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庆民间文学中,除了具有厚重的文化根基的民间故事之外,民间的歌谣、谚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体现了不同区域文化在此地的汇集、融合,并且成为本土作家创作中彰显地域特征的重要文化来源。从这些歌谣、谚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对劳动生产、思想道德、爱情伦理、知识学习、健康养生等诸多生活领域的经验总结,在文化层面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石油工业文化、关内移民文化、草原民族文化与等区域文化的多角度呈现。
关键词:大庆;民间歌谣;谚语;日常生活;价值批判
大庆民间文学中,除了具有厚重的文化根基的民间故事之外,民间的歌谣、谚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体现了不同区域文化在此地的汇集、融合,并且成为本土作家创作中彰显地域特征的重要文化来源。从这些歌谣、谚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对劳动生产、思想道德、爱情伦理、知识学习、健康养生等诸多生活领域的经验总结,在文化层面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石油工业文化、關内移民文化、草原民族文化与等区域文化的多角度呈现。
一、会战歌谣——劳动美视阈下的铁人精神原型的展现
大庆会战歌谣,产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体现了大庆石油工人对党的革命事业的忠诚、对石油工作的热忱以及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的革命英雄主义。作为大庆石油文学的开端,会战歌谣 “受特定的地域、历史环境的影响,其明显地体现了文学的精神性价值”[1]这些歌谣多采用情景交融的叙述模式,借助恶劣的环境衬托石油人的硬汉子精神,就是那种“千里冰封不觉寒,万里雪飘汗不断”(《石油工人无冬天》)的忘我工作精神,这种歌谣的表达是朴素的,但其所呈现的劳动美是高尚的。电影《创业》的主题歌《满怀深情望北京》中就大量地吸收了会战时期的歌谣进行了艺术加工,凝聚成歌颂石油工人爱党、爱事业用于挑战、勇于奉献的赞美诗。可以说,这种源自工作体验的歌谣,真实地反映了广大石油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传统的劳动号子一样具有鼓舞士气的功能。会战歌谣是石油题材歌词创作原型素材,其与石油题材歌词的同源性,这种艺术模仿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语言的凝练与精神的升华!其创作艺术生命力超越了时代,“新时期的大庆石油歌曲创作从油田生产的事实出发,不回避生产中遇到的困境,坚持在艺术创作中突出人的实践性、主体性,在这种唯物史观的驱动下,歌词创作在主旨上不断地强化了对新时代石油人的使命感的宣扬与召唤。”[2]上世纪九十年代长影厂为油田某钻井单位拍摄的记录片《来自铁人故乡的报告》中的片尾曲中《我们是铁人的后代》则是这种石油人新时期使命感的真情抒写。会战歌谣单纯从词语的内蕴并不深厚,但背后承载的精神却具有巨大的力量,大庆敢于实践、敢于超越的创造精神后来被浓缩为铁人精神其承接这民族的传统与革命的传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
铁人精神是在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并且,在全国工业战线中得到广泛地响应。而在文艺作品中铁人精神的原型,最初就形成于大庆油田各条战线中不断涌现的劳动模范之中。“一面红旗一点红,五面红旗红一片”(《百面红旗迎风飘》),我们会发现铁人精神不是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全面普及下,人们的群体超越意识的呈现。时至今日,我们在考察大庆石油文学的创作中,我们依然能够寻到,这种铁人精神原型的痕迹,这正是一种精神的文化传承,也是人们从劳动中体验的是没创造精神的重要体现。当劳动超越其职业性的时候,那么劳动的异化现象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隐,进而劳动美的价值突显出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庆战歌——大庆工人诗选》,按照现今对诗歌的韵律、诗意的表达技巧评判,这些只能算劳动民谣,但其已让包含着极大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究其原因在于“诗歌文本所呈现的生活情趣层面、革命理想驱动下的强力意志表现层面,以及创作群体的诗美意境酝酿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当时大庆业余诗歌创作群体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由于时代的局限,文本在现实主义框架下诗美创造技巧中所存在着不足,但其在大庆本土诗歌创作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铁人精神的原型表现通过这些质朴的歌谣流传下来,大庆人爱国、求实、团结、奉献的革命境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二、移民群体中歌谣谚语——日常生活的情趣的整体呈现
大庆的人口构成中,移民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早在清末民初,大批来自山东河北的移民来到这块土地上,从事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经营活动,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经营理念,更带来了关内的中华主流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文化构建中,其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在移民的文学中除了民间的故事外,还有大量的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谚语体现了日常生活情趣。
