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图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边疆地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是公共文化资源建设的重要环节。以包头市为例探讨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如整合范围有限、版权问题、资源利用率与普及率问题。从跨区域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四个方面提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长效发展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在边疆地区长效发展。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数字资源整合;包头市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8.0064
  随着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网络环境已经形成。2011年到2015年,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14份关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文件[1],从汇聚民间艺术院团、非遗等数字资源,到建立数字资源库群、数据标准化研发等都有涉及。国家各项政策都在形成一种文化政策导向,即鼓励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致力于建设数字资源,为公众提供数字文化服务,从而形成跨地区、跨机构、跨系统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群,通过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推进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在智能社区中的应用,实现“一站式”整合服务。目前,包头地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已建成各类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并在不断充实和发展数字资源的同时,加大对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资源的整合力度,更新资源整合理念,增进共建共享,从而建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统一服务平台。
  1 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现状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是公共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产物,以数字形式存在,以数字手段传播利用。公共文化机构负责收集整理、提供服务,并在其运行、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收集或挖掘数字资源。其涉及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服务机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是指将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文化资源进行有机聚合、分类、重组,并集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形成方便快捷的新数字资源体系,以满足公众“一站式”的信息和文化服务需求。
  1.1 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分布现状
  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体系建设是在国家公共数字文化体系建设的指導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初具规模。市内各个文化服务机构均已建立独立的网上资源平台,主要包括:网上图书馆(http://www.btlib.gov.cn/)、网上博物馆(http://www.baotoumuseum.cn/)、网上美术馆(http://www.baotoumsg.org/)、网上大剧院(http://www.btdjy.cn/)等网上文化服务平台,另外,包头市下辖的大部分旗县区文化服务单位也纷纷建立或正在筹建网上服务平台。具体资源内容见表1。表1 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网站建设情况表
  网站数字资源网上图书馆外购资源中国知网、超星电子图书、乐于学少儿多媒体图书馆、中少快乐阅读平台、蒙古族少儿动漫资源库、易趣少儿漫画馆、易趣少儿动画馆试用资源中华连环画数字阅读馆、银符考试题库B12等自建资源包头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网上博物馆精品历史文物、精品唐卡、精品岩画网上美术馆国画、民间美术、书法、油画网上群众
  艺术馆音乐、舞蹈、民间工艺、摄影、戏曲等网上非遗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曲艺包头市文化
  资源网数字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非遗馆、培训馆数字剧院二人台、漫翰剧、影视娱乐、民族歌舞、话剧、尚书讲坛群艺文学摄影、老包头、书画、旅游、文学遗产、图集、名人、农牧、生活、地图等1.2 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情况
  1.2.1 以包头市文化信息中心为纽带实施数字文化资源整合
  基于文化资源分布区域广、艺术院团数字资源积累经验不足、基层单位缺乏专业的加工队伍等现实情况,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吸纳社会力量,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在包头市文化信息中心建立了专业的数字资源加工制作团队,负责包头市各类文化演出、讲座、培训视频的采选、加工,文化纪录片、宣传片的组织、策划、制作以及各类音视频文化资源的剪辑、编目、加工与整合、典藏,按需求灵活调配资源,开展数字资源生产。组织图书馆、博物馆等具有数字文化工作经验丰富的公共文化机构相关人员,参照《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对象管理规范》等相关文件,结合包头市各级各类数字文化资源加工单位的设备、人员情况,制定包头市数字资源加工标准,实施了以包头市文化信息中心为纽带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
  1.2.2 “数字文化人人通”工程初见成效
  “数字文化人人通”,即“3465”工程,在包头市建设3个软件平台,其中包括:文广政务平台、文广服务平台、文广综合信息平台;覆盖4个网络,包括国家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包头图书馆联盟专网、包头数字文化专网、包头教育城域网;设计适应6类终端服务设备应用,包括移动终端设备、计算机终端设备、电视终端设备、公共场所服务终端设备、乡村文化站数字文化服务专用设备、村民数字文化服务移动终端设备;推行5项服务保障,其中包括:运行维护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服务、数字资源建设服务、平台市场化运营服务、公共数字文化普及培训服务[2]。
  “数字文化人人通”工程连接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终端,有效缓解了边疆地区服务难度大的现状,极大丰富了群众使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途径,提供了适宜的终端服务设备,满足了数字文化资源“菜单式”的服务要求,通过终端可以实现与群众的双向互动,从而提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反馈能力,为数字文化资源实现精准服务和按需供给建立了有效渠道。
