128b对胃癌细胞(BGC
目的探讨直肠癌异时性肺转移无病间期(DFI )长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92例直肠癌异时性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性别、年龄、肿瘤远端距齿状线距离、术前血清CEA水平、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T分期、N分期、术前新辅助放疗和术后辅助化疗等可能影响术后异时性肺转移DFI时
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收治胃癌患者2 788例,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193例(6.9%),占2007—2010年各年度当年收治胃癌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6%、6.5%、6.9%和7.9%。其中有99例(51.3%)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根治手术组),35例(18.1%)接受姑息性切除治疗(姑息切除组),
目的探讨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 )对pN0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行食管癌根治术并经病理诊断为pN0期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的13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LODDS [LODDS=log(阳性淋巴结数+0.5)/(阴性淋巴结数+ 0.5)]影响患者预后的最佳截点值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外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70例老年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年龄在70~ 79岁者220例(普通老年组),≥80岁者(高龄老年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一步分析术后近期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270例患者中,有161例(59.6%)术前伴有
目的探讨部分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STARR术)联合Bresler术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套叠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60例确诊为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套叠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联合手术组(29例)和STARR术组(31例),前者采用部分STARR术联合Bresler术,即直肠后壁2/3用STARR的方法横向切除钉
目的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PNI)在胃肠择期手术患者营养风险预测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间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连续收治的200例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及OPNI筛查,以NRS2002筛查结果为诊断营养风险的金标准(评分≥3分者即被判断为存在营养风险,提示需要进行营养干预,评分<3分判断为无营养风险),由血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更多的老年胃癌患者被诊断并且需要手术治疗,而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低下,共患疾病较多,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增加了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常见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破裂、肠梗阻、切口感染和切口延期愈合等;而非手术相关并发症常见的则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泌尿系统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