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他们俩人。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床上。当然,两人的病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痛苦的是,他们的病情不允许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谈起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什么,等等。
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靠在那坐上一小时。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
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一天下午,靠窗的病人说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是他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的?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无法得知其真正原因。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痰堵塞了他的气管,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继续盯着天花板。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支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摘自《名作欣赏》文/(澳大利亚)泰格特)
生命的等待
梓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
她自幼生长在皖南矿山,16岁初中毕业,考取了省城的重点高中,被喻为“山窝窝里飞出的凤凰”。没想到半途折翼……那是高二,一直疼爱她的父亲不幸身患绝症而亡,不堪丧失亲情的打击,她辍学了。
此后,她在故乡待了七年。25岁以前,她当过售货员,守过三尺柜台度日;还在乡村小学里当过民办教师,与稚嫩的学生和破旧的校舍为伍;她甚至还在颠簸的中巴车上卖过票。花样年华的她,曾和同龄女孩一道,去过遥远的水乡绍兴打工,在工厂长长的流水线上,一点点消磨掉自己的青春。
25岁那年,她决定走得更远,从故乡飘到北方。她选择了心目中渴望已久的大学校园作为最初的落脚之地。于是,荒废多年的她,又开始重新出现在课堂上,聆听大师们的讲演她常常有如沐甘霖的感觉。就这样她在北大进出了三年。
再后来,她做了杂志的编辑,业余时间,开始从事写作。圈子里的朋友渐渐多起来,谁都被她眉宇间流露出的自信和开朗所感染,说那是她的天性。笑过之后,她给大家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当工人时,她在宿舍里养了一盆吊兰,每周都会浇一次水。有一段时间她心境不佳,无心旁顾。等到想起这盆吊兰时,为时已晚,所有的枝枝叶叶都枯萎了,连土壤都因干渴而龟裂。她只好怏怏地把花盆弃在墙角。没想到,当夜下了一场大暴雨,几天之后,枯死的兰草根部竟又发了芽,透出绿,并果断地伸茎展叶,焕发出了生机。望着这盆绝处逢生的吊兰,她似乎也有了一种重新活过来的喜悦——就像这株因失水而干枯很久的植物,一夜之间,饱吸了雨水,此后,每一片叶子都透着鲜绿,让人感受到独特的美感。
她想:一个人的成长也和花草一样,可以在等待的过程中枯木逢春。也许,正是为了一场命中注定的滂沱大雨,她要干枯很多年,并不断地在焦渴中盼望,在黑暗中坚守,才能最终到达那个夜晚——天霖像奇迹般在刹那间出现,她被沐浴,被裹挟,被上帝之手重新塑造;生命褪去了旧有的躯壳,又有了新的肌肤、容颜。新的开端是令人振奋的,因为所有的颓废、灰暗,所有的犹疑、苦涩都将一扫而空。
点评:有些人的生活,从小到大鲜有波折;而有些人,从刚踏上人生的旅途就不得不尝试艰辛和困苦。显然,梓属于后者。正当花季年华,却因父亲病故而失学,这让她年轻的生命在一瞬间急转直下,心空从此蒙上了一片阴影。她挣扎过、痛苦过,也曾陷入迷惘和感伤。但她终究又是坚强地走过来了,因为她从来不肯放弃内心的渴望。
记得一个哲人说过:“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人们不能到达黎明。”也许,像这样漫长而持久的等待,也正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
等待是生命对我们的恩赐,这就是等待的价值。
(摘自《心理与健康》文/罗艺)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他们俩人。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床上。当然,两人的病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痛苦的是,他们的病情不允许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谈起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什么,等等。
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靠在那坐上一小时。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
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一天下午,靠窗的病人说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是他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的?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无法得知其真正原因。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痰堵塞了他的气管,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继续盯着天花板。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支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摘自《名作欣赏》文/(澳大利亚)泰格特)
生命的等待
梓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
她自幼生长在皖南矿山,16岁初中毕业,考取了省城的重点高中,被喻为“山窝窝里飞出的凤凰”。没想到半途折翼……那是高二,一直疼爱她的父亲不幸身患绝症而亡,不堪丧失亲情的打击,她辍学了。
此后,她在故乡待了七年。25岁以前,她当过售货员,守过三尺柜台度日;还在乡村小学里当过民办教师,与稚嫩的学生和破旧的校舍为伍;她甚至还在颠簸的中巴车上卖过票。花样年华的她,曾和同龄女孩一道,去过遥远的水乡绍兴打工,在工厂长长的流水线上,一点点消磨掉自己的青春。
25岁那年,她决定走得更远,从故乡飘到北方。她选择了心目中渴望已久的大学校园作为最初的落脚之地。于是,荒废多年的她,又开始重新出现在课堂上,聆听大师们的讲演她常常有如沐甘霖的感觉。就这样她在北大进出了三年。
再后来,她做了杂志的编辑,业余时间,开始从事写作。圈子里的朋友渐渐多起来,谁都被她眉宇间流露出的自信和开朗所感染,说那是她的天性。笑过之后,她给大家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当工人时,她在宿舍里养了一盆吊兰,每周都会浇一次水。有一段时间她心境不佳,无心旁顾。等到想起这盆吊兰时,为时已晚,所有的枝枝叶叶都枯萎了,连土壤都因干渴而龟裂。她只好怏怏地把花盆弃在墙角。没想到,当夜下了一场大暴雨,几天之后,枯死的兰草根部竟又发了芽,透出绿,并果断地伸茎展叶,焕发出了生机。望着这盆绝处逢生的吊兰,她似乎也有了一种重新活过来的喜悦——就像这株因失水而干枯很久的植物,一夜之间,饱吸了雨水,此后,每一片叶子都透着鲜绿,让人感受到独特的美感。
她想:一个人的成长也和花草一样,可以在等待的过程中枯木逢春。也许,正是为了一场命中注定的滂沱大雨,她要干枯很多年,并不断地在焦渴中盼望,在黑暗中坚守,才能最终到达那个夜晚——天霖像奇迹般在刹那间出现,她被沐浴,被裹挟,被上帝之手重新塑造;生命褪去了旧有的躯壳,又有了新的肌肤、容颜。新的开端是令人振奋的,因为所有的颓废、灰暗,所有的犹疑、苦涩都将一扫而空。
点评:有些人的生活,从小到大鲜有波折;而有些人,从刚踏上人生的旅途就不得不尝试艰辛和困苦。显然,梓属于后者。正当花季年华,却因父亲病故而失学,这让她年轻的生命在一瞬间急转直下,心空从此蒙上了一片阴影。她挣扎过、痛苦过,也曾陷入迷惘和感伤。但她终究又是坚强地走过来了,因为她从来不肯放弃内心的渴望。
记得一个哲人说过:“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人们不能到达黎明。”也许,像这样漫长而持久的等待,也正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
等待是生命对我们的恩赐,这就是等待的价值。
(摘自《心理与健康》文/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