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功能在逐渐的扩大,做好其建筑设计,能够保证建筑功能的发挥,对建筑特点进行分析,才能保证建筑具有特色。本文就工民建建筑设计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筑设计创新的具体措施,这对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建筑设计;设计特点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日益发展,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都在与时俱进,融入全新的元素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而在两者的运用之中,最为常见的莫过于钢筋混凝土技术、丙乳砂浆技术、钢结构技术这些种类。而在其中既有基础的技术,也有新型的技术。随着时代进步,旧有的技术不断更新,新兴的技术不断诞生,新旧技术相互交织,蓬勃发展。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有其不同的特点,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建筑的相应设计,能保证建筑功能最大的发挥。
一、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设计的不同特点
1.服务目的不同
一般来讲,民用建筑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需要为主要目的;工业建筑是以满足生产需要、保证设备的安全及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们在其内正常工作为主要目的。工业建筑作为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建筑类型,顾名思义是人们进行集约化生产的场所,工业建筑首先就是要满足生产中的场地、运输、库存等基本生产要求,同时还要提供人们在劳作中的环境与舒适。
2.设计指标要求不同
对民用建筑而言,结构侧移指标要考虑装修材料的要求;考虑到人在建筑中生活工作的舒适性,很多超高层建筑要进行舒适度验算。对工业建筑而言,一个设计优良的工业建筑结构,必然是能保证设备安全及正常工作的结构,但结构中存在的设备千差万别,设备的最佳工作环境各不相同,对结构的需求更是多样性的,所以很难从中找到规律。工业建筑中结构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设备的需求,并保证设备能良好的工作,但结构工程师对设备的不了解和考虑设备后技术上的难操作性使这一基本目标很难达到,所以工业建筑的设计指标只能是基于结构的,而不是基于结构中设备、管道等的。
3.工业建筑不注重人性化设计
工业建筑作为生产资料,理所当然要为生产服务,所以过去工业建筑设计只讲生产要素,不重视环境和人文关怀,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操纵生产的最活跃因素是人,以人为中心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不言而喻的。人性化设计必将要求建筑师摒弃传统的重生产工艺,轻人的行为、心理要求的倾向,将建筑设计的中心从以往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重视并努力体现对人的关怀。做到工业建筑既能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又为劳动者创造符合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工业建筑空间设计上,创造工业建筑的空间及环境与人相融合,让人們置身于工业建筑中,产生归属感、生活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民用建筑设计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很少体现,我们应该把民用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理念充分的运用于工业建筑设计当中。
二、工业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1.工业建筑设计的空间创新
工业建筑设计的空间创新要从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内部创新就是要提高内部空间的可变性。空间是建筑的灵魂。只有内部空间具备了较高的可变性,才能拓展空间的生长性,才能更好地满足工业建筑的建设施工要求。内部空间的创新,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现在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和谐的现代化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外部创新就是要设计出既能满足城市文化多样性的要求又能保持自身特色的建筑,通过工业建筑建立和城市间的互补关系。同时,在设计上,要注意优化厂区环境,提高绿化程度,追求建筑物与自然的融合。同时注意投资成本的把控和占地面积的精准计算,注意节约成本。此外,外部空间的创新要拓展员工的生活空间,建立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工业建筑设计的形象创新
虽然工业建筑最终的落脚点在于生产,但是工业建筑的形象创新不仅不会妨碍生产的进步,反而能够带动工业旅游的发展。现代企业大多都时刻注意自己的企业形象,通过对工业建筑的形象创新,能够提升自身的企业形象,加强企业在民众心目中的印象,无形中节约了广告宣传费用,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工业建筑设计的形象创新应该积极响应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建设节能型环保型社会的潮流,在设计上,注意采用彪炳清洁生产的绿色建材,充分利用绿色植被进行形象设计。同时,将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特色产品、商标等能够代表企业特色的东西符号化,运用到建筑设计的形象创新中。
3.工业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
