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红色文化产业的“活雷锋”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kitty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届全国十佳孝贤组委会为康殿英会长(右三)颁发孝贤证书、奖杯及牌匾

  有人说他是一匹奔腾的骏马,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不知疲倦地驰骋前行;也有人说他是一头在文化沃野上默默耕耘,在创新中奉献、在奉献中创新的老黄牛;还有人说“老康是保定的活雷锋。”
  康殿英——这位有着52年党龄的普通党员,如今已是74岁的老人,一路走来,用自己的初心奏响一曲曲壮美的奉献之歌。

创事兴业,静水深流此心坚


  “我从青少年时代就立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句话就是我奋力前行的座右铭。”康殿英说。
  1944年,康殿英出生于河北中部太行山东麓的保定满城(原属易县的一个小山村——支锅石村)。
  挚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康殿英,于岭西中学初中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无缘继续求学,便早早地参加了生产劳动。虽然没法继续读书,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思想种子,使他一直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他先后担任生产队会计、队长、大队副会计、副大队长、民兵连长,兼做木工,多年参与当地驻军营房建设。他勤奋好学,善于动脑子、想办法,工作成绩极为突出。
  1979年至2004年,康殿英先后创办岭西建筑工程队、满城县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满城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保定市住宅建筑工程公司,带领职工走共同致富的道路。由于业绩突出,1988年,他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集体建筑企业家、被河北省评为先进工作者。2002年,保定市住宅建筑工程公司改制为股份制民营企业,康殿英任保定市恒康建筑公司(同美集团前身)经理兼书记。
  2004年,康殿英退休后,始终不忘初心,不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他以“传统文化需跟祖, 复兴国学要追宗”为宗旨,集中精力在发掘、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事業。
  2010年到2011年,康殿英又先后组织创办了保定国学学会、保定文化促进会,大力推动对国学的研究、传承与发展。在创办中华文人网站的基础上,他又自费创办了《保定国学》(内刊),促进了保定地域对国学的研究与对外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康殿英的名字越来越响亮,其推动的文化事业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肯定。2010年,康殿英应邀录制《大艺术家访谈录——著名书法家康殿英》艺术纪录片,在全国52个电视台联播。2012年9月1日,《光明日报》人物版以《康殿英:但求“楷正之美”》为题作了报道。
  2014年,康殿英被保定市评为“保定好人”,并被誉为 “中华传统文化的守卫者”“ 保定文化发展的开拓者”。给他的颁奖词是:从成功企业家到国学大鼎,树立起一座座令人景仰的丰碑。一生但求“楷正之美”,成就非凡文化人生:扬国粹,笔携风云;耀古城,承传创新。2015年,保定国学学会也被河北省民政厅评定为5A级单位。

感念党恩,红色文化润心田


  康殿英在传承国学、传统文化中不断创新,开创出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
  康殿英认为,日记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他想,如果把共产党员的日记收集起来,筹建一座党员日记博物馆,对党员进行不忘初心的教育,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于是,他召集全家开会商量。为了帮助他完成夙愿,全家人表示赞同和支持。
  2015年5月,康殿英申请的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文化项目被国家版权局批准。10月,在康殿英的积极倡议下,他牵头成立了河北省国学学会。他在当选为第一届会长的同时,也将筹建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的大幕拉开:保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肖占乐为建馆启动揭牌;市精神文明办等有关单位的领导经常检查指导工作;同美集团提供了人、财、物及场地的支持;他的几个孩子出钱出力,用实际行动来支持父亲;诸多日记爱好者主动捐赠日记……省精神文明办将该馆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并给予了资金支持。
  仅仅数月,他便收集日记书稿和日记本达1000多册(本)。
雄安新区孔子学校师生参观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
参观现场

