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国计划建设9条客运专线,其中有4条涉及河南,这4条客运专线建成后,郑州将成为全国唯一的高速客运专线交汇点,加上原有的京广线陇海线构成的客货运十字中心,郑州也将成为铁路路网中仅有的“双十字中心”。
一场有关轨道的交通革命正在河南愈演愈烈。
郑西高铁作为迎接虎年的礼物,实现了年前正式运行。借助这“像风一样速度”的快速通道,郑州和西安两大古都的距离不再遥远,列车直达最短时间由过去的6个多小时,缩短至2小时左右,河南与陕西两大文化经济大省携手走进脉相承的超高速时代。
向外铺轨并不仅仅是河南的全部选择。
去年12月20日,河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成立,拉开了省内城际铁路建设的序幕,其中,首批规划建设的郑州至开封、郑州至焦作、郑州到机场等7条线路总里程近500公里,采用时速为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总投资600亿元以上。
地铁建设也正如火如茶进行着。河南省会郑州已经确定在中心城区形成6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的“三横两纵一环”的棋盘放射状线网结构,线网全长202.53公里,形成轨道交通的主体地位,承担城市公交客运方式比重在60%以上。
“郑州是因交通而改变的城市,曾被誉为被火车拉来的城市,而今日河南也将借势轨道建设形成互通互融的裂变效应,迅速凝聚成中原城市群崛起的核心地带。”3月13日,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高铁、城铁、地铁不断让城与城之间更近,而这些也将改变人们的各种习惯,最终将为河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而河南轨道发展有着持续的活力之源。3月26日,中国南车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和国内最大的城轨地铁车辆制造商,牵手河南,成立了洛阳南车城市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使得河南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配套产业的发展如虎添翼,预示着中原城市群间的轨道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超高速时代
“百米每秒的贴地飞翔,犹如大鹏展翅一般,感觉好极了。”3月27日,刚从西安出差归来的冯筝谈起郑西高铁体验之旅赞叹不已,不断说,“要是大江南北都通高铁就太好了,不论是需要到哪个城市当面谈合作,都会不差时间的。”
冯筝是郑州一家外贸公司的经理,负责对外业务的拓展,一年中有七八个月都是在外面漂的,用他的话说,“不是在见客户,就是奔波在见客户的路上。”疲惫是在所难免的,却不是最担心的,他最怕的是,到了约好的洽谈时间,人依旧在奔波的路上,合作多半变成明日黄花了。
冯筝所期待的愿景,并不是遥不可及,一些“不差时间”的高铁已经零星点缀在了中国铁路网上。
2008年奥运前夕,国内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2009年12月26日,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正式开通运营。时隔仅一个多月之后,便到了中国中西部,郑西高铁也开启了扬帆圆梦之旅。
“这对于即将到来的高铁时代来说,仅仅是一个开端。”郑泰森表示,中国“四纵四横”的高铁路网正在粗具雏形,轨道交通将会再次升级,迎来超速度时代。
2010年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表示,“未来三年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将进入收获季节。”预计2010年到2012年,新线投产达到2.6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9200公里。到2012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届时,中国将超越日本和德国等高铁起步较早的国家,成为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而河南的轨道交通发展态势,亦如中国轨道交通发展之于世界。随着铁道部与河南省签订《加快河南铁路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确立河南境内“五纵五横”、“一个枢纽”的铁路路网蓝图以来,未来5到10年,河南境内的铁路建设将在多方的支持和帮助下,迎来一个高速度、大发展、大建设的黄金机遇期。
据郑州铁路局的负责人介绍,2009年是郑州铁路局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完成投资超过400亿元,包括郑西客专在内的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
河南财经学院管理咨询研究所所长史璞表示,郑西高铁的开通对中西部地区有三大影响,首先是改善了中西部的交通设施,促进了交通事业的改革,其次,改善了铁路运输的服务品质,提高了沿线铁路运输能力。此外,也将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拉近了中西部地区的距离。
根据规划,2010年,河南全省的铁路建设仍将高速发展,目前铁道部已下达郑州铁路局建设投资计划达276.8亿元,其中客运专线工程和城际铁路投资高达211.8亿元。
“目前全国计划建设9条客运专线,其中有4条涉及河南,这4条客运专线建成后,郑州将成为全国唯一的高速客运专线交汇点,将是一个新的‘金十字中心’,加上原有的京广线陇海线构成的客货运十字中心,郑州将成为铁路路网中仅有的‘双十字中心’。”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谷建全表示,届时,郑州作为全国铁路心脏的地位将更加牢固,将为河南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稳固基石。
裂变效应
经济崛起,交通先行。河南深谙其道理。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张大卫坚定地表示,交通枢纽的地位绝对输不起。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尤其是有轨交通犹如经济发展的触角,所到之处,带来的不仅是交通的便利,还有诸多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衍生而来的影响,将会盘活一个地带,一个区域。”3月20日,河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张泽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地处中国腹地,承东启西,区位优势十分独特,要实现中原崛起,要强化交通主导的地位,尤其要打通中原城市群之间的“血脉之轨”,互融共生。