  1.2.3 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国家文化惠民工程,对于资源整合工作非常重视,相继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资源平台和服务体系。包头市共享工程分中心和包头市数字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整合基层和旗县区资源。在数字资源联合建设工作方面,创建了“网络书香、德润鹿城”的推广服务品牌,提高对旗县区单位技术和资源支持,定期深入基层嘎查、学校、部队服务网点开展服务,及时收集基层的反馈意见,以改善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工作。   2 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由于包头市数字文化资源发展时间较短、起点较低,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根据发展情况逐步解决。
  2.1 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2.1.1 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范围有限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及所属各盟市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工作基本均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盟市完全依靠“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共享的140TB数字资源,缺乏自购及自建资源,旗县区的数字资源也缺乏有效的整合。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包头市在自治区率先开展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工作,整合主要包括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美术馆原有的数字文化资源,包头市图书馆联盟所属各联盟成员高校、公共图书馆的数字文化资源,以及一部分二人台、漫瀚剧等地方戏曲资源。从整合的广度来看,对于基层服务机构、社会团体、个人在互联网发布的优质数字文化资源尚未建立完善的收纳渠道;从整合的深度来看,目前主要进行的是入口整合,市民可以通过统一平台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分别访问数字资源,而没有实现统一检索,没有在元数据、互操作等层面进行深入的数字资源内容整合。
  2.1.2 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版权问题突出
  由于包头市目前数字文化资源的加工和制作多基于原有文化资源的二次开发和利用,在原有文化资源生产过程中并没有与演出者、作者等著作人明确数字版权归属问题。由此造成了数字版权的分散、不明确,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而各级各类资源版权信息千差万别,公开范围各不相同,外购的数字文化资源版权主要由数据商提供,版权范围和时效主要取决于购买时的协议等,造成了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时版权问题比较突出。
  2.1.3 数字文化资源利用率和普及率不高
  虽然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后大大提升了使用便利性,但资源利用率和普及率相对于大众化的网络媒体仍处于较低水平。整体来讲,通过包头市文化在线、包头市图书馆等微信公众号使用数字文化资源的人群较多,而文化资源网站的访问量较少。集中反映在以下方面:青年人認知和利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主动性较低,更趋向于访问网络文学或视频网站;中老年人缺乏使用在线服务的工具和能力,许多数字文化资源如数字期刊都存在一定的使用门槛,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
  2.2 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具体策略
  由于公共数字文化仍属新生事物,相关的硬件设施建设以及配套管理制度设计仍处于摸索阶段,而缺乏一套完善、科学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管理体系,进而导致整合范畴有限、权限界定模糊、服务对象定位不准、服务流程优化不足等问题凸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2.2.1 提升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能力
  (1)进行科学规划。在整合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政府机构是主导,其引导和支撑作用不可取代。政府应对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相关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以包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基础,从宏观上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并制定出台相关总体规划、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实施意见等,完善数字文化版权管理模式,促进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标准化、有序化发展。
  (2)提升服务能力。在建立数字文化资源供给整合平台的基础上,对资源的整合应深入到服务层面,并延伸到整个数字文化资源生命周期的末端。建立层次化、梯度式的服务体系,保障多种类型的服务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同时解决基层数字服务力量薄弱的问题,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社区文化室、电子阅览室中的各种资源和服务终端纳入线上平台,居民就近接受各项数字服务,降低参与难度,形成稳定的参与群体,实现社会、文化、居民的共赢。
  (3)建立服务平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大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文化信息服务,即对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文化服务机构的数字资源进行统一标识、统一发布。无论是已构建的数字文化资源,还是即将数字化的文化资源,均需在发布前进行统一的标识和描述,这样便于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
  2.2.2 提高法律意识,减少版权纠纷
  (1)完善版权、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等相关规定。按照《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的具体要求,将国家相关规章制度与包头市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一套符合包头市实情的版权保护体系。并以此为模板进一步规范与公共数字文化相关的其他制度建设,以实现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自由体系的有序运行。