工业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结构创新、材质与表皮创新以及建筑设备的创新。满足空间要求,追求个性是实现结构创新的最根本要求。破碎、拼贴、变形、交叠、穿插、扭曲、悬挂等新兴建筑模式语言在建筑设计中的推广和应用,拓宽了设计师的设计思路,数字化的设计工具也使得设计师的结构创新更加容易实现。材质和表皮的创新突破了传统缺陷,日益走向多层化、图像化、符号化,节约了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建筑与设备的关系处理也是设计师重点设计的一环。通过设备的技术化处理,使得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建筑和设备形象日趋完整、和谐。
三、民用建筑设计的建议
1.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
所谓的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是指将餐厅与卧室分离、工作区与休闲区分离、入厕区与洗漱区分离等,如果住宅的套型功能空间划分的越为细致,那么住宅的功能空间利用率也就越高。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房内的污物的污染、保证了使用者之间的私密性和学习的安静性。
2.厨卫布局完善合理
在对厨卫进行设计时,就需要建筑设计师一定要对厨卫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而且一定要对天然气管道和电线线路的位置布局进行充分考虑,目前对于很多厨卫的设计出现了一味的追求加大厨卫的面积和数量,但缺乏了对整体住宅面积和使用效率的实际情况,这就成为了不合理的设计布局。除此之外,对于浴室的设计也需要有干湿分区的布局,以便于洗浴之后能够很快的干爽身上的水滴等。
3.平面布局面的多元性、变异性和差异性
对于不同的居住者来说,一定会对住宅的要求有着不同的看法,而且这些差异也会根据使用者的性格差异、审美观差异以及收入不同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在进行民用住宅建筑设计时,不但要考虑住宅的实际使用情况,而且也要在平面布局面方面,对建筑的多元性、变异性和差异性进行充分考虑,以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4.担架电梯的设计
对于现代的民用住宅很多都是没有担架电梯,为了能够更好地抢救病人的生命解决了垂直交通,出于人性化的考虑,应当设置担架电梯。一般可以将担架电梯做横向布置,其轿厢的最小尺寸分别是:开门宽度1200mm,深度方向1100mm,宽度方向2100mm,这样的轿厢布置可以满足长度1980mm,宽530mm的担架能够顺利地进入轿厢内部。这种横置担架梯轿厢不但能够减少楼电梯的整个建筑面宽,而且能够很好地进行建筑立面的美化,另外,还能够有效地减少后排建筑的日照影响。
综上所述,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建筑业也不例外,不管是基础技术、新兴技术或节能技术均应该同时兼顾,齐头并进,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设计技术应用的进步,不仅仅只意味着建筑业的发展,也更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象征。因为“住”元素不仅是人类居所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参考文献:
[1]查晓礼.工业建筑设计的几个特点[J].山西建筑,2010,04:33-35.
[2]何晶.我国当前工业建筑设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建筑,2012,01:62-65.
[3]孟庆玉.工业建筑设计方法及观念的变迁[D].天津大学,2003.
关键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建筑设计;设计特点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日益发展,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都在与时俱进,融入全新的元素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而在两者的运用之中,最为常见的莫过于钢筋混凝土技术、丙乳砂浆技术、钢结构技术这些种类。而在其中既有基础的技术,也有新型的技术。随着时代进步,旧有的技术不断更新,新兴的技术不断诞生,新旧技术相互交织,蓬勃发展。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有其不同的特点,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建筑的相应设计,能保证建筑功能最大的发挥。
一、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设计的不同特点
1.服务目的不同
一般来讲,民用建筑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需要为主要目的;工业建筑是以满足生产需要、保证设备的安全及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们在其内正常工作为主要目的。工业建筑作为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建筑类型,顾名思义是人们进行集约化生产的场所,工业建筑首先就是要满足生产中的场地、运输、库存等基本生产要求,同时还要提供人们在劳作中的环境与舒适。
2.设计指标要求不同
对民用建筑而言,结构侧移指标要考虑装修材料的要求;考虑到人在建筑中生活工作的舒适性,很多超高层建筑要进行舒适度验算。对工业建筑而言,一个设计优良的工业建筑结构,必然是能保证设备安全及正常工作的结构,但结构中存在的设备千差万别,设备的最佳工作环境各不相同,对结构的需求更是多样性的,所以很难从中找到规律。工业建筑中结构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设备的需求,并保证设备能良好的工作,但结构工程师对设备的不了解和考虑设备后技术上的难操作性使这一基本目标很难达到,所以工业建筑的设计指标只能是基于结构的,而不是基于结构中设备、管道等的。
3.工业建筑不注重人性化设计
工业建筑作为生产资料,理所当然要为生产服务,所以过去工业建筑设计只讲生产要素,不重视环境和人文关怀,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操纵生产的最活跃因素是人,以人为中心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不言而喻的。人性化设计必将要求建筑师摒弃传统的重生产工艺,轻人的行为、心理要求的倾向,将建筑设计的中心从以往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重视并努力体现对人的关怀。做到工业建筑既能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又为劳动者创造符合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工业建筑空间设计上,创造工业建筑的空间及环境与人相融合,让人們置身于工业建筑中,产生归属感、生活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民用建筑设计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很少体现,我们应该把民用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理念充分的运用于工业建筑设计当中。
