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带头人,有责任和义务确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此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紧抓孩子们心理、身体成长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形势下,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渗透应该着重把握几个关键点,希望能对相关老师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
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心且中有较大的权威性,是一名与学生“亲密接触”的师长,是学科知识的传播者,还负有协调各科任老师商讨本班教育教学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科课业负担的责任,对班集体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谈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也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席执行者。
一、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教育管理者起着最直接的作用。目前,小学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的职责,是新时期对小学生进行德教教育的新要求。小学生班主任的渗透式心理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缓解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短缺的问题,打破了单纯依靠专业心理健康老师的单薄局面,而且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更新了小学班主任的教学观念,促进了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也提高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班主任要在一言一行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班主任应成为好的典范,用自身良好言行影响学生,这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具体要求班主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班主任要用自身良好心理素质和人格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拥有健康心理素质和人格的教师,能够很好地创造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能够运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二是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正面评价及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可有效促进学生行为的完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换取他们的自尊和加倍努力;三是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很多班主任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无意识地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少数表现优异的学生身上,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普通学生和所谓的学困生,教师的这种做法无疑会伤害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和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未来的管理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不良做法,积极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注意和关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改良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小学班主任把大部分的教学重点都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面,并没有认真思考采用何种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的教师在学生犯错后多采用说服式的教育方法,告诉学生错在哪里,要怎么做,或者把班级中表现好的学生作为榜样,告诉犯错误的学生要向他们学习等等。这种事后教育的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学生树立是非观,但是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来讲是远远不足的。因此,小学班主任开展渗透式心理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在心理上认可并接受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体现基础性的渗透原则。在课堂教学时,小学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教学技能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老师对自己心理品质的教育。
3.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积极的心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特色学校的特色为特征,这种环境是人文化和自然化的有机结合。如果在教室、走廊里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爱卫生、讲文明、樹新风等名人佳句,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在每期的黑板报都留下一个板块开辟一个栏目——心灵绎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可以用几句简短的话写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这小小的板块中闪现。另一方面,班主任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与家庭、社会联手,为学生营造一个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系统、大氛围的心理健康教育。毕竟学生的很多的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和社会,单靠学校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
4.教师可通过周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强烈的自尊和敏感的心灵。很多话不愿意或羞于对家长及教师当面讲,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周记形式记录下来。把自身成长的困惑、人际方面的困难及情绪和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付诸笔端。记录在每周日记上,这不但可帮助学生发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同时是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这一渠道,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疏导。当然在疏导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过于急功近利。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一旦发现学生在周记上存在心理困惑和问题,教师可先用文字和学生进行交流。再试着和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谈心,最后达到解开学生心理症结的目的和效果。
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深知自己的重任,要用爱心、真心、责任心去教育学生,并且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树立良好的道德观、是非观;帮助学生防御心理问题的产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海城.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都市家教,2014,(11)
[2]刘英华.班主任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科学:教师,2015,(5)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
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心且中有较大的权威性,是一名与学生“亲密接触”的师长,是学科知识的传播者,还负有协调各科任老师商讨本班教育教学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科课业负担的责任,对班集体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谈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也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席执行者。
一、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教育管理者起着最直接的作用。目前,小学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的职责,是新时期对小学生进行德教教育的新要求。小学生班主任的渗透式心理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缓解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短缺的问题,打破了单纯依靠专业心理健康老师的单薄局面,而且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更新了小学班主任的教学观念,促进了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也提高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班主任要在一言一行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班主任应成为好的典范,用自身良好言行影响学生,这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具体要求班主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班主任要用自身良好心理素质和人格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拥有健康心理素质和人格的教师,能够很好地创造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能够运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二是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正面评价及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可有效促进学生行为的完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换取他们的自尊和加倍努力;三是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很多班主任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无意识地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少数表现优异的学生身上,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普通学生和所谓的学困生,教师的这种做法无疑会伤害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和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未来的管理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不良做法,积极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注意和关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改良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小学班主任把大部分的教学重点都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面,并没有认真思考采用何种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的教师在学生犯错后多采用说服式的教育方法,告诉学生错在哪里,要怎么做,或者把班级中表现好的学生作为榜样,告诉犯错误的学生要向他们学习等等。这种事后教育的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学生树立是非观,但是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来讲是远远不足的。因此,小学班主任开展渗透式心理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在心理上认可并接受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体现基础性的渗透原则。在课堂教学时,小学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教学技能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老师对自己心理品质的教育。
3.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积极的心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特色学校的特色为特征,这种环境是人文化和自然化的有机结合。如果在教室、走廊里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爱卫生、讲文明、樹新风等名人佳句,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在每期的黑板报都留下一个板块开辟一个栏目——心灵绎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可以用几句简短的话写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这小小的板块中闪现。另一方面,班主任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与家庭、社会联手,为学生营造一个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系统、大氛围的心理健康教育。毕竟学生的很多的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和社会,单靠学校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
4.教师可通过周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强烈的自尊和敏感的心灵。很多话不愿意或羞于对家长及教师当面讲,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周记形式记录下来。把自身成长的困惑、人际方面的困难及情绪和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付诸笔端。记录在每周日记上,这不但可帮助学生发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同时是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这一渠道,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疏导。当然在疏导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过于急功近利。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一旦发现学生在周记上存在心理困惑和问题,教师可先用文字和学生进行交流。再试着和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谈心,最后达到解开学生心理症结的目的和效果。
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深知自己的重任,要用爱心、真心、责任心去教育学生,并且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树立良好的道德观、是非观;帮助学生防御心理问题的产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海城.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都市家教,2014,(11)
[2]刘英华.班主任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科学:教师,2015,(5)