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2005心肺复苏与2010心肺复苏在急救中的对比探讨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mer_w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人2005年CPR与2010年CPR在急救中应用对比分析显示,2005年CPR较2010年CPR,在抢救过程中,可以缩短抢救时间,同时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可以在急救医生的电话指导下进行施救,等待急救医生到达现场。可以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希望。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压(C)
  【中图分类号】R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82-01
  
  1 与2005主要变化
  1.1 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1.1.1 早期识别与呼叫;
  1.1.2 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1.1.3 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1.1.4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1.1.5 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1.2 几个数字的变化:
  1.2.1 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
  1.2.2 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1.2.3 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1.2.4 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1.2.5 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1.2.6 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1.2.7 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1.2.8 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1.2.9 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2 多数院前心脏骤停患者无法在早期开始4分钟内接受治疗
  在早期需要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来产生血流,为细胞膜提供生成有效节律所需的部分能量。若呼叫救助4~5分钟后急救医务人员才能到达,电击前先做CPR可改善患者生存率。若5分钟内开始除颤,则患者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若呼叫救助5分钟后救护车才能到达,先接受CPR患者的生存率和出院率能提高5倍(22%对4%)。
  复苏时应注意多按压、少通气。援救者一旦为患者建立了可靠的通气道,则应立即进行持续胸部按压,不应中断按压来进行通气。在基本生命支持(BLS)阶段,为减少因通气而中断按压的次数,胸部按压/通气比率应至少30:2。因为即使在最佳状况下,CPR产生的心输出量也小于正常值的20%,且每次正压通气时的心、脑血流量立即减少。此外,尽管每分钟通气量小于正常,但患者肺气体交换相对充分,这是由于患者肺血流严重降低,而肺泡通气/血流比值相对正常所致。最近的动物实验证明,胸部按压/通气比率从15:2增至30:2,颈总动脉血流量增加1倍,心输出量增加25%,且不影响氧合和酸碱平衡。
  在进一步生命支持(ALS)阶段,建议不间断胸部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钟。负责通气的援救者应提供的通气率为8~10次/分钟,但不应过度通气,且需经常轮换(每2~3分钟),以免过度疲劳使CPR质量降低。胸外按压:用力快速、持续勿中断。
  3 当胸外按压时
  由于胸内压升高(胸泵理论),在胸骨与脊柱间挤压心脏的机械效应(心泵理论)和心脏的瓣膜系统(使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形成血流。在CPR中胸外按压是使患者生存的基本步骤,胸外按压时应该“用力快速”按压。足够的按压深度至少为5cm。
  胸外按压率应为100次/分钟,因为按压率较低会减少向前流动的血流量。由于每次按压中断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建立足够的主动脉和冠脉灌注压,应尽量避免按压过程中断。检查脉搏不应多于10秒。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均已证明,在CPR的最初数分钟,不间断的单纯胸部按压是常规CPR的替代方法,其优势在于促使不愿做口对口通气的非医务人员参与其中。
  在电击前后即刻进行不间断的胸部按压非常重要。除颤前胸部按压1.5~3分钟,有助于将血液注入心脏泵内,从而增加除颤恢复自主循环的可能。除颤后即刻胸部按压1~2分钟,有助于预防除颤电击后常见的低血压和心搏停止。减压期的重要性被强调。减压期胸壁在弹性作用下回弹,在胸腔内形成负压,促使静脉血回流至心脏,从而增加下一次按压周期的前负荷。
  4 减压不充分(如通气过度)较常见
  致使CPR时流入心脏和脑的血流量减少。救援者疲劳、无效技术和手放置不适当可使胸部回弹不充分。最近一项随机研究显示,由于很多救援者的不充分减压,导致舒张末期胸内压持续升高。胸壁回弹不完全会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升高右房压,从而降低冠脉灌注压,导致颅内压升高,进而使脑循环和体循环灌注压明显下降。
  5 血管活性药
  在CPR期间广泛应用血管活性药的证据主要来自动物实验,尚无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肾上腺素或加压素的长期益处。
  肾上腺素:作为CPR期间最常用的血管升压药,肾上腺素有强的α肾上腺素能效应,可在CPR期间产生有益的血流动力学作用。肾上腺素可显著升高中心动脉压,导致冠脉和脑灌注压显著升高,还能提高复苏成功率。但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心脏骤停患者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是禁忌或有害的。当前建议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每3~5分钟应用肾上腺素1mg。若患者无静脉通路,气管内或骨内给肾上腺素也有效。
  加压素:被建议作为CPR期间的替代血管升压药,也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尚无研究证明,加压素可升高心脏骤停患者出院率。最近一项研究显示,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和加压素可提高复苏成功率,但无法改善长期生存,且神经系统预后有较强的恶化趋势(初始心律是心搏停止者除外)。根据这些结果,可用40U加压素替代第一剂或第二剂肾上腺素。
  心搏停止尚无满意的疗法。阿托品作为一种消除迷走神经作用的药物,对于心搏停止患者无已知的不良作用,可用于治疗严重心动过缓和心搏停止,但无动物和人类的随机研究支持该药可改善预后。静脉给药剂量为每分钟1mg,总剂量为3mg。
  6 抗心律失常药