  (2)建立个人信息保密制度。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本身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稀缺资源,因此个人信息安全必须加以重视。为此,包头市要建立严格的个人信息数据保密机制,在方便个人使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同时,防止其个人隐私信息由此出现泄露。
  (3)规范公共数字平台系统使用机制。加强移动存储器的规范使用,互联网络安全访问的技术要求,专属用户名和密码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切断一切可能对公共数字平台安全产生隐患的外界因素。
  2.2.3 明确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服务对象,提升利用率
  (1)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把握资源整合整体方向。据2015年包头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包头市常住人口279.9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30.48万人,乡村人口为49.44万人,分别占比82.34%、17.66%[3]。包头市城镇化率虽然很高,但农村人口的文化权益也不容忽视。因此,在制定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策略时,要以群众的需求层次为基础,不仅要做到突出重点,更要兼顾少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及不同需求层次的群众对于数字文化信息的需求也有差别,在提供基础性服务的同时,要兼顾特色服务的供给。
  (2)多终端、多途径,覆盖特殊人群。在服务终端建设方面,包头市数字文化服务资源在达茂旗、白云矿区、土右旗的部分嘎查、村基层文化站进行试点部署,为农牧民一站式提供数字资源阅读、视听互动、无线热点、讲座培训等数字文化服务,有效解决了互联网服务盲区数字文化资源供给的问题。   3 包頭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长效发展建议
  3.1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跨领域合作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应避免孤岛化服务[4],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因此应从政府层面完善制度设计,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
  3.2 建立数字资源专项管理服务人才队伍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不仅要依靠制度、组织、技术的强力支持,更要依靠一支懂技术、懂服务的专项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各个环节,都缺少不了服务人员的参与。要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培养原则,一方面鼓励引进高水平、高技能的专项人才加入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服务工作中,发挥带头榜样作用,开办专项服务工作学习班,引导和带领团队工作;另一方面,把具备良好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服务人员派送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水平较为先进的地区,学习先进技术理念,为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注入新鲜的血液。
  3.3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必然少不了群众的参与。除了主动推送服务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平台及终端设计都应设置群众上传文化资源的模块和窗口。从长远来看,群众的参与可以激发当地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把散落在各旗县区、群众间的文化信息搜集保存起来,起到保护和发掘本市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群众主动上传文化信息,如自创短剧、二人台等表演艺术作品,不仅可以为群众提供一个分享文化资源的平台,还可以通过学习和交流,打造属于地区的精品文化品牌。
  3.4 充分运用“互联网+”提高整合能力
  充分利用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设计模式,汲取国内外资源整合先进经验和技术,搭建先进软硬件基础平台。深挖整合层次,以满足未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发展需求。作为西部地区较大规模的工业城市,包头市互联网发展基础较好,“智慧包头”建设稳步推进,群众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和认识逐年提高。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文化资源发展生态,形成在线公开课、公众微视频等多样化的数字文化资源产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促进数字文化资源平台转型升级,实现数字文化资源服务可视化、精准化。
  参考文献
  [1]肖希明,卢世晴.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政策体系探讨[J].图书馆,2015(9):1-5.
  [2]包头文化资源网.数字文化“人人通”工程——包头市数字文化建设基本情况[EB/OL].[2017-10-26].http://btwhw.btwgj.gov.cn/show-163-18917-1.html.
  [3]《包头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包头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4]马文峰.数字资源整合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64-67.
  作者简介:武咏梅(1969-),女,包头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公共文化资源。
  (收稿日期:2017-11-22 责任编辑:张晓霞)
  Abstract: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public digital culture in border areas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status of public digital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in Baotou, the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s in the whole progress of integrating, such as limited integrating range, copyright issue,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and popularizing rate.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public digital cultur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aspects of cross regional cooperation, talent team building, social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Internet plus.