  经过多方的努力和支持,场馆筹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016年1月,在位于保定市北三环西段北侧的同美家建起了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筹建处,前院博物馆面积为400平方米,分两个展室和一个装有投影仪的多功能接待厅。
  2017年上半年,又建起了800平方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社会实践研学基地综合展厅。
  康殿英一直没有停下丰富馆藏的脚步,他靠捐献和征集两种方式,截至2018年6月,共收集日记资料近4000册及大量的单篇散记。
  截至目前,这里先后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参观人员达8000多人(次),参观者写下了大量留言,称赞建设党员日记博物馆有着里程碑的意义。纷纷表示,看了一些党员日记,颇受教育。
  河北金融学院的一位大学生参观后,在留言落款时没有写下本人姓名,而是出人意料地写下了“想入党”三个字!
  为了推动日记文化在全社会的普及,康殿英以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筹建处为依托,创办了《中国日记报》(内刊),每月一期,目前已出版30期。同时,他从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成功组织举办了有大专院校专家、学者参加的全国性的日记文化座谈会,组织编纂日记论文集3册,并编纂了第三届日记文化座谈会纪实一书。康殿英努力发掘日记背后的故事,已拍出一部视频片,并于2018年9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启动首播仪式。   要知道,作为个人,建馆不容易,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更不容易,而最重要的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到目前,除了河北省精神文明办资助30万元用于展馆的布展以外,其余大量的资金都是靠康殿英个人和其全家支持的。康殿英的奉献精神和取得的诸多业绩,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认可和肯定。2017年4月,他受邀参加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新形势下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研讨会”; 2017年6月,受邀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中心主办,在张家口召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十届廉政研究论坛,并做了交流发言;2018年5月,受邀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高峰论坛。在2018年的日记文化座谈会上,保定市副市长杨伟坤代表市政府以及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对康殿英多年来不求索取、只求奉献的精神及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赏。
康殿英(右一)在延安論坛会议上发言