二、工业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1.工业建筑设计的空间创新
工业建筑设计的空间创新要从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内部创新就是要提高内部空间的可变性。空间是建筑的灵魂。只有内部空间具备了较高的可变性,才能拓展空间的生长性,才能更好地满足工业建筑的建设施工要求。内部空间的创新,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现在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和谐的现代化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外部创新就是要设计出既能满足城市文化多样性的要求又能保持自身特色的建筑,通过工业建筑建立和城市间的互补关系。同时,在设计上,要注意优化厂区环境,提高绿化程度,追求建筑物与自然的融合。同时注意投资成本的把控和占地面积的精准计算,注意节约成本。此外,外部空间的创新要拓展员工的生活空间,建立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工业建筑设计的形象创新
虽然工业建筑最终的落脚点在于生产,但是工业建筑的形象创新不仅不会妨碍生产的进步,反而能够带动工业旅游的发展。现代企业大多都时刻注意自己的企业形象,通过对工业建筑的形象创新,能够提升自身的企业形象,加强企业在民众心目中的印象,无形中节约了广告宣传费用,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工业建筑设计的形象创新应该积极响应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建设节能型环保型社会的潮流,在设计上,注意采用彪炳清洁生产的绿色建材,充分利用绿色植被进行形象设计。同时,将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特色产品、商标等能够代表企业特色的东西符号化,运用到建筑设计的形象创新中。
3.工业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
工业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结构创新、材质与表皮创新以及建筑设备的创新。满足空间要求,追求个性是实现结构创新的最根本要求。破碎、拼贴、变形、交叠、穿插、扭曲、悬挂等新兴建筑模式语言在建筑设计中的推广和应用,拓宽了设计师的设计思路,数字化的设计工具也使得设计师的结构创新更加容易实现。材质和表皮的创新突破了传统缺陷,日益走向多层化、图像化、符号化,节约了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建筑与设备的关系处理也是设计师重点设计的一环。通过设备的技术化处理,使得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建筑和设备形象日趋完整、和谐。
三、民用建筑设计的建议
1.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
所谓的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是指将餐厅与卧室分离、工作区与休闲区分离、入厕区与洗漱区分离等,如果住宅的套型功能空间划分的越为细致,那么住宅的功能空间利用率也就越高。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房内的污物的污染、保证了使用者之间的私密性和学习的安静性。
2.厨卫布局完善合理
在对厨卫进行设计时,就需要建筑设计师一定要对厨卫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而且一定要对天然气管道和电线线路的位置布局进行充分考虑,目前对于很多厨卫的设计出现了一味的追求加大厨卫的面积和数量,但缺乏了对整体住宅面积和使用效率的实际情况,这就成为了不合理的设计布局。除此之外,对于浴室的设计也需要有干湿分区的布局,以便于洗浴之后能够很快的干爽身上的水滴等。
3.平面布局面的多元性、变异性和差异性
对于不同的居住者来说,一定会对住宅的要求有着不同的看法,而且这些差异也会根据使用者的性格差异、审美观差异以及收入不同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在进行民用住宅建筑设计时,不但要考虑住宅的实际使用情况,而且也要在平面布局面方面,对建筑的多元性、变异性和差异性进行充分考虑,以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4.担架电梯的设计
对于现代的民用住宅很多都是没有担架电梯,为了能够更好地抢救病人的生命解决了垂直交通,出于人性化的考虑,应当设置担架电梯。一般可以将担架电梯做横向布置,其轿厢的最小尺寸分别是:开门宽度1200mm,深度方向1100mm,宽度方向2100mm,这样的轿厢布置可以满足长度1980mm,宽530mm的担架能够顺利地进入轿厢内部。这种横置担架梯轿厢不但能够减少楼电梯的整个建筑面宽,而且能够很好地进行建筑立面的美化,另外,还能够有效地减少后排建筑的日照影响。
综上所述,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建筑业也不例外,不管是基础技术、新兴技术或节能技术均应该同时兼顾,齐头并进,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设计技术应用的进步,不仅仅只意味着建筑业的发展,也更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象征。因为“住”元素不仅是人类居所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参考文献:
[1]查晓礼.工业建筑设计的几个特点[J].山西建筑,2010,04:33-35.
[2]何晶.我国当前工业建筑设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建筑,2012,01:62-65.
[3]孟庆玉.工业建筑设计方法及观念的变迁[D].天津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