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教师要树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新理念。
關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意识;有效途径
中国分类号:G434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其指导思想是使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过程中,把握具有普遍迁移意义的技术文化要素,体验信息文化,提升信息素养,支持基础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教育走向信息素养培养的理念已经广泛地为大家所接受。“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为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从记忆型教育转化为信息教育,即培养学生从记忆信息转向应用信息和创新信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标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教师要树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新理念。
一、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积极创造信息素养环境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信息技术课教师需不断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就感。要想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氛围,首先要求教师搞好课堂设计,尽量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动态。例如在讲“文本信息的加工”一节内容时,教师不能只讲授word的文本处理技术,单纯强调技术应用,而应该把文本处理的方法同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起来,给学生展示一些报刊杂志,海报等,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把文本处理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对文本处理的方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师生观念使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技能进行自身的建构学习。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二、采取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从情景的设计、举例到活动设计,都应选择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将信息无处不在,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获取、处理、传递和利用信息的情景呈现给学生,从而学生增强从信息的角度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如在《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一课教学中,我们如果直接灌输给学生物质能量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基本形态,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我们可以采取播放野外生存训练的画面,让学生分组讨论都带哪三样东西可以走出原始森林。经讨论学生总结出必带的钢刀、火石、指南针。教师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钢刀代表物质,火石代表能量,指南针代表信息,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这个知识点了,而且还能使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注信息能力的形成
信息能力是基于思维层面、操作层面和方法层面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求出发,提出超越技术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实际应用中的工具、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要素、信息实践与相应文化内化的平台。为学生最终形成信息能力搭建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用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逐步学习和掌握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注重学科整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有效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打造理想的学习环境,。比如,利用动画信息的加工这一课内容,我们可以结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平抛物体的运动内容,让学生制作一个“平抛物体的运动”演示实验,不仅指导学生学会了动作元件的参数设置,还帮助学生对物体运动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利用学习“文本信息的处理”,一课,巧妙的给学生设置任务,让学生利用WORD软件写作文学会利用文字处理功能,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利用CAI软件把学生做物理、化学、生物试题过程趣味化,让他们学得更快乐;在学习“图片处理”软件时,与美术课结合,让学生给自己设计个人名片;通过学科整合让学生在一起展示交流,学生不仅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还学会了信息应用技巧,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在与各学科的整合过程中还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整合是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信息素养的精髓
对信息来源、信息价值的判断与评价,对信息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把握,对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的认识,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如在综合活动中,引导学生依据自己找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强化信息道德、规范与伦理
在导学部分和学习支持资源部分,给学生提供有关信息道德、规范和伦理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围绕与信息道德、规范和伦理有关的社会现象开展课堂讨论,深化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在“活动”“综合活动”中,引导学生将信息道德、规范与伦理等知识落实到自己的实践中,重点采取渗透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可塑时期,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道德、法律、法规,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我们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
關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意识;有效途径
中国分类号:G434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其指导思想是使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过程中,把握具有普遍迁移意义的技术文化要素,体验信息文化,提升信息素养,支持基础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教育走向信息素养培养的理念已经广泛地为大家所接受。“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为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从记忆型教育转化为信息教育,即培养学生从记忆信息转向应用信息和创新信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标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教师要树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新理念。
一、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积极创造信息素养环境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信息技术课教师需不断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就感。要想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氛围,首先要求教师搞好课堂设计,尽量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动态。例如在讲“文本信息的加工”一节内容时,教师不能只讲授word的文本处理技术,单纯强调技术应用,而应该把文本处理的方法同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起来,给学生展示一些报刊杂志,海报等,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把文本处理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对文本处理的方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师生观念使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技能进行自身的建构学习。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二、采取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从情景的设计、举例到活动设计,都应选择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将信息无处不在,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获取、处理、传递和利用信息的情景呈现给学生,从而学生增强从信息的角度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如在《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一课教学中,我们如果直接灌输给学生物质能量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基本形态,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我们可以采取播放野外生存训练的画面,让学生分组讨论都带哪三样东西可以走出原始森林。经讨论学生总结出必带的钢刀、火石、指南针。教师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钢刀代表物质,火石代表能量,指南针代表信息,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这个知识点了,而且还能使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注信息能力的形成
信息能力是基于思维层面、操作层面和方法层面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求出发,提出超越技术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实际应用中的工具、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要素、信息实践与相应文化内化的平台。为学生最终形成信息能力搭建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用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逐步学习和掌握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注重学科整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有效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打造理想的学习环境,。比如,利用动画信息的加工这一课内容,我们可以结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平抛物体的运动内容,让学生制作一个“平抛物体的运动”演示实验,不仅指导学生学会了动作元件的参数设置,还帮助学生对物体运动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利用学习“文本信息的处理”,一课,巧妙的给学生设置任务,让学生利用WORD软件写作文学会利用文字处理功能,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利用CAI软件把学生做物理、化学、生物试题过程趣味化,让他们学得更快乐;在学习“图片处理”软件时,与美术课结合,让学生给自己设计个人名片;通过学科整合让学生在一起展示交流,学生不仅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还学会了信息应用技巧,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在与各学科的整合过程中还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整合是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信息素养的精髓
对信息来源、信息价值的判断与评价,对信息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把握,对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的认识,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如在综合活动中,引导学生依据自己找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强化信息道德、规范与伦理
在导学部分和学习支持资源部分,给学生提供有关信息道德、规范和伦理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围绕与信息道德、规范和伦理有关的社会现象开展课堂讨论,深化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在“活动”“综合活动”中,引导学生将信息道德、规范与伦理等知识落实到自己的实践中,重点采取渗透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可塑时期,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道德、法律、法规,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我们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