  与其他静脉用药一样,关于CPR期间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缺乏足够资料或专家共识。当前考虑胺碘酮为首选,序贯应用CPR→电击→CPR→血管收缩药治疗却无法取得疗效的室颤或无脉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静脉注射150~300mg胺碘酮。上述建议依据有限的临床研究而提出,其结果表明,胺碘酮较安慰剂或利多卡因能降低患者住院率,但出院率无明确升高。虽然缺乏明确数据,但心脏骤停患者也可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初始剂量为1~1.5mg/kg)。
  7 结论
  治疗心脏骤停患者时,应强调尽早除颤,保证胸外按压的质量和持续性,以及低通气频率和充分减压。为了简化CPR的实施,所有单个救援者应采用统一的胸外按压/通气比率(30:2)。一旦能迅速备齐支持患者所需要的全部基础设施,昏迷的室颤心脏骤停患者应接受轻度治疗性低温。
  参考文献
  [1] 2010心肺复苏(简体版)
  [2] 2010心肺复苏(英文版)
  作者单位:610041 四川康骨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观察中药泡脚治疗老年失眠症的效果  【关键词】老年失眠症;中药泡脚;护理  【中图分类号】R6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66-01    1 资料  病例来自福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老干部100例,其中男 60例,女40例,年龄60岁-85岁之间,病程最短3年,最长20年。  2 方法  2.1 器材准备:足浴盆、中药液、水温计、毛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69-02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保健,打针吃药、运动饮食、瑜伽按摩等不胜枚举,在诸多的保健手段中却忽略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保健灸。中国养生学的诸多成就中,保健灸是最有特色的保健方法之一。这是古代任何其他国家所未见到的一种保健方法。保健灸法,古称“逆灸”,就是无病而灸,以增强抗病能力和抗衰老的能力,从
期刊
【摘要】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特点的重要内容,它与医疗实践唇齿相依。但是现今中药饮片的炮制、使用、流通等环节的现状令人担忧,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祖国医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中药的炮制特色,吸取精华,除去糟柏,从而起到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炮制;中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8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总结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实际效果。方法:将58例确诊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配,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人数分别为治疗组28人,对照组30人。治疗对照组的患者我们采取西药治疗方法,例如利用白蛋白、维生素、利尿药等西药;至于治疗组的患者,在采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制剂。结果:在两组患者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治疗组有效人数为21人,有效率为75%;对照组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70-01    作为中国著名的中成药,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深受患者广泛使用,但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药、贵药不断涌现,中成药生产品种繁多,名称杂乱,有的一药数名或一名数药,应用中成药时经常发生一些不妥当的用药现象。如何才能正确选用中成药,使其作用准确,疗效可靠,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72-01    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的五官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多方面。笔者将诱发不良反应的几种因素与同行们作一浅析。  1 超剂量或疗程过长因素  人们一般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在用药剂量方面比较随意,有的因长时间超剂量使用,引起蓄
期刊
【摘要】鬼箭羽具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之功效。近代药理研究拓宽了鬼箭羽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开发前景。本文结合临证验案做一些补充探讨。  【关键词】鬼箭羽;临证;举隅  【中图分类号】R3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71-01    鬼箭羽又名卫矛、鬼箭、六月棱树、千层皮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性凉寒,味辛苦泄,归肝脾经,具有破血通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00-00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藏)药治疗大骨节病的研究”,课题编号为2007BA125B05。  【摘要】目的:通过对大骨节病中医药治疗手段及临床机理的循证分析,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形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检索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以大骨节病、中医药/针灸
期刊
【摘要】回顾性分析52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应用输尿管联合胆道镜碎石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患者术后T管造影证实结石取净,4例有少量泥沙样结石残留,但术后经胆道镜处理后结石排出体外。提示输尿管镜联合胆道镜处理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减少术后结石残留。  【关键词】输尿管镜;胆道镜;肝内胆管结石  【中图分类号】R6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护理结合中药熏洗法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对照组则采用温水足浴。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治疗及护理方法:  2.1.1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