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课是一门融自然、物理、化学等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如何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学好科学课,是摆在全体科学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科学课的教学,有许多内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注重师生互动、学生互动,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互动,鼓励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自觉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体验获取科学知识过程的快乐,产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初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方法;科学课;态度;价值观;课堂氛围
科学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上好科学课对发展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但基于他们所具有的生活与知识基础,科学对他们来说既神奇又神秘和不易理解。如何在教學中激发、引导、呵护学生的这种原始的学习兴趣和冲动,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对于科学教学来说非常重要。那么,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呢?
一、科学教学孩子们身边开始。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未知、充满色彩的世界,科学课教他们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从一点一滴的变化开始探究其源,时时来问一个个为什么,足可培养孩子招聘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从容易的活动着手,让孩子知道科学探究不是尖端的事物,只要用心、留心、细心,就如此这般既简单又有趣。
1.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观察。教孩子做一个细心的人,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留心,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观察植物的一生;观察我们周围生活的小动物,观察土壤、空气、水;观察云、雾、雨、雪、霜、风;观察我们吃的食物,了解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观察家中的电器,调查家中的材料,观看星空的变化,观察月相的变化;寻找身边混合物等。能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树叶的变化,比较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去欣赏四季见到的花,去分析花的构造,研究花的颜色、花冠的形状,去闻一闻花香,想一想花作用,去瞧一瞧植物的果实,看其颜色、大小、形状,有的还可尝一尝其滋味;桔子的酸甜,苹果的香脆,梨子的清润,西瓜的甘甜,草莓的酸溜溜等。孩子们去寻访小动物,在草地、在花坛、在树林、在庄稼田、在生物园、在池塘,孩子们找到了飞舞的蝴蝶、蜻蜓、蜜蜂,成群的蚂蚁、跳跃的蚂蚱,鸣叫的蝉、畅游的蝌蚪,可爱的蚕宝宝,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蜗牛……孩子们去观察这些小生灵的样子,了解它们的习性,和它们一起玩耍,从中了解很多的知识,体验致了无限的乐趣,他们会更热爱这些小精灵。
2.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实践。孩子们到花园里去采集植物,去郊外采集岩石,去旷野捕捉昆虫,到养殖园去养蚕、养蝌蚪,到生物园去种花、植树,到树林中去拓印树干图案。回到教室,孩子们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花的构造、细胞的构造,用一看二摸三刻四滴盐酸的方法观察鉴别岩石。孩子们还将采回的岩石制成岩石展示盒,用树叶制作叶画、叶脉书签,用昆虫制成标本,用纸杯做土电话,用易拉罐制作发声筒,用木片、塑料、纸盒、泡沫做船,用橡皮泥制作太阳系的排列模型,用自制过滤器净化水,用筛子、漏斗、滤纸、玻璃棒等分离混合物,用蒸发的办法分离盐与水,用纸、针、棍子做成呼啦啦转动的风车。一样样的作品问世了,一件件的模型诞生了,一个个的产品出现了,这是孩子们的骄傲,这是孩子们实践的成果。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也有失败的教训和收获,孩子们动手做了,孩子们经历了,孩子们的手更巧了,孩子的心更灵了。
3.从身边的小变化开始探索。孩子们种下一颗颗凤仙花种子,种子发芽了、长高、开出了红的、紫的、黄的花、结出了一串串的果实,那果实成熟后,还将种子弹出很远很远,好让它的后代遍布花园,生命如此奇妙。
4.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创新。能让孩子们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探索,有利于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进行尝试、改造或创新,这才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的。
二、利用资源优势,开展科学教学。
教育心理学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该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要《太阳与彩虹》教学中,组织儿童到校门前的小河边,背对着阳光做“泼水”游戏,在愉快地玩耍中,使学生意外的发现了与彩虹类似的景象,于是固势利导,非常轻松地揭开了彩虹形成的奥秘。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到河边去考察水质是否被污染,观察河里生物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等和卵石的形态;到田园去考察分析土壤成分、种类、保水性及农作物生长状态情况;到山坡上去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性态构造和生长环境,并适当采集制成植物标本;还有目的组织学生开展捉鸣蝉、捕蝴蝶、斗蟋蟀、学鸟叫等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既学得了知识,双培养了学生观察自然事物的能力;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达到了科学教学从知识、兴趣、能力和德育四个方面的教学目的。