流传于肇源的民谣《十二个月顺口溜》,清晰地记录了一年里的重要节日,诸如元宵节、娘娘庙会、端午节、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其将节日与天气的变化与农业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体现了自然经济状态下汉族群众的日常生活面貌,展开了一副中华民俗的图画。这个民谣起源于关内,是关内农耕文化的充分体现。流传于大庆市大同区境内的民谣《十二月》也记录了与《十二个月顺口溜》相近的内容,与之不同的是其还插入了爱情因素,借着节气的变化去彰显情感的细腻变化,将人与自然有机地契合起来,在考察大庆地区乃至龙江和其他地区以“十二个月”为素材的民谣,我们发现了大量的相似性。由此可见,这两个顺口溜有着相同的原型,就是在农时节气变迁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俗节日与人们的一些情感相融合,构成了生活的情趣。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十二个月所赋予人们不同的生活内容,不同的生活境遇对时间和环境的体验也不同,但将时间、空间、人的存在糅合到一起的文艺表达方式在黑龙江地区、乃至东北及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均有类似的现象。
在这些反应人们生活情趣的歌谣中有生产经验的总结,也有中医健康养生的经验,更有知识学习的经验、生活的基本常识、道德的教化等等,这些内容集民间感性认识的集成,其体现了民间的集体智慧的总结,尽管在文艺表现手法上显得粗糙,但绝对是尚好的文学创作的思想素材根源。在这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些歌谣谚语中还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日常思维习惯,这种习惯既有移民自身的文化也有对当地原住民文化的吸纳。 这些歌谣、谚语对我们了解生活在大庆境内的关内移民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一些谚语歌谣所富于的哲理性也体现了这块土地上人民在劳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这些文存对大庆本土文学的形成培育了文化的土壤。
三、蒙古族民间谚语——草原民族朴素的实践哲学
流行于杜蒙与肇源境内的蒙古族民间谚语,充分地体现草原民族基于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反思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一种朴素的实践哲学。
这些谚语具有道德的教化功能,比如:“多听有益之言,少讲有害之语”,“懒惰捧金碗要饭,勤劳使黄土变金”、“奸诈者孤立,骄傲者失败”、“为己之事少想,为民有益之事多做”,“众人不一,十指不齐”,“宁可光荣死,不愿苟且生”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蒙族民族勤劳、谦逊,珍惜友谊,注重善良品质的修养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与其生活的环境以及所接触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恶劣的环境下勤劳、勇敢、协作、包容、稳重、守信,守法是凝聚一个群体战胜一切困难的保障,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基础。
在教化功能的基础上,一些谚语体现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诸如,“高山跑马死,气大伤残生”,“山高下暖,灯高下亮”,“狗夺骨头,诺颜夺权”,“诺颜靠马,奴才靠腿”“知识肤浅言语无力,知识渊博话语有据”等,此中体现了蒙古民族在日常的实践中关于人生的思考,首先是做人的骨气问题,那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是基于勇敢的精神传统下的一种精神折射,另外要有高的境界,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对真理的探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学表现形式上与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中的一些生活箴言相类似,比如“你对生活奉献多少,就会从生活中得到多少”,“凡事皆有定数,天下万物都有定时”,“更多的拥有,意味着更多的担忧”等。[4]
在杜蒙县蒙古族谚语中,我们能够了解草原民族对日常生活的价值批判与反思,此中呈现“灵与肉”的自由选择中,蒙古民族的集体意识呈现,“世界因为人而出现肉体和灵魂的对立,肉体与灵魂也就是世界自身固有对立的最高表现”[5]从流传的谚语我们发现蒙古民族在意识向度上选择了高境界,在其文化中既重视个人的智慧、勇敢、荣誉,又重视团体的协作、包容、团结。重视知识,重视经验的总结,这些谚语中有很多是借鉴了外来文化的,也有许多是蒙古族自身的,说明我市境内的蒙古族谚语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的融合,而且大多数谚语直到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这充分说明了这些谚语基于社会实践完成了升华与超越,进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这种朴素的实践哲学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对探索我市境内的少数民族文化,分析少数民族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大庆民间歌谣、谚语作为原生态文学,其必然成为地域文学创作的重要文化素材来源,在诗歌、散文、小说等题材的创作中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因为文学主要写的是人,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所反映的文化,而作为文化的直接体现的歌谣谚语与作家创作的有机结合会增加文学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勇,丁瑾.政治话语图解下的六、七十年代大庆文学[J].學术交流,2013(04).
[2]王勇.大庆精神视阈下的新时期石油歌曲创作发展趋势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7).
