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中考的评价内容不仅关注知识的评价,而且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中考思想政治学科命题将更加关注体现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更加突出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更加关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地域特色和家乡特色,把“学习即生活”、“考试即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真正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以下是我对中考思想品德的复习策略。
一、复习要有“据”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因此教师要仔细研究《课程标准》,课标不作要求的可不复习或不作重点复习。《考试说明》对考试范围及知识点要求更具体和仔细,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围绕《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使复习内容覆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还要将《考试说明》要求培养的“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整合、表达、运用信息的能力”目标渗透其中,在培养学生基本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复习时,要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相结合,对《考试说明》要求的而《课程标准》中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几个方面不同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告诉学生,在教学中能放手的低层次要求的内容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解决,对理解和要求掌握的内容要下功夫,探求规律,引导学生学活学透。
二、抓好基础
开卷考试中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在书中很难找到,大多“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需要学生按命题要求重新组织教材知识。尽管“理在书中”,但如果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准,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即使翻书也很难找到答案。所以要在开卷考试中得心应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备考中,就要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才能在考试时迅速、准确地从课本中选取相关知识点,理解相关概念的准确含义,提高自己运用原理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在复习时我们可采取教师讲解知识脉络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分组背诵检查、教师集中抽查,每天中午十分钟朗读基础知识,每节课强化选择题十道,每天一题等方法来强化基础知识。
三、加强联系
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试题往往会涉及许多学科。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名言警句人物传记等来加深对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理解;利用历史学科中的历史资料典籍来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可以用地理学科中的人口、环境、资源等内容来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从而正确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还可以用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来理解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各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巧借“他山之石”,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学生理顺知识网络,努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联系,更要强调本科各课知识之间的联系,要让学生在联系中掌握知识,从而灵活运用。在讲授初三内容时,采取边讲新课边回头复习的方法,讲完一课和前面学习过的内容共同复习,讲完一单元再回来和前面的单元一块进行综合复习,这样在练习中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为解答综合题早做准备。我们在处理简答题时可采取每天一题的方法,重点给学生讲解解题思路,出题要由简到难,由单一知识点的掌握到多个知识要点的综合解答。开始可以由教师先讲解答题思路,学生自己组织答题语言并书写答案,学生阅读答案,教师进行指导;逐渐可以让学生回答答题思路互相补充,教师加以指点,学生再书写答案;最后可以将题出给学生直接去写,教师再针对答案进行点评,这样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答题能力,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联系。
四、关注热点,提升能力
学习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习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的习惯,切实感受社会生活,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1.关注热点,激发兴趣。我们平时要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在每节课的课前几分钟,可以让学生分组轮流搞一周的时事述评;也可以每周选录几段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今日关注》,固定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感想和体会,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地关心国际、国内和本地大事,关心社会生活,关心自我发展,学与用相结合,不读“死”书,不“死”读书。
2.搜集筛选热点,让时政为中考服务。时代性是思想品德学科的一大特色,关注时政也是中考的需要。在中考中,时事热点、国际焦点、人们的热门话题、全球关心的问题等时代性很强的内容往往容易成为中考题的背景材料。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如果反复梳理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学生就会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就会对思想品德课望而生厌,思想品德课也就失去了它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关注现实、搜集时事、筛选话题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我平时从多种途径来搜集时政,如:听广播,看电视,阅读报刊、杂志,还不时上网浏览和查阅。对搜集的时政热点我们不能一概采取“拿来主义”,而要进行必要的筛选,去粗取精,适当取舍,为我所用。如选择那些对整个国家发展有重大、长远意义的事(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等),被全球所关注并对整个人类的未来有重大影响的事(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新出现的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总之,这些时事一定要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本地区的实际,关系人类的前途命运,同时又有利于很好地充当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新情景。
3.融于课堂,提升能力。热点素材是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的活力之源。我们应精心构思,有意识地把热点素材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以营造课堂教学的新情境,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在具体的热点材料题中提出、分析和解答相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调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要有“据”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因此教师要仔细研究《课程标准》,课标不作要求的可不复习或不作重点复习。《考试说明》对考试范围及知识点要求更具体和仔细,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围绕《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使复习内容覆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还要将《考试说明》要求培养的“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整合、表达、运用信息的能力”目标渗透其中,在培养学生基本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复习时,要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相结合,对《考试说明》要求的而《课程标准》中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几个方面不同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告诉学生,在教学中能放手的低层次要求的内容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解决,对理解和要求掌握的内容要下功夫,探求规律,引导学生学活学透。
二、抓好基础
开卷考试中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在书中很难找到,大多“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需要学生按命题要求重新组织教材知识。尽管“理在书中”,但如果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准,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即使翻书也很难找到答案。所以要在开卷考试中得心应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备考中,就要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才能在考试时迅速、准确地从课本中选取相关知识点,理解相关概念的准确含义,提高自己运用原理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在复习时我们可采取教师讲解知识脉络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分组背诵检查、教师集中抽查,每天中午十分钟朗读基础知识,每节课强化选择题十道,每天一题等方法来强化基础知识。
三、加强联系
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试题往往会涉及许多学科。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名言警句人物传记等来加深对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理解;利用历史学科中的历史资料典籍来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可以用地理学科中的人口、环境、资源等内容来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从而正确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还可以用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来理解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各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巧借“他山之石”,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学生理顺知识网络,努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联系,更要强调本科各课知识之间的联系,要让学生在联系中掌握知识,从而灵活运用。在讲授初三内容时,采取边讲新课边回头复习的方法,讲完一课和前面学习过的内容共同复习,讲完一单元再回来和前面的单元一块进行综合复习,这样在练习中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为解答综合题早做准备。我们在处理简答题时可采取每天一题的方法,重点给学生讲解解题思路,出题要由简到难,由单一知识点的掌握到多个知识要点的综合解答。开始可以由教师先讲解答题思路,学生自己组织答题语言并书写答案,学生阅读答案,教师进行指导;逐渐可以让学生回答答题思路互相补充,教师加以指点,学生再书写答案;最后可以将题出给学生直接去写,教师再针对答案进行点评,这样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答题能力,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联系。
四、关注热点,提升能力
学习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习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的习惯,切实感受社会生活,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1.关注热点,激发兴趣。我们平时要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在每节课的课前几分钟,可以让学生分组轮流搞一周的时事述评;也可以每周选录几段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今日关注》,固定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感想和体会,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地关心国际、国内和本地大事,关心社会生活,关心自我发展,学与用相结合,不读“死”书,不“死”读书。
2.搜集筛选热点,让时政为中考服务。时代性是思想品德学科的一大特色,关注时政也是中考的需要。在中考中,时事热点、国际焦点、人们的热门话题、全球关心的问题等时代性很强的内容往往容易成为中考题的背景材料。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如果反复梳理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学生就会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就会对思想品德课望而生厌,思想品德课也就失去了它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关注现实、搜集时事、筛选话题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我平时从多种途径来搜集时政,如:听广播,看电视,阅读报刊、杂志,还不时上网浏览和查阅。对搜集的时政热点我们不能一概采取“拿来主义”,而要进行必要的筛选,去粗取精,适当取舍,为我所用。如选择那些对整个国家发展有重大、长远意义的事(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等),被全球所关注并对整个人类的未来有重大影响的事(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新出现的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总之,这些时事一定要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本地区的实际,关系人类的前途命运,同时又有利于很好地充当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新情景。
3.融于课堂,提升能力。热点素材是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的活力之源。我们应精心构思,有意识地把热点素材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以营造课堂教学的新情境,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在具体的热点材料题中提出、分析和解答相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调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探究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