据了解,围绕着河南省会郑州,通过高速公路的架设,已经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了一个“一个半小时经济圈”。
“现有的高速公路体系缩短了中原城市群的时空距离,强化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但是城轨是不可或缺的。”张泽高如是说,纵览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纵横交织的城轨网都是助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针强心剂。
一直以来,铁路都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存在的,对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中国铁路仅占世界铁路约6%的营业里程,却完成了世界铁路约25%的运量。“全国铁路货运运力的90%以上是用于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郑泰森表示。其中,全社会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钢铁及冶炼物资以及大量的“三农”物资运输是由铁路完成的。这其中相当一部分物资是用于城市基础建设投资。
为了加快铁路发展,早在2004年 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不过,直到2008年10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经国家批准才正式颁布实施。
与国家同步规划的还有《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规划是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7个省辖市为支撑的城市轨道体系。构建中原城市群早在2005年就提了出来。然而,中原城市群的构建离不开发达的交通,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规划也于2006年开始一步步提上了日程。
2007年6月,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规划方案开始分工部署编制。同年7月12日的评审会上,铁路第三设计院关于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引人关注。次年2月29日,河南省有关部门和铁道部等部门的专家在北京召开了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讨会,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和优化。
据河南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处副处长周李成介绍,修改优化之后,原计划的969公里的城际轨道线路增加了139公里,总里程达到1108公里,近期规划到2020年,远期规划到2030年。规划方案也已于去年11月26日,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的批复。
“如果中原城市圈完成了所有的城际轨道建设,届时,围绕郑州形成的经济圈将成为‘一小时经济圈’,而不再是现在的‘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大郑州呼之欲出。”张泽高表示,目前郑州正在建设中的地铁交通系统,在构建城市立体交通的同时,也将进一步稳定核心城市地位,起到带头大哥的作用,为中原城市群发展铸就高地和榜样。
乘“轨”起航
据郑州铁路局负责人介绍,随着2012年京广客运专线、2013年徐州至宝鸡客运专线贯通,河南省境内主要铁路干线将初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客运、货运的速度都将大大提高,届时郑州到北京、西安、武汉、长沙、上海等周边城市将在3小时左右到达。
这是冯筝们最想看到的,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正思考着一个问题:事业将围绕着省会绿城展开,安家在何处々文化底蕴丰厚的开封是首要选择,却必须掂量是不是最优选择。
“现在并不缺少开封置业,郑州事业的先例。”张泽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围绕着郑州,通过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的架设,从现如今的“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到可期待的“一小时经济圈”,已经基本实现了“一日生活圈”,不论是现在的开封、洛阳,还是未来的新乡、许昌等,都完全可以轻松自由地实现全心工作,安心生活。
在虎年春节期间,西安与郑州联手打造了“郑西高铁一线牵,古都旅游新体验”市民互游活动,沿郑西高铁两小时经济圈、生活圈、旅游圈雏形显现。
“高铁打破了原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进一步拉近城市时空的距离,打破了城市之间的隔阂,城铁推动的‘一日生活圈’也已经正式登场。”郑泰森认为,郑西高铁的运行将为沿线城市带动新的活力,进而构成了一条新的产业带——黄河中游经济区。
据了解,这一区域不但能源丰富,而且人口众多,工业基础良好,而郑州、洛阳、西安等均在经济发展的高速期,加之随着高铁的运行,区域间的人员、资源、信息的流动,势必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增强区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紧密联系。这将大大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
“从经济层面讲,高铁给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推动力。”谷建全表示,高铁的发展会引导一些地区产业转移,为区域产业的区位布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此外,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均表示,
“高铁”时代的到来,或许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融合,有助于扩大地区间的分工,尤为重要的是,高铁提高了国内市场的统一性,各地区域规划难协调的问题或许将迎刃而解,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从此加速,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引擎。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线网体系所形成的“一小时经济圈”亦值得期待。借助京津高铁的关联,北京和天津在“半小时经济圈“内形成了优势互补和产业对接。目前,已吸引了2000多家企业转移至天津,同时也带动了两市旅游业的发展。这为中原城市圈乘轨起航树立了榜样。