[3]王勇,何文琪.诗集《大庆战歌》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05).
[4]塞尼亚.塔木德(精华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5]高清海.高清海文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崔永锋(1982–),男,黑龙江五常人,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从事现当代文学、区域文化研究。
关键词:大庆;民间歌谣;谚语;日常生活;价值批判
大庆民间文学中,除了具有厚重的文化根基的民间故事之外,民间的歌谣、谚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体现了不同区域文化在此地的汇集、融合,并且成为本土作家创作中彰显地域特征的重要文化来源。从这些歌谣、谚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对劳动生产、思想道德、爱情伦理、知识学习、健康养生等诸多生活领域的经验总结,在文化层面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石油工业文化、關内移民文化、草原民族文化与等区域文化的多角度呈现。
一、会战歌谣——劳动美视阈下的铁人精神原型的展现
大庆会战歌谣,产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体现了大庆石油工人对党的革命事业的忠诚、对石油工作的热忱以及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的革命英雄主义。作为大庆石油文学的开端,会战歌谣 “受特定的地域、历史环境的影响,其明显地体现了文学的精神性价值”[1]这些歌谣多采用情景交融的叙述模式,借助恶劣的环境衬托石油人的硬汉子精神,就是那种“千里冰封不觉寒,万里雪飘汗不断”(《石油工人无冬天》)的忘我工作精神,这种歌谣的表达是朴素的,但其所呈现的劳动美是高尚的。电影《创业》的主题歌《满怀深情望北京》中就大量地吸收了会战时期的歌谣进行了艺术加工,凝聚成歌颂石油工人爱党、爱事业用于挑战、勇于奉献的赞美诗。可以说,这种源自工作体验的歌谣,真实地反映了广大石油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传统的劳动号子一样具有鼓舞士气的功能。会战歌谣是石油题材歌词创作原型素材,其与石油题材歌词的同源性,这种艺术模仿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语言的凝练与精神的升华!其创作艺术生命力超越了时代,“新时期的大庆石油歌曲创作从油田生产的事实出发,不回避生产中遇到的困境,坚持在艺术创作中突出人的实践性、主体性,在这种唯物史观的驱动下,歌词创作在主旨上不断地强化了对新时代石油人的使命感的宣扬与召唤。”[2]上世纪九十年代长影厂为油田某钻井单位拍摄的记录片《来自铁人故乡的报告》中的片尾曲中《我们是铁人的后代》则是这种石油人新时期使命感的真情抒写。会战歌谣单纯从词语的内蕴并不深厚,但背后承载的精神却具有巨大的力量,大庆敢于实践、敢于超越的创造精神后来被浓缩为铁人精神其承接这民族的传统与革命的传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
铁人精神是在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并且,在全国工业战线中得到广泛地响应。而在文艺作品中铁人精神的原型,最初就形成于大庆油田各条战线中不断涌现的劳动模范之中。“一面红旗一点红,五面红旗红一片”(《百面红旗迎风飘》),我们会发现铁人精神不是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全面普及下,人们的群体超越意识的呈现。时至今日,我们在考察大庆石油文学的创作中,我们依然能够寻到,这种铁人精神原型的痕迹,这正是一种精神的文化传承,也是人们从劳动中体验的是没创造精神的重要体现。当劳动超越其职业性的时候,那么劳动的异化现象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隐,进而劳动美的价值突显出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庆战歌——大庆工人诗选》,按照现今对诗歌的韵律、诗意的表达技巧评判,这些只能算劳动民谣,但其已让包含着极大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究其原因在于“诗歌文本所呈现的生活情趣层面、革命理想驱动下的强力意志表现层面,以及创作群体的诗美意境酝酿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当时大庆业余诗歌创作群体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由于时代的局限,文本在现实主义框架下诗美创造技巧中所存在着不足,但其在大庆本土诗歌创作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铁人精神的原型表现通过这些质朴的歌谣流传下来,大庆人爱国、求实、团结、奉献的革命境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二、移民群体中歌谣谚语——日常生活的情趣的整体呈现
大庆的人口构成中,移民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早在清末民初,大批来自山东河北的移民来到这块土地上,从事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经营活动,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经营理念,更带来了关内的中华主流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文化构建中,其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在移民的文学中除了民间的故事外,还有大量的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谚语体现了日常生活情趣。