  康殿英做事,之所以能够站在时代潮头,这主要源于他善于学习、勤于动脑、动笔。他连续多年自订了《人民日报》《保定日报》《求是》杂志等党报党刊,及时了解党的大政方针,这使他的思维能够紧跟时代,从而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编成了好学易记的藏头联;他将“两学一做”活动与日记相联系,写出了6000多字的《论日记写作与共产党员修养》论文,引起学界高度关注,中国延安干部教育学院索文,在其学刊上发表。随即,《人民日报》也登载了他在该学刊上载文的消息,并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已于2016年注册为保定市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由于它的独特魅力,已经成为院校、军民、社会活动的场所——河北省国学学会社会实践研学基地;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实践基地;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保定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保定市社会科学活动基地;保定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雄安新区孔子学校爱党爱国红色教育基地;保定市社会组织党员教育基地。
  “人生有尽头,奉献无止境,古稀再起航,脚下路正宽,坚决跟党走,永远不回头。”这是康殿英晚年的自勉语,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博大情怀和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我们坚信,康殿英——这位开创红色文化产业的“活雷锋”,他的脚步一定会越走越坚实,因为他火热的心与党的事业紧紧连在一起,与新时代的需要紧紧连在一起。
省文化厅王离湘书记(右)到党员日记博物馆视察
其他文献
“三沙雷锋班”战士杜小亮为学生讲解雷锋精神  在祖国最南端、最年轻、最美丽的城市三沙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逢年过节进渔村送服务,他们自学修补焊接学雷锋。大到舰船坦克火炮,小到电视风扇高压锅,样样精通。身着海岛迷彩服、心怀三沙军警民,他们就是海军驻西沙某水警区“三沙雷锋班”。群众需要时总有“雷锋”忙碌的身影  说起“雷锋班”的来历,就不得不讲讲美丽的西沙群岛。作为祖国南海的边陲,全年高温高盐高湿的环
期刊
16位烈士母亲亲笔信,一百多封洋溢着亲情的家书,被珍藏在对应的每一个母亲的资料文件盒内,整整齐齐摆放进银座集团拥军办公室的展示柜里。  王贵武,一个空军退伍老兵,一个白手起家开创银座集团亿万资产的“爱国拥军模范”,20年前,怀着对1998年抗洪烈士无限的崇敬和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认下10位抗洪烈士的母亲为自己的母亲,立誓——替烈士母亲尽孝,用一个退役军人独有的气魄和担当,为烈士母亲的家庭撑起了一片
期刊
电影《上甘岭》留给人们的记忆是硝烟、血战,是铁骨铮铮的志愿军英雄群像。然而,在上甘岭战役中,除了让人荡气回肠的英雄场景,更有催人泪下的战友情谊。  在湖北孝感干休所一隅,笔者见到了影片中女卫生员王兰的原型——上甘岭战役中的“模范卫生员”、已经83岁的老人王清珍,请她给我们讲起那段峥嵘的战斗岁月。战斗岁月的女卫生员  1950年秋,贵州刚解放,当地匪患严重。一天早晨,铁路工人王基庚拉着13岁的女儿王
期刊
彭星近照  南粵仲夏,热浪袭人。武警广东省总队机动支队反劫机中队中队长彭星结束一天的训练后,准时来到电视机前收看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破冰行动》。  刚入伍时的彭星身体瘦弱就像颗“豆芽菜”,爆发力属于一般水平,力量方面也不太好,每次超强度训练下来都气喘吁吁,想着自己的“特战队员梦”也默默流过眼泪:“训练是打仗的预演,过不了训练关到了战场该怎么办?”  “善把勤奋当天赋,不达目标誓不休。”身体不够强壮,
期刊
“上海之根、浦江之源”,这是人们对上海市松江区的赞美。  建没“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是百万松江人的梦想和追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松江全区上下叫响“敢创必成、唯实唯干、克难奋进”的口号,坚持“决策依实情、谋划出实招、推进求实效、成果得实惠”的导向,创建活动迈出坚实一步:不仅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诸多美誉,今年年初又成功入选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
期刊
英雄,军之剑,国之干,民族之魂。  纪念建军92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又一次聚焦英雄,聚焦人民军队走出来的英雄,重要目的就是追忆英雄的初心,学习英雄的担当,传承英雄的品格,更好地肩负起我们的使命。  进入新时代,我们想要不改变初衷、不偏离原点,心中必须有一座指示灯塔、一个价值坐标。英雄就是最好的灯塔、最准的坐标。每个人都应致敬英雄,长向英雄借薪火,以英雄的初心和使命激励我们不懈奋斗、努力奔跑,成为新时
期刊
长剑列阵、发射架下,先锋营官兵庄严宣誓  西北大漠,某发射阵地。  “点火!”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枚导弹腾空而起,直入云霄,在广袤天宇留下道道飞虹。  不久前,火箭军某旅先锋营又一次出色完成演习发射任务。  这样的砺剑景象,对先锋营官兵来说习以为常。自组建20多年来,这支冲锋在军事斗争准备最前沿的“神剑铁拳”,在一茬茬官兵的接续拼搏下,圆满完成37项重大战备演训任务,6次立功,43次受到全国、全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新时代,重温《雷锋日记》具有深远的意义。  《雷锋日记》是雷锋思想和精神的载体。续写《雷锋日记》的新篇章,不仅能从个人的高度真实记下时代前进的步履,还能充分彰显日记文化的巨大价值,让我们长智慧,越来越聪明。一  已故大学问家于光远生前在写给青年研究工作者的一篇文章中说及他的“学聪明日记”。那是在1939年夏天,他到革命根据地
期刊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改革开放之于学雷锋活动正是这样一种情景。  改革开放40年,学雷锋活动是在世情、国情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开放既给学雷锋活动注入巨大活力,也使这一活动在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考验。如何在深化改革中结合新的实际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和开创的学雷锋活动光荣传统,结合新时期创新学雷锋活动内容与载体;
期刊
一路艰辛,一路放歌。《雷锋》杂志从一个初生的婴儿,迎来了4周岁生日。  我们从哪里来?未来又到哪里去?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转型发展,2019年7月6日至8日,雷锋杂志社总编辑陶克带领各部门负责人和上海、山东、江苏工作部领导以及特邀代表30余人,相约党的诞生地上海,启动一次充满激情和希望的难忘之旅。故事会上,感受上海的雷锋情怀  作为会议的一项安排,7月7日上午,与会代表与来自上海各行各业的5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