三、灵活选用教法,优化课堂教学。
科学课的主阵地仍是课堂教学,合理、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活动中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科学课中主要有观察、实验、考察和讨论等基础认识活动,相应地就有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活动的教学方法。而科学课教学活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每一节的认识活动都有明显阶段性,每一节课的学习都要经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过程,所以要根据每一节中认识实践活动的阶段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获取知识的结果。否则就会干扰甚至破坏认识过程。
四、采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也走进了小学的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已尝到了甜头,特别是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更佳。它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形画面,通过媒体使形、色、美、光、静、动有机融合,更快、更准确、更形象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潜藏的形象显现出来,变得更生动、更直观,强化了感知,促进了理解,有效地把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五、自制教具,促进实验教学。
科学课是教学质量好坏,还取决于是否做实验或实验能否成功,需要做的实验不做或实验不成功,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也得不出实验结论,一味的空洞说教,学生难以得到感性认识,更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每一种现象都必须通过成功的实验来实现。要实验就必须有相应的教具或仪器,而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只配备了部分仪器和教具,加上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改,使相当一部分实验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自然教学质量,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我想尽千方百计,以保证实验教学开出率,经过摸索,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在充分了解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有实用价值的教具学具,来弥补实验教学仪器的不足,确保实验教学的开展。
总之,小学要上好科学课,必须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手段,加强实验教学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一定能实现科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月萍,《科学探索活动中交流环节的指导》;
[2]徐昕,《陶行知思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3]陈玉宝,《“唤醒”与科学概念“打架”的前概念》;
[4]唐利里,《学校天文望远镜漂流进学生家庭思考实践》;
(作者单位:贵州省贞丰县沙坪镇民族小学)
【关键词】方法;科学课;态度;价值观;课堂氛围
科学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上好科学课对发展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但基于他们所具有的生活与知识基础,科学对他们来说既神奇又神秘和不易理解。如何在教學中激发、引导、呵护学生的这种原始的学习兴趣和冲动,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对于科学教学来说非常重要。那么,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呢?
一、科学教学孩子们身边开始。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未知、充满色彩的世界,科学课教他们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从一点一滴的变化开始探究其源,时时来问一个个为什么,足可培养孩子招聘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从容易的活动着手,让孩子知道科学探究不是尖端的事物,只要用心、留心、细心,就如此这般既简单又有趣。
1.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观察。教孩子做一个细心的人,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留心,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观察植物的一生;观察我们周围生活的小动物,观察土壤、空气、水;观察云、雾、雨、雪、霜、风;观察我们吃的食物,了解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观察家中的电器,调查家中的材料,观看星空的变化,观察月相的变化;寻找身边混合物等。能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树叶的变化,比较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去欣赏四季见到的花,去分析花的构造,研究花的颜色、花冠的形状,去闻一闻花香,想一想花作用,去瞧一瞧植物的果实,看其颜色、大小、形状,有的还可尝一尝其滋味;桔子的酸甜,苹果的香脆,梨子的清润,西瓜的甘甜,草莓的酸溜溜等。孩子们去寻访小动物,在草地、在花坛、在树林、在庄稼田、在生物园、在池塘,孩子们找到了飞舞的蝴蝶、蜻蜓、蜜蜂,成群的蚂蚁、跳跃的蚂蚱,鸣叫的蝉、畅游的蝌蚪,可爱的蚕宝宝,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蜗牛……孩子们去观察这些小生灵的样子,了解它们的习性,和它们一起玩耍,从中了解很多的知识,体验致了无限的乐趣,他们会更热爱这些小精灵。