流传于肇源的民谣《十二个月顺口溜》,清晰地记录了一年里的重要节日,诸如元宵节、娘娘庙会、端午节、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其将节日与天气的变化与农业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体现了自然经济状态下汉族群众的日常生活面貌,展开了一副中华民俗的图画。这个民谣起源于关内,是关内农耕文化的充分体现。流传于大庆市大同区境内的民谣《十二月》也记录了与《十二个月顺口溜》相近的内容,与之不同的是其还插入了爱情因素,借着节气的变化去彰显情感的细腻变化,将人与自然有机地契合起来,在考察大庆地区乃至龙江和其他地区以“十二个月”为素材的民谣,我们发现了大量的相似性。由此可见,这两个顺口溜有着相同的原型,就是在农时节气变迁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俗节日与人们的一些情感相融合,构成了生活的情趣。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十二个月所赋予人们不同的生活内容,不同的生活境遇对时间和环境的体验也不同,但将时间、空间、人的存在糅合到一起的文艺表达方式在黑龙江地区、乃至东北及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均有类似的现象。
在这些反应人们生活情趣的歌谣中有生产经验的总结,也有中医健康养生的经验,更有知识学习的经验、生活的基本常识、道德的教化等等,这些内容集民间感性认识的集成,其体现了民间的集体智慧的总结,尽管在文艺表现手法上显得粗糙,但绝对是尚好的文学创作的思想素材根源。在这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些歌谣谚语中还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日常思维习惯,这种习惯既有移民自身的文化也有对当地原住民文化的吸纳。 这些歌谣、谚语对我们了解生活在大庆境内的关内移民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一些谚语歌谣所富于的哲理性也体现了这块土地上人民在劳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这些文存对大庆本土文学的形成培育了文化的土壤。
三、蒙古族民间谚语——草原民族朴素的实践哲学
流行于杜蒙与肇源境内的蒙古族民间谚语,充分地体现草原民族基于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反思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一种朴素的实践哲学。
这些谚语具有道德的教化功能,比如:“多听有益之言,少讲有害之语”,“懒惰捧金碗要饭,勤劳使黄土变金”、“奸诈者孤立,骄傲者失败”、“为己之事少想,为民有益之事多做”,“众人不一,十指不齐”,“宁可光荣死,不愿苟且生”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蒙族民族勤劳、谦逊,珍惜友谊,注重善良品质的修养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与其生活的环境以及所接触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恶劣的环境下勤劳、勇敢、协作、包容、稳重、守信,守法是凝聚一个群体战胜一切困难的保障,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基础。
在教化功能的基础上,一些谚语体现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诸如,“高山跑马死,气大伤残生”,“山高下暖,灯高下亮”,“狗夺骨头,诺颜夺权”,“诺颜靠马,奴才靠腿”“知识肤浅言语无力,知识渊博话语有据”等,此中体现了蒙古民族在日常的实践中关于人生的思考,首先是做人的骨气问题,那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是基于勇敢的精神传统下的一种精神折射,另外要有高的境界,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对真理的探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学表现形式上与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中的一些生活箴言相类似,比如“你对生活奉献多少,就会从生活中得到多少”,“凡事皆有定数,天下万物都有定时”,“更多的拥有,意味着更多的担忧”等。[4]
在杜蒙县蒙古族谚语中,我们能够了解草原民族对日常生活的价值批判与反思,此中呈现“灵与肉”的自由选择中,蒙古民族的集体意识呈现,“世界因为人而出现肉体和灵魂的对立,肉体与灵魂也就是世界自身固有对立的最高表现”[5]从流传的谚语我们发现蒙古民族在意识向度上选择了高境界,在其文化中既重视个人的智慧、勇敢、荣誉,又重视团体的协作、包容、团结。重视知识,重视经验的总结,这些谚语中有很多是借鉴了外来文化的,也有许多是蒙古族自身的,说明我市境内的蒙古族谚语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的融合,而且大多数谚语直到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这充分说明了这些谚语基于社会实践完成了升华与超越,进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这种朴素的实践哲学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对探索我市境内的少数民族文化,分析少数民族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大庆民间歌谣、谚语作为原生态文学,其必然成为地域文学创作的重要文化素材来源,在诗歌、散文、小说等题材的创作中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因为文学主要写的是人,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所反映的文化,而作为文化的直接体现的歌谣谚语与作家创作的有机结合会增加文学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勇,丁瑾.政治话语图解下的六、七十年代大庆文学[J].學术交流,2013(04).
[2]王勇.大庆精神视阈下的新时期石油歌曲创作发展趋势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7).
[3]王勇,何文琪.诗集《大庆战歌》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05).
[4]塞尼亚.塔木德(精华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5]高清海.高清海文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崔永锋(1982–),男,黑龙江五常人,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从事现当代文学、区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