一场有关轨道的交通革命正在河南愈演愈烈。
郑西高铁作为迎接虎年的礼物,实现了年前正式运行。借助这“像风一样速度”的快速通道,郑州和西安两大古都的距离不再遥远,列车直达最短时间由过去的6个多小时,缩短至2小时左右,河南与陕西两大文化经济大省携手走进脉相承的超高速时代。
向外铺轨并不仅仅是河南的全部选择。
去年12月20日,河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成立,拉开了省内城际铁路建设的序幕,其中,首批规划建设的郑州至开封、郑州至焦作、郑州到机场等7条线路总里程近500公里,采用时速为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总投资600亿元以上。
地铁建设也正如火如茶进行着。河南省会郑州已经确定在中心城区形成6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的“三横两纵一环”的棋盘放射状线网结构,线网全长202.53公里,形成轨道交通的主体地位,承担城市公交客运方式比重在60%以上。
“郑州是因交通而改变的城市,曾被誉为被火车拉来的城市,而今日河南也将借势轨道建设形成互通互融的裂变效应,迅速凝聚成中原城市群崛起的核心地带。”3月13日,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高铁、城铁、地铁不断让城与城之间更近,而这些也将改变人们的各种习惯,最终将为河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而河南轨道发展有着持续的活力之源。3月26日,中国南车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和国内最大的城轨地铁车辆制造商,牵手河南,成立了洛阳南车城市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使得河南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配套产业的发展如虎添翼,预示着中原城市群间的轨道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超高速时代
“百米每秒的贴地飞翔,犹如大鹏展翅一般,感觉好极了。”3月27日,刚从西安出差归来的冯筝谈起郑西高铁体验之旅赞叹不已,不断说,“要是大江南北都通高铁就太好了,不论是需要到哪个城市当面谈合作,都会不差时间的。”
冯筝是郑州一家外贸公司的经理,负责对外业务的拓展,一年中有七八个月都是在外面漂的,用他的话说,“不是在见客户,就是奔波在见客户的路上。”疲惫是在所难免的,却不是最担心的,他最怕的是,到了约好的洽谈时间,人依旧在奔波的路上,合作多半变成明日黄花了。
冯筝所期待的愿景,并不是遥不可及,一些“不差时间”的高铁已经零星点缀在了中国铁路网上。
2008年奥运前夕,国内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2009年12月26日,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正式开通运营。时隔仅一个多月之后,便到了中国中西部,郑西高铁也开启了扬帆圆梦之旅。
“这对于即将到来的高铁时代来说,仅仅是一个开端。”郑泰森表示,中国“四纵四横”的高铁路网正在粗具雏形,轨道交通将会再次升级,迎来超速度时代。
2010年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表示,“未来三年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将进入收获季节。”预计2010年到2012年,新线投产达到2.6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9200公里。到2012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届时,中国将超越日本和德国等高铁起步较早的国家,成为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而河南的轨道交通发展态势,亦如中国轨道交通发展之于世界。随着铁道部与河南省签订《加快河南铁路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确立河南境内“五纵五横”、“一个枢纽”的铁路路网蓝图以来,未来5到10年,河南境内的铁路建设将在多方的支持和帮助下,迎来一个高速度、大发展、大建设的黄金机遇期。
据郑州铁路局的负责人介绍,2009年是郑州铁路局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完成投资超过400亿元,包括郑西客专在内的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
河南财经学院管理咨询研究所所长史璞表示,郑西高铁的开通对中西部地区有三大影响,首先是改善了中西部的交通设施,促进了交通事业的改革,其次,改善了铁路运输的服务品质,提高了沿线铁路运输能力。此外,也将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拉近了中西部地区的距离。
根据规划,2010年,河南全省的铁路建设仍将高速发展,目前铁道部已下达郑州铁路局建设投资计划达276.8亿元,其中客运专线工程和城际铁路投资高达211.8亿元。
“目前全国计划建设9条客运专线,其中有4条涉及河南,这4条客运专线建成后,郑州将成为全国唯一的高速客运专线交汇点,将是一个新的‘金十字中心’,加上原有的京广线陇海线构成的客货运十字中心,郑州将成为铁路路网中仅有的‘双十字中心’。”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谷建全表示,届时,郑州作为全国铁路心脏的地位将更加牢固,将为河南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稳固基石。
裂变效应
经济崛起,交通先行。河南深谙其道理。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张大卫坚定地表示,交通枢纽的地位绝对输不起。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尤其是有轨交通犹如经济发展的触角,所到之处,带来的不仅是交通的便利,还有诸多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衍生而来的影响,将会盘活一个地带,一个区域。”3月20日,河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张泽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地处中国腹地,承东启西,区位优势十分独特,要实现中原崛起,要强化交通主导的地位,尤其要打通中原城市群之间的“血脉之轨”,互融共生。
据了解,围绕着河南省会郑州,通过高速公路的架设,已经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了一个“一个半小时经济圈”。