2.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实践。孩子们到花园里去采集植物,去郊外采集岩石,去旷野捕捉昆虫,到养殖园去养蚕、养蝌蚪,到生物园去种花、植树,到树林中去拓印树干图案。回到教室,孩子们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花的构造、细胞的构造,用一看二摸三刻四滴盐酸的方法观察鉴别岩石。孩子们还将采回的岩石制成岩石展示盒,用树叶制作叶画、叶脉书签,用昆虫制成标本,用纸杯做土电话,用易拉罐制作发声筒,用木片、塑料、纸盒、泡沫做船,用橡皮泥制作太阳系的排列模型,用自制过滤器净化水,用筛子、漏斗、滤纸、玻璃棒等分离混合物,用蒸发的办法分离盐与水,用纸、针、棍子做成呼啦啦转动的风车。一样样的作品问世了,一件件的模型诞生了,一个个的产品出现了,这是孩子们的骄傲,这是孩子们实践的成果。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也有失败的教训和收获,孩子们动手做了,孩子们经历了,孩子们的手更巧了,孩子的心更灵了。
3.从身边的小变化开始探索。孩子们种下一颗颗凤仙花种子,种子发芽了、长高、开出了红的、紫的、黄的花、结出了一串串的果实,那果实成熟后,还将种子弹出很远很远,好让它的后代遍布花园,生命如此奇妙。
4.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创新。能让孩子们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探索,有利于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进行尝试、改造或创新,这才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的。
二、利用资源优势,开展科学教学。
教育心理学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该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要《太阳与彩虹》教学中,组织儿童到校门前的小河边,背对着阳光做“泼水”游戏,在愉快地玩耍中,使学生意外的发现了与彩虹类似的景象,于是固势利导,非常轻松地揭开了彩虹形成的奥秘。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到河边去考察水质是否被污染,观察河里生物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等和卵石的形态;到田园去考察分析土壤成分、种类、保水性及农作物生长状态情况;到山坡上去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性态构造和生长环境,并适当采集制成植物标本;还有目的组织学生开展捉鸣蝉、捕蝴蝶、斗蟋蟀、学鸟叫等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既学得了知识,双培养了学生观察自然事物的能力;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达到了科学教学从知识、兴趣、能力和德育四个方面的教学目的。
三、灵活选用教法,优化课堂教学。
科学课的主阵地仍是课堂教学,合理、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活动中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科学课中主要有观察、实验、考察和讨论等基础认识活动,相应地就有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活动的教学方法。而科学课教学活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每一节的认识活动都有明显阶段性,每一节课的学习都要经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过程,所以要根据每一节中认识实践活动的阶段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获取知识的结果。否则就会干扰甚至破坏认识过程。
四、采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也走进了小学的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已尝到了甜头,特别是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更佳。它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形画面,通过媒体使形、色、美、光、静、动有机融合,更快、更准确、更形象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潜藏的形象显现出来,变得更生动、更直观,强化了感知,促进了理解,有效地把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五、自制教具,促进实验教学。
科学课是教学质量好坏,还取决于是否做实验或实验能否成功,需要做的实验不做或实验不成功,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也得不出实验结论,一味的空洞说教,学生难以得到感性认识,更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每一种现象都必须通过成功的实验来实现。要实验就必须有相应的教具或仪器,而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只配备了部分仪器和教具,加上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改,使相当一部分实验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自然教学质量,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我想尽千方百计,以保证实验教学开出率,经过摸索,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在充分了解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有实用价值的教具学具,来弥补实验教学仪器的不足,确保实验教学的开展。
总之,小学要上好科学课,必须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手段,加强实验教学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一定能实现科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月萍,《科学探索活动中交流环节的指导》;
[2]徐昕,《陶行知思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3]陈玉宝,《“唤醒”与科学概念“打架”的前概念》;
[4]唐利里,《学校天文望远镜漂流进学生家庭思考实践》;
(作者单位:贵州省贞丰县沙坪镇民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