  Key words: Public Digital Culture Resources; Digit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Baotou
其他文献
摘要:朱彝尊《经义考》卷七十四,“古文尚书”条下引朱熹疑《古文尚书》为伪书的说法,后人多误认为是朱熹弟子蔡沈所说,其实是蔡沈引朱子的说法未加标识,以致后人引用时误为蔡沈所言。  关键词:《经义考》;朱熹;蔡沈;古文尚书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7.0119  1前人引朱熹“古文尚书”条问题由来  朱彝尊《经义考》卷七十四,
期刊
摘要:高等学校是参与社会科普事业的重要力量,以高校图书馆为平台与小学联动合作,多途径为小学生提供科普阅读推广服务,不但契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是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资源优势,提升高校阅读推广的创新性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以实践为基础,总结提炼高校图书馆整合资源、合作开展科普阅读推廣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合作共享;科普活动;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301文献
期刊
摘要:“阅读马拉松”(Readathon)是由澳大利亚多发性硬化症协会发起的将阅读与募捐相结合的阅读推广新形式。其活动多是由组织机构发起并建立相关网站,吸引参与者在网站注册并建立个人网页,参与者通过对个人网页的修缮与管理吸引赞助者进行捐款。我国应借鉴“阅读马拉松”活动的优势,举办更多有质量的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  关键词:阅读马拉松;阅读推广;募捐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超成长系统》一书,是一个既借鉴西方学说又体现中国情境的原创性管理学研究成果。这部著作在管理学领域的最大贡献,是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思维范式、学科范式和研究范式,构建了企业的边界、主体、本体、外体和变革五大运营系统内在耦合的一种新形态的企业发展运营学说,提出了一系列新观念、新概念、新原理和新主张。  关键词:管理学;新范式;系统动力学;发展运营学  中图分类号:G256.
期刊
摘要:面对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公共图书馆担负起传播知识、陶冶情操、鼓舞士气的重要责任。国家图书馆以及全国各省、市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社会影响力,打响书香战“疫”,坚持“闭馆不闭网 服务不打烊”,针对疫情发展趋势,多措并举开展各类特色应急服务,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总结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此次战“疫”中创新服务取得的成果,提出了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新冠肺炎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空间再造已成为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介绍了辽宁省图书馆的阅读空间、交流空间、创新空间等服务空间,总结空间再造及服务拓展的成功经验。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在《公共图书馆法》颁布与实施的背景下,探讨未来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及在发展中如何打造柔性空间,实现功能延展;如何推动技术应用,创新服务模式;如何融合多元空间,提升服务效能;如何建立评估体系,促进良性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辽
期刊
摘要:网络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发展的新形态,是传统志愿服务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的拓展与延伸。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利用“志愿汇”网络志愿服务平台,实现了志愿者的网上招募与管理。从“志愿汇”的应用实际出发,分析了目前网络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网络志愿服务的组织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志愿服务平台应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志愿者参与度以及加大对志愿者的培训力度等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志愿
期刊
摘要:在总结已有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少儿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数字资源内容、数字资源组织与检索、数字资源访问、个性化服务、青少年健康关注度及读者各种需求的满足度共6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 25个二级指标。并以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作实证研究,提出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少儿数字资源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少儿数字资源;评价指标;德尔菲法  中图分类号:G250.73
期刊
摘要:以CNKI为数据来源,对我国2005-2016年关于阅读推广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论文年代分布、来源期刊、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关键词几个方面总结了我国阅读推广的研究现状,对阅读推广服务的主题内容进行了分类综述。阅读推广服务的开展需进一步加强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创新阅读推广内容及形式,建立完善的阅读推广评价体系。  关键词:阅读推广;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2
期刊
摘要:依据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2007年至2016年读者纸质图书的借阅信息,选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的化学、数学、经济学、教育学、哲学五个基础性学科,分析这些学科读者近十年来借阅偏好、变化以及学科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在专业图书方面,化学、数学学科的读者偏好是以较新的教材、教参及习题类图书为主;哲学学科的读者偏好是经典著作,图书原创性比例较高;经济学与教育学读者偏好以教材、教参类图书为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