“现有的高速公路体系缩短了中原城市群的时空距离,强化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但是城轨是不可或缺的。”张泽高如是说,纵览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纵横交织的城轨网都是助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针强心剂。
一直以来,铁路都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存在的,对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中国铁路仅占世界铁路约6%的营业里程,却完成了世界铁路约25%的运量。“全国铁路货运运力的90%以上是用于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郑泰森表示。其中,全社会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钢铁及冶炼物资以及大量的“三农”物资运输是由铁路完成的。这其中相当一部分物资是用于城市基础建设投资。
为了加快铁路发展,早在2004年 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不过,直到2008年10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经国家批准才正式颁布实施。
与国家同步规划的还有《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规划是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7个省辖市为支撑的城市轨道体系。构建中原城市群早在2005年就提了出来。然而,中原城市群的构建离不开发达的交通,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规划也于2006年开始一步步提上了日程。
2007年6月,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规划方案开始分工部署编制。同年7月12日的评审会上,铁路第三设计院关于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引人关注。次年2月29日,河南省有关部门和铁道部等部门的专家在北京召开了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讨会,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和优化。
据河南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处副处长周李成介绍,修改优化之后,原计划的969公里的城际轨道线路增加了139公里,总里程达到1108公里,近期规划到2020年,远期规划到2030年。规划方案也已于去年11月26日,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的批复。
“如果中原城市圈完成了所有的城际轨道建设,届时,围绕郑州形成的经济圈将成为‘一小时经济圈’,而不再是现在的‘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大郑州呼之欲出。”张泽高表示,目前郑州正在建设中的地铁交通系统,在构建城市立体交通的同时,也将进一步稳定核心城市地位,起到带头大哥的作用,为中原城市群发展铸就高地和榜样。
乘“轨”起航
据郑州铁路局负责人介绍,随着2012年京广客运专线、2013年徐州至宝鸡客运专线贯通,河南省境内主要铁路干线将初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客运、货运的速度都将大大提高,届时郑州到北京、西安、武汉、长沙、上海等周边城市将在3小时左右到达。
这是冯筝们最想看到的,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正思考着一个问题:事业将围绕着省会绿城展开,安家在何处々文化底蕴丰厚的开封是首要选择,却必须掂量是不是最优选择。
“现在并不缺少开封置业,郑州事业的先例。”张泽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围绕着郑州,通过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的架设,从现如今的“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到可期待的“一小时经济圈”,已经基本实现了“一日生活圈”,不论是现在的开封、洛阳,还是未来的新乡、许昌等,都完全可以轻松自由地实现全心工作,安心生活。
在虎年春节期间,西安与郑州联手打造了“郑西高铁一线牵,古都旅游新体验”市民互游活动,沿郑西高铁两小时经济圈、生活圈、旅游圈雏形显现。
“高铁打破了原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进一步拉近城市时空的距离,打破了城市之间的隔阂,城铁推动的‘一日生活圈’也已经正式登场。”郑泰森认为,郑西高铁的运行将为沿线城市带动新的活力,进而构成了一条新的产业带——黄河中游经济区。
据了解,这一区域不但能源丰富,而且人口众多,工业基础良好,而郑州、洛阳、西安等均在经济发展的高速期,加之随着高铁的运行,区域间的人员、资源、信息的流动,势必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增强区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紧密联系。这将大大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
“从经济层面讲,高铁给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推动力。”谷建全表示,高铁的发展会引导一些地区产业转移,为区域产业的区位布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此外,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均表示,
“高铁”时代的到来,或许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融合,有助于扩大地区间的分工,尤为重要的是,高铁提高了国内市场的统一性,各地区域规划难协调的问题或许将迎刃而解,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从此加速,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引擎。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线网体系所形成的“一小时经济圈”亦值得期待。借助京津高铁的关联,北京和天津在“半小时经济圈“内形成了优势互补和产业对接。目前,已吸引了2000多家企业转移至天津,同时也带动了两市旅游业的发展。这为中原城市圈乘轨起航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